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观看博客的会员有: 没有

《当爱已成往事》zt

2010-01-23 01:49:22

《当爱已成往事》

往事不要再提
人生已多风雨
纵然记忆抹不去
爱与恨都还在心里
真的要断了过去
让明天好好继续
你就不要再苦苦追问我的消息
爱情它是个难题
让人目眩神迷
忘了痛或许可以
忘了你却太不容易
你不曾真的离去
你始终在我心里
我对你仍有爱意
我对自己无能为力

因为我仍有梦
依然将你放在我心中
总是容易被往事打动
总是为了你心痛

别流连岁月中
我无意的柔情万种
不要问我是否再相逢
不要管我是否言不由衷
为何你不懂
只要有爱就有痛
有一天你会知道
人生没有我并不会不同
人生已经太匆匆
我好害怕总是泪眼朦胧
忘了我就没有痛
将往事留在风中

2010-01-23 01:44:19

◆夜(组诗)

作者:冷巉

夜之一

深夜,她享受着孤独的感化
寒气却象雨滴般落下

当她思考时,理由
便象时下的冷空气吹来,一阵抖擞
就象脚边的取暖器,暖了你的双腿
却任由发凉的背拱起一个问号

而她的思想在动,就像风雨中移动的天幕
随时可变更太阳与月亮,问号
却变成了孤夜中的一名狐仙

夜之二

过了零点半便是暗夜的王国
头上结满了寒霜,脚撑一片原野
可怜的王子,你周边的世界
不要成为你负重的脊梁

驻在你身体里的,是狐仙苦涩的
半生。无法移动的躯壳,正注视着你每一次
律动,晨时的重生,好似十月怀胎
你的痛苦,如同零点过境,由暗及明

夜之三

日子不是用来悲伤的
零点过后,夜将更加黑暗

坐在巉香阁的人,将思想放下
若隐若现,像只守望千年的狐仙

寒气吹进耳边
将安慰留下,又让人打颤

发光的台灯,安静立正
不要爱上她,逆天而行。诅咒将无法变更

夜之四

平静的一如往日。无限期的贫血
却享受着由白血球带来偏低的快感

台灯这位情人,对着白狐私语
偶尔活动一下美丽的骄姿,也让人感叹

那是原野的村落,她曾经的家园
千年修行的乡间,早已幻化成永远也化不开的影片

残存在心里的凄婉,却成了一世的等待
今夜没有月亮,心却回到了修炼千年的乡关

夜之五

她只是一只白狐。一只孤独
失败的白狐,虽有千年却无一世

她是一只修行的白狐。红尘琐碎
却不屑一顾,人间趣事
化作虚无,千年静修只为一朝感悟

银河飞溅。千年前放生白狐的人啊
可否用她千年的修行换来你
一语的相伴。可看见她正穿越千年
的伤痛,只为等待一个未了的结果

1:032009-11-30

《温柔的幻影》,可靠的后盾

2010-01-23 01:41:15

《温柔的幻影》,可靠的后盾
  
作者:冷巉 


  张桂林:拿“我只阅读儿童的书籍”这首诗来看,只阅读儿童的书籍和高大黝黑的松树,是一对鲜明的对比。曼德尔·施塔姆生活在俄罗斯白银时代,那个时代出了一些诗人呢,我在重读。孩子气的思考结合分析成人世界权利的复杂繁杂,自深深的痛苦中浮现一切都向着远方散去。
  哑巴:我想不通,为什么阅读儿童的书就痛苦呢?
  张桂林:对于我们的思考和写作,阅读就是一门必修的功课。太痛苦,想逃避痛苦,却在目睹快乐的时候更加伤痛。这里的情感很细微,很耐琢磨。不是儿童的书籍是痛苦的,是阅读的人痛苦,因为看到快乐而更痛苦。如同失恋的人看到别人在热恋。
  哑巴:因为儿童的书籍联想到这些?
  张桂林:差不多,前提是读书的人有深刻的伤痛。有点像我们中国的古话:曾经沧海难为水。儿童读儿童的书籍是不会痛苦的。
  哑巴:如果没有经历阅历就不可能读懂?
  张桂林:不太准确,是儿童书籍的晶莹透明反照出成人权利世界的森严和黝黑的“松树”。推荐您看看茨维塔耶娃,也许是我个人喜欢他。我觉得茨维塔耶娃适合您,一个俄罗斯白银时代的女诗人。

  认识《温柔的幻影》,始于我有个可靠的后盾张桂林老师,同时也是在诗歌的领域给了我指导和很大帮助并引我上路的老师。
  2007年5月是个难忘的月,张桂林老师在十堰人社区注册了,这位老师因正直,对诗歌又有独到的见解和评价,很快便成了我的老师加朋友。我也因年底准备《原野》创刊,便多了位能干的编辑,而这位老师连任三期编辑从没因稿件质量差,或因看重写手身份的高低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投诉,而是评价越来越高,稿件质量越来越好得到各方赞誉。很多时候,他会在网上因一首诗或一句话给我讲解,分析。也为了我更好的写作诗歌,张桂林赠送并使我从此拥有了他珍藏多年的这本外国文艺丛书其中的一本《温柔的幻影》,1990年7月由娄自良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茨维塔耶娜诗选。
  今夜无眠的“感性是过程,是经历,是努力的身影;理性是结果,是总结,是阶段的收获。”
  真正的诗歌大于诗人,真正的诗人大于流派。
  玛丽娜·伊万诺夫娜·茨维塔耶娃(1892-1941)是真正才华卓绝的诗人,真正驾临于流派之上的诗人,在她备受冷落排斥,贫困潦倒的时期,在很多流派声名鹊起时,在她流浪和极度孤寂时,她竟能毕生醉心于诗歌创作,形成她独有的创作风格和艺术魅力。
  我佩服她一生写了数百首抒情诗,十二部长诗,七部诗剧及自传回忆录,评论等散文。在西方公认是本世纪最伟大的俄罗斯诗人,当然也有文学批评家认为,她的诗需要特别的思索,但却被现代诗人所效仿,称之为诗歌艺术的大师。
  著名诗人前苏联《星火》杂志主编叶夫图申科在1987年6月号里给了诗人最崇高的评价:“她是伟大的诗人,她的诗仿佛是由激情,痛苦,隐喻,音乐所汇成的雄伟的尼亚加拉瀑布,茨维塔耶娃是俄罗斯文学的神圣处女——女皇。”同时这位主编对诗人的悲惨命运痛切悼惜:“傲气使她不能苟安于侨民社会。不幸,茨维塔耶娃在返回祖国以后却未能得到理解,在绝望,孤独的时刻于叶拉布加自缢而死。”(她的女儿流放西伯利亚直至1956年恢复名誉,儿子志愿参军,在前线牺牲,老公被处死,1941年8月31日诗人自缢身亡。)而诗人很多未发表的作品都是由她的女儿收集整理。
  感谢张桂林老师,带给我学习的课本以及为之感动的诗集,并让我从中读到了诗人的良心和不屈的气节,还有她精神上的孤独与寂寞,我想这也可能是一个诗人所必须具备而拥有的财宝。
  今夜无眠,我深情无限。此时的夜仿佛蒙上了一层梦的朦胧,浪漫和神秘,“灯火——仿佛金珠缀成的丝缕,嘴里是夜间嫩叶的清香。让我摆脱白昼的羁绊吧,朋友们,要懂得,我是在你们的——梦乡。”只有在这独处的夜里,我才能把思念之情化为如梦的绮境。掩卷凝思,日子,清晨是多么美妙。“你踯躅着,挺像我的身影……”此刻我扶在床上“怎会有这样的柔情?……”,“今夜我独对夜色,一个夜不成眠的孤单修女!”,“你,夜色里的窗口,离别和相适的最强音!”这些让人感动并为之流泪的诗句让我为这不眠之夜而祈祷,为这心头的烛光而沉湎。
  今夜我会失眠,亲爱的朋友们,不是携手高翔,而是沉入深处。为了张桂林老师所赠送的这本书,我将与失眠同醉。
  明天的十堰,是否阳光明眸,还是昨天雪花相随,这本书都将随着张桂林老师的指导一同存放在心灵静谧的光里,愿此时“与我们共度长夜亲爱的旅伴啊”能与卡斯蒂尔的唐璜相遇,让我们看看唐璜身边的美女唐娜·安娜。真的,此时的很想,便是想念这位美女。
  “她在水底,那里只有淤泥/和水草……她躺卧在水草/和淤泥里,——可是在那里她仍然失眠!”,“那样毕竟/还比不上一个情人的爱/她在水底,那里只有淤泥/可是我,爱她。”我也爱她和良心的对话,我爱她与元灵的交谈,我爱她:“你的诗何用”,“且问流水/且问后代。”我不知道,当我们在另一个时代观礼时,再来回想现在的诗是使人生厌还是让人寻梦或者说是欣慰,一切是否都在梦中飘零。“我惊呼:会有诗思如泉!”这是诗人诗集里的句子也是我此刻的妄想。会有爱情的狂潮,储备充足,哪怕岁月遥遥。
  昨天,一个“娇艳绝伦的处子”今天碾过她寄以希望的麦田,雪地,原野,高山,我聊以自慰的茨维塔耶娃啊,你让我的眼泪跟着你侵占了今夜的无眠,着魔的是对你诗歌的衷情,忘不了的是张桂林老师曾经网上简要的论述,指点和交谈。
  今夜无眠,在西边的城池,在即将成为历史今天的十堰,诗歌将完全出于人类内心对世界经验认知的饥渴,每个人都将生活的更深入,更充实,更觉醒。
  茨维塔耶娃啊,“苍白的天空已经向我许诺,它把奇迹许诺,但我无泪地哭,哭许诺的虚谬,这许诺虚谬……”。
  今夜无眠,明天将有花儿开放,明天我不要大海,我将放诗歌之网于整个大地。
  《原野》我的情之所钟,相信在张桂林老师及朋友的编结下将会变成金色的酒浆,沉醉其中,漫游,徜徉,回流。愿《原野》里所有的朋友,都能成为我为之坚持,可靠的后盾。
  今夜无眠,在我珠泪滴落的地方……

  01:092010-1-7 草拟于巉香阁

随 笔 

2010-01-23 01:35:53

随 笔 



作者:冷巉 


  在我心中一直存在一个真理,每个人从先天一出生便有菩萨或佛守护。
  而在中国传统中,女士多戴弥勒,是让女人少一些嫉妒和小心眼,少说点是非,多一些宽容,要象弥勒菩萨一样肚量广大,自然得菩萨保佑快乐自在。
  当然也可以说成佛就是弥勒佛,也是我们通俗中所说的未来之佛,大家喜欢他带给人们福气,祥和,并祈盼美好的明天。
  当然配戴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在出三藏记集传中卷中有这样一句话:什进到沙勒国顶戴佛钵。但现代人是无法再做到这点。古时是要求我们戴佛不能洗澡,戴佛不上床,不戴佛到娱乐场所,不戴佛杀生,不戴佛进WC,最需要记住的一点,戴佛还不能向人行礼鞠躬。而现在,配戴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无奇不有,更有甚者花样百出,我曾亲见一友举手合十与我告示。
  当然你可以没有任何信仰,也可能没有太多讲究,恭敬心而已。但没关系,心即是佛,大家也都知道“一花一世界,一木一菩提”,一念清净一念佛。
  当然佛是不会错怪任何一个虔诚的佛子,戴与不戴,并不是你信佛才戴,有时也是一种心意或爱好。当然一切随缘也是根本,亵渎并不代表你的罪业与约束。在我看来,讲究不大,更不要刻意而为之,当然平静与安乐的生活也是目前部份人所遵奉的法则。但我还是希望大家在打生活的这个结时不要打成了死结,一旦成就了它的目的,你便终生与这个解不开的结同乐而舞。
  可能你在某种过程中顺利游走,但并不代表你的作为或者说是修为,我们生存在这短暂的时空,便是一种修为的过程,每一个人同时也是菩萨或者佛陀。为什么上天只给了我们短短停留在这个空间的机会,便是要我们修为与认识和清醒。
  这个过程很艰难,也很辛苦,有的人成了佛也就是一生做了好人用通俗的语言来讲,他可能走后去了天堂,反之便下了地狱。但我们不能借某种思唯来达到全部的共鸣,也不可能用某种颜色来比对生存的价值。更无法要求世人都做到出三藏记集传下卷所讲:执勤就劳曾无怨色。
  我们可以“山水可以修闲”,“虚心敬重。待以师友之敬”。(出三藏记集传下卷)但“忽然而卒”者时人谓之知命。
  我不知道若与实相不相违背者又会是何种情形,当然我可能无法做到其一更无法做到其二。与其所说若合符契,生既获斯经,便皆有佛性。怡然自得处,生友便会因你之独见而敬服。同时任由你数番穷尽理数妙语,可能也无法达到标示天下之大违,独标初显法门之天真,过多的目力只会损毁慧义的精进。所以我奉劝有菩萨或佛守护的时空之子们,外和内朗,取通敏之鉴,共善根志业坚精,虽无法众莫能止,但我一定尽我所为,“远涉数万誓到灵鹫”,虽然个中艰辛,路穷幽深,禽兽交横,自当佛在心中显诵,虽独立孤苦,如不感旧迹者尽可退去。
  “化解百结愁肠,使自己心绪平静,心胸开阔。做到静可观世事起伏,动可看风起云涌”,也是我今天这篇没有修改,感时事记心事的一大起源。更是我一大早起来戴上佛戒的一个记录,不管是佛性戒,或佛乘戒,还是成佛的戒都是我碌碌无为中佛性滋养的信念。
  
  6:50 2009-12-23

2009年度第二届井秋峰短诗奖评选结束

2009-09-16 14:02:21

 2009年度第二届井秋峰短诗奖评选结束 

 
  2009年度“井秋峰短诗奖”自2009年4月20日起征稿,至2009年7月20日截止,历时三个月。征文共收到包括香港、台湾作者在内的487位作者参赛作品,其中有效稿件(符合征稿要求的30首20行内短诗)284位作者计8520首作品。
  本着公开、公正、独立的评选原则,采取隐名编号评选程序。井秋峰短诗奖组委会对有效稿件进行初评,评选出10名入围作者进入终评,最终评选出2009年度井秋峰短诗奖年度奖一名,年度银奖二名。
    
  2009年度井秋峰短诗奖年度奖获得者:李成恩。奖金人民币三千元。
  2009年度井秋峰短诗奖银奖获得者东篱、格式。奖金人民币各一千元。
   
  入围奖作者
  作品151号谈雅丽
  作品163号夭夭
  作品184号古筝
  作品216号张作梗。
  作品247号沙马
  作品265号老四
  作品270号花语
   
  入围作者奖励2010年度井秋峰短诗奖指定评选刊物《潮》诗刊一年(六期)。
   
  《中国诗人》季刊2009年第四期将推出2009年度井秋峰短诗奖获奖作品小辑。
   
  井秋峰短诗奖由河北诗人井秋峰先生独资设立,井秋峰先生委托北京汉语诗歌资料馆承办,以奖励近年来创作出优秀短诗作品的诗人,推动短诗创作为宗旨。  
  
  井秋峰短诗奖评委会:
  井秋峰(短诗奖发起人,青年诗人)
  蓝野(《诗刊》下半月刊编辑,青年诗人)
  殷龙龙(青年诗人)
  安琪(中间代代表诗人)
  余怒(青年诗人)
  李寒(《诗选刊》杂志编辑,青年诗人,诗歌翻译家)
  张德明(诗歌评论家,教授)
  世中人(诗歌收藏家,青年诗人)
  
  2009年度井秋峰短诗奖授奖辞
   
  李成恩:
  李成恩是近年来迅速升起的一颗80后诗歌之星,她的诗以叙述的冷静客观,影像的积聚展演,语言的纾缓自如为特长,显示出超过年龄的诗歌领悟力和创造力。以“汴河”为主体的系列诗章,采用铺排的语势和镜头剪辑的笔法,在历史的追味与现实的采写之中,将诗人的童年记忆和少年感知艺术地呈现出来。诗人视野开阔,意象取用自然平实又颇具诗味,诗歌语言纯熟老道,不蔓不枝。某种程度上,“汴河”已经成为80后诗人群中一个不可多得的审美符号和代际标识,其显著的诗学意义是值得肯定的。
   
  东篱:
   
  东篱的诗富于质感和力度,能将现代性生命体验和个体对存在的深刻领悟艺术地彰显出来,隐约可见里尔克、艾略特、叶芝等西方现代主义大师的背景。诗歌常常思出异道,剑走偏锋,在新奇的意象组合和惊人的语言构造中展示诗人对人生的深度开掘与生活的独异发现。东篱的诗歌在形式上显示着开合自如,句式参差的特征,暗示着诗人思绪的纷披驳杂与情感的跌宕起伏,并以极具机趣与巧智的话语漫画出在现代社会的催迫之下人类不堪重压又不得不隐忍前行的心灵图景。
  
  格式
  格式是60后里既擅诗歌又擅诗评的两栖能手。他的诗看似平淡,但深蕴着对人生、对世界的彻悟与领会。不少诗歌从对日常生活的平实记录出发,升华到对现实的不寻常思考与感怀。在亲人离世后,格式写下了不少悼亡诗,这些诗作从不同向度来追忆和悼念逝者,将在世时夫妻的两情相悦,离别后的无限伤感和不尽怅惘,淋漓而深隽地书写出来。在生活与艺术之间,在现实与想象之间,格式找到了一条顺利联通与转换的理想通道。
   
  井秋峰短诗奖组委会
  2009年9月
   
  2010年度井秋峰短诗奖评选方式由前二届隐名编号评选方式改为公开评选,评选范围固定为《潮》诗刊一年内刊发的作品。
  《潮》诗刊指定投稿论坛:http://www.shirenaixin.com/webs/bbs/
  《潮》诗刊投稿信箱:jingqiufeng2009@126.com
   
  附录2008年度首届井秋峰短诗奖获奖名单:
  年度奖(奖金一千元):
  薛松爽:给母亲
    
  优异作品奖(奖金各伍佰元):
  吴乙一:教女儿认识一些植物
  图兰者清:杨国良的最后三小时
  
  优秀作品奖(奖金各200元或个人诗集20册):
  王更登加(藏族)暮色里的村庄
  刘汉通:蜘蛛
  孟醒石:树荫
  陈树照:蚯蚓
  七窍生烟:无题
  罗逢春(印尼)棉兰的秋天
  白鹤林:悲伤


欢迎光临冷巉的博客
Blog 拥有人: [ 冷巉 ]
作者群: [ (没有) ]
博客: [ 观看所有文章 ]
[ 好友名单 ]
Go: [ 上一页/下一页 ]
日历
« < 7月 2025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留言板
这个博客里面没有任何留言。
连络 冷巉
Email 地址
私人留言
MSN 短信
Yahoo 短信
发帖后自动返回论坛
QQ 号码
关于 冷巉
注册时间
2007-03-10 03:55:50
来自
中国十堰
职业
兴趣
博客
博客启始于
2007-04-03 09:40:03
文章数量
0
博客历史
6665 天
回响总数
0
观看人数
169424
RSS
RSS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