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大伟
青海诗篇(20首)
刘大伟
高 原
从海洋中走出的蓝
被长久地,搁置在高大陆的顶端
平静,辽阔,风寒
时光很慢,你还不来
雪花已变作雨,汇成世间所有的
河流,又凝滞为疑惑的冰面
在不断倾斜的生命里,它小心翼翼地
呜咽,借一群野驴咆哮
却不忍耗尽,奔向你的势能
所有的词语已回到石头,成为真言
现在,高原只剩下轻轻诵经的幡
和一大片无人照看的蔚蓝
青 海
江河,草场,大昆仑……她有一把梯子
通往神界,可她只喜欢讲述
——青鸟衔来麦穗,花朵开出爱情
所有的海,盛满蓝色
一次冰川纪活动,让她站了起来
她像一头优雅的牦牛,从血光里辨出
青草、净土和生命
有时候,她认为自己是一棵草
拥有一世的孤独和辽阔
抑或是《格萨尔王》里的拴马桩
阿姑袖口上的一抹虹,穆斯林头顶的
那份白……
她把自己呈现在高处,腾出那么多
空地。为的是——
再远的人,也能回来
青稞酒
甘,醇,清。还有什么
比这些更让人心动
三杯,两盏,淡酒……
所有的言语,都可以省略
只要山南有青稞,缸里有酒
酒盅里,开出绝世的花儿
如此……便是欣慰,动情,沉醉
我应该一小口一小口地深入
然后一小点一小滴地撤退
每一次啜饮,都能听到这些柔软的液体
坚定的诉说——我将前世的芒刺
连同今生的骨头,都给了你
青海的尕肉儿
踏上高原,就能看到青海的尕肉儿*
用红头巾苫着妙龄。只露出两个大眼睛
里面溢满了清泉,和一支花的哀怨
从放飞炊烟的那刻起,青海的尕肉儿
就开始忘记自己。她把洋芋炒成丝
让外来的辣椒保持鲜绿,一直辣到心底
她习惯了这样,噙着泪和喜悦
从不同的植物里品出辣,从相同的故事里
听到苦。她略微松开的红头巾
只有一缕风在悄悄赞美
太阳红着,她的脸也红着
青海的尕肉儿,她走到村头
遍地的洋芋花就红了。她拿起针线
一颗遥远的心,就隐隐地疼了
*尕肉儿:青海方言,心上人之意。
孤 树
卸下冠冕,山河轻盈
青海长云裹紧我细小的破碎
我在寻找,我在何处——塔儿湾
马蹄印里不肯结冰的水
悬浮着一棵草挣扎的痕迹
我挪动季节,将自己看作开花的树
落雪的树,掉光了叶片
依旧拥有辽阔的树——
十二盘迂回曲折,我在中间选择停留
麻雀低鸣,马车颠着黄昏
又一场大雪封住虚设
在无限的空白里,我看到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墓碑
铭刻,剥落……你收好一小撮土
留给我揪心的蓝色
这个世界没有名字
一座山被想象、命名
草长,鹰不飞
羊群尚未拐弯就被长枪对准
稀疏的庄稼,怎能掩得住
土地广袤的伤口
万物有灵,有象征的姓氏
你呼唤大风,山雨就来了
你描完夜色的唇眉,星星就落了
一切顺理成章而又出其不意
时间的颗粒,飘散于天际
道路嶙峋、膨胀、起伏……
而你被称作石头、树叶、大河里
变浑的一滴水……你孤绝的
身世,尘埃里变色的骸骨
有谁会前来认领
我突然觉得父亲像个孩子
九月开学,娃娃们背起书包
空空的院落里,父亲得了一场病
从防疫站到县医院,到西宁
再到人满为患的青医附院
拥挤的电梯里,父亲一再表示——
自己病的不是时候……面带愧色
他侧身抓住帽檐儿,怕别人挤掉了
这顶陪过自己一夏的凉帽。或者
怕有更多生活的破绽为人所察觉
他就那样抓着帽檐儿,门开了也没动
我突然觉得父亲像个孩子——
一个没了父亲且遭受病痛的孩子
此时,若有人喊他一声乳名
他定然会惊喜、委屈、镇定……
然后挺胸抬头
却把帽檐儿,低低拉下
湟水谣
高原之河,落满星星和石头
裸鲤吐尽严霜
将一条峡谷描摹成时光未愈的裂痕
青稞站立,湟水河畔
它们因低首而保持辽阔
但更多草木倒伏
在山风徐来的崖豁,在霓虹燃烧的窗口
在一匹瘦马弯曲的骨殖上
疼痛如菌,抽出一串巨大的问号
每一次作答,都加剧着
灵与肉的分离
守住一院庄廓,一辆木板车
一把割破风月的旧镰刀,擦去锈迹
像擦去燕麦搭在墙上的记忆
双扇门开着,大豆在炕灰里蹦跳,爆开的纹理
是冲锋也是放弃
飘满生活碜牙的微尘
你还在用“花儿”独唱爱情
用酒瓶对饮生命,用石头锻造墓碑
每一锤下去,光影碎裂
你看到一些雪人隔着阳光相互致意
白茫茫大地上,再也没有自己
在东关清真大寺
每一片瓦,都是一页古兰经
举起西宁蓝蓝的星空
沐浴,礼拜,一身洁净
还有谁能掏尽骨头里的磷
照亮悬浮的今生
听,召唤如歌,声声悦耳
清真寺用三
条马路和半座城的直径
迎接每一个悔罪之人
俯下身子,你感到宇宙浩大
每一粒尘埃里,都住着一个天涯
山 居
汲水,温酒,烘烤土豆
柳枝的涛声荡漾着
送来山寺悠远的钟声
独坐岩石,看落木萧萧
内心的鹰隼开始敛翅
一汪水,映出黄昏光滑的脊背
风乍起,整座山都在摇头
走回低矮的木屋,我看到
一本书正在被自己阅读
晾晒的衣物,互相依偎着
时间被隔在窗外。屋檐下
一朵孤傲的花,露出了秋天的伤口
活 着
时光的疤痕,停留于一种游戏
从此,你的生活开始了无休止的疼痛
得到或失去,痛得多么分明
一座大宅子,转瞬改名易姓
一个男人弯着腰,满地寻找尊严
一个哑孩子的心里住着暖水瓶
那些滚烫的水,是她说不出来的语言
这些都不是关键。要紧的是活着
拽住风霜里漂浮的每一种可能
像一条溪水,从蜿蜒的冰河走过
或者伴以吼声,将生命里最后的荒诞
皮影戏般,在微弱的灯光中上演
活着,以赎罪的名义
活着,为了更好地找到自己
明知道没有一个雪人能够走出春季
但我们活着,就能听到低处的水声
刚察情歌
星星落入河流,被游走的湟鱼切割
满世界的晶莹啊,都汇聚在刚察之夜
你用三千三百米的雨丝,轻抚我
香格里拉的风停了,你用藏语的情歌
覆盖我
我聆听,战栗。在你的深湖里摆动如鱼
天色将明,你摁住所有的微光
让臂弯里的时间,一动不动
沙陀寺
两处白塔,一道石墙,山梁婉约,云头栖落
这样的标识让圣湖有了方向。往西,就是布哈河
就是单龙沟,就是把钟声裹在霞光里的沙陀寺
不大的殿堂,年轻的喇嘛
所有的经文刻在石头上,随同草木生长
你来时,一块青石板悄悄转过身来
不闻鸟鸣,真言遍布山坡
风中的玛尼旗火红火红。你每走一步
都能听到整座山在默念经文
这是湖畔的沙陀寺,僧舍就是庄廓
害风湿的小喇嘛会弹吉他。花草漫到石阶上
信仰还是那道墙,在时光的侧影里,越砌越长
南山路
六爷,那天我在南山路口
看见街头落木萧萧而下
那一地金黄
瞬间铺满您清晰的过往
秋风吹过,所有的落叶都走向南山
这样神秘的召唤
也让您卸下一世沉重,迎来
往生轻盈
这个季节多么安静,六爷
每一片叶子推开时间之门时
我们都能听得见大地诵读的经文
林 川
你的红柳的少女
远去了
山头上那些粉红的胭脂
再也握不紧
一簇倾斜的马莲
石头慢慢渗出灰尘
犹若时间之上
布满寒冰
韵家口
通往互助的路,也通往西宁
有车队运送粮食和沙粒
你的院落低于路面,盛开着牡丹
那时候,我们叫你“城里的姑父”
民族服装厂,机械师,农转非
能让机器有序转动,能听出一根针
落地的声音
我喜欢腊月,喜欢同父亲背着炉馍馍
去挤开往省城的班车
我喜欢那个车来车往的地方:韵家口
无需询问,因为“最干净的院子就是姑父家”
那是你离休后分到的院落:小,紧凑
你承认自己是左撇子,握不了镰刀
幸好庄稼人成了城里人,都是命
你也能在布匹上种出粮食,育成花檎
后来韵家口的院落拆迁了,后来
你就病了。每次路过我都会仔细搜寻
却不能停下来歇歇脚,喝一口熬茶
韵家口,我已成为它真正的过客
而你,用白发迎来了五月飞花
用松开又握紧的手,一点点
剪开了生与死的天涯
宗日舞蹈纹盆
细泥,红陶。世界是一口大碗
用来盛放粮食、甘霖和乐舞
草木之上,太阳如鸟。每飞一圈
生命的蛙纹中就会传来遥远的鸣声
这是舞蹈时刻,手牵手,长裙曳地
迎日,送日……光影转换,大地流金
你鼓鼓的腹囊蕴含二十四种天象
每一种组合对应着人世苍茫
尕奎兄弟
现在想起来,1986年的炕灰还是烫的
除了烫熟洋芋和焜锅馍
还烧坏了尕奎兄弟的双脚
从此,命运给了他一个摇晃不定的林川
他摇晃着去上学、割草、捋燕麦、赶羊
正月里也会挤在人群中看社火、闹洞房
尕奎兄弟住在我家对门
有时他从自家小卖部偷出两块泡泡糖
摇晃着穿过马路,悄悄塞给我
有时他站在同样摇晃的小树旁,望着远方
现在想起来,那时的远方不远
除了乡政府就是小县城,就是杂酱面
就是连环画上,那个看瓜的少年
尕奎兄弟告诉我,在小学他就是班长
他喜欢在雪地里用树枝画画
他让自己紧跟在一群大雁后面
在“人”字形队伍里,倔强地飞,美美地飞
现在想起来,他所说的倔强与飞翔
就是羊皮岭上不断掀动麦浪的晨光
就是黄垭豁口上迎接西风的经幡
就是亲人逝去了,依然把疼和爱
摁在生活刀刃上的
那个铮铮汉子
塔儿湾,一块石头站起来
庄稼被秋风领走,麦茬子
亮起锋刃,悄悄划开时间的边缘
显露怀想的幽谷。大雪来到
世界只剩一辆破旧的马车——这虚构的父亲
辗转了多少夜晚,才将心头的白
留给你
但山坡比以往平缓,塔儿湾
两条辙痕牵引过路的风阵
一块石头站起来,我知道那不是你
一块石头站起来——我以为
那……就是你
风中的青稞
我曾跟随母亲在庄稼地里锄草、捋燕麦
青稞的目光多么柔软,它们盯着达坂山时
山上的雪就化了。它们掏出生命里的蓝时
炕上的人就醉了
母亲的目光也是软的,她喜欢遥望的河欠口密林
是绿叶黄叶红叶和枯叶构成的日历
每看到一种叶片,她就要在泥地上划拉几下
似乎在记录什么,又像是抹去了什么
我问过母亲,原来她在确认
董家房背后的油菜倒伏了几处
到省城上学的孩子,回来了几次
当然,可能还有个秘密
尽管母亲没有说,可所有的青稞
都在点头
刘大伟,青海省互助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作家协会理事,西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院第36届高研班学员,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兰州大学文学院博士。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绿风》《诗潮》《读诗》《散文诗》《江南诗》等刊物,出版诗集《雪落林川》《低翔》,文化散文集《凝眸青海道》,曾获第六届青海青年文学奖,第七届、第八届青海省文学艺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