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0日 星期五終於又上路了,洛杉磯離聖地亞哥衹有一個多小時車程。離開了洛杉磯華人旅館那個髒窩,到聖地亞哥又住進了清潔的青年旅館。聖地亞哥是美國海軍司令部所在地,中途島號航空母艦退役後在這裏公開展示,是聖地亞哥一大景觀。號稱軍事發燒友,喜歡戰爭片的我,當然不能錯過。 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襲擊珍珠港,美國太平洋艦隊損失慘重。之後,日本又計劃襲擊中途島。美國破譯了日本的電報,在中途島部下羅網,要與日本人决一死戰。結果,中途島一戰日本人損失了四艘航母,美國衹損失一艘,可謂大捷。現在展出的這艘航空母艦並沒有參加過中途島戰役,衹不過是以中途島命名而已。中途島號航空母艦甲板上放了很多戰鬥機,大部分是現代飛機。我登上航空母艦很興奮,急着忙着與母艦、飛機合影。亂拍一通之後,纔靜下心來慢慢參觀。我首先登上了指揮塔。站在指揮室裏,電影中當年艦長指揮航母作戰的場面,飛行員們捨身赴死的鏡頭又顯現在眼前。大部分去攻擊日本航母的美國飛機都有去無回,飛行員們更是生還者寥寥。勝利,是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內艙甲板有幾架二戰時的老飛機,還有很多老照片,再現了當年的戰爭場景。再下邊是生活區,官兵們在這裏吃飯、睡覺、休息、娛樂。生活區裏還有一個小教堂,參加戰鬥之前,牧師在這裏給官兵們做禱告,保佑他們平安歸來,或是死後上天堂。是人都怕死,古今中外都一樣。牧師大概相當於共産黨軍隊中的政委,專門給官兵們做戰前動員和戰後安撫。我始終佩服那些能慷慨激昂鼓動別人上戰場拼命,自己卻心安理得的人。我幹不了這事兒,心太軟。看別人吃苦受難就感同身受,永遠也幹不成大事。航空母艦上的講解員、服務員大都是七、八十歲的老人。估計他們是退役的老兵,在艦上做義工。有一位講解員,可能是太老了,領導把他安排在一個很少有人去的地方,這樣工作可能輕鬆點兒。我請他幫我照相,他雙手顫抖,幾乎連按快門這樣簡單的動作都完不成。有意思的是,這些老人無一例外都是白人。而滿大街的流浪漢、乞丐,不管老的、年輕的,絶大部分都是黑人。文化差異可見一斑。寫到這裏,突然感覺有點不對。不知不覺中,我把自己繞進去了。我現在也是流浪漢,是否也是文化水平太低的原因呢?哈哈。我在航空母艦上轉了有四個多小時,下船時天都快黑了。母艦旁邊的岸上有一座巨大的雕像,原型來自於二戰結束時,美國時代廣場上歡慶勝利的那張經典照片:一個水兵抱着一個素不相識的姑娘熱烈親吻。美國人的浪漫,美國人的真實,美國人的驕傲。那是一個非常令人感動的場面,非常激動人心的瞬間。回憶戰爭,回憶災難,有時可以使人忘掉眼前的痛苦,平息一些無謂的抱怨。是啊,與那些成千上萬的年輕生命瞬間蒸發,轉瞬消失的年代相比,誰能說自己不是生活在幸福之中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