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的骨骼一一保羅策蘭研究的另一個視域
虞山當代美術館 2018-08-08

靈魂的骨骼
GISÈLE LESTRANGE PAUL CELAN
吉賽爾·萊特朗奇 保羅·策蘭
詩歌與版畫的互譯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何之 著
2018年
吉賽爾·策蘭-萊特朗奇 ( Gisèle Celan Lestrange 1927 - 1991) ,法國著名版畫傢。 本書從吉賽爾與其夫——猶太裔德語詩人保羅·策蘭(Paul Celan)——的關係出發,分析兩人在詩歌/版畫合作中的獨特語言,尤其是版畫所獨有的近文本性特點。
本書包含筆記、訪談、迻譯等文本形式,是中文視野裏首次介紹、研究法國傑出而獨特的版畫傢吉賽爾·策蘭-萊特朗奇的圖文專著,也是一份來自時光深處,來自詩人與畫傢、聲音與沉默,文字與造型的多維度之禮。
你可知,當我⾛嚮你,我覺得自⼰離開了⼀個世界,我聽到有門在我身後關閉,⼀扇又⼀扇門,數目衆多,在那個世界,由誤解,偽智和譏笑建造⽽成。或許還有其他的門,或許我還沒重涉迷途符號的全部領⼟——可我來了,你聽見我了嗎,我⾛近了,節奏——我感到——在加速,謊⾔的⽕次第熄滅,欺騙之嘴⽌於惡⾔——再⽆詞語,再⽆噪雜,再⽆⼀物伴隨我的腳步——我會在那⼉,在你身邊,在那即將開啓時間的分秒之中。
——保羅·策蘭

⽬錄
談吉賽爾版畫
續談吉賽爾版畫:⽣命的形式 - 晶體
談吉賽爾後期速寫作品:綫條 - 重回當下
空⽩互譯
訪談
訪談⼩記:姓名的玫瑰
版畫與詩
年譜
······
一段足夠深刻的情感,不僅僅提供內容,更重要的是,它給出了新的形式,這形式超越任何一方感情主體以往曾有的語言和圖像經驗。如果想要表達這一溢出的部分,現有的語言已不夠用,現有的形式已經不夠容納新的體驗,衹有從關係本身出發,把握這一新形式,使用嶄新的語言來訴說,經驗與表達纔可能是貼切的。因此,“我衹能從你身上取詞,纔可嚮你訴說我自己”,¹吉賽爾與策蘭,一個從畫面取出了詞語,一個從聲音中聽到了圖形,並以此相互傾訴兩人之間的關係。
吉賽爾·策蘭-萊特朗奇版畫
▽

荷蘭記憶 Souvenir de Hollande - Erinnerung an Holland
1964 銅版畫 © 虞山當代美術館

未完成係列 2 L’Inachevé 2 1975 銅版畫 © 虞山當代美術館

睡眠細胞 Cellules Sommeils 1966 銅版畫 © 虞山當代美術館

灰色背景 Fond gris - Graugrund 1966 © 虞山當代美術館

呼吸結晶 3 Atemkristall 3 銅版畫,出自1963年出版的策蘭和吉賽爾的詩歌版畫合集《呼吸結晶》
詩:孟明譯。 © ERIC CELAN

靈魂 Âmes 1963 銅版畫 © ERIC CELAN

砠 1 La traverse 1 1969 銅版畫 © ERIC CELAN
▼

←吉賽爾工作照
↓吉賽爾工作室

▽


作者簡介
張何之,1988年生, 江蘇常熟人。畢業於南京大學,現為法國巴黎高等社會實踐學院歷史與文獻學係在讀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