北美枫 首页 -> 博客群 -> 魏鹏展诗文集(北美风)

正在观看博客的会员有: 没有

《小說與詩》第二期目錄


2013-12-08 22:11:05


《小說與詩》第二期目錄

新詩:
魏鵬展〈編輯序〉 p2
零度〈有效期限〉 p2
野鬼〈睪丸與利息〉 p2
楊海軍〈身體裏的刀〉 p2
木偶〈與一個不復存在的人通話〉 p2
桃之夭夭〈吃不到糖果的孩子〉 p2
朵拉〈兩隻大鳥的幸福〉 p2
趙秋水〈光明〉 p2
莫子彥〈太婆〉 p2
謝鎮樺〈媽媽的大肚子〉 p2
王傑平〈烏鎮一夜〉 p2
胡榮基〈長廊〉 p2
BE〈霧輕輕地來〉 p2
花中摟月〈祭品〉 p2

小說
霍森棋〈編輯語〉 p3
王昶黁〈畫魂〉 p3
勞國安〈禮物〉 p3
徐東〈下人〉 p3
楊興安〈柳岸傳情〉 p4
杜文輝〈閃電〉 p4
李華川〈一宗自殺案〉 p4
畏吾〈九命人〉 p1

評論
馬傳耿〈從《狗精神》看莫言小說的獨特性〉 p4
梁科慶〈小說與盆菜──解構《後殖民食物與愛情》〉 p4




《小说与诗》第三期约稿 新诗投稿 小说投稿方法

本报是一份香港文学报(季刊)。总编辑是香港诗人魏鹏展,编辑是霍森棋。刊物由香港小说与诗协会出版。第二期已出版,发表了作品的作者稍后将收到刊物。第三期将于2014年3月出版。本报出版后,除在书局寄卖外,更会寄往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浸会大学等大学图书馆,又会寄往香港文学数据库。本报强调作品质素,不问作品来处。新诗投稿电邮:poemnovel@gmail.com 小说投稿电邮:novelxiaoshuo@gmail.com



《小说与诗》稿例
1. 本刊只接受电邮投稿
2. 新诗投稿电邮:poemnovel@gmail.com
3. 小说投稿电邮:novelxiaoshuo@gmail.com
4. 本刊接受中港台及海外作者投稿
5. 欢迎新诗、小说之创作、评论及有关文学的新闻及消息
6. 请把简体字转成繁体字,并自行校对错别字,用全型标点
7. 来稿请以word文件附件在电邮
8. 请把docx档转成doc檔
9. 稿末请写明作者真实姓名、联络地址(寄刊用)、个人简介;用何笔名,悉随尊便
10. 编辑保留对稿件删改权,如不愿删改,请注明
11. 请勿一稿两投,不设退稿;稿件两期不用,可自行处理。
12. 每次投稿,新诗不多于五首,每首不多于30行;小说字数不限
13. 作品一经刊出,寄送本期刊物乙份


《小说与诗》官方网站:
http://blog.sina.com.cn/poemnovel

        

文章地址

《小說與詩》第二期編輯序──以真誠的心寫真誠的詩


2013-12-08 22:09:14


編輯序──以真誠的心寫真誠的詩 魏鵬展

文學作品粗略劃分,不是抒情,就是說理;詩何嘗不是如此?詩要說理,這個理一定不能太俗套,而且強調形象性,深刻性,多於說服力;詩要抒情,一定要寫出真摯的感情,甚至要寫出人與人之間的深情。自從現代主義文學流行起來,就出現了一種叫「純詩」的東西。「純詩」是指詩沒有思想感情,只是一種以追求文字美感的句子群。文學創作不以傳情達意為目的,這作品就違反了文學的本質;就如一件華麗的衣裳如果不是穿在身上,那衣裳就失去了的本來的功能。

很多詩人窮一生精力於文字的功夫上,結果寫出來的作品總是有點「無話可說」的感覺,這是歸因於詩人生活經驗太薄弱,或者創作態度不夠真誠。即使我們沒有豐富的生活體驗,如果能以一顆真誠的心看世界,以同情與共鳴的心去感受身邊的事物,平凡的生活也有細節,重複的事情中也有特殊。只要我們以真誠的心,把我們真實的感受寫出來,作品同樣能感動人心。

今期莫子彥的〈太婆〉就是一首感情很真摯的作品。詩文字很淺白,但淺白中,我們很容易感受到他對太婆的感情。謝鎮樺的〈媽媽大肚子〉也寫得很真摯,媽媽的大肚子對一般人來說很難看,但他卻覺得很完美;人們都很討厭白頭髮,他卻覺得爸爸的白髮很帥,這不是因為他審美觀有問題,而是他很愛爸媽。詩人只要以真誠的心創作,不必標奇立異,那作品就算是不錯了。

2013年11月9日 夜
(刊登於《小說與詩》,第二期,香港,2013年12月,頁2)

    2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新诗 - 没有温度的躯体


2013-12-06 23:55:31


没有温度的躯体 魏鹏展

不用为自己没有介绍而抱歉
反正名字没有意义
或者已经遗忘
这是一个笑话吗?
发臭的嘴巴很久没有发声
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怎么未能发现
天空雨后初晴有一道
浅浅的彩虹
小小的房间里
怎么天空的云那么近
旁边的你那么远
天空下了一阵微雨
怎么我会觉得冷呢?
牵一牵手
重新发现
失去了的温度

2013年10月14日 晚

    2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新诗 - 灯笼


2013-10-29 21:48:57


灯笼 魏鹏展

轻轻撬起
熔了的蜡固定位置
图案太多反而不好
我爱那宣纸中透出的
淡淡的黄光
太耀眼的光不吸引
黑色的天空不够黑
寻觅不到星星
路边的行人停住了脚步
今年的圆比去年更圆了
我写了不美的书法
你画上图画的幼稚
黑黢黢的天空
无数点火光
小手握不稳的灯笼
今夜是小小的灯泡
路边的人很多
我还能清晰地听到
海浪冲石的声音
黑色的水面
庆幸还能发现
差点消失的圆形

2013年9月22日 夜

    4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新诗创作法 - 从闻一多〈死水〉看新诗的衬托


2013-10-18 10:53:02


从闻一多〈死水〉看新诗的衬托 魏鹏展

上中学美术课时,老师提到菜市场有很多很聪明的小贩,他们把红色的辣椒放在青菜旁边,这样就能令青菜看起来更青绿,更新鲜。后来学校印制了一本校园植物图册。每张植物相片的构图都是一个一元硬币放在植物旁边。我初时不明白原因,后来才知道这样可令植物的体积大小更具体,更形象。念小学时,有些同学很早熟,暑假一回来就长高了很多。初看时,我觉得他很高,但以为只是长高了一点。后来,他站在老师身边,原来他已长得比老师高呢﹗很多概念在没有比较下,很难具体明白当中的实际情况,把两种事物放在一起,所有特点就一目了然了。菜市场小贩放红椒在青菜的道理不就是古人所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树丛中只需一朵小红花,四周的绿叶就被衬托得更鲜绿,红花也更鲜红,这种手法用在语文的修辞手法上叫做衬托。衬托与对比的不同在于对比不分主次,但衬托则分主次。例如小贩放红椒在青菜上,主体当然是青菜,红椒只是用作衬托青菜的衬体。

闻一多的新诗〈死水〉就是用美丽的比喻来反衬肮脏的死水。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闻一多〈死水〉)

铜的锈斑是绿色的。诗人把铜锈比喻为美丽的翡翠;铁罐的锈斑又比喻为艳丽的桃花;死水上浮着的油污则被比喻为美丽的罗绮;霉菌发酵的东西又变成云霞;污水竟又会变成绿酒;死水上的白沫又比喻为珍珠。这些都是在坑渠发臭的污水里的东西,诗人把它美化成美丽的事物,这就令本来丑恶的东西更丑恶。

但同学们可能会觉得这首诗写了很多不美丽的东西,例如「铜锈」、「铁锈」、「霉菌」、「死水」、「花蚊」等。这些不美丽的东西混在美丽的事物上,令我们不觉得这些东西美丽。这样以美写丑的讽刺效果就差了很多。如果要改善诗的表达效果,可以直接删去这些不美丽事物,把明喻改为借喻,例如「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改为「这是一沟新酿的绿酒」;「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改为「铁罐上开了桃花」。借喻句隐去了丑恶的事物,如「死水」、「铁锈」,一方面可深化以美写丑的讽刺效果,另一方面也使诗意更耐人寻味。

2013年9月20日 深夜

    2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小说与诗》创刊辞


2013-10-08 20:27:31


《小说与诗》创刊辞 魏鹏展

作家写了一篇文章,不能藏之深山,孤芳自赏,这样作品就死了;作家要为自己的作品找一个居所,这个居所就是作品发表的空间。从前,作家要发表作品实在不容易,因为文学刊物太少,在编辑的把关下,名家作品被刊登了,新秀作家的作品就往往被忽略。计算机互联网普及后,所有作家都可以发表作品了。只要你开一个博客,或者在论坛上注册一个户口,就可以很自由地发表任何作品了。在网上发表作品是很自由的,而且没有编辑把关,传播率又高,但作品质素很参差,因此这种发表不被承认。文学作品是要被人承认的。作家只有靠在纸刊上发表作品,他的文学地位才可以逐渐被承认。

古时时候,文人写了文章,主要靠互相传阅,日子久了,就散佚;只有名家的作品才会被人结集成书,流传后世。现代人写文章,可以在网上发表,但网站又常常关闭,文章要不是很出色,被广泛转载,最终也会消失。作家当然可以出书,但出版社不愿意投资在赚不到钱的文学作品上;自资出书,又动辄数万元;出了书,怎样发行又是一个问题。作家只有投到文学刊物上,那作品才算有了家。很多大学图书馆都能很好地保存文学刊物,作家的作品也就永久地流传下去。大学里还有很多「伯乐」。听说张爱玲很长时间都不被人认识,自从大学学者夏志清高度评价了她的作品后,张爱玲就成名了;那么夏志清就是张爱玲的「伯乐」。既然大学图书馆是文学作品的居所,我们的《小说与诗》出版也将会寄往中港台的大学图书馆。我们相信作家的作品不单要在香港流传,更要在大陆和台湾等地传阅。这份刊物不但目标读者是大中华地区;稿约也是公开面对大中华,我们透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华人邀稿,平台是公开的,审稿也是公平的。

我们又坚信刊物的质素是由作品来决定,作品是由作者投稿,而编辑就要做好这个把关工作。我们希望这份刊物不单是一个发表平台,更是一个学习平台。刊物质素高,文学爱好者会买来阅读和欣赏。好的文学作品是要被欣赏的。文学讲究创新,但又不能违反文学本质。只要作品写得好,不论是现代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或者踏踏实实地写出深刻的主题、能触动人心的作品,本刊同样接受。我们参加了一场马拉松长跑,有些人穿奇装异服,边跑边跳舞,志在吸引人拍照;我们不穿华服,在跑道上用心地跑,不求超前于人,也不怕落后于人,这可能是一个没有终点的长跑,但我们会慢慢地跑下去。

这份刊物的出版要感谢香港小说学会和香港诗歌协会的支持和帮助。学会的成员包括了教师、校长、艺术家、记者、设计师和专业人士等,他们都从不同的专业范畴协助了本刊的创立,例如本刊的标题是由书法家亲笔题上。所有成员都能积极推广和提高小说与诗的创作与欣赏,大家都努力推动原创小说与诗的发展。

2013年8月2日 夜
(刊于《小说与诗》,创刊号,香港,2013年9月,页1)

《小說與詩》官方網站:
http://blog.sina.com.cn/poemnovel

        

文章地址

新诗 – 黑色的光


2013-10-05 18:10:39


黑色的光 魏鹏展

这是一个黑色的世界
我用黑色的光
寻找黑色的前路
黑色的手不能停下来
阴冷的黑洞里
我最怕没有声音的黑色
这是一个不需时钟的世界
但我知道看不见的时间
咳嗽声的回音
告诉我该吃药了
我用黑色的光
寻觅没有颜色的小药丸

2013年8月25日 上午

    4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新诗 - 重生


2013-09-28 00:17:27


重生 魏鹏展

爱情的坟墓
投胎了的灵魂
重生了亲密关系
第一次买沙发和电视
争吵增加了亲密
第一次学洗澡
由哭声到笑声
慢步爬行
伴你撑起第一步
很久未握过的彩笔
你画了
公园里的草儿
我画上
虫子
一只小蜜蜂飞往
远处一朵
新开的小红花
花丛间的小径
小腿跑过
小手在大手中

2012年12月1日 下午 修正

    2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小說與詩》創刊號目錄


2013-09-27 12:55:23


《小說與詩》創刊號目錄

〈創刊辭〉 p1
新詩:
魏鵬展〈編輯語〉 p2
林浩光〈總會有一種力量〉 p2
曾瑞明〈帝國〉 p2
藍朗〈透明的玫瑰〉 p2
天竫〈妳〉 p2
歐宜准〈高粱紅了〉 p2
BE〈記憶的墳墓〉 p2
水弦〈想回到從前的時光〉 p2
靈歌〈掃墓〉 p2
尚書〈雨下了一整天〉 p2
馬映〈舊址〉 p2
何均〈歌唱〉 p2
王福友〈喊月亮回家〉 p2
朵拉〈你抽走的肋骨〉 p2
魏鵬展〈重生〉 p2

小說
霍森棋〈編輯語〉 p3
林馥〈祝家村〉 p3
有馬二〈寵物〉 p1
楊興安〈除夕〉 p4
陳傑強〈情空〉 p3

評論
諾雅〈冰冷屍體下的體溫──電影與原著的讀後感〉 p4
秀實〈寬帶高頻──微型小說新思維〉 p4


《小說與詩》約稿 投稿方法
本報是一份香港文學報(季刊)。主編是香港詩人秀實、魏鵬展及霍森棋。刊物由香港小說學會及香港詩歌協會出版。創刊號已出版,發表了作品的作者稍後將收到刊物。第二期將於2013年12月出版。本報出版後,除在書局寄賣外,更會寄往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等大學圖書館,又會寄往香港文學資料庫。本報強調作品質素,不問作品來處。




《小說與詩》約稿
1. 本刊只接受電郵投稿
2. 新詩投稿電郵:poemnovel@gmail.com
3. 小說投稿電郵:novelxiaoshuo@gmail.com
4. 本刊接受中港台及海外作者投稿
5. 歡迎新詩、小說之創作及評論
6. 請把簡體字轉成繁體字,並自行校對錯別字,並用全型標點
7. 來稿請以word檔附件在電郵
8. 請把docx檔轉成doc檔
9. 稿末請寫明作者真實姓名、聯絡地址(寄刊用);用何筆名,悉隨尊便
10. 編輯保留對稿件刪改權,如不願刪改,請注明
11. 請勿一稿兩投
12. 每次投稿,新詩不多於五首,每首不多於30行;小說最多三篇
13. 作品一經刊出,寄送本期刊物乙份


《小說與詩》官方網站:
http://blog.sina.com.cn/poemnovel

        

文章地址

《小說與詩》創刊號目錄


2013-09-27 12:54:04


《小說與詩》創刊號目錄
〈創刊辭〉 p1
新詩:
魏鵬展〈編輯語〉 p2
林浩光〈總會有一種力量〉 p2
曾瑞明〈帝國〉 p2
藍朗〈透明的玫瑰〉 p2
天竫〈妳〉 p2
歐宜准〈高粱紅了〉 p2
BE〈記憶的墳墓〉 p2
水弦〈想回到從前的時光〉 p2
靈歌〈掃墓〉 p2
尚書〈雨下了一整天〉 p2
馬映〈舊址〉 p2
何均〈歌唱〉 p2
王福友〈喊月亮回家〉 p2
朵拉〈你抽走的肋骨〉 p2
魏鵬展〈重生〉 p2

小說
霍森棋〈編輯語〉 p3
林馥〈祝家村〉 p3
有馬二〈寵物〉 p1
楊興安〈除夕〉 p4
陳傑強〈情空〉 p3

評論
諾雅〈冰冷屍體下的體溫──電影與原著的讀後感〉 p4
秀實〈寬帶高頻──微型小說新思維〉 p4


《小說與詩》約稿 投稿方法
本報是一份香港文學報(季刊)。主編是香港詩人秀實、魏鵬展及霍森棋。刊物由香港小說學會及香港詩歌協會出版。創刊號已出版,發表了作品的作者稍後將收到刊物。第二期將於2013年12月出版。本報出版後,除在書局寄賣外,更會寄往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等大學圖書館,又會寄往香港文學資料庫。本報強調作品質素,不問作品來處。



《小說與詩》稿例
1. 本刊只接受電郵投稿
2. 新詩投稿電郵:poemnovel@gmail.com
3. 小說投稿電郵:novelxiaoshuo@gmail.com
4. 本刊接受中港台及海外作者投稿
5. 歡迎新詩、小說之創作、評論及有關文學的新聞及消息
6. 請把簡體字轉成繁體字,並自行校對錯別字,用全型標點
7. 來稿請以word檔附件在電郵
8. 請把docx檔轉成doc檔
9. 稿末請寫明作者真實姓名、聯絡地址(寄刊用)、個人簡介;用何筆名,悉隨尊便
10. 編輯保留對稿件刪改權,如不願刪改,請注明
11. 請勿一稿兩投,不設退稿;稿件兩期不用,可自行處理。
12. 每次投稿,新詩不多於五首,每首不多於30行;小說字數不限
13. 作品一經刊出,寄送本期刊物乙份


《小說與詩》官方網站:
http://blog.sina.com.cn/poemnovel

        

文章地址

《小說與詩》第二期約稿 投稿方法


2013-09-25 19:45:59


《小說與詩》約稿 投稿方法
本報是一份香港文學報(季刊)。主編是香港詩人秀實、魏鵬展及霍森棋。刊物由香港小說學會及香港詩歌協會出版。創刊號已出版,發表了作品的作者稍後將收到刊物。第二期將於2013年12月出版。本報出版後,除在書局寄賣外,更會寄往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等大學圖書館,又會寄往香港文學資料庫。本報強調作品質素,不問作品來處。




《小說與詩》約稿
1. 本刊只接受電郵投稿
2. 新詩投稿電郵:poemnovel@gmail.com
3. 小說投稿電郵:novelxiaoshuo@gmail.com
4. 本刊接受中港台及海外作者投稿
5. 歡迎新詩、小說之創作及評論
6. 請把簡體字轉成繁體字,並自行校對錯別字,並用全型標點
7. 來稿請以word檔附件在電郵
8. 請把docx檔轉成doc檔
9. 稿末請寫明作者真實姓名、聯絡地址(寄刊用);用何筆名,悉隨尊便
10. 編輯保留對稿件刪改權,如不願刪改,請注明
11. 請勿一稿兩投
12. 每次投稿,新詩不多於五首,每首不多於30行;小說最多三篇
13. 作品一經刊出,寄送本期刊物乙份


《小說與詩》官方網站:
http://blog.sina.com.cn/poemnovel

        

文章地址

《小說與詩》第二期約稿 投稿方法


2013-09-25 19:43:33


《小說與詩》約稿 投稿方法
本報是一份香港文學報(季刊)。主編是香港詩人秀實、魏鵬展及霍森棋。刊物由香港小說學會及香港詩歌協會出版。創刊號已出版,發表了作品的作者稍後將收到刊物。第二期將於2013年12月出版。本報出版後,除在書局寄賣外,更會寄往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等大學圖書館,又會寄往香港文學資料庫。本報強調作品質素,不問作品來處。



《小說與詩》稿例
1. 本刊只接受電郵投稿
2. 新詩投稿電郵:poemnovel@gmail.com
3. 小說投稿電郵:novelxiaoshuo@gmail.com
4. 本刊接受中港台及海外作者投稿
5. 歡迎新詩、小說之創作、評論及有關文學的新聞及消息
6. 請把簡體字轉成繁體字,並自行校對錯別字,用全型標點
7. 來稿請以word檔附件在電郵
8. 請把docx檔轉成doc檔
9. 稿末請寫明作者真實姓名、聯絡地址(寄刊用)、個人簡介;用何筆名,悉隨尊便
10. 編輯保留對稿件刪改權,如不願刪改,請注明
11. 請勿一稿兩投,不設退稿;稿件兩期不用,可自行處理。
12. 每次投稿,新詩不多於五首,每首不多於30行;小說字數不限
13. 作品一經刊出,寄送本期刊物乙份


《小說與詩》官方網站:
http://blog.sina.com.cn/poemnovel

        

文章地址

新诗 - 燕子


2013-09-06 00:47:35


燕子 魏鹏展

牙牙学语
七坐八爬九扶离
羽翼渐丰
三年不飞
一飞冲天?
一声骊歌
双眼通红
风一吹
蒲公英飞起了
无数朵
小孩跌了
又爬起
蔚蓝的天空
很多鶵鸟
吞下最后一条小虫
用力振翅
双腿离巢
可能穿过蓝色的天空
白色的云……
可能……
这是适者生存

2013年7月19日 夜

    2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新诗创作法 - 从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看文字的质朴


2013-08-21 15:32:46


从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看文字的质朴 魏鹏展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江南可采莲〉)

同学们可能还记得读小一时曾经念过这首诗,因为这是小一中文课本的其中一课课文。这首诗之所以出现在小一课文中,只是因为它文字浅易。学们可能想不到它也现在大学中文系的课堂笔记中,因为它是一首很好的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是当时人民日常唱的歌词,但同时也是一首很好的诗歌。我们写文章不一定要用很艰深的文字,只要选材恰当,即使用很浅白的文字,文章也能触动人心,引起读者共鸣。

〈江南可采莲〉这首诗没有一个艰深的字,词语也有很多重复,但却很能写出鱼戏莲叶的意境和神韵。这首诗写的是渔民撑着小船,在充满莲叶的小河上捕鱼,而这条小河是清澈得可以让人看到水中的鱼儿游来游去。不是所有河和海都能清澈得让人看到水底的鱼儿。一个很脏的海滩的海水是深绿的,那当然看不到鱼儿;未被污染的海水是蔚蓝色的,在蔚蓝色的海水中,我们才能看到鱼,那是很美的海滩。这首诗写得最精彩而传神的地方是诗人能写出水清鱼活。「水清」是很抽象的概念,怎样用文字表达呢?诗人从侧面描写鱼儿在水中游泳的情况,衬托出那河水一定很清,因为河水不清就看不到鱼,而且那里的鱼不只一尾,有些鱼游向东,有些鱼游向北,那些鱼游向四面八方,那是多么有生气的小河﹗「生气」也是很抽象的概念,诗人也写得很具体,很形象化。诗的文字虽浅白,但却能把「水清」和「生气」两个抽象的概念写得很传神。这首诗的作者只是一个平民,学识不会很高,但深刻的生活体验令诗的文字很有感染力。

天气很热
父亲的脸还是冷的
深切治疗室的空气还是冷的
医生的目光还是冷的

有人给我一杯热茶
我用冰冻的手接过(佚名〈冷暖〉)

诗人同样没有用很华丽的辞藻,只是浅白的文字,加上对比手法,就能把诗人担心父亲的忐忑不安心情写得很具体,很真实。我们读这首诗完全感受不到一点斧凿痕迹,却能体会到诗人对亲人的关爱之情。这是生活体验令文字更有感染力。相反,如果诗人用一些华丽的形容词去表达感受,如「忧心如焚」,那么作品就很难引起读者共鸣。文字好,有时是优势,有时是败笔,不要雕琢太多,让它保留一点粗糙,保留一点生活的杂质,文章表达的感受才更真实。假玉太完美,没有瑕疵;真玉不论多么完美,但还保留了自然的瑕疵。

2013年7月16日 夜

    4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新诗 - 疯狗


2013-08-11 18:15:06


疯狗 魏鹏展

这是一个面目模糊的擂台
狞笑是这里的配乐
撕烂衣衫的赤裸
看不到一点性感
两条疯狗狂咬于泥池中
鲜血化在泥水中还有血腥味
格子爬行的美人
不必在镜头前涂上半点胭脂
摔交在泥浆中
赢的输的都一身泥
观者大笑
洗不净污泥
跑过嗤笑声中的黑森林
曙光中
落尽绿叶的木棉树
多点血红的颜色

2013年6月23日 下午

    1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新诗 - 手


2013-07-04 22:27:05


手 魏鹏展

太纤小
握奶瓶无力
用力抓弄的温柔
生活的坑纹
不粗糙
欠缺男人的汗热
大热天
啤酒可以解渴
路很长
看不到溪水的源头
山路泥泞
牵手
越过积水的深坑
华佗父母心
十公里公路慢跑
欣赏手的灵巧
一针一缝间
发现
造化的精致

2013年5月11日 深夜

    3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文学评论 - 徐志摩新诗的图画


2013-06-21 17:02:11


徐志摩新诗的图画 魏鹏展

如果同学们能把一首诗以图画呈现出来,那首诗就算写得很不错。为甚么呢?因为我们写诗最重要能具体地表情达意,而情感是很抽象的东西,诗人能把这抽象的情感,以图画方式表达出来,那情感就形象化了,读者就很容易感受到诗中所抒发的情感,这样读者就很容易产生共鸣。徐志摩是很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是很美丽的图画。现在让大家看看徐志摩新诗的图画。

雷雨暂时收敛了;
双龙似的双虹,
显现在霚霭中,
夭矫,鲜艳,生动,──
好兆﹗明天准是好天了。

甚么﹗又是一阵打雷,──
在云外,在天外,
又是一片暗淡,
不见了鲜虹彩,──
希望,不曾站稳,又毁了。 (徐志摩〈消息〉)

第一节的诗的图画是:雷雨过后的晴天,天空出现了彩虹,而且是色彩很艳丽的彩虹。诗人没有说出自己情感,但读者读后很容易感受到晴朗的天空中的彩虹令人心情很喜悦。诗人不用直接说自己开心,读者看了图画就知道诗人很开心。第二节诗的图画是:天空打雷,天色暗淡。这种天气令读者心情很郁闷,这郁闷的情绪就是作者想抒发的情感。诗人不用直接告诉读者自己开心不开心,诗中的图画已告诉了读者。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徐志摩〈偶然〉)

诗人把自己比喻为一片云,把他暗恋的女子比喻为湖面的水波。云的影子留在湖面的水波上,比喻诗人遇到一个美丽的女子,两人都对对方有爱意。爱这种情感不容易用笔墨去形容。同一个「爱」字包括不同的情感:父母对子女的爱,与老师对学生的爱很不同;同学们对家里宠物仓鼠的爱,与诗人与一个美丽的女子懈逅的爱也很不同。爱所表达的情感很抽象,也很笼统,不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诗人就是运用图画去呈现情感,不用自己直接说出自己的情感,读者看了图画就自然能感受到。同学们有甚么情感想抒发呢?试用想想甚么图画可呈现你的感受。

2013年5月19日 下午

    2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新诗 – 风筝


2013-05-07 20:35:24


风筝 魏鹏展

线很幼
轻轻一牵 云的高度
不远呢﹗
圆桌的直径
方桌的直角
点一枝蜡烛
光度以内消失了热力
为你斟一杯
红酒
智能电话的密码
是一条长长的线
轻轻一放
风筝无力
无声音的文字
可以插图
同一房间的
文字对话
风筝飞上云间
用力一牵
轻轻一放
心有灵犀一点通

2013年1月28日 夜

    2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情诗 - 天梯


2013-05-04 12:36:28


天梯 魏鹏展

路是人走出来的
我要带你爬上没路的乐园
一千级才能走到的遥远
我就为你凿下六千级
滂沱大雨不能洗净青苔
我就徒手为你抹去
撵野猪 赶猴子
老鹰叼走生蛋鸡
野菜 草鞋 盐与油
小伙子讲诺言
带我坐飞机 乘火车
何时陪我同唱《十七望郎》?

2013年4月1日 夜

    1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文学评论 - 创作灵感之厚积薄出


2013-05-04 11:59:54


创作灵感之厚积薄出 魏鹏展

一位作家除了要看很多优秀文学作品,从前人的作品中吸取养分外,最重要的是生活感受。生活是人人都有的,在同一件事件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感受。只有敏感的创作人才能从生活事件中有所感受,而这感受呈现于文字中就成了很有感情的作品。创作最忌是无病呻吟,没有感受,硬要写出感受,那是装作,读者一看就知。张爱玲有相当深刻的爱情经历,她的作品之所以那么触动人心,深切的体会和感受是不可少的;后来她移居到美国,就没有甚么创作了,有人说这是由于她在新环境,没有感受,就没有灵感。不只文学如此,其它艺术也有同样情况。中国现代画家齐白石很擅长画虾。听说每次他要画虾前,都会放一盘虾,然后蹲着看数小时虾游泳的姿态,直至有了感受,才下笔画。齐白石这样做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感受到虾触须摆动的神韵。

老舍的小说被公认为艺术性很高。他曾谈及自己的创作经验时提到自己很注意人们的谈话,会刻意留意人们不同的身份,在不同的情感下的语气变化。这对小说家来说是必须的,只有这样作家才能写出传神的人物对话。小说人物对话写出神韵来,人物的性格也就写活了。我们写诗何尝又不应如此,在有限的生活经验中,我们要刻意感受生活,这样作品才有情。以我的作品为例,过去我曾以直接经验和间接经创作,其中较满意的作品都是直接经验创作的作品,间接经验的作品,后来重读,我总觉作品中欠缺真切感受的情。

红玫瑰 魏鹏展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红玫瑰在哪里?
黑色的刺上有红色的鸟声
在最美的手上划上最丑的名字
妈妈说我很怕痛
橙色路灯碎了啤酒樽
男孩子都爱看美腿
红色的字是很美的装饰
结了痂的名字不美丽
轻轻划一划
美丽的红字令我忘记了痛
红玫瑰在哪里?
玫瑰的刺戳进黄莺的心
黑色的刺上长出了
血色的玫瑰

这首诗是纯靠间接经验创作的作品。作品是写一个界手少女为所爱的男子界手的心路历程。「玫瑰的刺戳进黄莺的心」是简接经验。虽然我曾在玫瑰园仔细观看过玫瑰的刺,但我从未看过黄莺,这些都是以意创造的间接经验。一个曾经为情人界手的少女读了这首诗,可能觉得我在无病呻吟。所谓少女情怀如诗,以男人的角度写少女情怀,还是有点「隔」。

收拾 魏鹏展

蒲公英风一吹
飘落在路旁的草叶上
货车驶过
又不知飘到哪里……
收拾细碎
收拾了心情
有用与无用没有意义
丢弃旧的
新的更好吗?
迎面擦过相识的陌路人
天空的云很黑
微雨打在袋里
东西很重
雨点打湿了脸
风一吹
很冷

再看这首以直接经验写的拙作,现在重读,我还是觉得比上一首好。这首诗写的是我在一所学校离职时所写的。拙作的文字不算很工巧,手法也不是很创新,但现在重读很难感受当时的心情。我们创作新诗,不断刻意在文字上求工,技巧上求变,有时作品还是令人不满意。有人提出诗人应该厚积薄出,所谈的「厚」就是真切的生活体验。生活经验须要积累,创作虽是终身持续的,但就不能太滥于创作。有人一天写一首诗,一年写了数百首诗,但很快就写尽了,变成江郎才尽。我们要很珍惜与人互动的经验,感受人与人的情脉;也要行万里路,感受山水的神韵和意境,厚积了人生经历感受,薄出的作品就是生活感受凝炼的精华。

2013年1月22日 晚

    4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Blog 拥有人: 魏鵬展
作者群: (没有)
博客: 观看所有文章
好友名单
Go: 上一页/下一页

日历

 «   <   »   >  4月 20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魏鹏展诗文集(北美风)

我是一位中文教师、博士研究生(古典文学PHD),毕业于香港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硕士)。我对古典文学甚有兴趣,尤其是古典诗。我的作品主要散见于诗刊和文艺杂志上。

我的写作信念:将唐诗的意境、神韵带到新诗中,把人的情脉、都市景物的神髓形象化,又能写出人与人之间的深情,以表达深刻的主题,从而引起读者共鸣,此之谓中学为体;形式和技巧取法于西方文学技巧,希望借着创新的形式和技巧,能为主题和风格带来突破,使作品有想象空间和耐人寻味,从而表现含蓄蕴藉的风格,此之谓西学为用;不评政治,不论时事,追求纯文学艺术。

连络 魏鵬展

Email : Send E-mail
私人留言 : 发送私人留言

MSN 短信 :

Yahoo 短信 :

发帖后自动返回论坛 : 1

QQ 号码 : 85632052

关于 魏鵬展

注册时间 : 2009-04-14 03:59:54

来自 : Hong Kong 香港

职业 : 《小說與詩》主編、中文教師、香港诗人

兴趣 : 現代文學、古典文學、西方小說

留言板

上城
2009-08-13 23:51:34

高尔基说的社会大学
毛泽东说的人民大学
何厚华说的香港大学
马英九说的台湾大学
施瓦辛格说的纽约州立大学
……


我读的大学真是太多了,数也数不过来~~但是哪一所呢?

魏鵬展
2009-05-17 00:18:11

謝謝留言。你讀哪所大學?

上城
2009-05-14 07:44:43

香港大学,比我读的大学要好点。能把中文念到硕士,在下佩服。跑去当教师,更佩服。

问个好

 用户:

 主页:

 留言:
检视和加入笑脸  

博客

博客启始于 : 2009-04-25 04:25:24
文章数量 : 0
博客历史 : 5827 天
回响总数 : 0
观看人数 : 101705

RSS

RSS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