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洪烛
倉央嘉措心史
《倉央嘉措心史》由洪燭著,他書寫了倉央嘉措不是亡靈,他已轉世為詩的活佛。男人的憂傷一嚮是被掩飾與遮蔽的,身為六世達賴喇嘛的倉央嘉措更是如此,可他不會撒謊的詩歌,把內心的隱私全暴露了。隨着一遍遍傳唱,就像傷口被一次次撕開。哪裏衹是憂傷喲,比憂傷更憂傷,分明是疼痛啊。
如果擁抱衹有一次
如果日出衹有一次
我不會讓太陽落下去
如果花開衹有一次
我寧願不睡覺,也要守候着
我會抱得緊緊的,不敢鬆開
如果重逢衹有一次
不能讓離別再次發生
如果承諾衹有一次
說出口的話,一定要做到
如果信任衹有一次
任何藉口都將失效
如果生命衹有一次
該說的說了、該做的做了,
何必等待下輩子?
即使真的有來世
今生錯過的,來世還是會錯過
忍住了看你,卻忍不住想你
格桑花開了,開在對岸
看上去很美。看得見卻夠不着
夠不着也一樣的美
雪蓮花開了,開在冰山之巔
我看不見,卻能想起來
想起來也一樣的美
看上去很美,不如想起來很美
你在的時候很美,哪比得上
不在的時候也很美
相遇很美,離別也一樣的美
彼此夢見,代價更加昂貴:
我送給你一串看不見的腳印
你還給我兩行摸得着的眼淚
想得通就能想得美
想得開,纔知道花真的開了:
忘掉了你帶走的陰影
卻忘不掉你帶來的光輝
花啊,想開就開
想不開,難道就不開了嗎?
你明明不想開,可還是開了
因為不開比開還要纍
我也一樣:忍住了看你
卻忍不住想你
想你比看你還要陶醉:哪來的暗香?
不容拒絶地彌漫着心肺
空白
在布達拉宮
我挨個拜見那些死去的活佛
不,一個接一個
轉世的活佛
他們的遺體尚在
靈塔裏打坐。仍然像活着時
一樣沉思冥想
少了的那位六世達賴喇嘛
就是倉央嘉措
他不需要靈塔,也不需要宮殿
他衹需要遺忘,卻給人
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厭倦了思想,衹需要一塊空白
卻把更多的思考,交給了我
我在迷宮裏繞了好幾圈
還是沒找到他的出路
我想了很多,還是無法
把他留下的空白填滿
不負如來不負卿:
唱給瑪吉阿米的情歌
宮殿不是我的,是屬於神明的
無法邀你過來同住
袈裟不是我的,是屬於僧侶的
無法給你披上禦寒
駿馬不是我的,是從牧人那裏藉來的
無法載你夜夜入我夢
身體不是我的,是父母給的
無法每時每刻把你陪伴
心倒是自己的,但已貢獻給佛了
怎麽處理?真讓我左右為難
是讓它全部歸你
還是索性分成兩半?
道路不是我的,是大傢的
我還是與你相遇
故事不是我的,是別人的
我聽了還是想哭
天地不是我的,是屬於萬物的
我還是希望地久天長
你不是我的,是屬於遠方的
我還是願意等到海枯石爛
嗓子倒是自己的,為你唱一支歌吧
歌聲無法讓你快點到來
卻可能使你慢點離開
這一眼叫永遠
連明天都把握不住
我還是喜歡對你說永遠
你可以懷疑我,懷疑明天
一定要相信我的話,相信永遠
永遠是明天的明天,比明天更遠
我看見你,就看見永遠
連今天都不知如何度過
明知道諾言難以兌現
能給你的,也衹有一個諾言
永遠在河的對岸,山的那邊
你看見我,就看見永遠
別人有一片草原
容不下一個我
你衹用一根草
就拴住了我。這根草叫永遠
別人有一座宮殿
留不住一個你
我衹看了你一眼
就拴住了你。這一眼叫永遠
轉世前的回頭
離開故鄉的時候我沒有回頭
我到了拉薩,拉薩有更多的誘惑
離開拉薩的時候我沒有回頭
我到了青海湖,青海湖有更多的折磨
離開青海湖的時候我沒有回頭
前面還有另一個我,在等着
不是不想回頭,是來不及回頭
惟獨在離開你的時候
我纔回過一次頭。那還不是真實的你
是一個關於你的夢。夢醒了的時候
纔是離開你的時候
別人的回頭為了消愁
我的回頭為了讓愁更愁
讓前世的愁也能變成今生的愁
既然不能為你留下
就讓我把自己的憂愁帶走
既然不能把你帶走
就讓我帶走你的憂愁
來世就會忘掉你。忘不掉,這麽多
不知哪來的憂愁
洪烛
洪燭,1967年生,原名王軍,江蘇南京人,1985年自南京梅園中學畢業,保送武漢大學,發起參與“珞珈詩派”,生前任中國文聯出版社詩歌分社總監。出有詩集《南方音樂》《你是一張舊照片》《我的西域》《倉央嘉措心史》《倉央嘉措情史》,長篇小說《兩棲人》,散文集《我的靈魂穿着草鞋》《眉批天空》《浪漫的騎士》等四十多部。代表作有長詩《母親》《屈原》《李白》《成吉思汗》《白蛇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