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澎湃新闻记者 徐萧 实习生 王琦乐:詩歌來到美術館|西渡:中國詩人應該盡早拋棄大師情結
- 敬文东:心性與詩——以西渡的《杜甫》《蘇軾》為例
- 西渡 XI DU:西渡詩選
- 枫之声新视角:最小的馬
- 以死亡突破悖論——戈麥生命詩學的貢獻及其限度
- 西渡的詩(15首) 15 poems of Xidu
- 詩與聲音 Poetry and voice
- 池凌云 Chi Lingyun:“她的臉多麽榮耀,和火焰有共同的王冠……”①——池凌雲試論
- 壬寅祭 Pay homage to the Renyin time
- 戈麥詩歌中的智性想象——戈麥詩歌方法論之一 Intellectual imagination in Gemai's Poetry - Gemai's poetic methodology (1)
- 詞的繁育術與超現實主義——戈麥詩歌方法論之二 Word breeding technique and surrealism - Gemai's poetic methodology (2)
- 幻象工程學——戈麥詩歌方法論之三 Illusion engineering - Gemai's poetic methodology (3)
- 以死亡突破悖論—戈麥生命詩學的貢獻及其限度
- 《戈麥全集》編輯說明
- 最小的馬 The Smallest Horse
- 海洋之歌
- 天使之箭
1967年8月28日——
註解: 手指向下或右滑,翻到下一頁,向上或左滑,到上一頁。
西渡
作者簡介
西 渡(1967-),詩人、詩歌批評傢,清華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文學學士、清華大學文學博士。 1967年8月28日生於浙江省浦江縣,1985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係,大學期間開始寫詩,1990年代以後兼事詩歌批評。著有詩集《雪景中的柏拉圖》(1998)《草之傢》(2002)《連心鎖》(2005)《鳥語林》(2010)《西渡詩選》(2019)《天使之箭》(2020),詩論集《守望與傾聽》(2000)《靈魂的未來》(2009)《讀詩記》(2018),詩歌批評專著《壯烈風景——駱一禾論、駱一禾海子比較論》(2012)。部分作品譯成法文,結集為《風和蘆葦之歌》(法國Éditions Fédérop,2008)。曾獲劉麗安詩歌奬、《十月》文學奬、東蕩子詩歌奬·批評奬、揚子江詩學奬、昌耀詩歌奬等。
詩觀:真正的詩人應該擁有一種完整的感受力,並以此感受力探觸宇宙中最根本的秘密:人、世界、時間的一體性。由此感受力,詩人對人與人、人與事物、人與自然的共同命運必然有一種真切的感應和領悟,並在此領悟的基礎上,自覺承擔起詩人的特別命運:在一個破碎、割裂、分崩離析的時代,為每一渴望拯救的個體重建世界的整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