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内空间结构
现象学从胡塞尔开始并没有专门深入谈到意识进程的空间,具体是怎样一种状况——这个我称为视知觉不可测量的但属于某个意向自身被预设的内在秩序。我理解的是:当意识一旦有意向性在启始环节做预备对应某个对象时,就立即会相应地出现这一意向可预先选择和参与某个抽象表象的运动空间产生,这个只观照着空的运动的空间,是意识可以整合意向内部,朝向的更高阶段运行的展现。因此,立义必须是关于某个意识内在空间运动的立义。当然,这些空间不会在感官中被感觉到。 可是直到现在,意识的内在空间关系,都一直被胡塞尔只是纯粹看成“作为感知和想象进行体验的那种现象空间”[1]或“构成‘视觉感觉领域’的内在秩序”[2]。因此,事实上现象学更擅长从时间本性上谈意识。这样,我有必要在这儿重新说明:意识是让内心能发展运动和处所的存在。特别是当意识只是关于它自己意识的情况下更是这样。意识的对观总是以意识自己为对象的互观,这就造成了意识的运动,即意识自己的观主体分出一个观客体的空间运动,由此而体现意识总体的本性。我料定,胡塞尔说的那种感知和想象进行体验的“空间直观”[3],特别是想象的空间直观,在意识最为始祖的领域中,只可能有它独属的但可能是起始意义上的某处边界。因为想象作为某个意识环节点,所展现出来的某个定向的意向,总是带有一定专用的先验和经验上的量度,所以想象和其他意识种类一样,总是服从着意识全体筹设而显现它的一部分。我指的意识全体,当然包括了对潜意识和最终意识做出联结的当前意识。想象,所能构造出来的直观空间,在意识全体那多个显现重叠的界面当中,只属于一部分前源性与中介性两个方面的领域。比如,有人说想象力可以改变潜意识。但是,用想象力去改变潜意识本身还是用想象力在改变这一想象力,这时,完全是因为自洽的想象直观,在构造一个想象表象领域里虚存的潜意识。在纯粹单一的潜意识位置面前,想象力的边界位置将会受到限定。这样看,想象只是意识全体的重要前源。想象直观并不是意识全体供给意向联合在一起的全体直观。我轻易就能看到,人们在想象活动中所领会到的“无法想象”、“很难想象”、“颠覆想象”、“自由变更的本质直观想象”……的情景,总是会被意识全体更高层次的一个临界点先行量度而先行地决定着。例如:
1.“没有语言表达的语言表达书不是表达”
2.“想象是不可想象它被无法想象”
这2个句式,证明了“无法想象”的那些想象材料,已经超出了原造的想象表象的固有范围,但首先是因为它能够被意识更高层次的临界尺度,先行地衡量出来。这足以说明,在想象这个专属的意向位置所能够直供出来的直观范围之外,还有更多复杂的交互着的其他意识种类的专属意向位置,在做十分丰富地衔接、无限展开地补充、组成我们的意识统——这一圆融的多方面的运行。比如,那些伴生着,互联着想象环节的直觉、心灵感应、联想、记忆……等诸多种类的意识联合体,它们在共同构造着意识过程的全体所集体式发出的统一意向的圆融的圈层。最值得关心的是,直觉、心灵感应、联想……与想象直观相交叠的有机部分,在空间性杂多的的多维性中,相互构成了各自位置的次序,这次序就是各个分支的单元意向,超出了自己的对象位置而又存在着差别的空间关系。当然,可能还有一种情况是,当意识自己没有成为它自己的对象时,是不是可以把它看成是意识正处于对自己对象的“空立义”的潜在意向性阶段?甚至是不是这个潜在的意向性,能够把后来将要被某个起始确立的意向性位置,有关联地先行预含在自己的内部呢?这就如同,想象直观也有可能会在原意向位置a点中预含另一些新的等待再创的进深位置 x……n点。我这个说法虽然无法证明,但我想,做某个证明的限度毕竟不是做某个意识开创的限度。
(一)直觉以完整的直观,区分了想象的直观空间那种不完全性
假如我从思辨的角度来考察直觉,我就会产生这样一个想法:一个意识如果有了某个始祖意向环节,那它只能是在最先的显现中,让自己接受一个意识更内源的自洽。这一思考同时又引导我从另一方面设问:意识最本原的空间,到底是靠想象直观出来的东西,还是用直觉意向把握的东西?回答这个问题,我首先要说,一个直觉意向做出突变直观的全体性,之所以能够超出想象方式的那一渐变空间直观的某些片段性,首先在于,直觉在直观中实现的意向位置或觉观某个纯抽象本性,可以不展示出一丝一毫表象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那个中介环节。也就是说,直觉不是外部的各个表象留在意识中等着被反应的东西,直觉中隐含的感觉成分材料,本身就自带着先天的意向源,它不需要展示出什么对象的表象来完成一个奠基。它的直观直接得几乎不能用任何表象的空间来显示。所以说,当我们面对似乎有些想象参与到直觉当中的这个意识空间,我要补充一个不同于内时间意识现象学的角度来探究它。在这儿需要做以下工作:
补充1。 直觉意向所直观的突变领域,总体上区别了想象直观的渐变领域。因为自由想象的直观总属于有某个渐次的时间表象因素包含在内的空间直观。而在这个想象直观所量度出来的临界位置后面,却是更深显现层次的直觉位置。
谈这个话题我首先要说:直觉意向的直显性那种过程,是从一个意识的内源启观点,即意向还没有任何表象出来的自为起点,突跃到另一个外源直观空间——即意向不显示出对象表象的终端上。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突然领悟”[4]那种终止了预先……和延后——这个极缩点,是完全可以对意识自己任何超越的显现,做出直观量度的。只不过不需要任何对象表象在当中做出奠基。照这样,直觉意向的位置,就成为一个既不展示客观表象、又不展示意识自己思考自己意识的对象——这一充实的完整的直观。换句话说,直觉的突变直观,是作为一种缩减了其它意识种类那些具有渐变对象表象推进运动的特异直观来理解的。直觉这种非连续性的突发点只是一种意识自洽映像点的同一性直观,它瞬间的时序距离和闪现的空间序位,是造成它在直观中可以缩减或不展示任何表象运动而达到直观充实性的根源。这是和想象的空间直观之间最本质性的区分,也是最特殊的区分。例如,人们可以凭借脑海里的原发直觉a,在不依赖想象力的情况下,顿时可以在内心透观到h,j,t,n……等混含、交互、扭结的发散性显象。而一旦这个原发直觉a形成瞬间超穷多的显象终端,这个原发直觉a,就形成了一个显现者本身,可以借这个显现做出瞬间的时-空量度。因为瞬间也是要占据流逝点的特殊空间。
因此我觉得,对直觉意识那种不展示对象表象运行的讨论,是研究意识空间本质特征的补充条件之一。直觉与直观都有非二维时间秩序性,但是直觉和直观不共属同一个界面。至少直觉可以构成某意向a违反意向a自我预设的直向线路,而突发出意识n那种可逆的相互扭结的环节点,这类似于三维立体穿插的内在秩序。
补充2。 直觉可以做到,完全地切近意识对自己意识那一内在原发对象的本质的直接观认的距离,因此直觉才是直接就能够“给予意义的行为”[5]那个最高意识最根本上施动的首要给予者。我初判:直觉,那种切近意识对自己意识那一内在原发对象的本质的突变式直观,比胡塞尔说的能直观本质的自由想象的渐变式直观,更加完整和充实。这意味着,意识对自己意识那一内在原发的启动对象,可以在直觉给出的非渐次直观里,缩减或者终止那些在自由想象中的时间和空间的因果序列,关键是可以区别那些感性和知性一体化的原始想象而成为直觉-直观意向统。例如,人们可以在想象的专有体验中感觉到意识从某起源点展开的一处接着一处的检索表象的推进,即想象的原表象对象a,会被运行中出现前移变化的次表象对象b所代替。从中,可以看到想象表象是一种处于某个空间位置上的流变、进深变化的对象上的延续运行。可是,这种表象运行的情况在意识其它种类的方式里,就会完全不一样。
我在对直觉的现象学观察中渐渐领会:在直觉的体验环节里可以确定a意识空间点,与b空间点之间,并没有发生各个表象的相继集合运行的地方。反而我可以看到直觉意识起源点a,能够直接把某物所需要的空间规定性的表象运行区间b点,彻底取消掉,进而直接可以构成一个新的不显示表象的a-n点,使意识的原起点a与意识的原终点b重合为新的a-n点。这样,直觉就用突发、突前、突显、突变某种不展示表象的直观,代替了意识通常唯一单靠想象表象和联想表象在场的中介化衔接,而构造出了一个不展示对象表象运行的新空间点p。但同时我考虑,某种无对象表象所能做出运行特征的直觉方式,当它从某一意识到另一意识之间那种不展示表象、无对象表象推理的“顿悟”点,必须要依赖意识的特异运行,它包含既是属于可想象的又是属于不可想象的这两方面。其属于可想象的方面在于,直觉可以包含想象的中介作用;其属于不可想象的方面在于,直觉也可以超越想象的中介性,直觉比想象更没有某对象来源的表象中介的干扰。人们通常谈到直觉的突然性和直接性,恰恰说明了意识界面里所虚存的运行空间,显现了“瞬间”这个超越性自身中不可被视觉直观出空间的意识的对观。我最后判断:直觉是意识整体中最特异的显示出自洽而再被自洽显示的东西,它甚至可能成为意识自己显示意识自己内在原发的自创点。因为直觉在没有空间里运用了空间自身,即在没有点、面性中运用了完全的连续本质,它自身就是意识超于对象的另外给予的非对象的某种空间的直观。直觉因而接近空间发生变易了的连续性的直观。
话说回来,直觉既然是意识原发的、很难量度它展示对象表象杂多的最缩减化意向位置点,它就必然要与意识体外在的对象表象,包括意识体自己的对象表象,做出时间-空间上貌似的脱离。虽然意识的整个本体,足以制约直觉的任何分维作用,但必须是要靠意识本体自己的总体运动的延展才有可能做到。直觉因此可以说成是意识的另外一种特殊显示表象运行直观的空间直观,但比想象那种需要表象运行的空间直观,更分开了一个层次。不过,这算是直觉在意识本体自创出一种规定性的情况下那个层次。直觉用这一层次直接显出某一个近似于可忽略表象当前的直接性的维度, 由此区别了想象、表象联想、记忆的那些间接性的维度。根本在于:直觉不需要用表象创造新对象那种中介性。都知道,我们可以在想象中推导出新的表象所流变出来的平移、进深、分区、演异等4个方向上的环节。但每个单元的表象又有自己独立包含的空间环节点,代现着整个想象所需要的连续表象流。这里的每一个连续表象的流线形式就是空间的每一个广延位置。从这个例子我可以知道,意识在推进中的自我直供—自我启始—自我成形的显现结构,就是意识内在空间的一种量度。我们与其说想象原造了某个形象那种内在的流逝感,不如说是想象同时在原造出能够容纳某个形象再现的潜在空间点。当我们在想象过程中体验着伴随某个流逝感量度而不断涌现出的各种形象时,同时也就体验到了各种形象所映现在场的相应秩序和位置的量度。因此想象体验的本质是在脑海中,潜在地发现或建立一个新对象而以此展示出这一新对象内部的一个新空间。或者说,一个对象表象连续转换的空间被想象所直观,等于一个意识自创的广延又被自我所规定。想象的延续,正是意识中分序的特定间域,在满足着表象运行线路发生各个位置上的依序变化。
但是这个规律并不适合直觉意向。直觉虽然不展示或忽略不计对象表象的运行点,但直觉确实是属于意识原发处所伸张出来的虚拟开端和终端的直接统一者。直觉因此貌似属于那个没有一点点外在性时段和外在性次序的抽象超时空者。可事实上是,直觉的外在时间性和空间性被消除本身,还有一种意识直供出的“没有和有”两个互相依赖一体所规定出的量度,在限定着这个“没有和有”,它起码可以在意识对某个内在处所的透观中,悄悄地包含着:这个透观自身就带一个空间延伸的主体位置。它意味着,是不是直觉还隐含着其直接性所充实的间接性呢?这似乎是,哪怕直觉中顿悟的“顿瞬”和“超越”,其实也是在意识主观范围中显示出了某种特定的超速时间直观和超点空间直观的特异之处。所以我的结论是:直觉意识那种特异化的直接性,必须要有间接性为居间。
补充3。 我会问,直觉当中顿悟的突变直观,究竟是不是对象之物在本原中被瞬间意识到的完整直观呢?依我区分:直觉意向的空间位置里,也交融着想象的部分位置,但同时又不排除直觉意向对该想象方式所做出的直接性改造。但改造的难点是:虽然一方面直觉的意向性和想象意识的发生二者都可以超越现实,但直觉,必须还要在形式与内容上,超出想象那种原造层次,特别是在直觉那种,能直接跨越表象在场的某个直供物对象的意向的超穷性方面。例如,哥德尔声言的数学直觉在意向中意指的数学含义范围,完全超出了所有逻辑分析语法限定的的范围。可见,数学里所预含的超验内容可超出语言的逻辑分析结构。
这个问题使我再次考虑:也许每一个意识种类的自身,都预设了和其他意识种类相互之间,保持着有机而能自由变动区域关联性的拟代空间表象,这个处在灵活空间单元中的拟代表象,既可看成是为某个物象化空间的表象做了奠基,又可看成是它对自有的关联性做了再扩展的奠基。好比在想象的空间里也有可能预含了,能够容纳瞬间性直觉做出某个辅助或主导作用的、别的意识单元在它自己的位置当中。这样一来,意识空间中那种先天就潜在地可以被意识自己对观的原始次序,当然也可以被意识自己在某个没有对象表象的直观次序里,重新感知出某一个差别感和维向感正在发生变动的次序来。这个次序就是意识自为的规定了自己要对某个没有被任何表象感知的中介性做出衔接的差别。它是从意识本性里的对先天次序的表象。有人一定会问,意识凭什么就能直观这个秩序的空间差别?就像“每一个直观里面都包含一种杂多” [6]。
我从这个问题可以延想出,意识不仅能够自己直接就能够意识到自己而不靠意识外部对象的某项参照或帮助,同时,意识还可以直观自己被自己的意识有秩序地分成各个迭代的界面、甚至是更高秩序的集合这一空间来。例如,可以分出某个因果联想a点到b点二维无限序列的内在空间。又比如,直觉从先天本性上产生出的不展现表象,恰恰是把表象的所有视知觉外观直观,都在仿佛是一个超越的时空中,纷纷展示了。正因为直觉先行于一切外观表象而在意向中预造表象或取消表象,也才实现了直觉没有把自己当成某一个客体,而由此完成了对意向的顿悟显示。于是,意识内在的广延和伸张的本性,可以引发出意识预造出能够对观自己意识的空间量度的位置,这是一个不需要一丝一毫那些外在视觉映像的物理空间直观,它能够自动地给意识本身显化出有着差异间域相区别的、内观空间的表象做出联接。例如,原始联想的双向的a点到b点二维无限序列,如果要超越逻辑的线性二维空间那种“因为—所以和如果—那么的联结” [7],只有借逻辑拟-二维空间来说出非逻辑二维空间,由此到达拟-高维逻辑空间。但最终结果,还是处在本质上的点-面-点逻辑连续点击的拟-一维、二维空间。
(二)意识的符号空间——语言的空间结构,是意识的内在空间吗?
我现在来谈语言空间。作为一种有着意识结构本性的语言结构,语言空间总是把一种原发语义点,自为地要推进到新的语义在场点中,并创造出一个更广延的表象集合点,由此而形成各个语义位置次序化的空间结构。有了这一语义的空间次序,就有了语义的单一和繁多……全体的空间的间域范畴。
我会发现,对语言空间的划定,必然对映着意识自己的空间规定。在此诗中,语义总是能够自己越界到话语对话的片面性之外,再去延伸,开掘这一话语对话层次之外的最广延的意指在场。
事实上,我从上述诗语意识的符号化所运行的场所规律中,可以得到启发:纯粹的意识空间并不是被意识显现出的对象,而是意识运行必须要显示出的一种方式。有什么样的意识超越就有什么样的进深运行,也就有什么样的显现方式。比如,意向被符号化的方式、或意向被近似符号化的特殊方式……等,可是,直觉意识虽有显示方式,但却不能显示出符号化的表象方式。因为符号化的表象所代表的物化材料,很难使表象自己独立于某个纯思。这就让我反省,当意识把关于自己的意识当成对象时,在很多情况下都没有表象的符号,但意识照样有相继的序列运动、照样有居间、照样有超越居间本身的最后界线……这就是:无对象存在本身拥有的本质。它是直供的、直达的和直见出的自我意识那种对观。我指的对观这个概念,比直观这个概念,更能够不分出原我和次原我这两个间域阶段。例如,直观用意识直接观看意识自身处理自造的抽象对象的状态,并不是一次性就可透观,它总是渐次的,构成类似于一维线上的一个长度量区域,它内含了时间规定的递进空间。
例如:
意识的线性——时间——语言
直观意识空间语符运动
意识的网性或图性——空间——非语言直觉
线性空间
确定性
网性空间
语言空间
线性空间
随机性
网性空间
照此示例来看,在意识体内部,只要有奠基的东西存在,就必然有这一个奠基本身被落脚的地方——那个居间。居间在于可以连接和综合居间自己外部的两极。我指的这个居间,不是要论证海德格尔声言的“想象力为心灵的最基本功能,是产生感性与知性的共同根源。而是使得感性与知性综合统一成为可能的基本能力。” [8]的统一点。 而是要说明,居间作为意识内在的自洽处,它因而使自足的未知的心灵可以被观测。这样,意识的自我直供首先要决定出一个直供通路的被直供者,即某个带有先天差异的规定性,因为一般说来,先天类属的规定性可以在最高意识统辖中起着先行孕育某个感知表象将要被规定的本身。类属的规定性因此成了在伴生意向一次次创造出对象的过程中,使意向相关的运行可以轻易地就产生出这里……和那里……的空间的最先标志。而我说“意识预设空间”那种心灵本源某个施动主体的在场,只想申明:只有从内心的运动才谈得上意识对观空间中包含的意识本体性的实在。人们在某项日常思考活动当中,思维一旦开始启动,就相当于同时在启动一种思维原创出来的、并可持续广延下去的原始差异点。而这一原始差异点是虚拟但却是对立的本原结构。正是因为这一差异结构,才能够产生出对它自身的交互对观。这个无处不存在的原始差异点可以在人们的想象运行中轻易地找到。这一原始差异点,它可以构成想象运行中意识原储存的表象,与经过意识一番能动性改造后的新型表象再现之间,发生一种虚拟空间被想及出的直观改变,即改造后的表象会位于原储存表象面前的彼处——这两点差异处的变位。原始差异点可以让我们看到,意识依靠先行想及环节搜索出脑海储存表象实存者a处,必须要异位于跟随想及环节所推进的改造表象实存者b处……。不过,脑海中各个想象物相互之间的表象,并不只是在单纯的平面中延续着时间流,而也可以在意识对观的相互点的作用下,呈现为各个想象表象群可以立体地、交叉地、跨越地扭结成各种非线性空间。想象力之所以能控制我们脑海里一切表象能自由变动,仅在于,想象力来源于它背后能够规定想象发出超越性设定的意识自启的统辖作用。“想象”意识结构中也有一个自己的本源意向——“想”的实项内涵的成分空间。“想”是意识自己第一给予对象的先行立义的原意向。这个先行立义的原意向就是先行立义的自我给予,它以先行的内空间原点而让一个后发对象空间点,按照抽象的超越的“想”的臆测-臆度-臆指-推测空间轨迹点延续地产生出来。因而我们才能看到,即使没有经验视觉直观感知的“象”,那纯然“想”的意识内空间,依然可以纯先行地自立为某个始祖意向。这就是生成性的想象。
没有一种在先的入想,就没有一个在后的心象。生成性的先验想象力是一个难题,难在它属于心灵对心灵以前的先验的未知的再前瞻。但它的难,总是心灵这个东西本源上的难。最终还是归属于心灵的最高东西统摄。试看诗句对一般人想象流程的改进做法:“想象”意识结构中“想”的意动关涉的意观的原空间,一直在操纵着、选控着、安排着“象”从生成的原生空间点位,延展到“象”的再生成空间……直至无穷象。
想象是意识内空间那个原生改造表象工序层次中,最为基础的构素之一。正是因为想象中有了不断同时伴生各个显出表象的意识主导点,才使得人们脑海里原储有的诸物表象,可以十分自由地转渡到意向根本没有到达过的新出现的陌生空间里。这当中所发生的表象互相之间的回移和前溯,无疑是一种自拓的空间次序。或者再如,想象从a表象,加工构造出b表象所显示的这一个深化意动之后的产物,我可以看成是:意识的推进从a表象环节点,慢慢到达n表象环节点……这当中,想象的意动形式所参与的加工工作是非经验的,也就是单纯靠“想及”而推进的意动形式。“想及”的主体仅仅是一个可自己给出先天意动力来支配脑海意观发生临界运行的最高施动者,它除了把贮存于意识中的表象环节,做一番联接、重构、映现之外……,还要让“想及”的运行本身深入到没有内心表象可呈现的意识边缘。而没有内心表象可存在的意识的最内层,就是意识自己非意向性的意识和意识起点的对观,它仿佛处于意识终端点,但本身共属意识的一个整体,甚至是意识自我朝向自我的一种零意向结构的入口。它的本体性就在于它的过渡性。
(1)它不指涉某一单一的物象,但可反映物象和观念相关的派生性联想。(2)它是词义结构中的变化部分。(3)字形结构和词语排列,体现了思维的空间层次的排列。
词语图符的意义基本上依赖于主体经验的联想,而这种联想是一个个层级展开的渐现过程——“原初联想”被词语图符瞬间的“扩形联想”,生成为“聚合联想”这样一种否定的联系的可能性发生过程。
这好像,思想扩散在那些文字激发出来的繁复空间中,并且进入了最远的边缘,有些地方仿佛能听到空中呼啸的风吹声,有些时候又好象只看到一块深沉的暗礁在水平上浮露了一下,就消失了。但,这个深邃的视界里凝聚了最渴望的某种提示。
我这儿要说,人们在意识活动中展现的内观位置和次序,必须是要借助意识本身的推进的某个量度,从某个“在……面前”维面上做出分区。意识一旦开始启动就要趋向区分它的他者。意识只有在能够显出区别的空间里,才能显出意向里的对象被给予。如:意识活动一旦进行,就立即会出现意识环节a……意识环节b、意识环节n……等次序,它让这些次序以空间表象的样子,有了某个立义的序位。这样就能看到,意识的内在维面是意识本身的某种立序,被更高的意识区域给予了一定的自组,传递,生成对象……如此等等。这个带有一种前构造性的中间意识,之所以能使人们对某物的意识得以实现,关键在于,中间意识对意识体分列式的派生出一个个分属意识那自我对象的显象功能,即显象出不同于自己环节a的他环节b,从内在中再显象出一个个实现了的直观体。所以,居间-意识用本原空己的方式衍生了或者说扩展了内在于自身的他者……,这显然是属于一种特殊环节的意识显现或心灵的把握能力。这就好像,一个通常的思考中脑海直观a,一旦在自身四周牵涉出一系列b、c、d、e……n无穷的新维域那种分裂涌思的情景。
毫无疑问,当人们心灵处在意识对它自己意识发生某一个变动而产生对象的“内在的体验”[9]中,就必然会在这一体验到的某个区间,对心灵层次体验的广延中,自我开启出无数个对应的意识延伸点……,包括无数个已经超出了感知和想象力层次之间的延伸点。比如人们思考海德格尔“存在”这个概念,会在思考的起点中瞬间感觉到:原发的“存在”概念意识层面a,可以不断线性地演变到新的意识层面b,以致于再可能到无限延伸的意识层面n……。但是,这一无限次生着的意识层面n,也可以逆转地回到原发意识层面a。这样就出现了,原发a决定次生n,次生n又反决定原发a。这当中恰恰隐含了可逆的历程性——流逝样式的时间律。由此就有了交互间决定的消除不掉的同一性的二元统一。这恰恰预含地说明了意识层面a与无限的意识层面n,共属于意识二维虚拟界面的预造空间延伸性的流逝性。但要注意的是,意识这个二维虚拟空间如果没有终点,它的起点也就难确立。但如果二维有了终点,它的原发起点也难确立。所以这里面,还有一种预设情况就是,我们对“存在”概念思考中的原发联想的虚拟空间,不仅可以超越线性二维(面)中的两个区域a和b,而且还包括圆圈二维的两个区域a和b,以致于发展成为原生层面a,立体穿插成为有终端点的次生层面m的扭结状态……。
上述分析说明,主观上给出的而又不是杂多的预造空间表象的先天操控力本身,就意味着这个预造的空间表象,来源于最终又可以制约这个表象被预造出或消除掉的内心变观。
2017年8月19日——8月28日
【参考文献】
[1] 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倪梁康译,第39页。
[2] 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倪梁康译,第41页。
[3]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倪梁康译,第39页。
[4] 倪良康:《哥德尔与胡塞尔:观念直观的共识》《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宁)2015年第20154期 第1-12页。
[5] 江诚《符号学设计中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关系分析》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6]余天放《康德论对自我的意识:内感官的对象及其问题》2017-06《理论探讨》。
[7] 陈伟:《胡塞尔感知现象学中的两种统觉模式》,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网》。
[8] 韩振江:《先验想象力的难题》,2016年《爱思想网》。
[9]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倪梁康译,第52页。
2017年8月19日——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