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羽詩的臉龐
“詩是自作語。自作語,所聲張的是語言的彈性。寫詩要體現親切的來路,就是難度要和親切性融合在一起。”(羅羽)閱讀羅羽的《她們是詩神的姊妹(或:鎖鏈)》一詩,筆者就倍感親切。這種親切感,既與筆者本身作為這首詩的見證者之一,熟悉詩中出現的場景、細節有關,也與詩人進入晚期寫作之後,詩中呈現出的圓融、通透之氣有關。
“自作語”,出自黃庭堅《《答洪駒父書》一文。“自作語最難,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黃庭堅本意是強調作詩要有出處,善於化用知識,重視嚮前人、傳統學習。“詩就是詩,不是知識,也不會雷同於知識。詩人所掌握的知識係統一定要大於他所掌握的文本係統。”(羅羽)閱讀羅羽的詩,我們會遇到各類專業名詞、特殊知識,可以看出詩人龐雜的知識結構背景。在徵用知識的同時,羅羽更看重詩歌的“自作語”,即詩人所聲張的“語言的彈性”。我們可以把“自作語”理解為詩人對語言本體的重視,具有“表情獨特的臉龐”(布羅茨基)的原創力。
羅羽的詩歌是有難度的。難度的産生,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類似於美國詩人阿什貝利的碎片化寫作:密集的意像碎片被詩人拼貼在一起,碎片與碎片之間看似毫無關聯,但仔細辨析,又有隱秘的聯繫,詩人藉助獨特的想象力、修辭,總有一種把衆多碎片整合在一起的本事。二是詩中徵用的專業性名詞、地方性知識、典故等特殊知識,帶來詩意豐富性的同時,也帶來了進入詩歌內部的阻滯。三是詩人對語言潛能的挖掘,在詞語與詞語的組合、碰撞中,呈現出多義、悖謬的陌生化效果。四是當詩人與晦暗、復雜的世界相遇,發生爭吵時,詩歌文本呈現出繁復、吞吐的語言效果。
總體來看,在羅羽衆多晦澀的詩歌中,《她們是詩神的姊妹(或:鎖鏈)》一詩相對更容易進入。詩人以虛實相間的形式展開此詩的敘事、自由聯想。從實的一面來看,詩人寫了與友人在石漫灘水庫的行走、所見所聞。詩人沒有貼着現實寫,而是在寫實的基礎上,加入了虛構、想象、變形的成分,與現實世界拉開了審美距離。
所有的行走都是疑懼的開始
好吧,轉過荒涼,還有
那片廠區、防波堤,看一眼
捲雲,就來到這水邊
詩的第一節是實寫,交待了詩人此次行走發生的情感狀態、地點、過程。
水庫淺處,被白鰱攪動
的雨水淹沒緑荷,她們在
密碼中直立的細嫩,在於姐妹們
植物性本源的前身,而現在
所能凝視的,卻是後世的枯萎
和於庚虞的波浪相逢,他從家乡搖來
的木船在哪裏?是啊,對詩的詆毀
已隱於他墓地的塵土
來到水庫邊,詩人想到了白鰱、雨水、緑荷構成的明麗圖景。“她們在/密碼中直立的細嫩,在於姐妹們植物性本源的前身”從詩人的描畫中,我們可以看出羅羽對自然的親近、熱愛。“密碼”一語的出現,既回應了東倫寫此次水邊行走的《密碼》一詩,同時也增添了詩意的神秘性。關於羅羽詩歌的植物意像,學者李海英在《論羅羽詩歌的植物詩學》一文有精彩的論述:“詩人以自身的敏悟理解着植物的美好與神性”,成為植物的言說者。在羅羽的詩中,詩人與植物的關係是互動的,植物既是詩歌內部必不可少的組成元素與個人情感的圖騰,也是一種對自我、社會、人類、思考的表徵與人類生存處境的轉喻,同時還是使寫作更加有效的一種特殊感受力與感受方式。”“緑荷”所表徵的自然具有了原型意像的意味,是生命和藝術的源頭。“而現在/所能凝視的,卻是後世的枯萎/和於庚虞的波浪相逢,他從家乡搖來/的木船在哪裏?是啊,對詩的詆毀/已隱於他墓地的塵土”。詩人對現實中枯萎的緑荷、波浪、木船進行轉喻,聯想到後世,還有“新詩史的失蹤者”於賡虞。於庚虞出生地位於河南省西平縣出山鎮玉皇廟村,緊鄰石漫灘水庫所在的舞鋼市。於賡虞是新詩史上長期被遮蔽、忽略的詩人,晚年被人詆毀遭受牢獄之災,其詩其人的遭際令人惋惜。從河南詩歌的角度來看,於賡虞是河南現代詩歌的源頭詩人之一,而羅羽則是河南當代先鋒詩歌的源頭詩人之一。在詩歌的想象中裏,詩人羅羽對百年前的詩人完成了一次尋訪、致敬。
詩是自作語。詩要去的地方
離庫壩很近,農耕的洪澇帶走
災難的哀傷,聲訴中的楓楊側着臉
等來瘟疫瘦弱的清晨
詩的第三節,回到當現實中的石漫灘,當下。石漫灘水庫因四十多年前的75.8洪災,留下了災難的歷史創傷,衆多詩人曾對石漫灘的災難進行過書寫,羅羽也曾寫過《在石漫灘》的詩。此次石漫灘之行,正值河南疫情爆發,更讓故地重遊的詩人多了一層凝重的反思。
在石漫灘,詩還是白脖鷹在波光上
的啼叫,於恍惚的後面
雪也跟着來了。樹枝間的花喜鵲,忘了娘
但還穿梭着其他類的喜劇
這是酒醉的張永偉說的:在水的涌動下
鷺鷥小青和水雞小倩跳着舞
遺失了自身的鳥性。喝着快活酒
她倆係好透明的吊帶絲襪
擦掉嘴喙上的酒漬,身上就不再有鐵鏈
她們是詩神的姊妹,鎖骨窩,衹盛放
桂花的香氣、臨安城的星光
作為優秀詩人,羅羽有自己對詩歌的理解、認知,儘管他很少在寫詩之外具體談論詩歌觀。“在石漫灘,詩還是白脖鷹在波光上/的啼叫,於恍惚的後面/雪也跟着來了。”羅羽更傾嚮於以詩論詩,以詩性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詩歌觀。“樹枝間的花喜鵲,忘了娘/但還穿梭着其他類的喜劇”民間諺語有“花喜鵲尾巴長,娶了媳婦忘了娘”之說。詩人在這裏化用民間諺語,暗喻對災難、生命、詩意本源的遺忘。“這是酒醉的張永偉說的:在水的涌動下/鷺鷥小青和水雞小倩跳着舞/遺失了自身的鳥性。”詩人張永偉素有“詩酒人生”之謂,羅羽在此化用了好友永偉的詩句。“喝着快活酒/她倆係好透明的吊帶絲襪/擦掉嘴喙上的酒漬,身上就不再有鐵鏈/她們是詩神的姊妹,鎖骨窩,衹盛放/桂花的香氣、臨安城的星光”鷺鷥、水雞在詩人的醉眼中幻化為美麗、性感、神秘的女性。人性在自然、醇酒、藝術中得到了自由、解放。
通讀全詩,鋒利中帶着圓潤,寫作的難度與樸素的情感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形成羅羽詩歌獨特的臉龐。也許,這預示着詩人進入晚期寫作之後新的寫作方向。
附:
她們是詩神的姊妹(或:鎖鏈)
——給東倫
所有的行走都是疑懼的開始
好吧,轉過荒涼,還有
那片廠區、防波堤,看一眼
捲雲,就來到這水邊
水庫淺處,被白鰱攪動
的雨水淹沒緑荷,她們在
密碼中直立的細嫩,在於姐妹們
植物性本源的前身,而現在
所能凝視的,卻是後世的枯萎
和於庚虞的波浪相逢,他從家乡搖來
的木船在哪裏?是啊,對詩的詆毀
已隱於他墓地的塵土
詩是自作語。詩要去的地方
離庫壩很近,農耕的洪澇帶走
災難的哀傷,聲訴中的楓楊側着臉
等來瘟疫瘦弱的清晨
在石漫灘,詩還是白脖鷹在波光上
的啼叫,於恍惚的後面
雪也跟着來了。樹枝間的花喜鵲,忘了娘
但還穿梭着其他類的喜劇
這是酒醉的張永偉說的:在水的涌動下
鷺鷥小青和水雞小倩跳着舞
遺失了自身的鳥性。喝着快活酒
她倆係好透明的吊帶絲襪
擦掉嘴喙上的酒漬,身上就不再有鐵鏈
她們是詩神的姊妹,鎖骨窩,衹盛放
桂花的香氣、臨安城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