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筆雖長,也有寫短的時候
黑光是一個以命抵詩的人,也是一個嚮命運索要詩歌的人。這話聽起來有些耳熟,似乎每個詩人都在這樣幹,或者說,都在要求自己這樣幹,但衹有真正置身於厄運之中的人才能明白它所藴含的孤絶力量。據詩人餘怒講,這些年來,黑光一直被某種重疾睏擾侵蝕着,獨自體味着生命的貴重和生活的艱難。作為“不解”詩群的重要一員,黑光的寫作在承繼了“不解”所推崇的詩歌的“純粹性”的同時,又因其獨特的生命意識而獨樹一幟。在黑光的作品裏,生命雖如黑洞,但依然有光亮從黑洞裏發出召喚,所以他的詩是以禮贊的形式出現的,是對生活純良的奬賞,而衹有當生活的訴求被一再降低以後,人之為人的意義和初心纔會被凸顯出來。“我感激我的存在/和一切的生命體/花開落葉/悲與喜/流動與靜默/不斷鍛造我”(《病居梧桐山有感》)。平靜的語調,以一種喃喃自語般的聲腔,傳遞出一個旅人從道路歸來後的感受,悲與喜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被這些悲喜鑄造過後的那個人。
我還記得兩年多前初次讀到黑光的那首《人生雖長》時的驚詫和訝異,那是一首詩在超越了好壞之後所體現出來的力量,真實的悲哀與真實的狂喜,交織在這樣一首不足20行的小詩中:“鉛筆雖長,有寫短的時候/人生雖長,有衹剩最後一天的時候/一切都是瞬時/清風啊,明月/城市啊,燈火/雖然有許多疾病,但我愛/有許多刀尖抵着背,然我忍耐……”,直抒胸臆的筆法,坦蕩磊落的語言,直抵個人的生存境況。這首詩打動我的是在急促的語勢轉換中所抵達的澄澈,如白練在嶙峋的岩石間奔豸,在撲進池潭的剎那間所發出的歡愉和狂喜:“多空啊,多亮啊/我要多一百衹眼睛多好啊/多歡啊,多悅啊/我要多一千個手臂多好啊”,詩人用一種孩童般純淨的嗓音贊美着眼前的現實,一連發出了六個“啊”,仿佛“非如此不可”不足以消弭人世的愁悶與疾苦。
黑光的大部分作品都直接指涉到了自身的疾病,作為一個被疾病培育塑造出來的詩人,他從來不避諱肉身的困苦,但也從不因為困苦而放棄對生活的珍愛,哪怕這種愛是如此突兀,無緣無故。在一首題為《蛆蟲的一生》的詩裏,黑光寫道:“蛆蟲的一生,我的一天/我這從臭屎堆裏爬過的人/格外珍惜小巷裏飄來的廚煙”。一方面,豁達的人生態度成就了他詩歌裏的通透語言,另一方面也讓他的作品具備了強烈的感染力。每次閱讀黑光的詩,我都會在腦海裏浮現出這樣一位詩人的情貌:清癯,明目,如炊煙裊繞林梢,亦如溪流越過覆滿苔蘚的卵石。“大葉子樹,細葉子樹/極大葉子樹,無葉樹/我不用思考地望着它們/僅僅望着,已很舒服/僅僅路過,已很悅樂//你的想法是你的/無關乎它們/你用概念切割我/也不關乎我”(《大葉子樹》)。衹有徹底看穿了生命真相的人才會有機會見證語言背後伫立的真實,我相信,黑光已經從自身的處境中窺見了語言所藴含的復雜玄機,因此,他能夠毫不費力說出人生的許多真相,譬如,他說:“我知大樹腳下有螞蟻/拖動蟲屍/千年一景//也知有人/做狼嚎鬼哭/睏於人間屋宇//空中大雲/地上大風/但明我金剛之心”(《生而為人》);譬如,他還說:“今天的鴿子落在今天的屋頂/我們打一場沒有球臺的乒乓球/沒有裁判,沒有天氣/沒有枯枝/我們漫步/身後有人無端追來/扛着一張球臺”(《四月的一次漫步》)。在我看來,他的很多詩都與“寫”這個動作沒有什麽關聯,不過是人行世間,有所感觸而已。但這樣的感觸每一次都顯示出了驚心動魄的能力,究其原因,不過是詩人已經從紛擾的人世退回到了純粹的個人心境,而所謂禪意也不過是由這種心境中生發來霞光或彩虹。
我曾在一篇文章裏推測過:人類的第一句話一定是詩,因為惟有詩,才能傳達出這個物種初見這個奇異世界時的復雜而飽滿的情感,那是一種啞口無言,欲言又止,最終喋喋不休的強烈的表達欲。如果這種推測成立,那麽,黑光現在就是近距離聆聽過“人類的第一句話”的人之一,他如此專註地側耳傾聽着造物主的一舉一動,然後盡可能忠實地記錄了下來,為我們保留了詩歌原有的音色。
“願活着,願放鬆/遍地野草,無挂無牽”。這是黑光在《自身》中發出的單純的願景,也是我們每一個人對他的祝願,對自身的冀盼。
附:黑光詩選
黑光,又名黑光無色,本名程新橋、程豔中, 1971年生於安徽懷寧。1995年開始現代詩創作。著有詩集《有情衆生》、《人生雖長》。信仰佛教。
人生雖長
鉛筆雖長,有寫短的時候
人生雖長,有衹剩最後一天的時候
一切都是瞬時
清風啊,明月
城市啊,燈火
雖然有許多疾病,但我愛
有許多刀尖抵着背,然我忍耐
我從淤泥裏擡起頭來
撐開大大的緑葉
大大的花朵
我無所顧忌了啊
多空啊,多亮啊
我要多一百衹眼睛多好啊
多歡啊,多悅啊
我要多一千個手臂多好啊
在深圳
衹有一種可能
可以坐下來好好休息
身體病了
帶我走到草地上
一些無業的人早早來到草地
或坐或躺
或看報紙
或東張西望
他們都是一個人一個地方
頭上有樹陰,或身旁有矮木叢
什麽時候我可以再次扛着背包
把深圳的大街小巷重走一遍
什麽時候我能聚攏一堆雲
下點雨,濕一濕那樹下獨坐的青年
生命之美
生命之美,不外乎眼前之榕樹
不外乎榕樹下盤腿而坐的我
我周邊的青草泥土和落葉
都沒有願望
都滿足於此時
病居梧桐山有感
臨水觀山,山清晰如嬰兒
觀我自己,不如山之靜謐
我悲這人的世間, 從不平靜
而我自己,內心又何曾安息
自然而然
花兒開了
自然而然
泉水流了
自然而然
我就病了
我歇在這多樹的山腳
一個輕度城市化的鄉村裏
周圍沒有熟人
少交遊
少污染
多孤獨
多自我潔淨
我感激我的存在
和一切的生命體
花開落葉
悲與喜
流動與靜默
不斷鍛造我
一次出遊
我有大情志大優美
好比雲天
梧桐山雖不巍峨
足以讓我抒懷
漫步山道湖邊
涼風拂面
一解千愁
路間偶有幾個人閃爍
偶爾的車輛迅速跑過和消失
就像人生的幸福
一旁野地裏長滿深草
那種迅猛又寂靜的活法
令我震顫與嫉妒
我想象我是某種小動物
正悠然其間
舞弄手足
享受自然之愛
人不應整天忙碌
人應無所事事
逃開那無形的現代鞭子
做自然之子
不知不覺走了有幾裏地
碰見一個女人
蹲在燈柱下哭
我不敢問
我內心也實有悲傷
被意志隱藏
是夜
是夜,樹葉寬闊
影子裏的星空斑斕
我厚重,仍懷有念想
人間的燈光,恆定
我愛過,滾過驚雷
如是,我也悲傷過
在細雨裏搗毀了一座獨木橋
碎木頭漂流遠去帶走一份執着
也如古木一年四季安靜
拋開花果默默變着年輪
一切匆匆而去
不可名狀
無論奔馬動草
車流市井
唯恍惚於我的記憶
我想問你在其中還好嗎
流水不曾薄我
流水也不曾厚我
我也不怎幹淨
我也不怎污染
我那麽地認識你
又那麽地不認識
剝一剝蓮子
又剝一剝癩葡萄
想一想
又無什可想
是夜,一陣嬰兒啼哭
似有神經過窗旁
自身
自身有礙,有愛,有淚邊笑
有椰風拂,蒿月照
雲心,塵心,層層
更是燈心
命裏百蟲嗜血
百蟲建塔
你見我面冷如鐵時
豈知我核子能量聚
願活着,願放鬆
遍地野草,無挂無牽
花園
園中紅花黃花
開得很是驚詫
看那緑葉
顯得平靜
端坐不動
深入緑色
見衆多流動
深入根莖
見昨日儲積
再深入
見無邊堵塞
化為蚯蚓
化為飛蟲
化為明日所見
大葉子樹
大葉子樹,細葉子樹
極大葉子樹,無葉樹
我不用思考地望着它們
僅僅望着,已很舒服
僅僅路過,已很悅樂
你的想法是你的
無關乎它們
你用概念切割我
也不關乎我
歌
風從樹葉
獲得風聲
刀鋒從血
覓到刀感
我這一生
守着一具
潔白骷髏
樂活
夏雨帶來涼爽
煩心頓去
雨後荷葉,水中遊魚
不厭喧囂世間之喧囂
獨享自個之樂活
木瓜樹結木瓜
椰子樹結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