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枫 首页 -> 博客群 -> 魏鹏展诗文集(北美风)
正在观看博客的会员有: 没有
|
新诗 - 书桌
2014-05-16 07:14:07
书桌 魏鹏展
蚂蚁很笨
三双小腿能走路
嘴里还是衔着东西
分不清夕阳与黎明的颜色
反正红色一会儿就消失了
越过斜坡
前面的路还是长长的
我不是巨人
小小的床不是更温暖吗?
秒针滴答滴答
方格里就能跳来跳去
2014年4月19日 深夜
6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
新诗 - 大裤衩
2014-05-14 05:47:38
大裤衩 魏鹏展
我很喜欢水仙花
花很白 叶很绿
扎一条红丝带
你曾告诉我
我的腿很美呢﹗
红色的双唇算是惟一的尊严
男人都不爱马赛克
门外的爆竹好像大裤衩
寂静的爆炸声
在妈妈的心里
没有一点回响
2014年3月3日 下午
2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
新诗创作法 - 从郑愁予〈错误〉看新诗的标点
2014-03-21 05:47:29
从郑愁予〈错误〉看新诗的标点 魏鹏展
古文不需标点,但新文学欠缺标点就会出现旨意难明、节奏混乱的情况。新诗是新文学,但有些新诗从头到尾都使用标点符号,有些诗则一个标点也不用,也有些则行中使用,行末则不使用,有些诗则部分诗行使用、部分诗行不使用。但究竟新诗如何运用标点呢?
标点符号分两种:一是标号,用来表示情意等意思,如引号、书名号、专名号等;另一种是点号,用来表示句子的停顿处,如逗号和句号等;但又有些标点是同时属于标号和点号,如问号和感叹号,一方面它可以表示句子停顿,又表示句子的情意和语气。有人说空一格也是点号的一种,用来取代逗号和句号等。我认为不论标号,还是点号,用在新诗中的作用常见的有三种:表示停顿和节奏;图象暗示;表达情意和语气。
一般情况下,诗句有没有标点没有甚么差别,用与不用,只是个人习惯。但有人认为诗句的「跨行」就一定不可以在行末加上标点,因为跨行是一完整的诗句为了表达特别的节奏或诗意,而刻意把一句句子断开两截。例如:
今夜你同谁来呢?同着
来自风雨的不羁,抑来自往岁的记忆 (郑愁予〈度牒〉)
第一行末的「同着」与下行是一个整句「同着来自风的不羁,」诗人用了跨行技巧,所以断开了,但由于这是属于同一个句子的,所以第一行末一定不能用标点。我们再看看郑秋予最著名的新诗〈错误〉,就会发现新诗其实可以不用标点。
我打江南走过
那留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郑愁予〈错误〉)
同学们会发现每行诗最末都不用标点,只有最后一句句末用了省略号。省略号是标号,所以可以说这首诗每句最尾都不用点号。诗句中间诗人用了逗号,可能诗人担心诗句中间不用标点会出现旨意难明、节奏混乱的情况。新诗不用标点符号的优点是保留诗语言的歧义性与弹性,令诗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相反,一首使用标点符号的诗可能出现诗意凝固,令读者失去想象空间。我认为诗人甚至可删去行中的点号,而在要用点号的位置空一格表示,因为逗号限制了句子未完的意思,空一格则把诗意的想象空间扩大;但标号就不能删去,如文中最后的省略号表示文字已结束,但是女子的愁怨、过客的惋惜却在省略号中深藏着,言有尽,而意无穷。新诗也可以用标点制造图象,如颜艾琳〈夜里城堡〉组诗的第二首〈方位之陨〉
夜。
, 在错。 综。
复。杂。 的。
星。 座。 群。里。
, 遗。 失。 了。
一。 颗。
北。 极。
星。
诗人将「夜在错综复杂的星座群里遗失了一颗北极星」的诗句配合标点组成一幅星空图象,令星空的意境更形象。
2013年12月22日 下午
(刊登于《香港小学生文艺月刊》2014年3月,17期,页50-52)新诗创作法
文章地址
|
新诗 - 不回归的旅程
2014-03-07 13:08:03
不回归的旅程 魏鹏展
时光机不是神话
有人说到了某个速度
时间就慢了
我很享受光明的黑夜
美丽的东西多看了就不美丽
同一个位置须下车
我却在最后一站发现
熟悉的陌生
喝一口
异地的咖啡
苦涩中有点甜
2014年2月5日 夜
4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
新诗 - 晨曦岛
2014-03-07 12:47:09
晨曦岛 魏鹏展
只是红红绿绿的光
在黑色的街上蹒跚
路边的灯还是黄色的
很怕没有声音
轻飘飘的感觉很迷人
听说太空没有重量
我不爱这沉重的皮囊
小鸟可以翱翔于天空
天空的气流是翅膀重量
鱼儿很快游过莲叶间
划一划船桨
我能感受到水流的压力
黑色的街道上
我只看到黑色的天空
黄色的路灯熄灭后
我不想看到红色的黎明
剃光了的头发
我知道可以重生
药物不能为我止痛
只要重复朗读美丽的句子
天空的云是红色的
红色的云后面
我重新发现了晨曦
2014年1月2日 下午
3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
《小说与诗》第四期约稿 新诗投稿 小说投稿方法
2014-03-04 21:47:12
《小说与诗》第四期约稿 新诗投稿 小说投稿方法
本报是一份香港文学报。主编是香港诗人魏鹏展及吴汉松。刊物由香港小说与诗协会出版。第三期已出版,发表了作品的作者稍后将收到刊物。第四期将于2014年7月出版。本报出版后, 除在书局寄卖外,更会寄往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等中港台的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又会寄往香港文学数据库。本报强调作品质素,不问作品来处,欢迎中港台及海外的作家和诗人投稿。
《小说与诗》创刊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b7bcff0101bgs6.html
《小说与诗》稿例
1. 本刊只接受电邮投稿
2. 新诗投稿电邮:poemnovel@gmail.com
3. 小说投稿电邮:novelxiaoshuo@gmail.com
4. 评论投稿电邮:poemnovel@gmail.com
5. 本刊接受中港台及海外作者投稿
6. 欢迎新诗、小说之创作、评论及有关文学的新闻及消息
7. 请把简体字转成繁体字,并自行校对错别字,用全型标点
8. 来稿请以word文件附件在电邮
9. 请把docx档转成doc檔
10. 稿末请写明作者真实姓名、联络地址(寄刊用)、个人简介;用何笔名,悉随尊便
11. 编辑保留对稿件删改权,如不愿删改,请注明
12. 请勿一稿两投,不设退稿;稿件两期不用,可自行处理。
13. 每次投稿,新诗不多于五首,每首不多于30行;小说字数不限
14. 作品一经刊出,寄送本期刊物乙份
《小说与诗》官方网站:
http://blog.sina.com.cn/poemnovel
魏鹏展教育城网志:
http://edblog.hkedcity.net/ngaipangchin
文章地址
|
《小说与诗》第四期约稿 新诗投稿 小说投稿方法
2014-03-04 21:45:56
《小说与诗》第四期约稿 新诗投稿 小说投稿方法
本报是一份香港文学报。主编是香港诗人魏鹏展及吴汉松。刊物由香港小说与诗协会出版。第三期已出版,发表了作品的作者稍后将收到刊物。第四期将于2014年7月出版。本报出版后, 除在书局寄卖外,更会寄往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等中港台的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又会寄往香港文学数据库。本报强调作品质素,不问作品来处,欢迎中港台及海外的作家和诗人投稿。
《小说与诗》创刊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b7bcff0101bgs6.html
《小说与诗》稿例
1. 本刊只接受电邮投稿
2. 新诗投稿电邮:poemnovel@gmail.com
3. 小说投稿电邮:novelxiaoshuo@gmail.com
4. 评论投稿电邮:poemnovel@gmail.com
5. 本刊接受中港台及海外作者投稿
6. 欢迎新诗、小说之创作、评论及有关文学的新闻及消息
7. 请把简体字转成繁体字,并自行校对错别字,用全型标点
8. 来稿请以word文件附件在电邮
9. 请把docx档转成doc檔
10. 稿末请写明作者真实姓名、联络地址(寄刊用)、个人简介;用何笔名,悉随尊便
11. 编辑保留对稿件删改权,如不愿删改,请注明
12. 请勿一稿两投,不设退稿;稿件两期不用,可自行处理。
13. 每次投稿,新诗不多于五首,每首不多于30行;小说字数不限
14. 作品一经刊出,寄送本期刊物乙份
《小说与诗》官方网站:
http://blog.sina.com.cn/poemnovel
魏鹏展教育城网志:
http://edblog.hkedcity.net/ngaipangchin
1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
《小说与诗》第四期约稿 新诗投稿 小说投稿方法
2014-03-04 21:43:56
《小说与诗》第四期约稿 新诗投稿 小说投稿方法
本报是一份香港文学报。主编是香港诗人魏鹏展及吴汉松。刊物由香港小说与诗协会出版。第三期已出版,发表了作品的作者稍后将收到刊物。第四期将于2014年7月出版。本报出版后, 除在书局寄卖外,更会寄往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等中港台的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又会寄往香港文学数据库。本报强调作品质素,不问作品来处,欢迎中港台及海外的作家和诗人投稿。
《小说与诗》创刊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b7bcff0101bgs6.html
稿例
1. 本刊只接受电邮投稿
2. 新诗投稿电邮:poemnovel@gmail.com
3. 小说投稿电邮:novelxiaoshuo@gmail.com
4. 评论投稿电邮:novelxiaoshuo@gmail.com
5. 本刊接受中港台及海外作者投稿
6. 欢迎新诗、小说之创作、评论及有关文学的新闻及消息
7. 请把简体字转成繁体字,并自行校对错别字,用全型标点
8. 来稿请以word文件附件在电邮
9. 请把docx档转成doc檔
10. 稿末请写明作者真实姓名、联络地址(寄刊用)、个人简介;用何笔名,悉随尊便
11. 编辑保留对稿件删改权,如不愿删改,请注明
12. 请勿一稿两投,不设退稿;稿件两期不用,可自行处理。
13. 每次投稿,新诗不多于五首,每首不多于30行;小说字数不限
14. 作品一经刊出,寄送本期刊物乙份
《小说与诗》官方网站:
http://blog.sina.com.cn/poemnovel
魏鹏展教育城网志:
http://edblog.hkedcity.net/ngaipangchin
文章地址
|
《小说与诗》第三期目录
2014-03-04 21:42:22
《小说与诗》第三期目录
新诗:
魏鹏展〈编辑序 ── 新诗怎样写风花雪月〉 p2
星子安娜〈警告〉/〈门〉p2
苦海〈要这个要那个了〉 p2
桃之夭夭〈祭忆〉p2
杜衡〈十八丁河〉p2
岑文劲〈甜心〉p2
水弦〈我注意到这么多小窗口〉p2
欧宜准〈宿命〉p2
程志森〈雪山上〉p2
秀实〈旅馆秋月〉p2
丁济民〈我把故乡背进行囊〉p2
张守刚〈旧年〉/〈空椅子〉p2
小说
吴汉松〈编辑语 ── 小说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p3
花中搂月〈阿Q的征婚启示〉p3
程娟婷〈归山〉p3
殷贤华〈火,会蔓延;怒,会传染 ── 闹钟〉p3
柯庆霖〈蛹坟〉p1
凌鼎年〈贬职〉p1
谢镇桦〈那天,妈妈很生气〉p1
评论
马传耿〈余秋雨谈文脉〉 p4
Jeffrey〈新诗的现代情怀〉 p4
《小说与诗》第四期约稿 新诗投稿 小说投稿方法
本报是一份香港文学报。主编是香港诗人魏鹏展及吴汉松。刊物由香港小说与诗协会出版。第三期已出版,发表了作品的作者稍后将收到刊物。第四期将于2014年7月出版。本报出版后, 除在书局寄卖外,更会寄往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等中港台的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又会寄往香港文学数据库。本报强调作品质素,不问作品来处,欢迎中港台及海外的作家和诗人投稿。
《小说与诗》创刊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b7bcff0101bgs6.html
《小说与诗》稿例
1. 本刊只接受电邮投稿
2. 新诗投稿电邮:poemnovel@gmail.com
3. 小说投稿电邮:novelxiaoshuo@gmail.com
4. 评论投稿电邮:novelxiaoshuo@gmail.com
5. 本刊接受中港台及海外作者投稿
6. 欢迎新诗、小说之创作、评论及有关文学的新闻及消息
7. 请把简体字转成繁体字,并自行校对错别字,用全型标点
8. 来稿请以word文件附件在电邮
9. 请把docx档转成doc檔
10. 稿末请写明作者真实姓名、联络地址(寄刊用)、个人简介;用何笔名,悉随尊便
11. 编辑保留对稿件删改权,如不愿删改,请注明
12. 请勿一稿两投,不设退稿;稿件两期不用,可自行处理。
13. 每次投稿,新诗不多于五首,每首不多于30行;小说字数不限
14. 作品一经刊出,寄送本期刊物乙份
《小说与诗》官方网站:
http://blog.sina.com.cn/poemnovel
魏鹏展教育城网志:
http://edblog.hkedcity.net/ngaipangchin
文章地址
|
《小说与诗》第三期编辑序 ── 新诗怎样写风花雪月
2014-03-04 21:40:54
《小说与诗》第三期编辑序:新诗怎样写风花雪月 魏鹏展
《小说与诗》不经不觉已经出版了两期,第三期的新诗投稿已超过一百个,作品质素也越来越好。这证明越来越多创作者认同本报。创办一份刊物实在不容易,本报由创刊起就经历了很多考验和挑战。我个性倔强,做一件事从不喜欢半途而废,说了做,就一直做下去。作品太多,本报空间有限,很多很好的作品都不能选用,但我从不删去诗人投来的作品,只会把未能用上的作品保留在电邮中。
昨日审稿,我发现很多诗人很爱写风花雪月的题材,这可能由于很多诗人都受古典诗的影响。一个新诗初学者最好不要写风花雪月的题材,因为这题材前人写得太多,很难有突破。我选稿的标准主要考虑作品能否写出新词、新句、新思维,这新思维最好能表达现代情怀,更佳者甚至要写出深刻而真挚的感情。这次审稿,我读了几百首新诗。如果作品的词、句、思维没有一方面表现新的东西,感情又不真挚,为了保持刊物质素,本报就不能选用。风花雪月的题材在这几方面就很难符合本报要求。有些诗人是南方人,他们从未看过雪,却把雪写进诗,那雪其实是他们过去阅读的经验,而不是他们的感受;有些北方诗人常常看到雪,但他们不是写自己看到雪的感受,而是同样写了过去阅读的印象,作品同样不能表现真挚的感受。
在几百首新诗中,我差点忽略了张守刚〈旧年〉这首诗。初读这首诗,我已觉得文字和句子不落俗套,字里行间能表现诗人的情,就放在「备用」资料夹中;重新再读时,更觉这首诗的感情很真挚,就选了作为本报今期诗作。
旧年的雪
依旧白得刺眼
风雪弥漫
加重了过往行人的呼吸
白茫茫一片之中
那些曾经清晰的足迹
一会儿就不见了 (张守刚〈旧年〉)
诗人看雪,觉得很刺眼;呼吸也有点困难;也注意到下雪时,足印很快消失。这是很真实的描写。我一看,就知道诗人是在写自己的感受,而不是默写自己的阅读印象。
程志森的〈雪山上〉虽然同样写雪景,但就能从句式上表现新诗的新:「夕阳在那万丈之上 / 照了又暖了谁?」如果诗人写风花雪月的题材,而又不能写出新词、新句、新思维,技巧又不见得创新,感情又平淡,本报就不会选用。
2014年2月3日 夜
(刊登于《小说与诗》,第三期,香港,2014年3月,页2)
《小说与诗》官方网站:
http://blog.sina.com.cn/poemnovel
魏鹏展教育城网志:
http://edblog.hkedcity.net/ngaipangchin
文章地址
|
香港新书出版 - 魏鹏展《新诗创作法》(香港:2014年2月,初版,科华图书出版公司)
2014-02-25 21:56:01
书名:《新诗创作法》
作者:魏鹏展
类型:诗论
出版:科华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语言:繁体中文
页数:157页
出版日期:2014年2月
ISBN:978-962-16-0242-8
定价: 港币 $80
售卖地点:
田园书屋
九龙旺角西洋菜街56号2楼
联络人: 谭先生
电话: 2385 8031
传真: 2770 2484
电邮: gfbook@netvigator.com
《新诗创作法》自序 魏鹏展
有关写作技巧的书实在太多了。如果你想写散文,有关散文创作技巧的书,很容易就能找到;如果想写小说,相关的书籍不论中英都有。新诗就很难找到相关的书籍。诗法仿如中国国术,有技巧,但不同人有不同的感悟,也很讲究个人的悟性;如中国武术,固然有拳诀,但当中的技巧和心法,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能掌握当中的窍门,实在不容易。这本书是有关我创作经验的心得,其中很多是请教前辈得来的,但更多的是在新诗创作实践过程中的个人研习心得。
最近,香港教育界越来越重视文学创作,很多中学都邀请了作家到学校教学生文学创作。我是一位中文教师,也是诗人。我也为自己任教的学校开办了「文学创作班」,在课余时间教学生写新诗、小说和散文。学校称这是拔尖班。
2010年11月,《喜乐少年》编辑陈帼慈在电邮中表示她看过我的新诗,觉得我写得很好,希望我能在刊物上教学生写诗,就想邀请我为她主编的刊物写有关新诗创作法的专栏文章,文字要适合学生看。我觉得这样可从另一种形式教更多的学生写诗,很有教育意义,就一口答应了。虽然专栏的文章是写给学生看的,但我想做到深入浅出,令文章不但适合学生阅读,也适合有兴趣新诗创作的成年人阅读,做到老少咸宜,增加文章的可读性。秀实是我的好友。他也问我为他的《圆桌诗刊》每期写一篇新诗评论,我也答应了。由于该刊物的对象是文坛的诗人和学者,我就可以写一些更深层次的文学评论。后来,关梦南先生也邀请我为他的《香港小学生文艺月刊》写有关新诗赏识的专栏。这个专栏的内容是介绍不同诗人的作品,并从著名作品中探讨不同的新诗创作技巧。
我坚信文学作品及评论都需要时间去成长,粗制速制的作品不能吸收到足够的营养,不能长得结实和高大,可读性不高,因此每篇文章我都要花一个月的时间酝酿,每篇文章都要仔细阅读很多参考数据才下笔;文章写好了,我也要先给朋友传阅,觉得不能再更改任何一个字,才放心发给编辑刊登。最近重读旧作,觉得有关新诗创作法的话题几乎都写过了,我决定结集成书,与读者分享创作心得,也让有兴趣创作新诗的朋友可以有多一本参考书。
我希望我的文章可以与更多人分享。我甚至欢迎任何人在标明著作权的情况下,把拙作随意复印和传阅,甚至放在网上传播。我坚持我的文章写出来只是为了与读者分享。我欢迎所有读者对我的文章提出建议,让我可以不断改进。
2013年12月22日 傍晚
(原载于魏鹏展《新诗创作法》香港:科华图书出版公司,2014年2月,页15-16)
文章地址
|
新诗 - 体弱
2014-02-06 16:07:27
体弱 魏鹏展
看不到的世界可能更美丽
窗外一只蝴蝶飞过也未可知
也不必知
看到的是四周的白色
听到比看到的图像更美丽
你为我在白色的世界中
画上不感兴趣的图画
我是一个年纪很大的小孩
我知道顽皮会使我看不到世界的颜色
我不贪求看到
爬过很多座山
我看到后面的路很长
不想知道前面的路有多远
她蹒跚而走
跌倒了哭了又笑 我也笑
这是我缩小了的小腿
越过那座看不见的山
山中的溪水可洗去小手的污泥
2013年11月10日 傍晚
2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
新诗创作法 - 穷则变 变则通-创作灵感的延续
2014-01-29 12:42:57
穷则变 变则通─创作灵感的延续 魏鹏展
宋人朱熹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朱熹觉得写作灵感可从读书得来。读书是否一定能给创作者源源不绝的灵感呢?很多作家年青时,文思汹涌,一写就数百首诗,结果江朗才尽,灵感尽失,不论怎样看书,还是不能再有新作。灵感的缺失是所有创作者和艺术家都要面对的问题。
最近好友送我一本《十一诗章》。书中收录了十一位诗人的新诗,应该都是他们的近作和得意之作。其中较触目的是秀实的诗。秀实是一位文学老前辈,写诗超过三十年,著作甚丰。他能够坚持创作三十年以上,而且中间没有中断。如果我们把集中的新诗与他的少作相比,可以发现风格变了很多,甚至可以说是两个人的风格,两种不同的创作手法。一位有成就的诗人应能不断突破自己的风格,题材内容上也应不断扩阔,否则就是创作生命的终结。秀实不是一位现代主义的诗人,但在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诗很有现代主义的色彩。
不必为存在的延续而焦虑
总有办法可以计量出迁徙的途径
此时,在过于拥挤的空间内
未来只能如瞎子般小心翼翼地摸索着
……
在苍蝇都飞走了的静夜
可以扶着一根柔软的绳索
攀爬到窗台上
偷偷与你幽会 (秀实〈想象〉)
这首诗有现代主义诗歌的特色。现代主义诗歌多写大城市的感觉和迷乱,在诗中多表现微妙的和瞬间的感受。秀实这首诗写的正是城市的的孤寂感。诗中叙述诗人在拥挤的房间中漫无目的,无所事事的孤寂;又幻想自己在静夜爬上窗台与情人幽会。这些微妙的感受都是很个人的,不涉及社会问题。
疲倦时让瓶盖打开
思念的香气便散发出来
那是换季时的叮咛
叫一个柔弱的身躯
蜷缩在熏香的温暖中
那混合了雄性的醉人情欲 (秀实〈熏衣草〉)
一瓶熏衣草的香气令诗人疲倦的身躯回忆起情人的香气。诗的基调是以孤寂和个人微妙感受为主,整首诗不涉及社会大主题。这种情感基调与现代主义诗歌很相似。这类诗爱把痛苦、忧郁沮丧理想化和浪漫化,诗的主题又与现实生活取一个远远的距离,只走向内心的世界和感觉的世界。秀实在《十一诗章》中的诗多是这种特色。这种诗歌风格又与他早年的诗作有很大差异。我们看看秀实于1987年在《香港文学》发表的新诗〈山脚下〉。
这里,一个山脚下的
小小村落
无声的流水有
回航的渔船有
问路的归人有
童话色彩般的房子有
偶尔传来的三两声
「阁阁」─「咯咯」 (秀实〈山脚下〉)
这首诗的文字明显比《十一诗章》中的文章更明快,甚至此诗有近作中没有的古典诗的意境。这首诗除了写景,更写出了渔村生活的景象,诗歌主题紧扣社会现实。这首诗肯定不是以现代主义手法写成。
同一位诗人有两种不同的创作风格,这是新诗创作的突破。一个诗人很容易就固定于单一的风格,以致后来的作品欠缺新意,这就出现灵感缺失的问题。穷则变,变则通,我们可尝试新的创作手法,新的作品将有新的惊喜。从写实的风格走向内心的世界和感觉的世界的现代主义风格,不只是秀实,余光中的诗被誉为风格多元化,他的近作也走向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是文学的潮流。现代主义的积极意义在于对浪漫主义坦白奔放的反叛,和新诗直露肤浅风格的反向。现化主义诗歌的文字语法有很多破格,甚至不合逻辑。例如「我是一个年轻的老人」,这种不合逻辑的句子写出了青年未老先衰的时代病;「美丽的夭亡」是写出了事物的新关系;「很蓝色的忧郁」是借助通感的修辞手法把忧郁和视觉上的颜色联系起来。这些现代主义的文字特色都大大扩大了新诗语言的感染力。
但现代主义新诗强调写大城市的感觉和迷乱,表现诗人微妙和瞬间的感受,这与广大读者有些脱节,不能够为广大读者所理解和接受;现代主义诗歌的作品又刻意把意象和意境分离,把内容主题深藏,这就更难引起读者共鸣,更难触动人心。笔者认为创作人应尝试不同的创作风格,以延续创作生命,甚至把两种创作风格融合在一起,取长补短,又是一种新风格。创作生命的延续除了尝试不同创作方法外,最重要的还是我们从生活中去深挖。「走千里路,识万种人」是创作的永恒泉源。有了生活,我们还须以同情和共鸣的敏锐心灵多感受人与人的情脉和事物的神韵,那创作的泉源才可越挖越深,泉水越流越远。
2013年3月28日 夜
(刊登于《文学评论》2014年,30期,香港,页111-112)
文章地址
|
新诗 - 伴你走下去
2014-01-10 22:20:01
伴你走下去 魏鹏展
这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
擦去天空的彩虹
涂上我最爱的色彩
这是一个没有声音的世界
我在空室里大叫
听不到回音却听到狞笑
我喜欢那重复的晃动
屏幕的上落是多么的迷人
我是完美的更正者
看到的东西总觉得不美丽
吃下一粒小药丸
我的腿也不会增长
狂奔于公路上
我知道那里没有尽头
红红的夕阳还未落下
我喜欢那长长的影子
迭在短短的影子上
2013年11月25日 夜
2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
新诗创作法 - 从废名〈街头〉看新诗的现代主义
2013-12-18 21:58:27
从废名〈街头〉看新诗的现代主义 魏鹏展
五四运动时,中国知识分子介绍了「德先生」和「赛先生」。「德先生」是西方的民主,「赛先生」是西方的科学。中国的现代化也就是西化。我们的文学也开始了现代化。文学的现代化其中之一就是把西方的现代主义文学引进中国。现代主义新诗是指诗人一方面写作「纯诗」,坚持表现自我,以个人情感为中心;另一方面在内容上往往表现出悲观的虚无思想;在表现形式上,他们不追求严格的格律,却多用象征、暗示等手法写诗。
废名是很著名的现代主义诗人。以下是他一首不太艰深的现代主义新诗。
行到街头乃有汽车驰过,
乃有邮筒寂寞。
邮筒PO
乃记不起汽车号码X,
乃有阿拉伯数字寂寞,
汽车寂寞,
大街寂寞,
人类寂寞。(废名〈街头〉)
这首诗记述诗人一次逛街的感受。诗人走到街头,一辆汽车从面前驶过,一阵喧嚣的马路突然变得寂静冷清。他看到对面人行道上孤单地矗立着一个邮筒,上面写了两个英文字母PO,这是英文post office的缩写。诗人这时有一种想象,觉得PO是一双大眼睛冷漠地凝视着他,又凝视着寂静马路上的一切。诗人这时更加感到很寂寞。诗人以寂寞的心情观看马路上的东西。他想起刚刚驶过的汽车来去匆匆,没有留意他的车牌号码,所以诗人就以X来代表那不知道的车牌号码,预计自己从此不会再遇上这辆汽车,即使将来遇到同一辆汽车,诗人也不能认出来。诗人由此而同情这辆汽车,觉得它白白地在马路上驶了一趟,也白白地与诗人相遇。诗人再深一层地思考,汽车驶过后,马路上变得很冷清,很寂寞,也就开始同情马路。最后,诗人把这种情感投射至全人类,觉得全人类也常常寂寞。 这种内容是现代主义新诗以个人为中心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有人觉得像这样的现代主义诗歌一反传统以生、离、死、别为题材的局限,内容又能表现现代情怀,是文学创作手法的突破;但又有人觉得这样的诗歌太个人,没有文学的典型性,很难引起大众读者共鸣。同学们也可能不太明白诗的内容,也不能与诗人身同感受。无论如何,现代主义诗歌是现代文学的潮流,同学们须要认识一下。
2013年11月5日 夜
(刊登于《香港小学生文艺月刊》14期,2013年12月,香港,页30-31)
文章地址
|
《小說與詩》第三期約稿
2013-12-08 22:25:25
《小說與詩》第三期約稿 新詩投稿 小說投稿方法
本報是一份香港文學報(季刊)。主編是香港詩人秀實,編輯是魏鵬展及霍森棋。刊物由香港小說學會及香港詩歌協會出版。第二期已出版,發表了作品的作者稍後將收到刊物。第三期將於2014年3月出版。本報出版後,除在書局寄賣外,更會寄往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等大學圖書館,又會寄往香港文學資料庫。本報強調作品質素,不問作品來處。
《小說與詩》稿例
1. 只接受電郵投稿
2. 新詩、散文詩投稿電郵:poemnovel@gmail.com
3. 小說、評論投稿電郵:novelxiaoshuo@gmail.com
4. 本刊接受中港台及海外作者投稿
5. 歡迎新詩、散文詩、小說之創作及評論
6. 請把簡體字轉成繁體字,並自行校對錯別字,用全型標點
7. 來稿請以word檔附件在電郵
8. 請把docx檔轉成doc檔
9. 稿末請寫明作者真實姓名、聯絡地址(寄刊用)、個人簡介;用何筆名,悉隨尊便
10. 編輯保留對稿件刪改權,如不願刪改,請注明
11. 請勿一稿兩投,不設退稿;稿件兩期不用,可自行處理。
12. 每次投稿,新詩不多於五首;小說及評論字數不限
13. 作品一經刊出,寄送本期刊物乙份
《小說與詩》國際標準期刊號 ISSN 2311-990X
已於香港政府書刊註冊組註冊
在《小說與詩》刊登過的作品都能在香港中文大學的「香港文學資料庫」系統中找到作品、作者姓名、期數及頁碼等資料的詳細紀錄,方便香港文學研究者研究之用。
「香港文學資料庫」網址:
http://hklitpub.lib.cuhk.edu.hk/search_sim.jsp
《小說與詩》 售賣地點:
1. 序言書室
香港旺角西洋菜南街68號7字樓
2. 田園書屋
九龍旺角西洋菜街56號2樓
《小說與詩》 借閱地點:
1. 香港大學圖書館
香港薄扶林道
2.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香港沙田馬料水
3. 嶺南大學圖書館
香港新界屯門青山公路八號
4. 香港教育學院圖書館
香港新界大埔露屏路十號
5. 國立臺灣圖書館
台灣新北市中和區中安街85號
6. 二十間香港公共圖書館:
1. 香港仔公共圖書館
2. 大會堂公共圖書館
3. 柴灣公共圖書館
4. 香港中央圖書館、香港文學資料室
5. 九龍公共圖書館
6. 荔枝角公共圖書館
7. 駱克道公共圖書館
8. 藍田公共圖書館
9. 新蒲崗公共圖書館
10. 土瓜灣公共圖書館
11. 油蔴地公共圖書館
12. 粉嶺公共圖書館
13. 南葵涌公共圖書館
14. 沙田公共圖書館
15. 東涌公共圖書館
16. 屯門公共圖書館
17. 大埔公共圖書館
18. 屏山天水圍公共圖書館
19. 荃灣公共圖書館
《小說與詩》官方網站:
http://blog.sina.com.cn/poemnovel
文章地址
|
《小說與詩》第二期目錄
2013-12-08 22:24:28
《小說與詩》第二期目錄
新詩:
魏鵬展〈編輯序〉 p2
零度〈有效期限〉 p2
野鬼〈睪丸與利息〉 p2
楊海軍〈身體裏的刀〉 p2
木偶〈與一個不復存在的人通話〉 p2
桃之夭夭〈吃不到糖果的孩子〉 p2
朵拉〈兩隻大鳥的幸福〉 p2
趙秋水〈光明〉 p2
莫子彥〈太婆〉 p2
謝鎮樺〈媽媽的大肚子〉 p2
王傑平〈烏鎮一夜〉 p2
胡榮基〈長廊〉 p2
BE〈霧輕輕地來〉 p2
花中摟月〈祭品〉 p2
小說
霍森棋〈編輯語〉 p3
王昶黁〈畫魂〉 p3
勞國安〈禮物〉 p3
徐東〈下人〉 p3
楊興安〈柳岸傳情〉 p4
杜文輝〈閃電〉 p4
李華川〈一宗自殺案〉 p4
畏吾〈九命人〉 p1
評論
馬傳耿〈從《狗精神》看莫言小說的獨特性〉 p4
梁科慶〈小說與盆菜──解構《後殖民食物與愛情》〉 p4
《小說與詩》第三期約稿 新詩投稿 小說投稿方法
本報是一份香港文學報(季刊)。主編是香港詩人秀實,編輯是魏鵬展及霍森棋。刊物由香港小說學會及香港詩歌協會出版。第二期已出版,發表了作品的作者稍後將收到刊物。第三期將於2014年3月出版。本報出版後,除在書局寄賣外,更會寄往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等大學圖書館,又會寄往香港文學資料庫。本報強調作品質素,不問作品來處。
《小說與詩》稿例
1. 只接受電郵投稿
2. 新詩、散文詩投稿電郵:poemnovel@gmail.com
3. 小說、評論投稿電郵:novelxiaoshuo@gmail.com
4. 本刊接受中港台及海外作者投稿
5. 歡迎新詩、散文詩、小說之創作及評論
6. 請把簡體字轉成繁體字,並自行校對錯別字,用全型標點
7. 來稿請以word檔附件在電郵
8. 請把docx檔轉成doc檔
9. 稿末請寫明作者真實姓名、聯絡地址(寄刊用)、個人簡介;用何筆名,悉隨尊便
10. 編輯保留對稿件刪改權,如不願刪改,請注明
11. 請勿一稿兩投,不設退稿;稿件兩期不用,可自行處理。
12. 每次投稿,新詩不多於五首;小說及評論字數不限
13. 作品一經刊出,寄送本期刊物乙份
《小說與詩》國際標準期刊號 ISSN 2311-990X
已於香港政府書刊註冊組註冊
在《小說與詩》刊登過的作品都能在香港中文大學的「香港文學資料庫」系統中找到作品、作者姓名、期數及頁碼等資料的詳細紀錄,方便香港文學研究者研究之用。
「香港文學資料庫」網址:
http://hklitpub.lib.cuhk.edu.hk/search_sim.jsp
《小說與詩》 售賣地點:
1. 序言書室
香港旺角西洋菜南街68號7字樓
2. 田園書屋
九龍旺角西洋菜街56號2樓
《小說與詩》 借閱地點:
1. 香港大學圖書館
香港薄扶林道
2.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香港沙田馬料水
3. 嶺南大學圖書館
香港新界屯門青山公路八號
4. 香港教育學院圖書館
香港新界大埔露屏路十號
5. 國立臺灣圖書館
台灣新北市中和區中安街85號
6. 二十間香港公共圖書館:
1. 香港仔公共圖書館
2. 大會堂公共圖書館
3. 柴灣公共圖書館
4. 香港中央圖書館、香港文學資料室
5. 九龍公共圖書館
6. 荔枝角公共圖書館
7. 駱克道公共圖書館
8. 藍田公共圖書館
9. 新蒲崗公共圖書館
10. 土瓜灣公共圖書館
11. 油蔴地公共圖書館
12. 粉嶺公共圖書館
13. 南葵涌公共圖書館
14. 沙田公共圖書館
15. 東涌公共圖書館
16. 屯門公共圖書館
17. 大埔公共圖書館
18. 屏山天水圍公共圖書館
19. 荃灣公共圖書館
《小說與詩》官方網站:
http://blog.sina.com.cn/poemnovel
魏鵬展詩文集:
http://blog.sina.com.cn/ngaipangchin
魏鵬展教育城網誌:
http://edblog.hkedcity.net/ngaipangchin
文章地址
|
《小說與詩》第二期編輯序──以真誠的心寫真誠的詩
2013-12-08 22:17:06
《小說與詩》第二期編輯序──以真誠的心寫真誠的詩 魏鵬展
文學作品粗略劃分,不是抒情,就是說理;詩何嘗不是如此?詩要說理,這個理一定不能太俗套,而且強調形象性,深刻性,多於說服力;詩要抒情,一定要寫出真摯的感情,甚至要寫出人與人之間的深情。自從現代主義文學流行起來,就出現了一種叫「純詩」的東西。「純詩」是指詩沒有思想感情,只是一種以追求文字美感的句子群。文學創作不以傳情達意為目的,這作品就違反了文學的本質;就如一件華麗的衣裳如果不是穿在身上,那衣裳就失去了的本來的功能。
很多詩人窮一生精力於文字的功夫上,結果寫出來的作品總是有點「無話可說」的感覺,這是歸因於詩人生活經驗太薄弱,或者創作態度不夠真誠。即使我們沒有豐富的生活體驗,如果能以一顆真誠的心看世界,以同情與共鳴的心去感受身邊的事物,平凡的生活也有細節,重複的事情中也有特殊。只要我們以真誠的心,把我們真實的感受寫出來,作品同樣能感動人心。
今期莫子彥的〈太婆〉就是一首感情很真摯的作品。詩文字很淺白,但淺白中,我們很容易感受到他對太婆的感情。謝鎮樺的〈媽媽大肚子〉也寫得很真摯,媽媽的大肚子對一般人來說很難看,但他卻覺得很完美;人們都很討厭白頭髮,他卻覺得爸爸的白髮很帥,這不是因為他審美觀有問題,而是他很愛爸媽。詩人只要以真誠的心創作,不必標奇立異,那作品就算是不錯了。
2013年11月9日 夜
(刊登於《小說與詩》,第二期,香港,2013年12月,頁2)
2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
《小說與詩》第三期約稿 新詩投稿 小說投稿方法
2013-12-08 22:15:40
《小說與詩》第三期約稿 新詩投稿 小說投稿方法
本報是一份香港文學報(季刊)。主編是香港詩人秀實,編輯是魏鵬展及霍森棋。刊物由香港小說學會及香港詩歌協會出版。第二期已出版,發表了作品的作者稍後將收到刊物。第三期將於2014年3月出版。本報出版後,除在書局寄賣外,更會寄往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等大學圖書館,又會寄往香港文學資料庫。本報強調作品質素,不問作品來處。
《小說與詩》稿例
1. 本刊只接受電郵投稿
2. 新詩投稿電郵:poemnovel@gmail.com
3. 小說投稿電郵:novelxiaoshuo@gmail.com
4. 本刊接受中港台及海外作者投稿
5. 歡迎新詩、小說之創作及評論
6. 請把簡體字轉成繁體字,並自行校對錯別字,用全型標點
7. 來稿請以word檔附件在電郵
8. 請把docx檔轉成doc檔
9. 稿末請寫明作者真實姓名、聯絡地址(寄刊用);用何筆名,悉隨尊便
10. 編輯保留對稿件刪改權,如不願刪改,請注明
11. 請勿一稿兩投,不設退稿;稿件兩期不用,可自行處理。
12. 每次投稿,新詩不多於五首,每首不多於30行;小說和評論不多於3000字
13. 作品一經刊出,寄送本期刊物乙份
14. 出版日期:3月、6月、9月、12月
《小說與詩》官方網站:
http://blog.sina.com.cn/poemnovel
文章地址
|
《小说与诗》第三期约稿 新诗投稿 小说投稿方法
2013-12-08 22:13:09
《小说与诗》第三期约稿 新诗投稿 小说投稿方法
本报是一份香港文学报(季刊)。编 辑是香港诗人魏鹏展及吴汉松。刊物由香港小说与诗协会出版。第二期已出版,发表了作品的作者稍后将收到刊物。第三期将于2014年3月出版。本报出版后, 除在书局寄卖外,更会寄往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浸会大学等大学图书馆,又会寄往香港文学数据库。本报强调作品质素,不问作品来处。
《小说与诗》创刊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b7bcff0101bgs6.html
《小说与诗》稿例
1. 本刊只接受电邮投稿
2. 新诗投稿电邮:poemnovel@gmail.com
3. 小说投稿电邮:novelxiaoshuo@gmail.com
4. 评论投稿电邮:poemnovel@gmail.com
5. 本刊接受中港台及海外作者投稿
6. 欢迎新诗、小说之创作、评论及有关文学的新闻及消息
7. 请把简体字转成繁体字,并自行校对错别字,用全型标点
8. 来稿请以word文件附件在电邮
9. 请把docx档转成doc檔
10. 稿末请写明作者真实姓名、联络地址(寄刊用)、个人简介;用何笔名,悉随尊便
11. 编辑保留对稿件删改权,如不愿删改,请注明
12. 请勿一稿两投,不设退稿;稿件两期不用,可自行处理。
13. 每次投稿,新诗不多于五首,每首不多于30行;小说字数不限
14. 作品一经刊出,寄送本期刊物乙份
《小说与诗》官方网站:
http://blog.sina.com.cn/poemnovel
文章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