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g liàn (杨炼)
mù lù
- yáng liàn: zài sǐ wáng lǐ méi yòu guī sù
- yáng liàn: yī zhǐ 'ào dà lì yà xiāng zǐ
- yáng liàn:《 yuè shí de qī gè bàn yè》 sǎnwén jí chū bǎn
- zhuān fǎng shī rén yáng liàn: hé gù chéng tàn fǎng《 jīn tiān》 zá zhì, huí tóu zài kàn méng lóng shī pài
- 张红伟:《 shī bàn dǎo》 yáng liàn:《 chuàng shì jì》 de shī gē
- 狄兰·托马斯:yáng liàn fān yì lǎng sòng dí lán · tuō mǎ sī de shī《 jué bù guāi guāi xué rù nà jué bié de liáng yè》
- jí lí Giersch(yìzhě:杨·瓦格纳)
- dōng rì huā yuán
- zhàn zhēng jì niàn guǎn
- huǎng yán yóu xì
- 《 yì jīng》、 nǐ jí qí tā
- nuò rì lǎng
- fáng jiān lǐ de fēng jǐng
- jì yì zhōng de nǚ hái
- cóng wǒ chuāng kǒu wàng chū qù de jiē dào
- chuāng tái shàng de shí tóu
- pà lěng de xiào xiàng
- hèn de lǚ lì
- lún dūn
20200707
zhùjiě: Shǒuzhǐ xiàng xià huò yòu huá, fān dào xià yī yè, xiàngshàng huò zuǒ huá, fān dào shàng yī yè.
杨炼
jiǎnlì
杨炼(1955年2月22日-),是一位中国诗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尤利西斯奖”评委。[1]
简介
杨炼祖籍山东,出生于瑞士伯尔尼。[2][1] 6岁时回到北京。[2][1] 1974年高中毕业后,在北京昌平县插队,之后开始写诗。[2][1] 1978年参加北京之春运动,并成为《今天》杂志的主要作者之一。1983年以长诗《诺日朗》出名,并遭到政府批判。[2][1] 1988年,在北京与芒克、多多等创立“幸存者诗歌俱乐部”。[2][1] 1988年去澳大利亚进行学术访问。[1] 目前居住在德国柏林。[1]
作品
- 《杨炼作品1982-1997》,1998年,上海文艺出版社。
- 《杨炼新作1998-2002》,200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
诗集
散文集
奖项
1988年,中国大陆读者推选为“十大诗人”之一。[2]
2012年,获得了诺尼诺国际文学奖,并发表了名为《在一只埙的世界里》的受奖辞。
评价
诺尼诺国际文学奖:“杨炼的诗歌是中国当代思想的制高点之一,通过他的诗歌不断提醒当代人,诗歌是我们唯一的母语。生命与诗歌的流亡,不只是从土地出走,更是将边境推向尽头。游吟诗人超越了时空。”[3]
参考文献
- ^ 跳转至: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诗人杨炼获诺尼诺文学奖. 中国网络电视台. [2012年1月12日] (中文(中国大陆)).
- ^ 跳转至:2.0 2.1 2.2 2.3 2.4 2.5 70年代诗人:杨炼. 腾讯网. [2009年9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4月27日) (中文(中国大陆)).
- ^ 诗人杨炼获得 意大利诺尼诺文学奖. 网易. [2012-01-17] (中文(中国大陆)).
外部链接
- 杨炼个人网页
- 杨炼获得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 - 纵览中国 包括受奖辞《在一只埙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