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诗的神曲之旅——评欧阳江河《长诗集》
陈亚平
依我看,诗的直觉与思维,作为一种可变化的内心创作镜像,是让心灵要说的内容,变成心灵自己可看的对象。欧阳江河诗集《长诗集》就映现出,含有一种山脉的逶迤和神往远方静谧相混合的内心镜像。中华美学致思的“交感-化生”,正是意蕴一种诗的可能镜像,既可以做到心灵内在观看,又可以让眼睛外在感观。这种从心魂发展出来的内外交感,可以化育出一种诗歌内外审美上的丰富性。
与当前国内长诗创作内容比较,《长诗集》诗风在飘忽朦胧的意境中所演绎的可读性,体现了欧阳江河在致思难度和自我澄见的双重视角上,做到了,对诗学范式意义上的转换。但这不是凭题材的分类,来划分长短的条理,只是从思辨的解悟中,来找出巧妙组合题材的第一知觉。从审美视域看,《长诗集》这种置身当前现实和心灵承担的激奋畅写,体现了欧阳江河原发于诗学峡谷中的巅峰超越风格,即虚构的循环性、非直观的规律性、极限的想象性、奥义的思辨性。试读《长诗集》“第1辑”展示的诗意视野:
“一切死亡都是未遂的/所有的人死于同一个杜撰死于比死亡更为可怕的永生/都把众多亡灵从各自的超度中唤醒/为了再度死去”(欧阳江河《悬棺》)。诗中特殊的外在材料是“所有的人”,内在的东西是“永生”和“再度死去”这种玄思。整首诗靠玄思,而不靠故事型的族群史事,来展示人类漫长精神史中,心灵世界那些永恒奥义的思境迂回。
《悬棺》内容题材与内容构思的切换,是隐形连贯的,内在节奏也处在无规律的极端变化中,叙理与叙事的结构也不确定。这表明了《悬棺》的迭代性标志,最重要的是运用了思辨诗学构思的诗歌形制。因此在诗体的宏大流变中,看不到表现主义和后印象的美感,而只形诸于表达对人类文化轨迹内在灵魂的玄思之美。“第1辑”《关于市场经济的虚构笔记》、《1991年夏天,谈话记录》、《咖啡馆》、《马》等诗作,也基本上是延续这种思辨镜像的诗意性理念,并且被当成诗意的灵魂来提取。
我觉得,现代长诗要做到超越前时代,必须要有深邃思考的未来性和表现手法的前瞻性。事实上,诗歌中升华出的诗学,唯有在思辨方式中,才会发展出新的内涵的多样性。长诗是整个人类心灵的稀有生活,有渊源,又永远连着未来。长诗起因于人类文化母源所凭附的枝干和旁系,是很广的。
诗人《长诗集》“第2辑”在第1辑基础上,有了方法上的一些变化。代表作《雪》,就表现出把思辨叙述转变成一种事态叙事的可感性。试读:
“一些消除了见解的神秘读音萦绕不散/词与事物的接触立即融化了/这些害羞的点滴/没有从乡愁溢出/器皿对器皿是多么软弱/词也是软弱的”。
诗句在情节构架的各个支点,专门设定了诗性的叙事和思化的颖悟二者压缩连接的特殊形式,让一种诗意和思化结合产生的语义模型、结构比例、织体对称,构成一个扭结式释义空间。让我们在“雪”所转喻的“词与事物”关系中看到,人类写和说必然要面向的是,思不碍喻,喻不碍思。的确,人类思想史里面到今天都既有一些隐喻方式妨碍不到的纯思所显的东西,又有一些思想方式窒碍不尽的纯喻所是的东西。
《纸币,硬币》“在美国/财富和闲暇/患了视觉上的无口才症”,更是凸显了诗人让“视觉上”的隐喻从一个实体感官物,向一个概念隐喻“无口才症”映射的连环隐喻手法。纵观欧阳江河标记性的长诗语式,都是让隐喻的连续交集,来形成多个语境的织体,而不受读者开放性理解的约束。就像诗中说的:“像变化之前那么可疑/不变的则被推迟/偏离了本地人的南方口音/他们的对话不在阿基米德点上”。我们能看出,诗人创造性地把理念的迂回、 情绪的跌宕、思想的穿插,变成一个个可视化的实体影像事态,并体现他对叙述词法、演述句法做到语境越界的构思特征。
“第2辑”偏重畅写现实与心灵相互在场的召唤。整体的句法走向,偏重居于诗性词语和非诗性词语二者临界之间的第三种叙理句法风格。这类句法结构,让纪实的叙事与述意的叙理,相互激发,相互弥补,完全弃绝了庞德式意象带来的阔踪。在对诗意的多与少的理解中,欧阳江河这种自创的抽象-具象句法,能够让中国传统汉语去激活现代语言逻辑的王国。就像词语的灵魂,会穿走在汉语发生之境的凹谷,召聚和想象力同行的巨云奔驰的荒原。
“第3辑”诗人显现的诗歌思化和诗性相混合的技术梯度越来越高,诗中大量使用片段性、不对称性、突破逻辑空间的弥散句群,来追求事物瞬间印象和蒙太奇意境的表现形式。
标志性诗作《那么,威尼斯呢》这样写到:“意义放弃尾巴后/会像壁虎一样逃走/除非时间卷了刃,秒/落在分钟后面”。 这段诗,探索了现实生活场景中意义的地平线上那回旋的影像,这个在词语中隐形了的羁旅者,总是在图像的大地上滞留,让意义的步伐,在神一样的修辞道路中环绕,测度它的不可知。
我负责地说,诗不得不用哲学的眼睛,让哲学不得不用诗的手,在不经意中、不花力气中就拥抱了延绵的互助之身。因此,诗,才会偶得一种沙之书的第一戏剧性神思,繁忙地调节有交叉穿透力的碎辉,既有一点生命初绽的漂泊,又有一点魔造灵犀的合拍。
“第3辑”诗作《1997,5,斯图加特》与《那么,威尼斯呢》十分接近,只是《1997,5,斯图加特》形成了一种被脑海加工了的思想漫游出去的透视点,有隔空跨出去的那种紧张、对峙、高悬,又意外的着陆感。
我的体验是,全部的诗类型都与本根的亲源有关。诗的分类中,不管它们的构造与形式,在体征中彼此有多大的差异,如果考察类似的思想线索的胚胎,都可以看到它们的同源母体。
“第4辑”诗作《2008,5,北京》与《泰姬陵之泪》,让我们观照了诗人对情感世界的应景式体验:一方面,在情感本身中还原出诗人的内心个性;另一方面,反映心迹和感想的变化。在表现形式上,诗中只链接一些事迹和事件的中间环节,借此来打破传统长诗描述性故事居多的结构。诗运用题材的方式,不是在叙述之前就预成的,而是一边处在它正在展开的动态下,另一边又处在它已变化了的动态下生成的。试读《泰姬陵之泪》:“除非神和人的影子彼此成为肉身/彼此的泪水/合成一体流/但又分身流/在目力所及之外流/在意义之外流/在天上流”。
诗中用大量哲学、科学和诗学混血的抽象和实象之间的易形性词句,组成了一种精神事实性叙述的非线性句式,再配上新铸造的古汉词助词,来创造出一种新义境的曲折、回旋感。
诗句没有用珍稀式的诗意感伤,来激发诗人对泰姬的一点意外的依恋和平添出来的怀想,反倒是,神奇地开辟着思辨与诗意相互辉映的罕见秘径,在内心协同这个感觉的走向,到达了某个天边的余影,让我们很难平复一种飘在空中的歌德式畅想。诗句“神和人的影子彼此成为肉身”让我们发现:诗的外在感性离不开内在的知性,同样,思的内在知性也离不开外在的感性。整个人类文化各个差异样式的底蕴,都是把思和诗变相结合起来的变式。“第4辑”让我联想,思想的哲理性总是会依赖想象的情感性。
“第5辑”诗作《黄山谷的豹》、《老虎作为成人礼》畅写出自然与人共同依存的启示录。我想的是,自然王国带有生命的合目的性,有它我们永远不可改变的自主规律。试读《凤凰》:“人/飞或不飞都不是凤凰/而凤凰/飞在它自己的不飞中/这奥义的大鸟”。
诗表现出一种自然无遮蔽状态的自律之美的意蕴。自然生机的诗意所在,决定人类未来的诗意生存。这由此成为诗人用心灵感受自然命运那种在场的反思。从诗中我可联想到,自然与人的关系,也是自然自性发展出的两重关系。只不过自然的自我显现,从根本上独立于人的显现而显现,独立于人的改变而改变。如果自然在人存在的条件下,被迫转向人所干预的自然,就必然会违背自然的本性。
“第6辑”重在诗意的阐扬:中华文化的致思传统,把民族的文化溯源和一种时间中回响的诗性,连在了一起。就像《看敬亭山的21种方式》写的:“幻象/飞翔只是一个幻象/必定不是它看起来所是的样子/可难道没有不伴随幻象的飞鸟吗?”
诗用“幻象”来隐喻,一个内心的精神事迹,是这个心灵真正地融入了活的思性历程的深层。仿佛,它传递着灵性和知性两个运动的步伐,让诗流动的气息,连着跳跃的意蕴,就像夜曲的第三韵律,穿过整个词语修辞的闪电。
“第7辑”诗作《祖柯蒂之秋》、《古今相接》转向传统与现代那种文化承接意涵上的思辨,表现了,诗人思想游走的旅程中,着眼于互不相连又相隔很近那种古与今有机跨界的独特思域。诗中借助对传统文化渊源的重新梳理与开掘,既形成了改变现实思考方向的推动力,也纳入了文化观照与历史的现代诗性观照之中。试读《古今相接》:
“将大历史的目光转向逆光中的孔雀/又在已逝的深处和暗处/等待着将逝/我们称之为瞬息的每一碎片”。
诗用传统视角展开了现代思域的地平线,又用现代思域变易了传统视角的立足点,让东方因素的再生和后现代的观念,做到了辩证性地互鉴与互助。在艺术上,诗式有碎形的特性和产生矛盾点的层次构架,让句子从内心的远处,预设了通向空旷的澄明路径,
欧阳江河《长诗集》用四个时代的巅峰之作,对历史谱系与现实生活作通观构思,形成了“回归”、“反思”、“感发”、“启示”四大主题的逻辑梯度。标志着当下长诗创作的繁盛。我因此预言,诗只有在现实性中才是美的,因为诗的思主体才可显化出和认识出现实性。同样,现实也只有在诗性中才是美的。因为现实客体存在也是被诗的思主体显化的、认识出的。
《长诗集》体现的反思和叙理,弥漫出一条没有境遇限制的、没有时间流的诗性逻辑链。诗作的叙述表达链,解构了传统长诗叙述历时的顺序,而让叙述具有空间链上的突现性和分离性相依存的一种活动场。
《长诗集》以东方现代长诗的构思形式,把古典史诗叙事情节的完整性和丰满性,设计成一种现代情怀、意念、思辨、演述体系的叙思情节的完整性和丰满性。同时,以主、次为结构的明暗思索带,再经过分割、失真、戏化、拼贴,颠覆了过去长诗那种夹叙夹议框架、故事框架、抒情框架的黄金分割的常规。由此,使诗的思议主体和叙事客体的分界线,变得模糊。另外,作品题材的个人体验专属性,在思想的感官中,已经把长诗题材发展成了,能对任何一个思考纵横方向产生极端感受的自由载体。
————————————————————————————
原文载《星星诗刊-诗歌理论》2021年9期
陈亚平,内空间意识哲学创始人,中国当代诗学-哲学派奠基人,语言空间美学理论家。主要代表论著有《意识内空间:显现方式之谜》、《意识的居间现象》、《语言空间美学-导论》、《文学过程学体系》等。
美学-哲学-诗学学术文论,发表于国家级核心期刊《中国文艺评论》杂志、《中国艺术报》、《舞蹈》杂志、《诗刊》杂志。省级核心期刊《星星诗刊》杂志(诗歌理论)。《作家》、《文艺生活》。大学专业性学术辑刊-《认知诗学》、《中外诗歌研究》、《符号学论坛》。省级普通期刊《现代艺术》、《齐鲁文学》。
2015年受邀于美国过程哲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美国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克莱蒙研究生大学“世界过程哲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