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詩斌自選詩20首
組詩:雕刻10首
紀念碑
雪花落在紀念碑上
雪花一遍遍地撫摸着紀念碑
沒有人再來撫摸紀念碑了
沒有人再來瞻仰紀念碑了
整座城市的人都在埋頭趕路
衹有雪花靜靜地撫摸着紀念碑
——這塊竪立的磨刀石上
我仿佛聽見刀刃舔着雪水
霍霍的聲音
斑鳩在叫
斑鳩一直在叫
從春天叫到了夏天
從夏天叫到了秋天
從秋天叫到了鼕天
忙碌中的人們不曾聽見
忙碌中的人們不能聽見
聽見斑鳩在叫的唯有
坐在寂靜中的詩人
白露
藏身書櫃後面的那衹蟈蟈
每到深夜,它就叫兩聲
中間空出的一大段白
要我用什麽來填補
其實,它叫第一聲
我的心就涼透了
昆劇不能看,更是不能聽
尤其在午夜
尤其那《牡丹亭》
似要將一個人的魂魄
唱散
初雪
鼕至那夜,錫城小雨夾雪
我推着單車,一個人
步行在回傢的路上
這是農歷年的初雪,抑或
最後的雪。得珍惜
我故意放慢腳步,仰起臉
享受着雪粒打在臉上,像親人
贈予我的疼
鮮花是大地的疼
我不贊同:鮮花是大地的微笑
我以為:鮮花是大地的疼
終於在春天裏
以花朵的形式表達出來
窗下
雲朵滑動無聲
雲朵摩擦着天空無聲
我在晨曦裏的閱讀多麽輕
我在窗下的閱讀多麽輕
有人從東山采來枇杷,又
西山采來楊梅
一年一年的河水
一年一年的蘆葦
寂寞是銀
孤獨是金
我啞如水底的石頭,習慣被
淹沒,不想跳上岸來
之間
一棵樹枯了
一棵樹緑了
站在兩棵樹之間
我半枯半緑
雕刻
在身邊放一把刀子
孤獨的時候我就停下來
刻一會兒
當然我不刻自己
我衹刻石頭
石頭它不會喊疼
它至多衹會感到
和我一樣孤獨
心疼
我心疼樹幹裏的那些小蟲子
以柔軟之軀,一點一點
嚮堅硬的年輪中心掘進
我也心疼那些樹
被蛀時絲絲的疼痛與無奈
以及被蛀後巨大的虛與空
母親
廚房裏,母親帶來的土豆發芽了
雪白的大蒜頭也跟着發芽了
它們用發芽來提醒我
母親已回南京鄉下多日了
早晨出門時我喊母親
傍晚進門時我喊母親
吃飯時我喊母親
端茶時我喊母親
每喊一聲,我的眼睛就熱一次
心,就疼一次
母親走後,我的生活又
落滿了灰塵
知秋
天鵝扇動着修長的翅膀
刪滅人間的燈火和哭泣
逝去的事物正在返回
路途遙遠而寂寞
感謝肉身
給我卑微的靈魂以寓所
組詩:突然的美10首
春夜
突然聽見緑在跑動, 是在燈下
一小股緑在山坡或平原上
快速穿插。 夜深人靜
又聽見大部的緑在過河, 上岸
再輕
還是趟響了河水
一匹小馬聞聲來到了河邊
脊背有點偏瘦, 舌頭微紅
一定舔癢了河水
夜, 依舊冰涼, 但
已不是徹骨的那一種了
白鷺
一隻白鷺立在
距我衹有二米左右的路邊
引頸凝望的身姿仿佛一件
潔白光滑的瓷器
這是我在湖堤上散步時
突然發現的
此刻,我的心是空着的
此刻,我不敢嚮前挪動半步
此刻,這衹白鷺是膽大的
而我是膽小的
害怕它突然起飛我會被瞬間
打碎
在呼倫貝爾大草原
一棵草有呼吸就一定有心跳
它的心跳不在草尖,而是
藏在烏黑的泥土裏
當你彎腰,手指觸摸到
一棵草葉時
它的心跳可能比你更為急促
但要聽清一棵草心跳的聲音
僅僅彎腰或蹲下身來是不夠的
草說:你得俯下身來
把耳朵貼在牛羊走過的
這片土地上
靈隱寺
太陽從烏雲裏探出頭來
打了一聲招呼,這一天
就再沒露面
整個靈隱寺濕漉漉的
水珠從樹葉上滴下來
來燒香的人依舊很多
飛來峰下的清池裏
浮在水面透氣的烏龜
比寺裏的和尚還要多
一個人的午後
一隻烏鴉飛過天空,因此說:白紙黑字
一隻烏鴉蹲在枯枝上,因此說:沉默是金
一隻烏鴉的沉默讓天空更高更遠,因此說:
天高任鳥飛
一隻烏鴉一生衹叫幾聲,因此說:兇多吉少
一隻烏鴉卻是天空的全部思想,因此
一隻烏鴉的失蹤,讓天空顯得無限的蒼白
暮春
野地裏,靜靜生長着
三株嚮日葵
其中最小的一株
瘦瘦地開花了
花蕊裏停住的一隻
細小的紅蜻蜓
是奶奶多年前丟失的一根
綉花針
浮萍輕輕合攏了河面
仿佛踏着浮萍
不用踮腳
我就能過河去
仿佛張開雙臂
我也能像那衹鳥
從一棵樹上
飛到另一棵樹上
一朵張望的蘭花
聽見腳步聲
她伸長脖子張望
這一張望
將自己嬌美的容顔過早地打開了
經過二月的我恰好看到
後悔
慌張
她喊
此時春風距離江南還有八百裏的路程要趕
一場小雪也在路上
給垂釣者
我對鈎子,尤其倒刺的厭惡
與恐懼,如同血暈
我厭惡那個發明帶倒刺鈎子的人
我厭惡鈎子的使用者
每次看見夜釣的人來到河邊
我就會在臨河的窗內為他虛設好場景:
“他剛拋好鈎子,架好釣竿
他剛坐靜下來
就有哭聲隱約飄來
辨不清從何方向
漸漸地
越來越清晰
分明是一個女人
凄厲的哭聲
從魚竿下方的水底傳上來
一個裸體的女人
自虐式地
咬住帶倒刺的魚鈎
浮出水面
她不怕疼?”
這樣的虛設常常令我自己
胸悶,頭皮發麻
而夜釣者
坐在路燈下,泰然自如
我衹愛這一小節古運河
一
古運河太長。從京城到杭州
我衹愛它位於無錫城區
妙光橋到亭子橋
這一小節
二
傍晚,我沿着河堤散步
像一截移動着的樹樁
人們不斷從我身邊錯過
白天不時巡航河面的那衹灰鸛
此時,它正棲隱在某棵柳樹上
我知道是哪一棵,但不指認
同我一樣,這衹灰鸛
它也衹愛這一小節古運河
纔成為留鳥
三
我還知道這衹灰鸛的更多秘密
白天,我從臨河的窗口
偷窺過它很多次
有時它會立在堤下
凸出水面的石頭上,靜靜地守望
河面出現的任何一絲動靜
堤上人們走動的腳步聲
並不能讓它受到驚擾
垂嚮水面茂密的柳枝以及
濃重的陰影是最好的蔽隱
灰鸛深知這一點並善於利用
四
相比我用粗笨的食指尖
輸入屏保密碼激活手機
灰鸛,它用細長的喙時不時登錄
並激活這節古運河
顯得尤為嫻熟
五
此時,路燈升起,該輪到蝙蝠出場了
它們兄弟衆多,身着統一的服飾
在河面和柳枝之間來回穿梭
“蝙蝠在這裏,那裏……
每衹蝙蝠都想試用月亮這塊滑板?”
我纔獲得對它們的好感
甚至有點嫉妒
六
我還知道
這節古運河更隱秘的秘密——
運河有時也會自己打開自己
衹在兩岸空無一人時的深夜
像少女臨睡前解開上衣的第一粒鈕扣
月亮成為另一個偷窺者
註:“蝙蝠在這裏,那裏……
每衹蝙蝠都想試用月亮這塊滑板?”
——詩人黃梵所寫的詩句
秋風起
一場雨後,岸上的柳樹
落下的葉子更多了一些
河水開始轉涼
魚兒開始下潛
河面開始變得
一天比一天平靜
歡愉的日子即將結束
或已然結束
那衹被稱為灰鸛的留鳥
守望河面的時間
一天比一天加長
夜幕下,它仍立在
堤下的石頭上
竪着脖子,不肯回到枝頭
窗內的人,察覺到了
這些細微的變化
卻閉口不言,轉過身去
他又品了一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