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幅畫秒懂西方繪畫史
20200705
註解: 手指向下或右滑,翻到下一頁,向上或左滑,到上一頁。
十幅畫秒懂西方繪畫史
美在高處 2018-10-0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詩畫文化 Author 子義
這裏是詩畫藝術的世界,是文化故事的天地,是輕鬆有趣瞭解藝術文化的傢園。
柴亮 - 聞香識女人From 美在高處00:0004:14
今天和大傢分享的這篇文章,來自公衆號『詩畫文化』(shihuawenhua),作者是子義,一個主業是畫畫的人。
這一次他用十部大片和十幅名畫,帶大傢形象的瀏覽西方繪畫。看完這篇文章,沒準下次你置身酒桌飯局、美術館、迷妹群中,就是獨領風騷的藝術大咖了。
1. 文藝復興
最拽的文藝片
達芬奇《抱貂女郎》
當你看到一幅畫,它畫質古樸(像素不高),渾身散發着文藝的氣息,那麽,這幅畫一定是來自文藝復興時期。
文藝復興距今七百多年,是西方文藝術史上最偉大的時期。這時候的畫傢們,厭倦了畫宗教題材的鬼鬼神神,全部改走文藝路綫。他們開始畫自己所愛的人,畫說走就走的旅行,畫無處安放的小清新......
達芬奇《蒙娜麗莎》
上面這幅《蒙娜麗莎》,就是他當中最純、最美、最經得起琢磨的文藝片。作者達芬奇是文藝復興美術三傑中的老大,另兩位還包括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據說,蒙娜麗莎是達芬奇的初戀,可惜被好朋友先追到手,達芬奇衹能對畫貼花黃。
每年到盧浮宮瞻仰《蒙娜麗莎》的遊客,大約一千萬。那神秘的微笑,那迷離的小眼神兒,那呼之欲出的小麽麽噠,不知迷倒過多少人。還有一個叫林志炫的臺灣小夥子,在他的夢裏因為和蒙娜麗莎相愛而驕傲......
2. 古典主義
最文藝的紀錄片
拉斐爾《失明的尤裏瑪斯》
如果你看到了謳歌正能量,展現了宏偉的思想高度,特別像紀錄片的畫,那一定是——古典主義。要細說,古典主義是文藝復興時期分量最大的一派,這個流派的掌門人就是拉斐爾。
拉斐爾的藝術風格一句話概括就是——渾身散發着正能量。這和他的人一樣,雖然他沒有達芬奇 160 的智商,沒有那麽多花邊新聞,沒有那麽多神秘的筆記,卻擁有最為秀美、典雅、和諧、明朗的性格,西方美術史上尊稱他為“畫聖”。
拉斐爾《雅典學派》
上面這幅《雅典學派》就是他的代表作。在雄偉莊麗的大廳裏,彙聚着人類智慧的明星。
他們是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學派的傑出學者、思想傢,古今同堂,關公戰秦瓊、王維會柳永般地進行學術討論。這洋溢着百傢爭鳴的氣息,凝聚着人類天才智慧精華的畫面,在拉斐爾天才筆下,定格為永恆。
3. 巴洛剋
泰坦尼剋號般的美國大片
魯本斯《掠奪琉西波斯的女兒們》
如果你看到了一幅華麗的如同好萊塢大片,感覺光特效就花了三個億的畫作,那妥妥的是巴洛剋風格。它熱情奔放、運動強烈、裝飾華麗,吸引着每一個人。
巴洛剋風格於 17 世紀風行歐洲,魯本斯就是代表畫傢,他的這幅《掠奪琉西波斯的女兒們》就是這一時期的傑出作品。畫面宏偉壯觀,充滿動感。而精湛的透視,戲劇性的構圖,光影效果的絢爛,就如舞臺布景的效果。一句話,巴洛剋就是繪畫史上,美幻美倫的的美國大片。
4. 新古典主義
最高清的文藝片
安格爾《加拉的玻林娜·埃蓮諾爾》
如果一幅看起來像文藝片的油畫,讓你感慨清晰度比超高清還高清,那麽,它毫無疑問就是新古典主義。
300 年前的新古典主義,比 700 年前的古典主義,清晰度不知道高了多少倍。這一派別的畫傢們這麽畫,完全為了反對巴洛剋風格,旨在復興古希臘古羅馬藝術,而安格爾是這一派別的領袖。
安格爾《大宮女》
安格爾的藝術“清高絶俗,莊嚴肅穆”,還時不時畫些個東方題材吸引眼球。上面這幅《大宮女》畫的,就是一位東方美感的土耳其女性。
嚴謹、和諧,還故意拉長模特的身體,似乎體現了一種古希臘雕刻的肅穆莊嚴,充滿美感,這就是新古典主義風格的表現方向。它不是盲目地復製現實,而是對傾入全部感情的生活中,綻放的精神之花的傾力表達。
大宮女那華麗的氣息,自如的神態,以及不經意間流出的東方色調,怎麽看都像製作精良的超高清現代文藝片。
5. 浪漫主義
PS過的歷史片
德拉剋羅瓦《自由引導人民》
浪漫主義是一部 PS 處理過的歷史片——它既要畫客觀的展現歷史,又要主觀的表達強烈的個人情感。
《自由引導人民》就是最突出的代表。這幅畫描繪的是 1830 年法國七月革命中,硝煙彌漫的場面。
畫面中有受傷的、死去的人,卻依然無法掩飾住人們為自由而戰的渴望。整幅油畫氣勢磅礴,色彩與明暗對比強烈,結構緊湊,用筆奔放,充分展現了浪漫派繪畫的風格特點,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德拉剋羅瓦也因為這一幅畫,被世人尊稱為“浪漫主義雄獅”。而《自由引導人民》,可稱為藝術史上最偉大的戰爭片。
6. 印象派
動感抓拍
梵高《嚮日葵》
印象派,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你在這一刻眼中所見,抓拍了什麽就是什麽,所以經常讓你感覺畫質有點堪憂,有點虛,有點晃,還有點手抖了的感覺。而梵高的偉大,是他的畫筆不僅是眼中所見,還加上了濾鏡。
難以想象,梵高是在精神病院中完成這幅《星空》。畫面中,天地間的景象化作了濃厚、有力的顔料漿,順着畫筆跳動的軌跡,而涌起陣陣旋渦。
梵高《星空》
整個畫面似乎被一股洶涌、動蕩的激流所吞噬。風景在發狂,山在騷動,月亮、星雲在旋轉,而那翻捲繚繞、直上雲端的柏樹,看起來像是一團巨大的黑色火舌,反映出畫傢躁動不安的情感和狂迷的幻覺世界。
梵高一定是抓拍了當時夜景的突出特點,這特點......難道沒有霧霾的夜景都是帶蠃旋的?
7. 立體派
錯位3D大片
畢加索《亞威農少女》
如果你看到這樣錯位的3D畫,那一準是立體派。很簡單,因為都立體,所以叫立體派。上面這張《亞威農少女》是第一張,被認為有立體主義傾嚮的作品,比變形金剛誕生早太多了。
人們第一次發現,畫還可以這麽畫——就是怎麽不像怎麽畫。這幅畫在以後的十幾年中,使繪畫走嚮了不可思議的世界。不僅在美術上,在各種藝術形式之間都引起了共鳴。甚至我想,電影中的3D效果跟這個都有點關係。
8. 野獸派
動畫片
馬蒂斯《紅色餐桌》
如果看到了2D動畫風,那就是野獸派沒跑了。野獸派畫傢最愛玩顔色了,在他們眼裏,畫面衹要有顔色就好,什麽空間和邏輯都一邊玩去吧。於是,馬蒂斯就畫了《紅色餐桌》。
畫完這幅不朽名作,馬蒂斯滿世界的唱——我的色彩我做主,我的顔色纔最酷。印象派,就算你的顔色夠刺激,但我如同野獸,生猛又狂野。我們看這幅畫,完全沒有透視,沒有立體空間感,將餐桌畫的熱烈和歡快,就像一幅情緒飽滿動畫片。
9. 表現主義
恐怖片
蒙剋《吶喊》
如果你看到了如此詭異、不適的畫面,還能挂在美術館裏,那麽它肯定是表現主義。表現主義的特點就是——誇張,誇張,誇張。
蒙剋以極度誇張的筆法,描繪了一個尖叫的人物,把人類極端的孤獨和苦悶,以及那種在無垠宇宙面前的恐懼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表現主義的精髓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刻畫情緒,揭示靈魂。無疑,這是恐怖片的鼻祖。
10. 超現實主義
科幻片
達利《記憶的永恆》
如果你看到畫面充斥着異世界的風格,那麽這肯定是超現實主義繪畫。達利就是超現實主義的傑出代表。他與畢加索,馬蒂斯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有代表性的三個畫傢。
達利的作品突出特點是奇思妙想,他能把方的想成圓的,圓的想成三角,三角想成奧特曼......總之,一切在他腦海中都呈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存在。這種超越現實存在的畫風,就是超現實主義繪畫。
超現實主義所表現的事物,通俗來講就是夢境,刻畫夢境,展現匪夷的世界觀,這無疑是科幻片着重刻畫的內容了。
到此為止,相信各位已經對西方繪畫的主要流派有瞭瞭解。不過,西方厲害的繪畫作品多了去了,細說起來恐怕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不過沒關係,您可以常來“美在高處”,我會不定期推出一些喜聞樂見的藝術史,讓你輕鬆瞭解東方和西方的藝術嬸兒。
相關閱讀:西方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