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6名華人當選2018年美國科學院院士



20200704

註解: 手指向下或右滑,翻到下一頁,向上或左滑,到上一頁。

祝賀!6名華人當選2018年美國科學院院士

Original 更多資訊???? 藥明康德 2018-05-02

 

▎藥明康德/報道


 

今日,美國科學院公佈了最新一期院士名單。我們很高興地看到,有6位華人學者入圍新一屆的美國科學院院士。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張鋒教授和林海帆教授在不久前入選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後,斬獲的又一殊榮。

 

美國國傢科學院是全世界最富盛名的科學院之一,由大量傑出的學者組成。至今,近500名美國科學院院士先後獲得了諾貝爾奬。能夠成為其中的一員,是對科學家學術能力極高的肯定。

 

1

張鋒院士

 

 


 

大傢對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張鋒教授想必不會感到陌生。這位知名華人學者是CRISPR領域的先驅之一。他與多名科學家一道,推動了基因組編輯工具的迅猛發展,對於全世界生物醫學的研究有着極為重要的應用價值。

 

2

林海帆院士

 

 


 

耶魯大學醫學院的林海帆教授長期致力於幹細胞自我更新的機製研究,對幹細胞不對稱分裂、Argonuate/PIWI基因傢族的發現、及其在幹細胞自我更新和胚係發育中的關鍵功能闡明做出了重要貢獻。

 

3

丹揚院士

 

 


 

丹揚博士是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的神經生物學教授,也是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HMI)的研究員。她的研究旨在闡明哺乳動物大腦控製睡眠的通路,以及額葉皮層施加自上而下的執行控製的機製。 

 

4

傅嫈惠院士

 


 

傅嫈惠博士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神經學係教授,她的研究利用人類遺傳學與多種模型生物結合來研究人類疾病的分子機製。她的實驗室一直專註於兩個領域:一個是髓磷脂生物學,另一個是晝夜節律和睡眠行為。 

 

 

5

高華健院士

 


 

高華健博士是美國布朗大學工程係Walter H. Annenberg冠名教授兼材料科學工程研究中心(MRSEC)主任、美國國傢工程院院士、是固體力學領域的頂尖專傢。他的研究領域涉及工程及生物係統中的納米力學、納米晶體材料及薄膜力學、多層次材料力學、微納米力學尺度效應、細胞粘附及其吞噬中的力學、以及金屬玻璃的力學性能研究。

 

6

文小剛院士

 

 


 

文小剛博士是MIT物理係教授,曾任加拿大滑鐵盧圓周物理研究所牛頓講席教授。文小剛博士在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凝聚態物理理論居於領先地位。2016年,他憑藉出色的研究榮獲凝聚態物理最高榮譽Oliver E.Buckley奬。

 

我們再次祝賀這6名新晉院士,也期待更多華人學者能夠涌現出來,為世界帶來積極的改變。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訪問完整名單。

註:學者照片均來自學校官方網站

 

參考資料:

[1]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 祝賀!6名華人當選2018年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生物獨占一半

[3] 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官方網站

[4]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官方網站

[5] 清華大學官方網站
 

[6]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方網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