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捷尔纳克1946——1953年诗作
哈姆雷特
喧嚷嘈杂之声已然沉寂,
此时此刻踏上生之舞台。
倚门倾听远方袅袅余音,
从中捕捉这一代的安排。
朦胧的夜色正对我照准,
用千百只望远镜的眼睛。
假若天上的父还肯宽容,
请从身边移去苦酒一樽。
我赞赏你那执拗的打算,
装扮这个角色可以应承。
但如今已经变换了剧情,
这一次我却是碍难从命。
然而场景巳然编排注定,
脚下是无可更改的途程。
虚情假意使我自怜自叹,
度此一生决非漫步田园。
1946年
张秉衡译
三月
大阳散着热气,累得汗水淋漓,
峡谷狂乱呼啸,如同着了迷。
春天的活儿可真够多呀,
好像健壮的女饲养员忙个不迭。
雪,缺乏血液,奄奄一息,
树枝露出高低不平的青皮。
可是木叉在施展无穷的力量,
牛棚里弥漫着盎盎的生机。
这样的夜呀,这样的白昼与黑夜!
晌午时刻融化了的雪水滴滴,
房檐下倒垂的冰溜那么纤细,
彻夜不眠的溪水叨叨絮絮!
马厩牛棚,都把门栏敞开。
鸽子在雪地上啄食麦粒,
万物复苏,全是因为——
清新的空气中飘来了粪肥的气息。
1946年
乌兰汗译
复活节前七日
四周仍是夜的昏暗,
时光还是这般的早,
苍穹悬挂星辰无数,
颗颗如白昼般光耀。
若是大地有此机缘,
梦中迎来复活诗篇。
四周仍是夜的昏暗,
时光还是这般的早。
广场始终这样平展,
从十字路铺向街角;
待到黎明暖风吹拂,
千年的日子还嫌少。
大地仍是光秃一片,
无奈依旧赤手空拳。
夜半钟声如何敲响,
配合圣歌婉转回环。
从复活节前的三日,
拧成了漩涡的水花,
不停地淘掘着两岸。
就在基督受难之日,
树木没有一丝装扮,
仿佛祈祷者的行列,
松林挺起排排躯干。
但是在那城镇之中,
会聚在狭促的空间,
光秃秃的林木一片,
凝望着教堂的栏栅。
它们眼中充满恐惧,
惊骇之色一目了然。
土地崩裂摇撼震荡,
庭园举步走出栅栏,
它们要为上帝安葬。
在坛口看到了灯光,
黑披风和蜡烛成行,
还有那悲哭的面庞——
遮住坛巾
捧送十字架的仪仗,
你要躬身低首施礼,
门外肃立两株白杨。
行列绕过一座院落,
沿着人行道的一旁,
把春天和她的言语,
一并带到教堂门廊,
空中散发圣饼余香。
阳春三月晴空飞雪,
洒向阶前残疾人堆:
似乎门内走出一人,
奉献打开银色约柜,
布施净尽毫无反悔。
连绵歌声迎来黎明,
悲怆号啕已然尽兴。
使徒们默默地行进,
遥看那旷野的孤灯,
呐心泛起空冥寂静。
待到得知春的消息,
一夜消失七情六欲,
只须红日喷薄欲出,
面对复活更生伟力,
死神也要悄然退避。
张秉衡译
白夜
久已远去的时光又在眼前飘荡,
那幢房屋就在彼得堡的一方。
地主之家掌上明珠降在草原上,
你来自库尔斯克才走进了学堂。
美好迷人的你自有多少钟情郎,
那个白夜却只有你我人一双。
互相依偎着坐在你家的窗沿上,
仿佛从你的摩天大厦凌空眺望。
瓦斯街灯真象那纷飞的蝶儿狂,
初次的战栗催来了黎明时光。
轻声曼语我询你倾诉肺腑衷肠,
心儿飘向那片朦胧沉睡的远方。
同样的情感拴紧了你我各一方,
心底都在把羞怯的忠诚隐藏。
真象是那尽收眼底的全景图像,
宏伟的彼得堡在涅瓦河边依傍。
就在这洋溢着春意的白夜时光,
沿着那远去的河流山川走向,
夜莺为一支支赞颂曲卖弄舌簧,
无边的林海尽情让那歌声徜佯。
惹人怜的黄口鸟儿也无法拒抗,
婉转啼鸣出自那弱小的胸膛;
这一切唤醒的只是不安和叹赏,
充满在深远而迷人的林海茫茫。
象是那赤脚的朝圣者漫步仿徨,
白夜沿着篱栅走来不声不响;
它身后牵出几丝窗边絮语声浪,
偷听到私房知心话回响在耳旁。
沿着一家一户庭院的木板围墙,
顺路听来的言语声流连倘佯;
苹果树和樱桃树舒展枝条臂膀,
披上了淡白色繁花点点的新装。
这一株株一片片的林木排成行,
幽灵似的白色身影投在路旁;
仿佛为了告别白夜而挥手张扬。
赞赏她此行不虚并且见多识广。
1953年
张秉衡译
春天的泥泞小路
天边燃尽晚霞的余光,
在荒僻的松林泥泞路上,
朝向远方乌拉尔的田庄,
骑者踟蹰仿徨。
慢走的马儿悠悠晃晃,
象是迎合着蹄铁的音响,
还有那叮咚潺的泉水,
一路匆匆赶上。
暂且松开手中的绳缰,
骑者让那马儿慢步倘佯,
春汛泛起了沉闷的轰响,
近在身边路旁。
仿佛是有人哭笑无常,
原来是蹄下的砾石相撞,
还有那连根掀起的树桩,
卷入漩涡飘荡。
燃尽的晚霞闪烁余光,
衬出远山林木墨色苍茫,
宛如那报警的钟声敲响,
枝头夜莺欢唱。
沟谷旁一株孤单垂柳,
俯身低下枝叶纷披的头,
骑者学那古时绿林魁首,
唿哨一声长啸。
这炽热的情怀和操守,
是为了怎样的恋人烦忧?
填满霰弹的枪口乌油油,
要在密林寻仇?
原来是带着满身污垢,
走出政治逃犯的藏身沟,
朝着骑马或徒步的朋友,
走向游击哨口。
苍天大地丛林和田畴,
都捕捉到这声音的稀有,
里面包含着迷惘和痛苦,
幸福伴着忧愁。
张秉衡译
倾诉
生活又是无缘由地返回,
和它曾古怪地中断一样,
我依旧在那古老街道上,
也是相同的仲夏日时光。
同是那些人和那种烦忧,
夕阳的余辉也不曾尽收,
但死样的昏暗匆匆奔走,
把那霞光抹上马场墙头。
女人们披上廉价的裙衫,
夜晚才把那高跟鞋试穿,
过后在那铅皮的屋顶上,
反射出敲击阁楼的音响。
依然是迈着倦怠的脚步,
迟缓地跨过了那道门槛,
从地下室上来走到地面,
取了一条斜径穿过庭院。
我仍是准备了种种借口,
可又觉得总是依然如旧。
善意的女邻居绕开避走,
留下我们两人在她身后。
千万不要哀伤痛哭失声,
也无须撮起肿胀的双唇。
这会勾起心中痛楚深沉,
别触动火热青春旧伤痕。
红酥手不要抚在我胸间,
你我有传情达意一线牵。
无心无意之中时时相见,
任它摆布听凭命运偶然。
年华流逝你会结成婚配,
忘却那一时的迷恋沉醉。
成为妇人需要跨一大步,
神魂颠倒也须勇气十足。
面对女性的迷人的双手,
俏丽颈背和圆润的肩头,
满怀缠绵和眷恋的感受,
我的虔诚景慕永世不休。
暗夜尽管投下一副铁环,
把我完全限在忧伤之间,
还有更强的力牵向一边,
那是激情在召唤着割断。
1947
张秉衡译
城市之夏
细语轻声,
伴着热切的步履匆匆,
青丝漫卷发顶,
颈后略见蓬松。
头饰之下,
女人的目光透过面纱,
抬头回首霎那,
辫梢飘拂挥洒。
酷热街巷,
预示着夜来雷雨一场,
沙沙脚步声响,
紧傍庭院宅旁。
断续雷鸣,
天边响彻清脆的回声,
帘卷徐徐清风,
窗前轻轻飘动。
万籁俱寂,
大地依旧蒸腾着暑气,
闪电时断时续,
扫亮暗夜无际。
灿烂辉煌,
又是一天炎热的朝阳,
街心积水闪光,
夜来骤雨一场。
苦脸愁眉,
仿佛惺忪睡眼低垂,
百年椴树巍巍,
浓香繁花未褪。
1953
张秉衡译
风
死去的是我活着的是你,
风儿如泣如诉,
撼动了丛林和房屋。
它摇荡的不是棵棵松树,
却是成片林木,
在无尽的远方遍布,
就仿佛是帆樯桨橹无数,
港湾水上沉浮。
决非争那豪气十足,
也不是为了无名的怨怒,
只是伴着烦忧,
为你把摇篮曲寻求。
1953
张秉衡译
酒花
常春藤缠绕着爆竹柳,
树下把避雨的地点寻求。
一件风衣披在你我的肩头,
拥抱着你的是我有力的双手。
原来这并不是常春藤,
却是浓密的酒花一丛丛。
那就更好让我们打开披风,
让它在自己身下宽舒地层平。
1953
张秉衡译
初秋艳阳天
醋栗叶子长得粗厚繁茂,
人在家中笑得门窗在叫,
主妇们切割盐渍加调料,
丁香嫩芽放在卤汁里泡。
树林子象是在一边嘲笑,
把这些笑声朝山坡上抛,
榛树在那里受阳光炙烤,
泉是被篝火的热气烧焦。
这里一条小路下到山谷,
还有许多干枯的水朽木,
那片片积水怜爱这初秋,
把这一切都收容在一处。
世界原本单纯而又清楚,
决非聪明人设想的糊涂,
就好比水淹了苍翠林木,
一切的一切都有着归宿。
一旦面前的一切都烧光,
眼睛也无须徒然地迷惘,
那白色的秋天的雾茫茫,
却象蛛丝一般粘到窗上。
从庭院篱墙引出的小路,
消失在一片桦树林深处,
院里笑声伴着家务忙碌,
同样的笑语欢声在远处。
1946
张秉衡译
婚礼
遮不住门后片语只言,
说不尽的话续续断断,
子夜以后才求得安闲,
极度的困倦迎来黎明,
多么想阖上睡眼惺忪,
客人们纷纷告别散尽,
回去的路上伴着琴声。
琴手也从甜梦中惊醒,
再把那琴键按在手中,
白色键盘上手指飞腾,
伴送远去的笑语欢声。
一切又一次重新开始,
说不尽的话无休无止,
这是温暖的亲人酒宴,
直接送在新人的床边。
新娘裹起雪白的衣裳,
喧闹衬托出仪态端庄,
象一只白孔雀在飞翔,
轻轻地擦过你的身旁。
她频频地轻轻点着头,
不时举起纤细的右手,
轻快的舞步踏出拍节,
活象那一只只的孔雀。
欢乐的喧闹掀起激情,
旋转的轮舞脚步轰鸣,
恨不能寻找一个地缝,
跳进去消失无影无踪。
小小的庭院睡醒了觉,
你言我语的声音喧闹,
夹杂着家务事的商讨,
不时爆发出一声大笑。
抬头望见无际的天穹,
一些瓦蓝的斑点腾空,
原来是一群家养驯鸽,
欢快地飞出小小樊笼。
贺客走过一侧的庭院,
轻松愉快地参加喜筵,
手风琴伴着笑语欢颜,
早早就来到新娘门前。
一扇扇门用毡布镶边,
它们好象是忽然想起,
也急忙赶来参加婚礼,
祝一对新人百年长寿,
表达了养鸽人的心意。
生命原本只是一瞬间,
我们要融化为一点点,
混合在所有人的心田,
也是对所有人的奉献。
然而现在只有这婚礼,
还有窗外传来的歌声,
衬托着瓦蓝色的鸽群,
还有这如睡如醒的梦。
张秉衡译
秋
家里的仆人已被我遣散,
亲朋好友各在天之一边,
总是那种一个人的孤单,
充满我心中和那大自然。
在这荒凉的看林人小屋,
只留下你和我厮守居住。
象是歌中唱的那些小路,
丛生的杂草淹没了半数。
凝望着我们的圆木围墙,
如今也带上满面的忧伤。
我们答应不要任何阻挡,
我们宁愿死得公开坦荡。
我们常无言对坐到夜深,
你埋头女红我手捧书本,
直到天色微明不曾惊醒,
记不清何时才停止亲吻。
让满树的秋叶尽情喧闹,
无所顾忌地在风中飘摇,
昨日的悲伤还迟迟未了,
却胜不过又添新愁今朝。
让我们倾听九月的音声,
都是些眷恋和叹赏之情!
一切都成了秋天的絮语,
直到精疲力竭生命告终!
象那丛林一样枝秃叶光,
你也仿效着卸去了衣裳,
就这样投入拥抱的臂膀,
只是一件绸衫遮在身上。
当生活陷入烦恼与痛苦,
你却能阻挡了绝望之路,
你的美就在于勇气十足,
就是它把你我牢牢系住。
1949
张秉衡译
童话
这是在很久以前,
一个神话般的远方。
一个骑士沿着河旁,
穿过广漠的草场。
他忙着寻条小路,
但透过草原的尘雾,
迎面看到浓密树木,
就在前方远处。
飒爽的精神减弱,
心中一个念头闪过,
饮马不能走近小河,
快把缰绳松脱。
但骑士并不听从,
驱使马儿任意奔腾,
飞快地跑了这一程,
朝向山岗树丛。
转过了一座山丘,
又来到了一条干谷,
林中草地遇在半途,
越过山峰一处。
眼前是一片洼地,
一条小路出没草际,
循着野物点点足迹,
来到它们饮水地。
象是聋人不听唤,
也不信自己的感官,
只顾牵马走下陡岸,
让马儿畅饮一番。
幽暗的洞在河边,
洞的前方一片浅滩,
仿佛一股琉璜绿火,
照亮洞口山岩。
骑士眼前的所见,
是血色的烟雾一片,
还有那茫茫的林海,
似在远方召唤。
骑士急忙挺起腰,
策马越过一个山包,
迎着那个召唤快跑,
响应它的感召。
他紧紧握住长矛,
原来是他亲眼看到,
一条龙的头和尾梢,
还有坚硬鳞爪。
龙张口打个呵欠,
喷出火光象是闪电,
绕着一个妙龄少女,
整整盘了三圈。
当中还有一头蛇,
身躯蜿蜒象根长鞭,
用它那凉滑的脖颈,
搭在少女双肩。
按照那里的习惯,
凡是美丽的女俘虏,
都要当作最好贡献,
送给林中怪物。
少女的父老家乡,
情愿拿出房舍田庄,
作为这姑娘的赎金,
向龙提出报偿。
那蛇缠住她的手,
又紧紧裹住她咽喉,
要把牺牲者的痛苦,
让这姑娘尝够。
看到这样的哀求,
骑土又怎么能忍受,
手持长矛腾空而起,
誓与龙蛇搏斗。
转眼即是几百年,
同样的云同样的山,
同样的溪流河水间,
悠悠岁月依然。
骑士头上的战盔,
厮杀中被打得开花,
忠实的马踏住了毒蛇,
让它死在蹄下。
那马和龙的尸体,
并列着倒在沙滩上,
少女受惊神志不清,
骑士昏迷不醒。
头上是红日当空,
瓦蓝的天清明无风。
这姑娘是大地之女?
还是郡主王公?
有时是感到幸福,
不禁流下欢乐的泪,
有时仍旧如痴如醉,
忘记一切昏睡。
两人的心还在跳,
他和她在争取生命,
有时渐渐恢复清醒,
有时重入梦中。
转眼即是几百年,
同样的云同样的山,
同样的溪流河水间,
悠悠岁月依然。
张秉衡译
八月
象是忠实地遵守着诺言,
旭日早早就在天边出现,
一道道红里透黄的光线,
从窗帘直照到长椅跟前。
这赭石色的温热的阳光,
照遍了附近的树木村庄,
潮湿的枕巾和我的卧床,
还有书架后面那一面墙。
我想起是为了什么原因,
才会稍稍沾湿了这枕巾,
就是梦见你们为我送行,
一个随着一个走在林中。
你们三三两两或是一群,
这当中不知谁忽然想到,
今天按旧历是八月六号,
基督变容节恰好在今朝。
那是没有火的普通的光,
来自那基督变容的山上,
让秋日显现上天的征兆,
普天下的人都受到感召。
你们穿越着走过的地方,
是一片细小光秃的赤杨,
但这墓地林叶上的颜色,
却象刻花糕饼似的姜黄。
摇动树顶的风已经平静,
仰望着温柔闲适的天庭,
远处的雄鸡一声接一声,
不断地唱出报晓的啼鸣。
在这丈量过的国有墓地,
到处都是死一般的静寂,
看着我已经逝去的面庞,
掘个墓穴比照我的身量。
你们大家都会亲耳听见,
一个平静的声音在身边,
那是已经预知天意的我,
说话的嗓音丝毫没有变:
“永别了,在这基督变容
和救主节的晴朗的一天,
请用那女性温柔的手掌,
最后抚平我命运的创伤。
永别了,多年不幸时光,
女人的变幻荚测的召唤,
无止境的卑微还有低贱!
一生我都在充分地承担。
永别了,伸展宽阔翅膀,
为的是勇敢自由的飞翔,
伴送着世间的创造之神,
还有那应验的言语篇章。”
张秉衡译
冬之夜
没有了任何分界,
天地之间是一片白。
桌上燃起了蜡烛一台。
象那夏日的蚊虫,
一群群地追逐亮光,
团团的雪花扑向门窗。
风雪在窗面凝挂,
结成圈圈道道冰花。
桌上燃起了蜡烛一台。
烛光映照在屋顶,
投去手足交叉的影,
那是结合一起的运命。
褪下的两只小鞋,
落到地面发出轻响,
几点烛泪滴落衣裳。
一切都已经消失,
风雪的夜是一片白。
桌上燃起了蜡烛一台。
灯火在风中摇荡,
诱惑的天使在飞翔,
展开那两只爱的翅膀。
整个二月是这样,
天地之间是一片白,
桌上燃起了蜡烛一台。
1946
张秉衡译
分离
他从门槛上向里张望,
认不出这就是家。
她的离去就象是逃亡,
把凌乱痕迹留下。
这儿一切都是乱糟糟,
看不出怎样才好,
因为两眼布满了泪痕,
只感觉头脑昏沉。
清早起就是嗡嗡耳鸣,
是梦中还是清醒?
为什么心中总是浮现
对那大海的思念?
仿佛透过结了霜的窗,
见不到希望的光,
心中盘结双倍的悲伤,
有如荒漠的海洋。
她那可亲可爱的面庞,
对他总是一个样,
象是漫长的一道海岸,
总要拥抱那涌浪。
潮水不断涌来又涌退,
淹没砂石一堆堆,
随同她的面影和形体,
他的心沉入海底。
在那痛苦恼人的时光,
生活总伴着迷惘,
她乘了命运的大海浪,
漂浮到他的身旁。
在数不尽的困苦当中,
绕过多少个险滩,
携带着她的惊涛骇浪,
任她沉浮漂荡。
如今她已经永远离去,
许是屈从于暴力,
两个人被这分离吞食,
悲伤永不会消失。
他茫然环顾左右四周,
她确已匆匆出走,
到处是一堆堆的杂物,
翻捡过个个抽斗。
直到傍晚他仍在彷徨,
捡拾留下的衣裳,
一件件放回她的衣箱,
还有剪裁的纸样。
突然她似乎就在眼前,
手缝的内衣一件,
带着不曾抽出的针线,
泪水代替了语言。
1953
张秉衡译
客西马尼的林园
远方闪烁的群星,
无意照亮蜿蜒的路程.
小路盘旋在橄榄山,
脚下水流急湍。
芳草地中断在半途,
后面开始的是银河路。
亮灰色的橄榄果,
要拼命乘风举步。
尽头就是那沃土的林园,
他吩咐门徒留在墙边,
“我心万分悲痛,
你们要和我一同儆醒”。
无所不能地显现神迹,
他已从容地放弃,
如同拒绝了高利借贷。
如今已经和我们一样,
无需任何赎买。
遥远的夜,
已是一片空幻,
茫茫的虚无缥缈间,
只有这一处可住的林园。
眼望这昏暗的虚空,
既无始也无终,
他极力祈求天父,
把这苦杯免除。
祈祷减轻了倦怠,
他又一次来到园外。
但门徒已被困乏战胜,
纷纷倒在路边草丛。
他把众人唤醒:
“天父让你们与我同在,
却睡在这里一动不动。
人子的时刻已到,
他已被卖在罪人手中。”
话音刚刚落下,
出现了流浪的奴仆一群,
他们手持刀剑棍棒,
前面的犹大是带路人,
准备好出卖的一吻。
彼得拔剑和暴徒对抗,
一人的耳朵被斫落地上.
他的声音响在众人耳旁,
“收起你的剑,
刀枪解决不了争端。
“难道不能请求我的父,
派来无数的天兵相助?
仇敌那时就会四散奔逃,
不会损害我丝毫。
“生命的诗篇已读到终了,
这是一切财富的珍宝。
它所写的都要当真,
一切都将实现,阿门。
“请看,眼见的这些
都应验了箴言,
即刻就会实现。
为了这警喻的可怖,
我愿担着苦痛走向棺木。
“我虽死去,
但三日之后就要复活。
仿佛那水流急湍,
也象是络绎的商队不断,
世世代代将走出黑暗,
承受我的审判。”
张秉衡译
“人有名气并不见得美丽……”
人有名气并不见得美丽,
不是名气使人高大挺立。
不要事先准备档案资料,
不要对着手稿瑟瑟战栗。
创作的目的——是献出自己,
不是招摇过市,不是追求胜利。
如果成了人们口中的笑柄,
你一文不值,委实可鄙。
生活中不可自吹自擂,
生活得要如此这般:
赢得博大的爱慕,
听到来来的召唤。
应当在生命中留有余地,
不要在稿件中留下空白。
生活中的整章整节,
可以勾划到页边之外。
一头潜入无名者深渊,
在那里藏起自己的脚步,
如同一个村庄茫茫一片,
全村沉没于迷雾。
别人紧追慢赶走完你的路程,
踏着你的足迹,
但是你自己不必去分辨——
是失败还是胜利。
保持自己的本色,
丝毫也不能让步,
应当做个活人,活人,
只能是活人——直到生命结束。
1956
乌兰汗译
无题
你平时不爱说话,而爱耍小脾气,
可此刻却神采奕奕,容光焕发。
让我把你的秀美
深藏在诗的幽阁里。
瞧,灯罩里透出的亮光
已使这间陋室、
墙角和窗边,
以及我俩的身影面目迥异。
你跪在沙发床上,
就像土耳其人的模样。
无论在明处还是暗处,
你争论起来老是带着孩子气。
几颗项珠散落在你的衣裙上,
你神思恍惚又把它们串在一起。
你的神情那么忧郁,
你那坦率的谈吐丝毫也不掩饰。
你说得对,爱情这个字眼太俗气,
你一定要给它另起一个名字。
要是你愿意,我可以为你
重新命名整个世界和所有的词语。
难道你忧郁的神情能反映
内心深处的丰富情趣
和若隐若现的底蕴?
那么你的眼神为什么这样悲痛?
1956
毛信仁译
雨霁
宽阔的大湖像—只瓷盘。
湖的彼岸聚集着云团,
这一堆堆白色的云,
原来是严峻的山的冰川。
根据阳光亮度的交替,
树林也在把色调变更。
忽而整个儿燃烧,忽而又罩上
飘落烟尘的黑色阴影。
当淫雨霏霏的日子快要结束,
云雾中呈露出一片湛蓝,
天空在云隙间多么喜悦,
小草儿心田里多么欢畅!
风儿清除了远云,平息下来,
太阳把光彩朝大地抛洒。
绿色的叶儿晶莹滴翠,
就像有色玻璃上的写生画。
窗口宛如一幅教堂壁画,
圣徒、苦行僧和帝王
戴着失眠的闪光之冕,
自内向外朝永恒眺望。
仿佛辽阔的大地
就是教堂的内景,
有时透过窗口,竟能听到
圣歌合唱的袅袅余音。
大自然、世界、深邃的宇宙,
我守护你长久的造福,
满怀心灵深处的颤悠,
幸福的泪珠滚滚而出。
1956年
力 冈、吴 笛译
音乐
高楼像了望塔一般耸立。
沿着拐角上窄窄的楼梯,
两个大力士抬一架钢琴,
仿佛在把钟抬进钟楼里。
在浩瀚的城市海洋之上,
他们把钢琴不断往上高搬,
好像在攀登多石的高原,
铭刻戒条的古碑依稀可见。
如今钢琴已摆在客厅里,
城市在呼啸、喧哗和吵嚷,
犹如神话里海底的水下,
它沉在脚下仍安然无恙。
一位住在六层的居民,
从阳台上朝大地望去,
似理所当然地制控着,
他用双手将大地托举。
他回到房里之后弹出的,
不是别人谱写乐曲的清音,
而是自己的思想、赞美诗曲,
嗡嗡响的弥撒曲、沙沙响的树林,
一阵阵即兴乐曲表达了:
夜晚,火焰,滚雷般的消防水桶,
阵雨下的林荫道,车轮的敲击,
大街的生活,单身汉的命运。
萧邦就是这样,在烛光下,
在黑色的锯成的谱架上,
记录下了自己的幻梦,
取代过去的天真烂漫。
或是,瓦尔基里女神
沿着城市住宅的屋顶,
飞翔并发出雷电的轰鸣,
超越了世界,传遍四代人。
或是在柴可夫斯基笔下,
伴着地狱里的轰响和折裂声,
保罗和弗兰齐斯嘉的命运
把整个音乐厅感动得泪水涔涔。
1956
顾蕴璞译
初雪
暴风雪在室外狂呼怒吼,
把一切全都吹到远处。
卖报女身上撒满雪花,
售货亭也被大雪覆盖。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
我们仿佛不止一次地觉得,
雪是由于隐瞒,
并且是为了转移人门的视线而下的。
这个不知悔改的隐瞒者,——
在纷纷扬扬的洁白线条下
常常把你
从边远地区送回家!
一切都被掩埋在团团白雪中,
连视线也给白雪蒙住,
一个影子像个醉鬼,
摸索着走进院子。
它的动作急急匆匆:
大概再一次不得不
为什么人
隐瞒什么罪恶行径。
1956
毛信仁译
雷雨之后
空中充满疾驰而过的雷雨气息,
一切都欣欣向荣,一切都像在极乐世界里自由呼吸。
丁香长出一串串浅紫色的蓓蕾,
吸进一股股清新空气。
天气变化使万物生意盎然,
雨水把屋顶的流水槽溢满,
然而天空却越来越明亮,
连乌云后面的高空也一片蔚蓝。
画家的手笔越来越力量无穷,
把一切污泥浊水荡涤无遗。
生活,现实和往事,
已在画家的颜料缸里显得焕然一新。
对半个世纪往事的回顾,
孰像疾驰而过的雷雨那样纷纷后退。
世纪已不再受他的照顾,
该为未来开辟道路。
并非动荡和转折
才能为新的生活扫清道路,
而人们的坦诚、激情和献身精神
更应该倍受鼓舞。
1958
毛信仁译
密林中
秋天的树林长满了茸毛,
林中有阴影、梦和寂静。
无论松鼠、猫头鹰或啄木鸟
都不能把它从梦中惊醒。
当太阳登上白天的斜坡,
沿着秋的小径走进树林,
向周围斜视,担心的是,
林中有没有暗设的陷阱。
树林里长着蕨和悬钩子,
传出熊蜂的男性低音和中音。
整个林子扯满一张张蛛网,
还有那啤酒花球果的织锦。
林中是横七竖八的树木,
周围扬起云雾般的草屑,
远方遥闻喔喔啼的公鸡,
时不时中断悠扬的旋律。
怀着一种可怕的恐慌,
仿佛那里大祸已经临头,
公鸡们轮翻地用不同声调
向大地预言寒冬的节候。
1956
顾蕴璞译
雷雨
空中充满疾驰而过的雷雨气息,
一切都欣欣向荣,一切都像在极乐世界里自由呼吸。
丁香长出一串串浅紫色的蓓蕾,
吸进一股股清新空气。
天气变化使万物生意盎然,
雨水把屋顶的流水槽溢满,
然而天空却越来越明亮,
连乌云后面的高空也一片蔚蓝。
画家的手笔越来越力量无穷,
把一切污泥浊水荡涤无遗。
生活,现实和往事,
已在画家的颜料缸里显得焕然一新。
对半个世纪往事的回顾,
孰像疾驰而过的雷雨那样纷纷后退。
世纪已不再受他的照顾,
该为未来开辟道路。
并非动荡和转折
才能为新的生活扫清道路,
而人们的坦诚、激情和献身精神
更应该倍受鼓舞。
1958
毛信仁译
唯一的日子
在许多严冬季节里
我记得冬至那几天。
每个日子纵然不会重复,
却又数不胜数地再现。
那几个日子渐渐地
连结威整体一片——
那是所剩的唯一的日子啊,
我们觉得时间已停止向前。
我无一例外地记住它们:
严冬快要过掉一半,
湿漉漉的道路、滴水的屋顶,
大阳在冰上愈晒愈暖。
情人们仿佛在梦中,
彼此急切地吸引,
在高高的树梢上
椋鸟晒得汗涔涔。
睡眼惺忪的时针
懒得在表盘上旋动,
一日长于百年,
拥抱无止无终。
1959年
力 冈、吴 笛译
诺贝尔文学奖
我算完了,就像被围猎的野兽。
有的地方,人们有光明和自由,
可紧跟我的却是追杀的喊叫,
我已经无法到外面去走一走。
漆黑的森林和池塘的陡岸,
还有被砍倒的枞树的树干。
通向四方的路已经被切断。
一切都听天由命,随它的便。
我可到底做了些什么坏事,
我是杀人犯,还是无赖、泼皮?
我仅仅是迫使全世界的人
为我美好的家乡罗斯哭泣。
但尽管已面临死期,
我也相信,有朝一日,
善的精神定将压倒
卑鄙和仇恨的邪力。
1959年
余一中译
录自《俄罗斯白银时代精品文库·诗歌卷》
版本说明
顾蕴璞译诗,选自《帕斯捷尔纳克抒情诗选》,花城出版社1991
力 冈、吴 笛译诗,
选自《含泪的圆舞曲》,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
毛信仁译诗,选自《帕斯捷尔纳克诗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张秉衡译诗,选自《日瓦戈医生》,外国文学出版社1987
刘湛秋译诗,选自《苏联当代诗选》,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
余一中译诗,选自《俄罗斯白银时代精品文库·诗歌卷》,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