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翻譯傢年過七旬 楊德友翻譯出版各類譯著40餘部

山西翻译家年过七旬 杨德友翻译出版各类译著40余部



作者簡介

山西翻譯傢年過七旬 楊德友翻譯出版各類譯著40餘部

2014年11月26日 12:21
來源:山西日報 作者:任紅梅

 

 

原標題:捧出40部譯著的山西翻譯傢

導讀:2014年11月24日,山西大學外語係教授楊德友先生被授予“波蘭華沙大學對外波蘭語言文化中心波蘭文化傳播奬”,頒奬典禮在華沙大學進行。獲奬當天楊老先生並沒有到頒奬現場領奬,他提前準備好了一份15分鐘英文獲奬感言,由其長子楊念代表領奬。

楊德友先生近影。任紅梅/圖

楊德友先生近影。任紅梅/圖

楊德友先生的部分譯著。任紅梅/圖

楊德友先生的部分譯著。任紅梅/圖

僅2014年,山西大學教授楊德友就有7部譯著出版,另有兩部待出版。中國翻譯傢協會授予他“資深翻譯傢”稱號(條件之一是年滿70歲)。11月24日,他又獲波蘭華沙大學頒發的“波蘭文化傳播奬”。

2014年11月24日,山西大學外語係教授楊德友先生被授予“波蘭華沙大學對外波蘭語言文化中心波蘭文化傳播奬”,頒奬典禮在華沙大學進行。獲奬當天楊老先生並沒有到頒奬現場領奬,他提前準備好了一份15分鐘英文獲奬感言,由其長子楊念代表領奬,因為他要在傢中照顧老伴的飲食起居和擔當護理工作,還要繼續他的翻譯工作。

2002年12月2日,北京波蘭駐華大使館頒發給楊德友先生“傳播波蘭文化成就波蘭外交部長奬”,奬狀挂在客廳顯眼的位置。12年後,楊先生收到了第二份重量級的榮譽,他在他2010年的譯作《石頭世界》譯後記中寫道:“老年人或許是比青年人更需要鼓勵的。”這些奬項雖然並未給他帶來更加充裕的物質生活,卻是對他一生翻譯事業及文化傳播使者身份的最大肯定,他十分珍視這些榮譽,因為在翻譯者的眼中,翻譯助於文化多樣性的建設,助於世界和平文化的建設,這是最大的榮耀。

按先生的話就是“我年輕時懂波蘭語,對波蘭文學感興趣。1957年,卻從北京外語學院被行政指定轉學到山西大學學英語,畢業後在這裏一直工作到退休。”

截至目前,楊德友先生利用講課之餘的閑餘時間,已翻譯出版各類譯著40餘部,論文和譯文百餘篇,獲得了諸多榮譽:山西外語學會頒發翻譯一等奬;山西社會科學研究協會翻譯一等奬等。2009年,中國翻譯傢協會授予其“資深翻譯傢”稱號(條件之一是年滿70歲)。

翻譯傢就像一壺酒,越老就越能散發出芬芳。“今年是我的豐收年,總共有7部譯作出版,另外還有兩部準備出版。”76歲的楊德友老先生正以飽滿旺盛的精力繼續着他的翻譯工作,這不禁讓人感嘆,每個人的生命厚度與分量是何其不同。

談到他熱愛的翻譯工作,楊先生顯得激動亢奮,翻譯豐滿了他的一生,他的一生也因翻譯變得厚重起來。

翻譯的緣起

漫長的翻譯人生中,楊先生能清晰地回憶起每一個翻譯緣起,每一個翻譯故事,每一位翻譯合作者。那些片段與日疊加,描摹出了他的艱辛與努力,也記錄了一名資深翻譯傢碩果纍纍的成長史。

回憶起自己第一次接觸翻譯工作,老先生笑稱:“當時年輕啊,就跟你們現在的年輕人一樣,為了賺點生活費。那是1963年暑假,翻譯了一篇兩萬多字的論文——《論異化》,當時拿到110元的稿酬,這筆稿費相當於當時兩個月的工資了。”於是,翻譯成為了他人生中“偶然的生長”。

1966年5月由北京三聯書店出版的《費爾巴哈的倫理學》,算是楊德友先生的第一本譯作,與其他兩人共同完成,譯自波蘭語。自此,楊先生的翻譯生涯正式拉開序幕,沒有停下來。他說希望能在精力允許的狀態下,為讀者翻譯更多的作品。他在翻譯《石頭的世界》中說過這樣的話:“翻譯波蘭這位作傢數量不大、甚至很少的作品的過程,是幾個月來夢魘連綿、睡眠不安的日子。但是,為了哀悼幾百萬無辜的亡靈,在精神上勉為其難地陪伴他們一些時日,我可以說算是做到了‘當仁不讓’。”作為老一輩翻譯傢,這種純粹的情懷讓人敬佩,他堅持的翻譯工作“給一個盲人的世界帶來一綫光明,聾子的世界帶來一些聲音,讓聽不懂別人的語言的人能夠相互溝通,讓本來仇恨的人從疑問變成欣慰的笑”。

翻譯工作從偶然相遇,最後也成為了他的信念。他的“偶然快樂”把他聽到的別人不瞭解的展現給大傢,把他看到的別人讀不懂的東西讓更多人分享。他的翻譯世界便是與更多的偉大的作傢打交道,把更多偉大的作品介紹給讀者。

艱辛而復雜的藝術

當談到翻譯工作的技術性問題時,楊先生思索片刻,想來他腦海中對於翻譯的認識是深刻且中肯的。先生先從翻譯的語言說開來:翻譯傢是架起文化橋梁的使者,他認為,作品永遠不能脫離翻譯體,“我不太認可臺灣翻譯者那種完全傳統化的翻譯,使得譯作失去了自己的特點。”在這個基礎上,翻譯還要遵循中國讀者的語言習慣,不能有疙疙瘩瘩的感覺,翻譯出來的作品既要具備可讀性,也不能過於書面化。

50年的翻譯生涯一言難盡,就像50年的人生般坎坷但歷練。他說翻譯工作必須是要有人做的,衹有認真做過的人才能切身體會翻譯是種艱辛而復雜的藝術。不僅需要紮實的外語語言能力,還要積纍足夠的專業知識。“要嚴謹不能鬧笑話啊!”老先生精通英語、俄語、波蘭語、法語、德語等,均有譯作在國內各出版社、各刊物發表。他提到翻譯《論基督徒》那段時光,常識性的積纍已經不能應對這本學術大部頭,他衹能夜以繼日地學習宗教知識,為了一個專有譯名查閱資料是常有的事情,也時常嚮專業領域的老師請教。

老先生也雲淡風輕地提到這些年遇到過的苦楚,如遭遇一些出版社的不誠信對待,耗時耗力完成了數十萬字的《文學的故事》,結果再也聯繫不到編輯與出版社,先生拿出厚達上千頁的稿紙讓筆者觀看,整齊優美的手寫體裝滿了兩個盒子,讓人看來唏噓不已。

問起對翻譯作品的選擇時,先生坦然回答,從選擇作者、論題、理念、時代、作品、形式、風格等方面來講,他自己選擇自由並不大。他列數了翻譯過的一些作品,從宗教到哲學,從小說到詩歌,從書信集到歌麯集,涉獵極廣,足見先生的博學與紮實。楊老先生的翻譯生涯是低調的,他是真正的那種陣地翻譯傢。自由選擇翻譯題材的機會極其珍貴,先生提到他喜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翻譯梅列日科夫斯基的《托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段愉悅的經歷,雖然艱辛,但是很快樂。對於今年翻譯的《蘭波詩選解釋》,先生贊賞並驚嘆外國學者的深刻與準確,無疑這又是一段愉悅的靈魂之旅。

先生認為翻譯工作不僅僅是語言的轉換,更是文化與思維的轉換,人物的對話、語氣、語境都是很講究的。提及波蘭電影,他也是如數傢珍。提到安傑伊·瓦伊達導演時,老先生如遇知音般欣喜,捧着他翻譯的《寂寞聯機》,笑稱該書已經搬上銀幕了,該書是10本流行於東歐的暢銷書之一。

筆者好奇先生是否有過創作文學作品的想法,他坦誠說並未産生,他衹是做好他能做的一件事情,這件事情他做了一輩子,還在進行中。能堅守陣地,一門心思做翻譯的人已經不多了,楊先生在翻譯世界中為大傢不斷帶來驚喜,為文化的傳播默默做着貢獻。

你要愛你的寂寞

餘光中曾經說過:“在文壇上,譯者永遠是冷門人物,稿酬比人低,名氣比人小,書評傢也絶少惠加青睞。書譯好了,大傢就稱贊原作者;譯壞了呢,就回來駡譯者。”於是翻譯傢的世界是寂寞的,“你要愛你的寂寞。”這話真像是對翻譯傢說的。

翻譯傢在文學的世界中通常是默默無聞的,他們不會引起讀者太大的註意,最關鍵的是他們必須要承受得住實際生活中親友和故交及進取的同事們的忽略,要孤獨面對一本厚厚的書,沉入自己的世界,沉入作品的世界,以一種幹淨的心來面對一段翻譯旅程,他們纔是真正身居幕後的靈魂工程師。

老先生博學但無比謙虛,不願過多提及自己生活的艱辛與不易。他也不願接待問詢生活瑣事的客人,但聽說閱讀他譯作的年輕人來和他談文學時,老先生提前在傢中備好了英式早茶。他說年紀大了自己需要適當的休息,不時要小眯一會,除了照顧老伴的一日三餐,還要買藥換藥,狀態好的時候,每日要進行四五個小時的翻譯工作,每天平均要翻譯1500字左右。“翻譯太苦了,稿費聊勝於無,很難有人堅持下來。”60年來,北京外國語大學波蘭語專業全部畢業生在內,數他的譯著最多,他也是唯一獲得“波蘭文化傳播奬”的畢業生。“因為文革,我衹讀了一年波蘭語專業。”

老先生傢衛生間放着一本厚厚的《簡明大不列顛百科全書》,這多麽像他的人生,他一直在開闊的思維下不斷學習,以對世界的敏感、對文學的熱愛堅持了一項偉大的工作。

“相關鏈接”

楊德友微檔案

楊德友,1938年生於北京市,1956年肄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波蘭語專業。1961年-1999年在山西大學外語學院講授英語、歐洲文學史、比較文學;1987年起任碩士研究生導師;1986年提升為教授。1982年-1985年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作訪問學者,研究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1991年-1994年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及南佛羅裏達大學作訪問學者,講授古代中國文化和當代中國研究。退休後繼續講學:1998年-2001年在美國州立阿巴拉契亞大學做訪問學者,講授中國古代文化和詩詞,東西方文明,中國與西方;2004年-2005年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阿巴拉契亞大學做訪問學者,講授中國古代文化、現代中國人心理變化等。現居太原。

楊德友已出版的譯著

 

《費爾巴哈的倫理學》《波蘭簡史》《印度近代史》《非洲通史》《工業社會種的質量挑戰》《俾斯麥:回憶與思考(第一捲)》《福地》(二人合譯)《A街的夢魘》(四人合譯)《回憶夢思考——榮格自傳》(二人合譯)《審美價值的本質》《20世紀西方宗教哲學文選》(合譯)《論基督徒》《未來千年文學備忘錄》《歷代耶穌形象》《東正教神學導論》《理解俄國:俄國文化中的聖愚》《俄羅斯的宗教》《宗教——如果沒有上帝》《路德和加爾文》《米開朗基羅詩全集》《俄羅斯思想中的基督》《文學思潮和文學運動的概念》(合譯)《秋瑾演說書信集》《拉赫馬尼諾夫歌麯集(1-26號歌麯歌詞譯詩;共81歌麯)》《福剋斯:情色藝術史》《關於來洛尼亞王國的十三個童話故事》《阿裏與妮諾》《與魔鬼的談話》《大學理念重審》《帝國意識:俄國文學與殖民主義》《托爾斯泰與陀思妥耶夫斯基(上下捲)》《遺囑集》《懷舊的未來》《寂寞聯機》《石頭世界》《色》《倔強的石頭:米開朗基羅傳》《橫渡大西洋》《自由的太陽》《布蘭詩歌選》《梅列日科夫斯基與白銀時代》《未完的對話》《巴卡卡伊大街》《拿破侖傳》《宇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