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丨黑塞詩10首:我們的夢溫和黑暗,我們立於其中
小衆書坊 小衆雅集 2018-08-09
赫爾曼 · 黑塞
Hermann Hesse
1877年7月2日~1962年8月9日
德國作傢,詩人。出生在德國,1919年遷居瑞士,1923年46歲入瑞士籍。黑塞一生曾獲多種文學榮譽,比較重要的有:馮泰納奬、諾貝爾奬、歌德奬。1946年獲諾貝爾文學奬。1962年於瑞士傢中去世,享壽85歲。愛好音樂與繪畫,是一位漂泊、孤獨、隱逸的詩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為題材,表現對過去時代的留戀,也反映了同時期人們的一些絶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門青》、《荒原狼》、《東方之旅》、《玻璃球遊戲》等。

黑塞的詩
01
緻愛人
又一片葉子從我的樹上脫落,
我的又一朵花兒萎蔫了,
我的人生之夢百般睏惑,
以不確定的形式,不解地嚮我問候。
我的四周空虛黑暗,
可是每個夜晚,天穹中央
都有一顆星在寬慰地微笑,
越來越近了,它的軌道。
好星星,你甜蜜了我的夜晚,
我的命運把你拉得越來越近,
你可否感到,我的心正以無聲的歌
嚮你問候,將你期盼?
你看,我的目光還充滿孤獨,
可現在我能在你身邊慢慢醒來,
我又可以笑,又可以哭,
可以將你和命運信賴。
02
我知道有些人……
有些人心裏,童年植根如此之深,
他們不再能突破童年神奇;
他們生活於夢的盲目裏,
從未學會平素的語言。
天啊,當災難將他們驚動,
當他們突然在現實中醒悟,
他們衹能從夢中醒來,
瞪着天真信賴的眼睛,呆望生活的恐怖。
我知道有些人,被戰爭驚醒時
已屆中年,
從此,他們衹能痛苦生活,
像遭驚嚇的夢遊者終日恐慌,不停抖顫。
好像是:人性羞愧滿面,顫抖地
要在這些沒有希望的人中,
認清浸滿鮮血的土壤,
認清自身的殘忍及心靈逃路。
03
對青春身影說
青春年華,傳奇一般,
早年的身影嚮我詢問,將我察看,
那曾有的輝光,
是否還存在,是否還有亮閃。
那時的道路又呈現於面前,
它給過我多少黑夜,多少磨難,
有過多少苦澀的轉變;
我不想再走到它上邊。
我還是忠誠地走了自己的路,
對它的回憶也很珍貴。
有過許多缺點,許多錯誤,
可我還是不懊悔走過
04
園丁之夢(獻給妮儂)
夢仙子的神盒裏都藏了什麽?
首先有堆積如山的糞堆,那是最好的肥料!
然後是不生雜草的小路,
還有一對乖貓,從不吃鳥。
還應有粉末,用來灑揚,
讓蚜蟲葉片即刻變成薔薇花簇,
讓刺槐變成片片棕櫚林,
這樣的收成定讓我們利潤豐足。
哦,仙子,請讓我們水流不斷,
將我們插枝播種的地方澆灌;
請賜予我們菠菜,讓它永不開花,
還有一輛手推車,它會自動輪轉!
此外還有:較安全的毒鼠藥,
能抗冰雹的天氣法術,
能在𠔌倉和住房間裝上的小纜車,
還有每晚都可換新的脊柱。
05
花的一生
由緑萼圍裹着,花蕾忐志不安,
像個幼孩四下掃視,不敢細看,
她能感受陽光的沐溶,
能感受夏日不可想象之蔚藍。
光啊,風啊,蝶啊,對她爭相殷勤討好,
她獻出第一個微笑,將心懷嚮生活謹然綻放,
還要盡心盡力
將自己奉獻給短暫生命的夢之順序。
於是她敞開大笑,色彩光豔,
花蕊上,金色花粉脹得滿滿,
午時,她得體驗日頭悶熱高照,
晚上,她精疲力竭倚嚮緑葉睡覺。
當她預感衰老,花瓣邊緣如成熟女性的雙唇,
開始微微顫抖,
她笑得朗朗,因為
她已滿足,已將苦澀終結嗅到。
萎蔫時刻,她變成纖維吊懸着,
子房上,萼片倦落。
花色蒼白,幽靈一般:
死亡的奧秘終將瀕死者包捲。
06
人生臺階
就像每朵花都會凋謝,青年會
變成老年,每個人生臺階上都會有花兒盛開,
每種智慧,每種美德,
它們適時開放,又不能長盛不衰。
面對每次人生召喚,心要準備好告別,
還要準備,迎接新開端,
與他人勇敢而不哀傷地
建起新締聯。
每個開端都住有一個神奇力,
它將我們護衛,助我們生活嚮前。
我們應該高興,從一個時空將另一個跨入,
在哪兒都不要像在家乡被緊緊牽住,
世界靈魂不想將我們束縛,
它將我們階階舉起,讓我們梯梯拾步。
往往,我們剛在一個階圈入定,
舒適住下,鬆懈便來侵擾,
誰想突破這般睏擾,就去旅行,
那樣會消除這疲軟惰性。
也許還會有死亡時刻
送給我們新的體驗,
對我們,生之呼喚永不中斷……
心啊,要告別過去,保持康健!
07
秋日氣息
又一個夏季離我們而去,
它止於一個夏末的雷雨。
雨,下得不忙不急,
森林濕漉,彌漫着苦澀與膽怯氣息、
草叢中,秋水仙蒼白瞠目,
蘑菇茂盛,簇擁。
我們的山𠔌,昨日還敞亮無比,
今日已窄小,罩着迷霧。
世界變得窄小,不見了光明,
彌漫着苦澀與膽怯氣息。
我們要裝備起來應對這夏末雷雨,
是它結束了生命之夏夢!
08
夜夢
心已經疲倦,膽戰,
它曾跳得歡快,
回味逝去的青春,
遊戲已經玩夠。
幽暗的地方,
現出美好畫面無數,
逝去很久的陽光
為它們照上金光。
遠處的世界閃着光亮,
它曾為我們熟悉瞭解:
那是頂着星星帳篷的童年,
那是家乡與童年的地方。
我們的夢溫和黑暗,
我們立於其中,
我們盼望能走入光明,
讓自己也成為光。
09
一位老文人的肖像
暫且,人們還將他視作最後石柱,
而它的基座已不牢固,
暫且,他還能將一些貓頭鷹
小心謹慎送到雅典。
儘管他須經受痛風、痙攣之苦,
身體越來越瘦小、幹枯,
可他總還能詞語連珠,
廢話贅語連篇重複。
他還一再驚奇地,
在孩童遊戲中尋找他的老者樂趣,
回望十九世紀,
就像將天堂回憶。
10
殘枝嘎響
樹枝彎折,枯幹高懸,
在風裏唱着它的哀歌,
過了一年又一年,
沒了樹皮,沒了樹葉,
光禿蒼白,又疲倦,
不想再長長地活,不想再長長地死。
它的歌硬實,堅韌,
執著卻也隱隱不安,
還會響一個夏,
還會響一個鼕天。

好書推薦


[德國] 赫爾曼 · 黑塞 著
郭力 譯
《詩話人生——黑塞詩選》
(精裝本,上海譯文出版社)
1943年黑塞的《玻璃球遊戲》出版後,沒有再寫過小說,他一生一直都在進行詩歌創作,去世前一天還寫下最後一首詩《殘枝嘎響》。在黑塞寫詩生涯的近70年間,共做詩約1400首,其中800多首由他親自編輯成15本詩歌選集。最後一本為《人生臺階》,出版於1961年。除分別於1942年、1950年、1957年出版的三本《詩歌總集》外,其他12本在他生前出版的有:《浪漫之歌》(1898)、《詩集》、(1902)《在路上》(1911)、《孤獨者之樂章》(1915)、《畫傢的詩》(1920)、《詩歌選集》(1921)《危機》(1928)、《夜的慰籍》(1929)、 《生命之樹》(1934)、《新詩集》(1937)《花枝》(1945) 《人生臺階》(1961)。我們選了作者的275詩,分少年篇、青年篇、中年篇、老年篇、晚年篇五大部分集一册;本書的另一特點是:其大部分詩歌都附有解讀式的題解和背景材料,它們串聯起來就等於一部作者小傳,這一方面起了個賞析作用,一方面也為讀者全面瞭解黑塞提供了一個詳實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