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杉磯長途汽車站,遇到一個中國人。他在等人來接他去華人家庭旅館,每晚十美元,還包柴米油????。我聽說過十美元的家庭旅館,但沒見過什麽樣。這次來洛杉磯我沒有預定住處,正好和那個中國人一起去十美元的家庭旅館看看。接我們的人開車開了很遠,來到洛杉磯東部的一個小鎮。小鎮雖然有點舊,但街道、房子也還算整齊。可進了這座二層小樓的家庭旅館,就像進了貧民窟。屋裏的鞋亂扔一地,桌子上殘羹剩飯一片狼藉。到處都是垃圾,也沒人收拾,黃色的地毯已經變成了黑色。廚房裏更是髒亂不堪,到處都是油污,蟑螂滿桌爬。客廳裏沙發上,拐角處,車庫裏都睡着人。後來知道,住在這裏的人都是來美國打工的,大概也都是黑戶口。 由於我來的早,房間還沒有騰出來。昨晚坐了一夜大巴,我已經有點筋疲力盡,躺在一個小沙發上就睡着了。睡醒了,去超市買了一些吃的東西回來,做了一鍋疙瘩湯。在北京時我喜歡喝疙瘩湯,感覺很可口。可我做得這鍋疙瘩湯卻太差了,像一鍋豬食。這時,女房東來了,打扮得花枝招展。她四十來歲,是個東北人。十塊錢本來應該安排我住在幾個人同住的大房間。可能是大房間住滿了,剛走的人住的是一個二十元的單人間。反正空着也是空着,女房東就讓我住了進去,房租還是十塊錢。我做飯時,廚房裏還有一個中年人在煮麵條。我跟他搭訕,得知他姓劉,是山東人,比我小十歲。他是餐館廚師,在美國打工三年多了。最近,他打工的那傢餐館生意不好,倒閉了。老劉也失了業,衹能在傢呆着。吃過飯,老劉坐在客廳的沙發上發呆。我過去和他聊天,問他好萊塢怎麽走?老劉說他不知道。來美國三年多,他衹幹三件事:找工作,打工,睡覺。他為找工作走遍美國南部七八個州,從來沒去過公園,沒去過海邊,沒去過任何旅遊景點。老劉抱怨在美國打工不易,生活沒有意思,衹知道掙錢。沒有錢掙心裏發慌,掙了錢就往傢裏寄,自己從來不亂花一分錢。我問他往傢裏打電話嗎?他搖搖頭說,他往傢裏打電話,閨女都不願意接。衹有告訴她寄錢來了,才高興的說:“好,我去取。”我說你別寄錢給閨女,寄給你老婆。老劉一臉的無奈,苦笑了一下說:“還不知道我老婆現在跟誰過呢?”我趕緊拐彎兒說:“你不能把錢都給她們寄去,自己留點兒。以後老了沒錢可不行。”老劉說:“女兒上大學,不寄錢不行呀。”我給他出主意說:“你寄一半,自己留一半。”老劉默不作聲。我們又閑聊了一會兒,老劉突然跟我說,他在最後打工這個餐館工作了一個月,是最後一個走的。之前,十幾個員工,都是大陸來的。大傢一起工作,一起吃飯,睡一個屋裏,互相之間卻沒說過一句話。誰都不關心別人的事,自己的事也不願意讓別人知道。每天就是幹活,吃飯,睡覺。像我今天這樣和他聊天,三年來沒有過。老劉臉上的表情很復雜,感慨,苦澀,欣慰,感謝,好像都有一點。我此時的心情也很復雜,老劉有負擔,要供孩子上大學,養老婆,可能還有父母。這是他的牽挂,也是他的寄托。我光桿司令一個,無牽無挂,沒有任何念想,不是也很孤獨,很寂寞嗎!我和老劉真不知道誰比誰更好一點。老劉中午煮麵條吃,打了兩個雞蛋,也沒見他吃菜。下午我去城裏轉了轉,晚上回來,老劉正在煮粥,煮了一大鍋。見我回來,問我想不想喝粥。說實在的,我還真是想喝粥。離開北京快一個月了,還沒喝過粥呢。我覺得我和老劉已經是朋友了,也就不客氣的乘了一碗粥喝起來,喝完了纔開始做飯。老劉和面烙了一張大餅,問我吃不吃。我說:“你要是吃不了,我就來一塊兒。”晚上我做肉餡煎丸子,炒油菜。老劉喝粥吃餅,卻沒有什麽下飯的菜。我夾了幾個丸子給他,還有一些我買的榨菜。老劉客氣了幾句,也沒有拒絶。是啊,“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從舊金山來洛杉磯的時候,大巴上有兩個中國女孩兒。她們以前來過洛杉磯,說洛杉磯沒有什麽好玩的,衹有好萊塢值得轉一轉。我以前去過佛羅裏達的迪斯尼樂園,環球影城,所以也不想再去。第二天,我先到海邊看了看。洛杉磯的沙灘比舊金山好多了,遊客也很多。但水冷,沒法遊泳。晚上去好萊塢轉了轉,在星光大道走了走,照了幾張相。畢竟是世界著名的地方,熱鬧非凡。瑪麗蓮·夢露的雕像最吸引人,大傢都爭相與她合影。回到家庭旅館,掏了點米準備做粥喝。老劉走進廚房跟我說,他找到工作了,明天一早就走。我很替他高興,問他去哪裏工作?老劉說去鳳凰城,離洛杉磯幾百公裏,要坐六個小時大巴。老劉打開冰箱,從裏邊拿出一個塑料袋,伸手在裏邊掏了半天,掏出幾根小蔥。他把小蔥放倒竈臺上,望着我說:“這有幾棵蔥,我用不着了,你吃吧。”我不好意思駁他的好意,忙說:“謝謝,謝謝。”老劉轉身離開廚房,我在他身後高聲說道:“祝你一路平安!”老劉沒有回頭,他好象說了句什麽,我也沒聽清。是啊,我和老劉在這異國他鄉的小客店裏相識又分手,在這茫茫人世間,我們都是匆匆的過客。知道從哪裏來,卻不知道到哪裏去。命運像一根無形的繩子,拉着我們忽上忽下,忽左忽右。
20210521 02:18:53
我也居住在溫哥華,有微信嗎?
0 回復
20210510 17:33:45
於先生你好。剛剛不經意翻看到了你的故事。有兩件事情讓我欽佩和有共鳴:一個是自由環球旅行;一個是選擇親近自然的生活願望。真希望聽聽你這樣一位有真實經歷的自然人講講人和世界,人與自然,人與世間所有。你的心音一定會像來自波瀾不驚湛藍的湖水,恬淡寧靜;也會有如搖曳多姿墨緑的森林,活潑起伏。我想,你有一次這樣閑散灑脫的人生旅行,有一回如詩如畫的雜陳回味,此生無憾了!
0 回復
20210502 09:36:56
為什麽不多寫寫美國生活的多層面?來美國的人畢竟不都是高素質的人。
0 回復
20201203 03:53:01
人生中所有的遇見都是緣分……
0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