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德里达 Jacques Derrida   法国 France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1930年7月15日2004年10月9日)



20200709

注解: 手指向下或右滑,翻到下一页,向上或左滑,到上一页。

雅克·德里达

雅克·德里达

简介

雅克·德里达(法语:Jacques Derrida,1930年7月15日-2004年10月9日),当代法国解构主义大师、当代最重要亦最受争议的哲学家之一。德里达一生总共发表超过40多部著作,以及数百篇散文。他在人文和社会科学如:人类学历史学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政治理论女权主义酷儿研究都有显著影响。他的作品迄今在欧洲大陆南美和其他国家地区的欧陆哲学中仍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在围绕本体论认识论(尤其是关于社会科学)、伦理学美学诠释学、哲学辩论的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雅克·德里达的哲学亦影响建筑(以解构主义的形式)、音乐艺术和艺术评论家。德里达曾说过,作为解构主义的鼻祖,他已留下属于自己的“遗产”。在后来的著作中,他经常处理一些道德政治议题,这些作品影响了不同的政治运动,从而使德里达成为一位分量十足的公众人物。

传记

1930年,雅克·德里达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42年法国宣布取消阿尔及利亚犹太人的法国公民资格,他被迫辍学两年。这个经历对他心灵产生了很大影响,甚至伴随了他的一生。这种经历也导致了他思想中的怀疑精神。2004年在《世界报》对他的采访中,他说:

“那些使我变成“独立战争”前,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法国犹太人的偶然经验也具有很多特殊性,即便在阿尔及利亚的犹太人当中也很特殊。”

1949年,他来到法国求学。但是他连续两年都没有考上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直到1952年,他第3次报考才终于被校方接受。而在第一个学期期末考试时,他的口语考试也未能及格。1956年,德里达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毕业后,到美国哈佛大学短期进修。此后,他发表关于戏剧家阿尔托的文章而失去了索邦大学的工作。虽然他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闻名的哲学大师,但是因思想一开始并不为传统思想所接受,他直到1980年才拿到了自己的博士学位。1964年10月,德里达应阿尔都塞邀请出任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助理讲师,直至1984年。[1]

虽然他在世界各地获得了许多名誉教授和博士荣誉,但是在法国本土却没有这种礼遇。直到1984年,他才开始社会科学高等学院博士导师的生涯。

1967年,他连续发表了《书写与差异》、《论文字学》、《声音与现象》,从而奠定了他的解构主义思想的基础。他的思想受到了美国学界的关注。

1980年代以后,他的工作向政治伦理方面转向。他还直接参与一些政治事件:例如1981年他支持拉丁美洲精神分析界对独裁政府的反抗;1982年在布拉格支持捷克知识分子的反抗运动而被捷克政府在布拉格机场以交易毒品为名被"威胁性"审讯并刑事拘留,后经密特朗总统和法国政府介入方获释放。他还支持南非反种族隔离运动。他认为人权“不仅是抵抗集权主义的工具,它还与主宰着政治性的世界概念的那个欧洲传统密不可分。而后者正是解构的首要质疑对象。所以他的解构工作依次围绕着主体与自由,民主与公民性,边界与民族国家这些观念中展开。”基于这种理念,他在课堂上分析死刑的政治神学基础;他谴责恐怖主义,而且分析恐怖主义的形态、条件以及影响;他分析美国划分流氓国家邪恶轴心国原教旨主义情结,也指责“没有启蒙没有政治远见的阿拉伯伊斯兰神权政治主义”;他以犹太人的身份批评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他也支持同性婚姻

2004年,雅克·德里达在法国巴黎逝世。

 

学说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首先基本上是一种批判和颠覆传统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的策略,这里传统西方文化特别是指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本体论,特别是以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或逻辑中心主义)及语言中心主义为基础的形而上学。西方传统文化采用二元对立的模式来论证人的理性自由道德主体性,这些都是受到逻各斯中心主义和语言中心主义所规范的对人的限定与宰制,一个活生生的、充满血肉感情和真正自由的“人”就失掉了,德里达更着重由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和语音中心主义所产生的西方种族主义,他指出逻各斯中心主义或语音中心主义意味着理性主体或说话主体的中心地位,人在面对自然及客观世界、人在面对他人及整个社会的主体中心地位,都是以理性主体和说话主体的基本假设为基础及出发点,这种主体中心主义就导致(西方)种族主义。这种西方种族主义意味着西方文化的优越地位,并以西方文化去同化或“漂白”其他民族的文化,德里达讽刺地说,西方的“白种人”具有很强的“漂白能力”。

逻各斯中心主义和语音中心主义其实是一体之两面。逻各斯中心主义意即以逻各斯为基础或中心的思想,逻各斯理性逻辑话语、真理和根源的意思;语音中心主义是指语音能够呈现真理或意义的功能,或者说,语音逻各斯(真理或意义)是一体之两面,语音是“能指”,而真理与意义是(超越的)“所指”,由语音将意义显现或呈现出来,德里达说:“语音的本质在作为逻各斯的‘思想’内部同‘意义’相联系,它与生产‘意义’,接受‘意义’,言说‘意义’和构造‘意义’的东西,具有直接的相近性”,又说:“…逻各斯中心主义也是一种语音中心主义:语音与存在、语音与存在之意义、语音与意义之理想性的绝对相近性”,又说:“因此,逻各斯中心主义将支持把事物之存在决定为在场(或呈现)。”西方文化从苏格拉底开始,经过基督教中世纪时期,一直到现在,都受到逻各斯中心主义及语音中心主义的影响。柏拉图认为,思想和逻各斯是相同的,不过思想灵魂内部不发出声音的对话,而将它发出声音来就是逻各斯(说话、判断),思想灵魂自己的自我对话;柏拉图不但确立了人作为理性的思想主体,也强调了说话的逻各斯的优先地位。从古希腊时代起,希腊人就把他们自己的民族所使用的希腊语当成唯一“正当”的语言,把讲非希腊语的异族,统统称为barbarians,意思是“野蛮人”或“不会说话的人”(说话结结巴巴的人)。另外,基督教时代一开始,就受到希腊思想的影响,耶稣基督的门徒约翰在《约翰福音》一开头就说:“太初有道(Logos),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个“道”(Logos)有说话和真理的意思,和希腊思想一样,它表示真理与话语是一体之两面,一方面是真理与上帝,另一方面是上帝的话语,基督教把Logos翻译为“道”这个汉字亦很贴切,因为汉字“道”亦有说话和真理两方面意思。德里达认为,逻各斯中心主义和语音中心主义标举真理或意义的“在场出席”(presence),突显出一个理性的说话主体,或把人限定为一个理性主体,从而限制了人的自由,这全是西方形而上学的虚构,因此他揭力颠覆或解构西方的传统文化。

西方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和语音中心主义的一个作用就是建立绝对真理和塑造一个普遍同一(identical)的理性主体,这样就导致生命失去了个体的自由,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的策略就是用书写去颠覆语音、用差异去颠覆同一性。西方传统文化受到语音中心主义的影响,认为话语优于书写话语与真理是一体两面,话语使真理或意义“在场出席”,由于语音使意义重现,意义能保持同一;关于书写,西方哲学家如柏拉图索绪尔卢梭李维史陀等都表示怀疑,例如,柏拉图认为,书写是一种“意义”(meaning)的自我异化(alienation),它引入不同解释之可能,与原本意思有差异,这种意义之异化最明显地表现在这个事实中:在作者缺席时,甚至在作者死后,书写符号能继续有指涉作用。因此,柏拉图能够指控书写犯了某种弑父罪。书写符号像非法的私生子,抛弃了生养它们的作者;话语才是合法的儿子,柏拉图指的是“铭刻在灵魂中的理智言词(word)”、“知识之活的言词(living word)”,而书写词语(written word)只不过是它的影像而已。为了反对西方传统文化的语音中心主义,德里达利用书写文字的模糊性、歧义性或差异性去颠覆话语的精确性与同一性。德里达认为,书写文字既然已经脱离了原作者而独立存在,就成为一个随时待阅读、待诠释和待赋予新生命的事物,这表明书写文字从一开始就作为一个无限可能差异的诠释体系而存在。解构既是一种创造性的诠释(hermeneutics),又是一种“延异”(differance)的自由游戏活动。德里达的“在延异中解构”的策略,其实施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的诠释活动。在他看来,一切诠释活动,都是优先于文本(text)的原创作活动;阅读就是错误的阅读(reading is mis-reading)。

“延异”(differance)是一种不断产生差异(difference)的自由游戏或展现活动,它是产生差异的源头(differentiating origin of differences),它是一个“本源的延异”(originary differance),但这个源头是不完满(non-full)及复杂的(non-simple),因此“源头”(origin)这个名字又不太合适。德里达的“延异”的思想似乎启发自尼采佛洛依德海德格拉康列维纳斯哲学家,延异是一个隐晦的“无意识之异域”(alterity of the unconscious),它不是理性主义的、现象学的、具有清明意识的、在场的视域;它如尼采权力意志佛洛依德潜意识,是一种无意识(或潜意识)的自由游戏活动。一切理性主义形而上学系统皆源自这种延异的游戏活动,但形而上学亦只是西方传统文化的虚构,哲学应重新发现延异的领域。同一性是理性主义的形而上学的特征,而延异则是产生差异的“源头”。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习惯使用二元对立的思考方法,将事物区别开来,把它们凝固起来,把时间中的差异变化压抑起来,因而去显出事物的自我同一,这些都是理性主义的虚构。在延异的差异化活动中,二元对立中的一项将变为另一项的延异,它是在延异中的另一项,亦是另一项的延异,因此,理性主义的二元对立是一种理论的虚构。“延异”再不是一个言词(word)或符号(sign)去指涉一个在场出席的意义或真理,因它属于隐晦的异域。语言是在“延异”的游戏活动中自我产生或创造的,不再受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支配。

我们这里必须指出,德里达利用“延异”(differance)这个双义词去颠覆西方的语音中心主义的同一性,因为differance与difference在语音上是不可分辨的。因此,延异有两个意思:一、在时间上延迟(differer, defer);二、差异(difference)。由于diffe-rance(中的a)是直接由现在分词(present participle) differant所派生,因此更接近动词differer之作用,而difference(差异)只是diff-erer之作用所产生的结果。于是,“延异”(differance)有“延缓”和“差异”的意思,它一方面是在时间上的“延迟”中的产生差异的自由游戏活动,另一方面又是“差异”之结果。

差异是延异在时间的延缓中产生的,延异因此亦产生不断变化的意指关系(signification),或者说,它产生意指关系的运动(movement of signification),由于书写符号的模糊性及歧义性,这种延异的游戏活动在文本(text)的创造性诠释中更容易发挥其作用,它是一种绝对自由的、无底的(bottomless)棋盘游戏(chessboard),为了颠覆西方传统文化,这就是德里达的在诠释中延异的解构游戏活动或策略。

德里达虽然透过书写与延异来拆毁意义理论,但又似乎没有正面提出质疑意义的严格理据。虽然德里达对现代思潮产生很大的影响,但他也是位极具争议性的哲学家,尤其受到一些较传统的思想家所反对。有一次在“文本与解释”的会议上,德里达和伽达默尔之间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对话,伽达默尔认为,对话中存在“相互理解”和实现“相互理解”的愿望;德里达郤认为,这种“相互理解”及实现“相互理解”的愿望是一种在场的形而上学奢望,理解中呈现的“意义”毕竟仍是观念性的东西,伽达默尔不认同。德里达认为,除了诠释学的理解方式,更重要的是,还有解构主义的理解方式。

影响与争议

德里达的思想一直以来都有很大争议。由于他的思想和英美哲学主流的分析哲学格格不入,因此他从来不被美国的哲学系所重视。他的思想影响非常广泛,被用作女权运动同性恋抗争黑人运动动物权利等的理论武器。而他的思想也不被许多传统学者所接受,认为他破坏了西方文明。也有人认为他的著作没有什么价值,不过是巴黎产生的时髦而已。

他死后,法国总统希拉克在一份声明中说:“因为他,法国向世界传递了一种当代最伟大的哲学思想,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公民’。”

著作

  • 《胡塞尔〈 几何学起源〉导论》(1962年)
  • 《论文字学》(1967年)
  • 《书写与差异》(1967年)
  • 《声音与现象》(1967年)
  • 《撒播》(1972年)
  • 《哲学的边缘》(1972年)
  • 《多重立场》(1972年)
  • 《丧钟》(1974年)
  • 《马刺:尼采的风格》(1978年)
  • 《绘画中的真理》(1978年)
  • 《明信片》(1980年)
  • 《测验》(1986年)
  • 《近域》(1986年)
  • 《心理:另一个发明》(1987年)
  • 《论精神:海德格尔及其问题》(1987年)
  • 《留声机》(1987年)
  • 《签名》(1988年)
  • 《回忆保罗·德曼》(1988年)
  • 《从法律到哲学》(1990年)
  • 《有限公司》(1990年)
  • 《胡塞尔哲学中的生成问题》(1990年)
  • 《耗时:伪币》(1991年)
  • 《另一个标题》(1991年)
  • 《马克思的幽灵》(1993年)
  • 《论友谊的政治》(1994年)
  • 《难题》(1994年)
  • 《死亡的礼物》(1995年)
  • 《论名》(1995年)
  • 《档案热:一个弗洛伊德主义的印象》(1996年)
  • 《解构的责任》(1997年)
  • 《友谊的政治》(1997年)
  • 《抗拒精神分析》(1998年)
  • 《监督的权力》(1998年)
  • 《激情》(1999年)
  • 《名字除外》(1999年)
  • 《刺死》(1999年)
  • 《流氓》(2003年)
  • 《9·11概念》(2003年)
  • 《独一无二的每一次,世界的终结》(2003年)
  • 《正在到来的民主》(2004年)

参考文献

  1. ^ 德里达:在路易·阿尔都塞葬礼上的致辞. [2017-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3).

研究书目

  • 陆扬:《后现代性的文本阐释:福柯与德里达》(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外部链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