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0
注解: 手指向下或右滑,翻到下一页,向上或左滑,到上一页。
冯至
冯至(1905年9月17日-1993年2月22日),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男,直隶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中国诗人、学者。
生平
冯家为天津著名盐商,盐引在直隶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八国联军侵华后避难于涿州,故生于涿州。
冯至曾就读于北京四中。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德文系本科,1927年毕业。[1]就学北京大学期间,冯至在1923年加入林如稷的文学团体浅草社,1925年和杨晦、陈翔鹤、陈炜谟等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1927年毕业后,他到哈尔滨一中从教。1930年留学德国先后就读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1935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任教于同济大学,1939年至1946年在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任教,1946年至1964年在北京大学西语系任教,曾出任系主任。1964年9月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主要作品
- 《昨日之歌》(1927)
- 《北游及其他》(1929)
- 《十四行集》(1942)
- 散文集《东欧杂记》(1951)
- 传记《杜甫传》(1952)
- 译作集《海涅诗选》(1956)
- 诗集《西郊集》(1958)
- 诗集《十年诗抄》(1959)
- 论文集《诗与遗产》(1963)
- 译海因里希·海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1978)
评价
瑞典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终审评委马悦然评点冯至说:“我喜欢冯至的十四行诗,那个时候很多人反对他那样的写作,用借来的意大利或者英国的格律就不合适。但是我觉得他写得好,真的朦胧诗,朦胧得要命。”[2]
冯至从上世纪20年代起,就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直接参与者,并成就斐然,被鲁迅赞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他也是中国文学研究家,他的《杜甫传》在毛泽东读完后,赞誉他写的《杜甫传》是"为中国人民做了一件好事"。因冯至早年留学德国,也是德国文学专家,歌德研究专家,曾获得代表联邦德国最高荣誉的大十字勋章、歌德奖章等殊荣。
冯至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师,大半生都在学校度过,他留德前曾任中学教师多年,留学返国后被聘为同济大学教授,后任西南联大教授,抗争胜利后任老北大教授,1952年全国大学院系调整后留教北大,一直到1964年调往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任所长,同时仍兼北大西语系主任。他教过的学生无数,如今许多德国文学研究、翻译队伍中较有成绩者,许多都是他的学生,如韩耀成、张玉书、赵鑫珊、杨武能等等。
作为诗人的冯至,留下许多经典诗篇,他与卞之琳一起被认为是中国新诗史上的现代派大家中。他在《赠之琳》一诗对卞之琳有这样的评价:“这星座不显赫,却含蓄著独特的光辉。”这同样可以看做诗人的夫子自道。[3]
影响
1980年4月7日,就译林杂志刊登《尼罗河上的惨案》和浙江出版《飘》的问题,向中央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胡乔木写了一封批评长信,引起了一阵风波。后与相关人员和解。[4]
参考资料
- ^ 早期中国德语文学学科史的若干史实问题. 中北欧文学研究. 中国外国文学网. [2015-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沈从文如果活着就肯定能得诺贝尔文学奖》. 搜狐网. [2007年10月10日16] (中文(简体)).
- ^ 冯至. 百度百科. [2014年06月21日23] (中文(繁体)).
- ^ 施亮,《译林》事件始末,炎黄春秋2008年第6期
外部链接
- 冯至
- 王德威:〈梦与蛇:何其芳、冯至与“重生的抒情”〉。
- 岩佐昌暲:〈对冯至诗《蛇》的一种看法〉。
- 顾彬:〈路的哲学——论冯至的十四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