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江河:六十之後
來源:《揚子江文學評論》 | 歐陽江河 2022年08月16日09:11
一
古人對“六十歲”的理解與感悟,可以引申出某些觀念。在中國,無人不知孔子所說的“六十耳順”。這裏的“耳順”就是關於六十歲的一個縮略、一個觀念,而非生理描述。中國人以“十年一變”作為生命遞歸的刻度,據此,孔子纔會斷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古希臘的早期哀歌詩人,則依據更為古老的觀念裏的數字“7”,以七年為期劃分生命的不同階段。古希臘“七賢人”之一的著名哀歌詩人梭倫,以此為主旨寫過一首詩,對生命的十個“七年”做出了詩的命名與界定。言及第九個“七年期”(六十上下)時,他是這麽寫的:
到人生的第九個階段,他的力量已經衰減,
而語言與技能成為他更加卓越的明證。
在這裏,生理的“衰減”與精神的“更加卓越”,共同構成了關於“六十歲”的見證觀念。梭倫同時代的另一位哀歌大詩人彌涅墨斯,也寫到過六十歲:
我願自己不為疾病和心碎所睏擾,
在六十歲那年安然辭世。
在這兩行傳世的哀歌對句中,彌涅墨斯將“六十歲”處理為生命的形而上終結。對此,梭倫回寫了下列詩行予以“糾正”:
......溫柔的歌手呵,
如果你傾聽這樣的麯調,當會改弦易張:
“但願我能在八十歲那年安然辭世。”
這兩個差不多同時代的古希臘哀歌詩人,其寫作的鼎盛期介於荷馬與品達之間:晚於荷馬兩百多年,早於品達一百來年。梭倫在上述詩行中以八十歲“糾正”彌涅墨斯提出的六十歲,此一糾正並非針對寫作生涯,而是泛指自己的政治生命:梭倫兼具詩人和政治傢的雙重身份,是位高權重的雅典首席執政官。希臘哀歌的源頭詩人阿基洛庫斯和卡裏努斯,將荷馬史詩的現成詞彙直接引入自己的哀歌創作,采取這樣的修辭策略,顯而易見使寫作難度有所降低。彌涅墨斯同樣也使用荷馬的史詩詞彙,但他的不同之處在於:以觀念的“六十辭世”,對荷馬史詩將戰爭時代的老年界定為“活死人”的半神倫理,做出了折返點式的改寫。他這麽做,在哀歌寫作的認知層面,更多地藉助想象力而非智力,在修辭層面則引入了“晦暗的預兆”:
這晦暗的預兆讓心靈為之疲憊,
幾乎要奪走眼前的光明和歡樂。
這預兆驚擾了少男少女們的幻夢,
或許是神的旨意,纔有了這命定的煩惱。
這裏的“預兆”,至少在兩個方向上是做了加密處理的:其一,從荷馬的史詩寫作轉嚮彌涅墨斯本人的哀歌寫作這一方向上;其二,從哀歌寫作到一百年之後品達的頌歌寫作,這麽一個遞進的、尚未到來的、先知般預留的方向上。我的假定是,若無此一“六十歲”的觀念性植入,彌涅墨斯的“預兆”就不會上升為涉及詩學之變的某種加密、以及隨之而來的解密之舉。品達接受了前輩詩人這份晦暗預兆的禮物,並從中創作出眼界開闊、格調高古、抵達巔峰的造極之詩。
二
那麽,現代性又是怎樣對待“六十歲”的呢?退休。當然,在當下中國,現代性本身並不是齊刷刷一刀切的東西,而是略有差別:比如,女士們的現代性,退休時限要比男士現代性早五年,副部級的現代性比廳級以下的現代性晚三年退休,二級教授相比三級教授也推遲了三年退休。想一想吧,後現代主義的一個著名口號是:維護差異性。(似乎可以加上一句:贊美這差異性吧!)我的理解是,現代性的解决方案,將“六十歲”界定為某種既非生理亦非觀念的、純屬統計學範疇的東西。出現在“後六十”退休人群身上的消極活法,帶有某種“餘生”的癥候,似乎每一天都是餘生第一日。與之配套的是慢跑和太極拳,養花與棋牌樂,老幹體書法與老幹體詩詞,還有攝影:對着單反鏡頭裏的影像種種,輕若煙雲地按下快門。總之,六十歲以前你的一切,一夜之間全都戛然而止,好像六十之前的所有日子不是你在過,而是另有一人替你過的。現代性仁慈地、大徹大悟地說:手鬆開就什麽都好點。
此一現代性方案,含有一種暗刻之酷:一切到此為止——工作、權力、責任、成就、奉獻。凡六十之後還能延續的東西,一概不予考慮,至少不在體製框架內予以考慮和落實。當然,你可以移到方案之外、體製之外去延伸,去接續,但多少有些神經兮兮,欠缺合法性、連續性、說服力。
三
要進入觀念的“六十”,你得真的先活到六十,把六十之前的問題消解掉,扔掉,或懸置起來。境況種種:稻粱謀、虛榮、力比多、烏托邦衝動、勵志,所有這些加起來構成了總體意識的“六十之前”。假設你是一個建築師,六十之前該蓋的、不得不蓋的房子,在大地上已經蓋完了,蓋夠了,六十之後還蓋嗎?將一座不到六十不會去構想、不會去建造的房子,形而上的、思想的、你用以定義和把握建築靈魂的、純屬範疇的房子,蓋在頭腦裏?假設這個頭腦裏的房子被蓋成一間書房,假設六十之後的某個作傢、某個詩人、某個人文教授坐在書桌前,他讀完了所有該讀的不該讀的、可讀的可不讀的書,寫盡了天下文章,專業頭銜、創作奬項、學術奬項也鋪天蓋地落在他頭上。面對這一切,他會不會生發出一種莫名的、深刻的、清風盈握的、悠悠萬古的厭倦?意義何在,魂兮何在?明月添愁啊。但明月何在?
四
出口何在?六十之前的那條命似乎已活到盡頭,你有沒有準備好活到六十之外、盡頭之外、命之外?不然呢?你活得像個半人(另外一半是個半神?),活得如此順遂、雅痞、盈虛、優越,可以完全憑慣性活在世上,可以令各種假睡和死後目光落在身上頓成蝴蝶粉末。這不僅僅是房子的蓋法、文章的寫法、詩的讀法、芭蕾的跳法、鋼琴的彈法、草書的筆法和墨法、金錢的賺法和花法、影視的拍法,諸如此類的問題。這是“活法”問題:它超出了現代性方案,超出了作為他者對等物的那個自我(剩下的自我是孤零零的,沒了他者),超出了降解的、遞歸的歷史(衹剩前史和超歷史)。換句話說,亡靈來到了你身上:來自三百年後、一千年後,來自別的種子、別的黑暗、別的星球。六十之後,你還要繼續寫作,就得學會與自己的亡靈打交道。這個亡靈沒準比你還年輕,他周遊大千世界一遭,又回到一息尚存的你本人(也是他本人)身上。博爾赫斯晚年失明,是否因為他藉助靈視偷看了自己的亡魂一眼?貝多芬聽見自己耳裏的亡者聲音,所以耳朵聾了?六十之後,我們這代寫作者,各自的亡靈意味着什麽?
五
歸去來兮:歡迎來到實在論廢墟。杜尚之後的康德在某處坐等你的到來。尼采先用晚期瓦格納的帕西法爾虛構了你的六十歲,又用都靈的馬將餘生第二日(而非第一日)偷換出來,偷換成“一臉大海掉頭而去”的、抱頭痛哭的“無頭時間”。瞎了眼的詩人彌爾頓,以他自己的、幾乎是半個野蠻人的上帝,在盯着你。同樣瞎眼的博爾赫斯,帶着國傢圖書館館長的、圓形廢墟的目光,不失禮貌但略顯嘲諷地打量你,以夢幻般的語氣對你說:二元論是對眼産生的斜視。你已經置身於六十之後的世界。你聽到的一切,看見的一切,夢見的一切,感覺和受取的一切,你的狂喜,你的憂鬱,你的無意識,你的屈尊,你的超然,你的容錯,你的放下,全都蓋下一個神的印璽:六十之後。
顯而易見,出現了某個折返點。
六
就寫作進程而言,老歐洲經歷了從舊約寫作到新約寫作的 “範式之變”,但不同的作傢、詩人、思想傢,從這個範式之變提取出來的每個人自己的“六十之後”又大不相同。比如,尼采提取出“上帝死了”,作為從舊約寫作到新約寫作的折返點。葉芝六十之變的折返點在詩歌之外:他寫了神秘主義的、帶有唯靈論研究性質的《幻視》與《幻像》。其實葉芝更具决定性的折返點在此前就隱約出現了,我指的是,1908年,或1904-1906年的龐德。龐德將葉芝本人的“六十之後”提前遞給葉芝,改變了他早期詩歌中那種偏甜的、偏軟的抒情腔調,且動搖了他靈魂深處的貴族立場。龐德本人六十歲那年在一個關猛獸的鐵籠子裏,被美軍關了五十多天,他以為自己難逃一死,於是打開自己頭腦裏的雜貨鋪與圖書館,寫下百科全書式的《比薩詩章》。六十歲,簡直就是一個裝置,圍繞“等着槍决”所擴散開來的暗念與靈氛,構成了專屬龐德一個人的折返點。這個寫作折返點,既沒有設定在老歐洲的舊約寫作與新約寫作之間,也沒有設定在新世界的為藝術而藝術的寫作與民主寫作之間。但如何理解龐德,卻超出了本文的範圍,姑且撇下不談。
七
如何界定折返點呢?此一界定,本身不是針對具象和本事的,而是對具象、對本事的提取。但在提取之上,作為觀念的“六十之後”,又被擱回了具體的歷史語境,擱回了寫作背後的本事與跡象,擱回了每個人的“六十之前”。比如,“現代性”構成了為數衆多的中國現當代作傢、詩人、批評傢的總括性折返點,這是一個基座的、方尖碑式的折返點。絲毫不誇張地說,沒有現代性,很多中國作傢和詩人的寫作將會即刻坍塌,整個作廢。現代性是西方世界的禮物,它帶給中國現當代文學某種共時性的、全球視野的、抵抗與質疑兼而有之的東西,但現代性本身並非天註定的、自然天成的,而是人為的建構:無論它是一個啓示、一個折返點、一個範疇,還是別的什麽。對於我本人的寫作進程而言,現代性更像是我二十五歲(按照T.S.艾略特的界定)的産物,而與我“六十之後”寫作的關聯,似乎越來越抽象、越來越稀疏。無疑,我所處的這個時代,中國文學從現代性中獲得了某種速成性質、存量性質的立場、方法、嚮度、趣味、能量、準則。進入現代性,就意味着獲準進入了二十世紀的文學寫作現場。我的理解是,現代性作為文學寫作的集體折返點,首先是某種“限定”:政治無意識的、地緣政治的、詞彙表的、跨語際的。
八
說得更為直接、具體一點,二戰之後,以現代性和理性之名,對文學寫作施加的種種政治正確的、規則與範疇的、風格與趣味的、價值判斷的重大限定,一嚮是勝利者的限定:寫什麽,怎麽寫,讀什麽,怎麽讀。中國作傢、詩人和學者,應該不會忘記美國最重要的當代思想傢詹明信的一個斷言:中國小說傢要想獲得世界性影響,寫作上衹有一個選擇——寫寓言小說。註意,這可不是根植於西方傲慢的絶對命令,這是基於根深蒂固的現代性限定的、對中國作傢的善意提醒。但是,此中暗含了對作者(中國)、讀者(西方)主體身份的雙重認證與區隔。說得直白一點,中國現當代作傢命中註定了、被分配和限定了,衹能這麽寫。
但是否存在超出這個限定的寫作呢?或許吧。這個問題不僅關乎中文的母語寫作,也涉及到多語種翻譯、跨國出版和銷售市場、批評認定、交流與傳播等等深度擴展問題。“現代性限定”本身,不僅對中國當代文學寫作是個問題,對歐美作傢和詩人的寫作又何嘗不是個劃時代的大問題?原因很簡單,《聖經》本身,荷馬史詩與品達頌詩,但丁、莎士比亞、托爾斯泰的經典作品,全屬於超出現代性限定的寫作。處於現代性限定下的當代寫作,與超乎限定之外的廣阔寫作如何勾連,如何匹配,如何競爭,如何對話,如何融匯?這無疑是個大問題。米沃什晚年曾在芝加哥一個書店與讀者見面,他開誠布公地表明:我本人的寫作,既得力於來自現代性的暗指與限定,也被它所連帶的政治圈套給毀了,不然我也不會所知、所思、所感皆超越了莎士比亞,智力與稟賦也不低於他,但卻寫不出莎翁那樣偉大的作品。
九
維柯在《新科學》一書中,將人類歷史進程分為神權、貴族、民主三個循環階段。按照這一總體劃分,從舊約寫作到新約寫作的轉軌之變,可以將神權階段與貴族階段方便地納入其內,但民主寫作階段則不在此列。舊約寫作的代表人物是“作者J”與荷馬,而但丁、莎士比亞、歌德則是新約寫作的巨匠。彌爾頓夾在兩者之間,他的《失樂園》屬於典型意義上的斯賓格勒所指“假晶現象”的作品:看上去是新約寫作,其實更多是舊約性質的。歌德的長篇巨作《浮士德》在深處也含有類似的“假晶”特質:長詩的第一部基本上可以歸之為舊約、新約的混寫之作,但真正偉大的第二部,則無疑屬於民主寫作。這個分裂深具啓示性。歌德很幸運地活到八十三歲,這使得他持續一生的《浮士德》寫作,能夠經歷二十五歲與六十歲這麽兩個階段。對歌德來說,六十之後的折返點,不僅是個觀念問題,也是文本內部的寫法之變的技藝進化問題。歌德之後,民主階段的文學巨匠有卡夫卡、龐德、艾略特,但他們的主要寫作時間介於一戰到二戰之間,屬於新約寫作轉變為民主寫作的過渡階段。“現代性限定”作為寫作折返點已隱約出現,但影響力並非决定性的,真正的文學巨匠(包括現代主義流派的文學大師)憑一己之力尚可扭轉乾坤,不搭理所謂的現代性限定,而寫出傳世之作。但二戰之後, 西方世界的“現代性限定”成為普世的、戰勝者的東西,文學被完全納入民主寫作的總體框架。問題是,政治正義的邏輯不可能簡單地為文學邏輯所照搬、所仿寫,人們或許可以票選出民選總統,但絶無可能一人一票選舉出偉大的作傢與詩人。呵呵,連上帝也不是投票選出的。
十
內嵌於寫作之境的現代性限定,是序列性的、範疇的、結構性的、不可規避的。問題和答案、規則和標準,都已預先設定好了。但難道所有人的寫作一定得這麽寫下去,一定得順着這麽一條“規定動作”的路走下去嗎?對於二十五歲的寫作這沒問題,但六十之後的寫作還這麽寫:你就沒覺察到厭倦麽,你就絲毫寫不膩味麽,絲毫沒失落感與頓挫感麽?完完全全對現代性限定視而不見,完完全全聽命於此一限定,你也真夠“我執”、真夠普適、真夠匹配平庸之善的。但你考慮過如何領悟、如何處理、如何配得上“極善”嗎?現代性限定和你的寫作之匹配,已經構成了無處可逃的自動匹配、標準匹配、算法匹配,大到對一場戰爭(無論是科索沃之戰還是俄烏戰爭)的看法,小到出門戴口罩還是不戴、用蘋果手機還是用華為手機,所有選項都不可思議地、奇遇般地與“現代性限定”暗合。換句話說,這個限定不光在寫作範疇起作用,它已經溢出到寫作之外。世界何其之大,但又小得無非是一個觀念、一個限定。
十一
六十之後,寫作者在寫作之外能得到什麽、得不到什麽,大體已塵埃落定。那麽,驅使作傢和詩人六十之後繼續寫下去的緣由、挑戰、凝望,其內驅力、其定神之力和呼魂之力,一定來自寫作深處,關乎寫作本身。不然何苦?不然你還在用寫作做加法:意識形態的、心智殖民的、算法或認命的、喝彩與領賞的加法?而加法終端,寫作是否趨嚮於更多?這個“更多”究竟是什麽?對於“更多”,舊約寫作和新約寫作各自都想得很透徹:前者認定“更多”是大寫的“一”,是上帝;後者則認為“更多”意味着宗教體製的、生成性的三位一體,它不是耶和華,而是其代理人耶穌基督。莎翁也理解得很透:做更多,關於什麽也沒有。那麽,民主階段的這個“更多”到底是什麽呢:是選票,是資本,是核擴散,是精神分裂?所有這些“更多”,壓縮之後,變成形式與符號之後,升華為時代精神之後,能否構成民主寫作的總的折返點?
十二
前文提及的現代性退休方案,似乎也可以看作如何處理“更多”的方案。人活到六十,經歷更多,績效更多,權力更多,虛空與實利、浩渺與滄桑也更多。然後呢?大海退去,餘生到來:請君按下退出“更多”的按鍵。現代性限定,就是這麽對待“更多”的:一直積纍,越來越多,然後總的清零。但我的理解是,如何對待“更多”,其實還有別的方案、別的定義、別的轉圜。僅舉兩例。其一,作為一種哲學立場、一種審美規則、一種生活方式,極簡主義的方案是:“少就是多”。第二例,將“更多”置於已有與未有、已知與未知之間,予以懸置,這個應對方案所包含的觀念與認知,可以簡化為兩個要點:1.在已有之物上增加任何一物,實際上是取消此物;2.在未知上增加某個已知,意味着神秘地抹去這個已知。第二例是個略顯晦澀的方案,它針對的是現代性邏輯(尤其是資本邏輯與核擴散現象)必然導致的那種“更多”所頒布的一道絶對禁令,其基本判定是:未知,以及未有,作為超出現代性限定之外的折返點,給予人的最微小的添筆、添言,都會造成敗筆和冗言,而且敗筆與冗言會以二次方增熵。
十三
兩年前我寫過一首至今沒公開發表的短詩《瓦格納能上熱搜嗎?》。直到寫這個短文,談及六十之後、折返點、現代性方案與限定、更多與增熵等問題時,我纔發覺這個即興之詩,已隱約提出、並試着處理折返於“限定與更多”之間的折返點問題。這不僅涉及瓦格納本人的生命階段、以及由他連帶出來的音樂史進程的時間之變問題,也涉及事件現場移位的問題、空間之變的問題。限定也罷,更多也罷,它們一旦與熱搜、抖音、快手有了勾結,就會構成新的“折返點”:資本的(增熵的),大衆的(粉絲的),民意的(輿論消費的)。當然,我們不能衹在熱搜的本義層面談論熱搜,否則它就不是一個範疇:病毒擴散的、核擴散式的“暗喻範疇”。20世紀70年代時安迪.沃霍曾斷言“每個人都有機會在歷史上出名十五秒”,這簡直就是神預言,提前為熱搜時代的到來做免費的暖場廣告。還有極冷門的紐約作麯傢約翰·凱奇,他寫了一首題為《4分33秒》的鋼琴麯,連一個音符也沒有,他不僅以“少到全無”的方式幹掉了“更多”,還反過來將音樂擴散到非音樂:把音樂從內部清零的聲音,擴散到音樂之外的所有聲音。至於瓦格納能不能上熱搜,這樣的反諷問題,在中國我找不到人深入討論(瓦格納迷除外),或許我該去請教一下尼采先生。尼采與瓦格納的交往經歷,構成了他本人二十五歲寫作的基礎(他在寫給瓦格納的信中稱之為德語文學基礎),但晚期尼采,卻成了特別激進的瓦格納之敵。從二十五歲到六十之後,折返之間,尼采的思想之變、寫作之變,該如何提取,如何指認?尼采認為瓦格納神話深處藏着一個反瓦格納,是否這個反詞構成的瓦格納,意味着尼采思想的深刻折返點?尼采說“上帝死了”,並斷言“瓦格納神話”無非是一個替代品,一個冒牌的二手上帝而已。
十四
中國作傢和文人,幾乎沒有人聽瓦格納音樂。這與歐洲作傢和學者無人不聽瓦格納,構成了相當刺目的對比。按照二戰勝利者的劃分,瓦格納音樂無疑是大右派的音樂,但為什麽戰後歐洲的左翼知識分子偏偏就聽、就認、就癡迷、就深深思考瓦格納,這裏面有什麽玄機?阿蘭·巴迪歐寫了一本小書《瓦格納五講》(中譯本已出版),從哲學、政治學、精神癥候等諸多層疊,交錯討論瓦格納的偉大,他的設問是:問題在於它是哪一種偉大?我讀德呂納寫的《瓦格納傳》,得知他十七歲時曾將貝多芬晚期弦樂四重奏之一的作品第127號、以及第三交響麯和第九交響麯的總譜,各自抄寫了一遍。其中第九交響麯比較特殊,它不是簡單的抄寫,而是將交響總譜改編為鋼琴譜,這是創造性的媒介轉移:從大型管弦樂隊轉移到一架鋼琴上。瓦格納以對貝多芬的抄寫和改寫,在十七歲時提前完成了步入“二十五歲寫作”的成人禮。有意思的是,他的“六十歲”因序列歌劇《尼伯竜根的指環》漫無邊際的創作而一再延宕,他唯一稱得上“六十之後”的作品《帕西法爾》遲至六十九歲纔寫成,離他去世僅一年之隔。折返點為什麽出現得如此遲緩?或許有兩個原因。其一,瓦格納序列歌劇的實質是混雜的、廣阔浩瀚的半音革命,演唱時難度驚人,瓦格納不得不等着能夠胜任他的唱法的新一代歌手出現,創作本身也因之而推遲。其二,瓦格納《帕西法爾》之前的所有作品都屬於那種以一己之力和整個世界掀桌子、和純音樂對着幹的東西,除了晚期貝多芬,他與任何作麯流派、與整個音樂史基本沒有關聯。我的理解是,不在歷史參照體係中,折返點是很難出現的。寫作《帕西法爾》時,瓦格納終得以和音樂史有了攸關,不僅深通歐洲音樂,而且與阿拉伯音樂、亞洲音樂都有着樂理上的、麯風和素材的多重關聯。
十五
與瓦格納相反,衹活了五十八歲的貝多芬,其“六十之後”被提前提取。奇特的是,出現在貝多芬晚期創作中的折返點竟然是他的耳聾。六十與耳聾,兩者皆是觀念。第九交響麯,六首晚期弦樂四重奏,以及最後五首鋼琴奏鳴麯,皆是耳聾之作:不再寫給耳朵聽,而是擱置到高度提純的、縮略過的、僅剩下音樂原理的人類認知深處,擱置到聽不見的地方,去內聽,去反聽。耳聾這個折返點,對別的作麯傢無疑是災變,但對貝多芬則是神恩,偉大的貝多芬也配得上神的耳聾!最後五首鋼琴奏鳴麯之一的作品106號,第四樂章表達了極為深邃繁復的賦格思想,演奏之難有如登頂珠峰,我還記得格倫·古爾德為彈奏出此麯的思想綫索,竟塞住了自己的耳朵。據說因過度練習作品106而彈廢雙手的鋼琴傢不在少數。我知道唱廢嗓子的瓦格納男高音也不少,這兩個德國音樂天才可真夠狠的。
十六
談起音樂我未免有些絮叨。像貝多芬、瓦格納這樣的作麯傢,他們與演奏傢、歌唱傢的特殊關聯,有時是宿命般的、隔世的。對於歌劇演員,“瓦格納男高音”“瓦格納女高音”是個限定性的專有稱謂:用普契尼和威爾第歌劇的唱法是唱不了瓦格納的。所以瓦格納作麯,衹能等大音域的、宣敘調的、半音本質的“瓦格納高音歌手”的出現。現代鋼琴(槌子鍵鋼琴)的出現,則催生了貝多芬最偉大的奏鳴麯作品106號。換句話說,冥冥之中似乎有什麽東西一直在等:作品106號奏鳴麯在等晚期貝多芬寫它,而貝多芬在等“新鋼琴”(既作為一個物,也作為一種觀念)的誕生。
十七
對於我們這代作傢和詩人而言,是不是也存在與此相似的等待?寫到“六十之後”,在寫作層面還有什麽是值得一等,或值得被等的?一個真正進入六十之後寫作階段的詩人,能像瓦格納在半音革命的轉折點上等某個“瓦格納男高音、女高音”、像貝多芬等槌子鍵鋼琴的發明一樣,等着自己的高級讀者出現,等着艱深的、智力超凡的評論傢出現,等着折返點出現?或反過來,把等變成被等:在某處,被高你一籌的讀者、被神啓般的批評傢、被超歷史的折返點所等?問題是,你能容許“六十之後”的寫作,被你自己二十五歲的寫作所等?真的有這個必要嗎?比如,你在等貝多芬的耳聾,而你並不是貝多芬。你在等囚禁六十歲龐德的那個鐵籠子,問題在於你關進去也未必能寫出《比薩詩章》。
十八
著名的音樂思想傢、德國《音樂學雜志》首任主編阿爾弗雷德·愛因斯坦是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遠房堂弟,他在影響極為深遠的《音樂中的偉大性》(此書有中譯本)一書中提出了一個重大問題:是什麽使得一些音樂傢偉大、另一些音樂傢不夠偉大?他不僅從歷時性和共時性這兩個角度討論了這個問題,而且引入了一個關乎洞察力、識別力的討論角度:在音樂的隱秘深處,存在着“音樂中的偉大性”之保密條件。他試着以“認知”之名來解密,為音樂的洞察力和識別力提供更浩瀚、更深邃、更普適的考量依據,亦即音樂偉大性的五個要素:高産、天才、博大(廣泛性與復雜性)、完美(創作生涯的高完成度)、心靈的豐富。這裏。我衹想簡單談及與本文主旨相關的兩個例子。其一,舒曼早年寫作歌麯和鋼琴小品時展現了偉大的潛質,但他後來試圖接近貝多芬領域的那種大體量、那種復雜與深奧時,便與“音樂中的偉大性”漸行漸遠。換言之,舒曼是個天才的、足夠偉大的“二十五歲”早慧音樂傢,但他進入不了貝多芬意義上的“六十之後”,後期創作不夠偉大。第二個例子是關於巴赫的。前面一直在討論瓦格納與貝多芬,這兩個曠世音樂偉人的自我特性極為強力,能將內心與“此世”的抵觸、能將心物的不協調轉化為創作的內驅力。巴赫與他們完全不同,他是站在自己的時代之外和之上,甚至站在自己的內心之外和之上,從事音樂寫作。按照愛因斯坦本人的說法:“當他以音樂來表達時,他似乎不是他自己......巴赫這個人,在他的作品中完全消失,比莎士比亞在他的戲劇中的消失更甚。”
十九
有的人一生就這麽寫下來,一輩子也不會出現二十五歲的寫作、六十之後的寫作這樣的問題,九十歲了還是個文學青年。這也真夠幸福、真夠甜美、真夠圓滿、真夠“我執”的。祝福這樣的寫作。但我自己不這麽寫。六十之後,我進入長詩寫作階段,所思、所想、所讀、所寫,幾乎都帶有某種“研究”特徵。我一時找不到更貼切的詞,姑且暫用研究一詞,但我想表達的可能是別的意思。我指的不是那種學術的、學問的、學理的、知識的、資料的、材質的、及物或不及物的研究,但又與之有所沾染。多年的寫作,使我認定人的心智、靈魂、信念,皆與“研究”有所關聯。六十之後,我想通過長詩寫作,把“絶對不是研究、但幾乎是研究”,這麽一種復雜詩意的沾染、內視與深聽的沾染、暗語言的沾染,加以集束,又擴散開來。我大致將這裏面的“研究”理解為某種態度、氛圍、取嚮、容錯、約束、區隔、匯總,這些特徵在我“六十之後”寫的楷體小字中也有所體現。比如,以小字寫大字,將碑與竹簡的刀意寫進筆法,將手抄佛經的幽靈氣息、宋代雕版刻字的匠人方法,盡可能從容地、盡可能徐緩寬大地呼魂進來、吸取進來、沾染進來、盈握進來,在字的放大以及力的擴散之上,透現出漢字本身的構造性內傷、生成性內力,透現出落筆着墨的種種跡象、癥候、聚散。這是書法嗎?不好說。至少對我本人來說,這更多不是在寫書法,而是在寫“字的研究”,“書寫性的研究”。寫書法 ,我一直以來從沒夾帶什麽抱負,不拿它勵志,也不拿它當作純消遣。總之,寫得自己覺得愉悅暢快就好。不過近幾年的小楷書寫(以及章草書寫)慢慢出現了琢磨的、混搭的、容錯的、研究的特徵,這與我長詩寫作的“六十之變”幾乎是同步發生。或許是:筆墨老了,敬畏日深。
二十
我對暗含癥候性質的東西感興趣。這一點,在我步入二十五歲寫作階段時已有所顯露。當時,我寫了不分行的《懸棺》,一首完全與時代脫節、與詩歌潮流反嚮而行、與流行寫法無涉、不在現場的長詩。寫的時候,我自己也不知道它是什麽。孔子說“四十而不惑”,但到了四十歲我還對此詩感到迷惑。或許一個詩人,六十之後比四十歲對二十五歲知道得更多,更貼近?總之,《懸棺》一詩暗含的原文癥候,在我時隔四十年後寫作長詩《鳩摩羅什》時,在我閱讀劉皓明分別從拉丁語原文、古希臘語原文、德語原文翻譯到漢語裏來的賀拉斯長詩、品達長詩、荷爾德林長詩時,被再度打開了。劉皓明翻譯上述三人時,使用的不是現成中文、二手中文,而是某種古奧的、扭結的、石化的、幾乎沒有原文的語言,而這正是他對漢語深處的“原文癥候”的提示、尋賾、造極。劉皓明幹的這事,與鳩摩羅什在1700年前翻譯佛經時對漢語所做的事,有異麯同工之妙。鳩摩羅什是個出生在龜茲(今新疆庫車)的印度高僧,他六十之後開始翻譯《金剛經》《法華經》等核心佛典,以一己之力發明了另一種漢語:僅限於和佛法匹配的、幾乎沒有母語和原文的、非古非今的、閱後即焚的那樣一種元語言。我是在一遍一遍用小楷抄寫金剛經和法華經的經文時,頓悟這一點的:也許我說錯了,寫錯了,但是很奇異,我抄寫佛經的小楷,其模樣、氣息、滋味,用來書寫別的文本時(包括古詩詞、包括《老子》和《莊子》、包括《尚書》《楚辭》《易經》)就完全走樣了,有些說不清楚是什麽的東西消失不在了。難道我書寫的不僅僅是漢字嗎?這真的很奇異。我一下子理解了,為什麽書法史要單獨劃出一塊,留給佛經抄本。
二十一
那麽,漢語原文,本身是否也沒有鳩摩羅什譯經時所藉力、所挪用的某種東西?甚至我斷言,從語言癥候上看,佛經本身也沒有這種東西。鳩摩羅什不僅在譯經時把這個我稱之為“元語言”的東西發明出來,把它作為禮物給了古漢語,也報恩般、返祖般把它給予了佛典、給予了印度、給予了梵文。須知,佛祖釋迦牟尼最初說法時使用的是小地方的方言摩揭陀語,當時弟子中有人主張以梵文弘法,受到釋迦牟尼本人的嚴厲批評。直到佛祖去世幾百年後的公元4世紀,印度已經普遍使用梵文,原佛典的散文部分(長行部分)纔改用梵文,而偈頌部分仍為摩揭陀語。所以,梵文的佛經也衹是譯文。鳩摩羅什的漢譯融匯進來後,構成了某種新的東西,已非摩揭陀語、已非梵語、也非單方面的漢語,而有可能是三者的混生之後的某種高純度提取。
二十二
這種癥候性語言,在前文論及的現代性限定下,是不大可能被發明出來、考掘出來的,你甚至沒法拿它來寫作。所以,何不掂量一下、考慮一下超乎現代性限定之外和之上的寫作方案?何不拓展我們自己的語言、詞彙表、想象力、驅馳力、建構力?何不把寫作與閱讀的延伸,遞給更為浩渺、更為深邃、更為復雜、更為崇高、更多嚮度的可能性?就此打住。寫這個短文的初衷,本是想談談六十之後的寫作之變,但寫着寫着就寫偏了,不過“六十之後”的寫作,本就為容錯、為研究、為琢磨、為轉化,預留了必不可少的“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