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五昌《在北师大课堂讲诗》第二讲:食指诗歌解读
Original 谭五昌 谭五昌 4 days ago
收录于话题
#文学
1个
谭五昌微信公众号开设前言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普及,人们在网络上开设博客、微博、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交流平台,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与现象。我本人对于新媒体技术知之不多,了解不深,可以说对于网络新媒体这一崭新领域并不在行,但我非常知道,在当下,我们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新媒体技术,离不开数字化生存的21世纪人类生活新模式,一个非常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新媒体技术为我们人类的生活提供了以前不敢想象的方便与快捷,尤其重要的一点是,新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海量的知识与信息,对整个人类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潜在而深刻的重大影响,一句话,在当下的时代语境中,我们只有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并充分利用好新媒体技术,才可能对于我们自身的日常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加以理想化的塑造。
说到微信公众号,这是在网络新媒体领域颇受人们关注与重视的一个交流平台,近些年广为流行与普及。我本人在许多学术团体开设的微信公众号与许多名人开设的微信公众号里,读到过许多具有时代特质的诗文,这些诗文或充满思想性、学术性、人文性,或彰显艺术性、纪实性、信息性,我自己感觉,绝大多数微信公众号是一个颇为理想化、纯粹性的交流平台,因为交流双方志同道合,不存功利之心,大家是出于相同的爱好、兴趣、追求而走到一起来了,而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微信公众号(无论是文化名人还是吃瓜群众),说白了,就是微信公众号创建者本人为自己搭建的一个召唤志趣相投者的无限广阔的朋友圈与交流空间,微信公众号建立起来后,志趣相投者(或朋友)越多,人气越旺,应该越能展示该微信公众号的存在价值。前几年,有一些弟子与朋友私下鼓动我以个人名义开设一个微信公众号,我出于谨慎,婉言谢绝了。前些日子,胡建文、蓝冰琳、盛华厚、牛国臣、曹谁、陈琼、吴迪、赵目珍、白心、孙大梅、郭思思、马慧聪、刘雅阁、马文秀、王长征、袁翔、罗强、颜华、王利平、何双娥、唐梅、贺小华、史庆、陈桂明等朋友、弟子、老乡极力鼓动我以自己名义开设一个微信公众号,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很有才华的青年诗人与艺术家,而且非常熟悉与了解网络新媒体技术。在受到他们热情的鼓动与反复劝说后,我终于下决心开设一个微信公众号了。希望以我本人名义开设的这个微信公众号,能够团结到一大批热爱诗歌、热爱文学、热爱艺术、热爱精神生活的诗友文朋,期望我们大家能够通过这个交流平台长久收获我们生命中最为纯粹、丰富、美好的精神财富。
最后向大家交代一下,鼓动我开设谭五昌微信公众号的朋友、弟子、老乡们建议我的微信公众号在2020年5月1日正式开始运营,因为大家一致善意的公认我是当下华语诗坛的“劳动模范”,所以选择劳动节这一天推出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特别具有象征意义。
是为前言。
谭五昌
2020年4月30日夜
写于北京京师园
编者按:
两年前,谭五昌先生的五卷本诗学著作《在北师大课堂讲诗》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隆重推出,在当代诗歌界与评论界反响强烈。《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是谭五昌先生在北师大课堂讲诗的录音整理稿,它以口语、对话的方式对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地区一百余位优秀、杰出的老、中、青华语诗人的诗歌创作,予以了生动、精彩的文本解读与准确、到位的文学史评价;以一种宽宏的美学眼光与文化视野,勾勒出地域辽阔、色彩斑斓、气象万千的中国当代诗歌完整版图,使得关注中国当代诗歌的人们为之感到骄傲。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推出谭五昌先生在北师大课堂讲诗的系列讲座,以一种极具现场感的讲诗、解诗的鲜活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希望通过谭五昌先生在北师大课堂讲诗的系列讲座,让所有喜欢与热爱现代汉语诗歌的朋友能够体会到新诗的独特思想艺术风貌,走进一位位诗人个性各异、丰富精彩的艺术空间与精神世界。期望广大的诗歌爱好者与诗人们,能够在谭五昌先生在北师大课堂讲诗系列讲座中与现代汉语及现代汉语诗歌共同成长,获得自身出色的诗学智慧与审美鉴赏能力,最终为自己的生活镀上一层诗意的光芒。
2020年8月24日
○
○
《在北师大课堂讲诗》
第二讲
食指诗歌解读
时间:2011年3月4日
地点:北师大四教二零九教室
主讲教师:谭五昌
听众:北师大2009级中国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
谭五昌:我们要讲的第二位诗人大家都很熟悉,他也跟我们北师大有很深的渊源,来过师大好几次了,所以解读这样的诗人很有亲切感,仿佛就在我们身边,他就是食指。食指是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诗人,曾被埋没了多年。多多在《被埋没的诗人》一文里面集中提到了食指,指出食指作为当代文学史上一个先驱性诗人的重要地位与价值。食指在25岁以前已写出了影响广泛的代表作。我们常说衡量天才诗人的标准是看他(她)在25岁以前、在具有历史感的年龄以前是否写出了代表作,从这个角度来看,食指达到了天才诗人的标准,他影响最大的作品的确是在25岁以前完成的。当然,食指在25岁以后也写出了很多好作品。食指的出生很具传奇性,他的原名是郭路生,他的母亲作为一名女战士在行军途中把他生在路边,所以他被取名为“路生”。郭路生在中学时代开始喜欢上诗歌,当时与一些文学青年有很密切的往来,如与郭沫若的公子郭世英有所交往;同时,他也认识了著名诗人何其芳的女儿何京颉。这样,他与何其芳又有了师生之谊,何其芳也可以算是他的一位诗歌老师。在我平时与食指会面交谈时,每次提到何其芳,他都一直尊称为“何老师”。何其芳作为一位名诗人,曾多次与郭路生谈起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这给了郭路生一个很大的鼓励和引导。一个十八九岁的、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能够近距离地接触著名诗人,与何其芳一块探讨诗歌写作的问题,这对当时非常年轻的郭路生而言应该是很幸运的一件事情。食指在当代诗歌史上,用多多的话来讲,是“唯一的疯狂的诗人”,也是在新潮诗歌运动时埋伏在地下的第一人。食指被迫承担了“疯狂”的命运。
郭路生(食指)出生于1948年,20岁时,他已经写出了《相信未来》这首代表性诗作。他因此成了一代人的诗歌代言人,他们那一代人都“相信未来”,具有很浓郁的历史信仰和理想主义情结。当郭路生写下了《相信未来》,成为“地下诗歌”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他们这一代知识青年在“上山下乡”的社会潮流中,纷纷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但这一代人如何得到精神的力量?许多知青通过朗读、背诵郭路生的《相信未来》获得了信仰的力量。在《沉沦的圣殿》一书中,有一篇文章是著名现代诗人何其芳的女儿何京颉写的,名叫《心中的郭路生》。在这篇文章里面,何京颉女士非常深情地回顾了他们几十年的友谊。何京颉被下放到农村以后,一度对未来失去信心,是郭路生写信鼓励她,把《相信未来》工工整整地抄下来寄给她;何女士读到这首诗,获得了力量,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位置。所以,她非常感激郭路生。这首诗也让郭路生的名字印在了全国知青的心中,同时,也为他赢来了爱情。他的爱情经历也具有传奇色彩。当时中共早期领袖李立三的女儿李雅兰女士爱上了郭路生,他们在1976年“五一劳动节”结婚,于1980年初离婚,有一段为期四年的短暂婚姻。今年春节期间我去食指家做客,他送了我一本他的诗集,上面准确地标明了结婚和离婚的时间,可以作为准确的历史资料。
在读了何京颉的文章后,我发现郭路生在这之前还有一段恋爱经历。他爱上过一个维族少女,爱得死去活来,还写了一首很美丽的诗,可惜这首诗没留下来。这段故事可以说明郭路生也是一个对个人情感有强烈需要的年轻人。这样的年轻人,要完全像郭小川、贺敬之那样成为政治抒情诗人的可能性就不是特别大。
读了一系列有关郭路生的文章以后,我觉得《心中的郭路生》一文写得最为生动。北京的一批知青下放到山西农村以后,最大的乐趣就是在农闲时听郭路生朗诵《相信未来》。我觉得《相信未来》这首诗的确成为了知青这一代人心灵和思想的“诗歌圣经”。我现在把文章结尾很精彩的一段给大家读一下:
“从插队到现在28年过去了(这篇文章写于90年代末——笔者注),但郭路生在杏花村知青厨房的朗诵像一幅油画似的总是出现在我眼前。窗外漆黑的夜,厨房里小油灯的微光在轻轻跳动。年轻瘦高的郭路生身着褪了色的布衣布裤,面对坐在水桶和南瓜上的听众,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闪烁着热情的光辉,右手高举向前方,充满感情地大声地朗诵着《相信未来》。”
我觉得这成了一代人共同的青春记忆。郭路生传奇的诗歌生涯与《相信未来》和《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这两首诗关系密切。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这首诗带有纪实性质。大家知道,1968年,中国社会掀起了“上山下乡”的高潮。其实他们与我们教科书上所说的知识青年主动响应党的号召,去农村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种英雄主义的乌托邦行动还是有点区别的,举个例子来说,北京的知青还是舍不得离开北京的,毕竟北京是首都,是大城市,是自己的故乡。不过,历史的潮流,他们还是要顺应的,他们能够做的,就是用笔记录这一段特殊的轰轰烈烈的历史。历史性的使命落到了郭路生头上,他写出来了一首记录这段历史的诗篇,因此他成了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知青诗歌文化代言人。郭路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沉迷写诗而变得极度抑郁,一段时间里,有人认为郭路生得了“精神分裂症”,从此,“疯狂”的命运降临到诗人食指(郭路生)的头上。我觉得食指的“疯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什么叫“疯狂”?疯子是怎么出现的?怎么来定义疯子呢?按照福柯的说法,“疯子”是社会文明压迫的产物,而癫狂者通常被认为是文明与社会体制的对立物。鲁迅笔下的“狂人”(“疯子”)也是迫害狂,是社会迫害的产物,食指在当时替大众承受了一种悲壮的命运,他被戴上了“疯子”的帽子,他经受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世界上古今中外大多数杰出的诗人与艺术家,到了一定时候,似乎很难逃脱“疯狂”的命运。很多伟大的艺术家、诗人同时也是伟大的疯子,像荷尔德林、尼采、梵高等等。所以,“疯子”的思想史、文学史的意义很重要。从文学史角度来看,很多重要的文学形象都是“疯子”,最有名的就是鲁迅的《狂人日记》里的“疯子”。食指被认为是当代诗歌史上第一个“疯狂”的诗人。他的“疯狂”,恰恰显示了食指作为一个诗人存在的意义。在一个诗人被高度压抑的年代,诗人如果不“疯狂”的话,就与大众主流舆论妥协了,变为某种意义上的一个庸人了。诗人的“疯狂”突显了一种很尖锐的存在,它像一面镜子,折射着当时社会文化氛围的真实情形。在思想无法独立自由的年代,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诗人他所要承担的命运是什么呢?大概除了疯狂就是死亡。所以我们常说,真正的诗人似乎总是和“疯子”站在同一行列的,从屈原开始,直到现当代诗歌史上的朱湘、食指、顾城等等,这些人在很大程度上人们都把他们当成“疯子”。所以在此我推荐大家看一下张清华老师一篇很有名的论文《从精神分裂的方向看——论食指》,文章里面对食指“疯狂”的意义作了相当深入的解读与阐释,请大家去好好读读这篇文章。
诗人食指
下面我继续简单介绍一下食指的生平经历。食指在20世纪七十年代一度患上了精神抑郁症,到了1978年,进入了文学新时期,在这一年,郭路生第一次用“食指”这个笔名写诗与发诗。为什么郭路生为自己选择这样一个奇怪的笔名呢?我们第一次听到“食指”这个名字都会觉得好怪啊。一个说法是,食指自己也曾这样说过,因为社会上普遍对诗人有误解,认为诗人神经不正常,总是在背后用食指指指点点,所以就干脆承受这个“指指点点的命运”吧,偏用“食指”做笔名。我觉得这样的解释可以说明诗人强大的内心信仰,不怕公众对他的指责。还有一段文字资料,说明“食指”这个笔名的来历,不知道是食指本人所写,还是他的夫人翟寒乐女士所写的:
“1978年《今天》发表了食指的诗《相信未来》,正式用“食指”,“食指”是“时之子”的谐音。因为郭路生的母亲姓“时”,有点纪念母亲的意思。而“时”呢又与“食”谐音,“食指”把他的母亲作为自己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表达了对老师的尊重,因为自己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教导。”
这是他的夫人翟寒乐女士的一个批注。从里面可以看出诗人的价值观和道德伦理观:对母亲的尊重。应该说,是这两方面的因素促使郭路生取了“食指”这个独特的笔名,可以说,这是一个在当代中国独一无二的精神符号。每一个有成就的诗人都创造了一个符号,创造了一个诗人形象,“食指”这个笔名就创造了一个独特的诗人形象,他承受了“被人指指点点”的遭遇,但内心深处始终牢记着母亲、老师这些在他看来值得尊重的人的恩情,传统的价值观、伦理观始终牢记在心。面向庸众与面向母亲、师长的态度截然不同,这是“食指”笔名的两层含义。
诗人被迫“疯狂”的命运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食指曾被迫在北京第三社会福利医院打发日子,《在精神病院》一诗以写实手法把他当时的生存状况和精神状况非常令人惊心动魄地展现出来。1998年,食指重现诗坛,从“被埋没的诗人”中走出,开始走进公众视野。1998年,由诗人林莽、刘福春编辑的《诗探索·食指卷》公开出版,并在北大南门旁边的风入松书店搞了一个盛大的首发式,一个不该被遗忘的诗人就在一个正确的时间节点上重新走入了文学史的视野与读者的视野。
谭五昌:接下来,我们来解读一下《在精神病院》这首诗,我先来读读这首诗吧。
在精神病院
为写诗我情愿搜尽枯肠
可喧闹的病房怎苦思冥想
开粗俗的玩笑,妙语如珠
提起笔竟写不出一句诗行
有时止不住想发泄愤怒
可那后果却不堪设想……
天呵,为何一次又一次地
让我在疯人院消磨时光!
…………………………
…………………………
…………………………
…………………………
当惊涛骇浪从心头退去
心底只剩下空旷与凄凉……
怕别人看见噙泪的双眼
我低头踱步,无事一样
读了这首诗,你可以非常清晰地想像出食指在精神病院的精神状态,读了以后确实让人感到惊心动魄。他其实还很清醒,但社会上公认为他是个“疯子”。在文学史、思想史的意义上,所谓的“疯子”往往是非常孤独的清醒者,他们其实是最有思想的。这首诗中的诗人不清醒吗?其实是非常清醒的。是“世人皆醉他独醒”呢。别人都把他看做“疯子”,可他对自己的处境有着极为清醒的悲剧性的理解。他想通过写诗,来超越那种庸俗的可怕的恶劣的生存环境。他自己调侃自己,开自己的玩笑,最想写诗但又写不出来。那么,诗在这里就变成了一种精神的宗教,诗人必须通过具有宗教意味的诗歌来超越恶劣的存在,否则他会陷入真正的疯狂。食指曾在私下里跟我说过,如果他不写诗,可能他真的疯了。应该说,恰恰是诗歌挽救了食指的生命,让他永远保持着清醒、孤独的状态。所以他为了写诗,宁愿付出很多的代价,但是在那种环境下又常常写不出来。有时食指想发泄愤怒,可那后果又不堪设想,他还具有相当的理性,这一点很可贵。在精神病院,你如果要发脾气,可能会被别人当成真正的疯子来对待,那后果真的很严重。你看,他多清醒啊,他说出了这样的话语:“天啊,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让我在疯人院消磨时光!”这是命运的残酷。整个社会要把他当做“病人”送到精神病院,他没办法,他摆脱不了这种命运。“消磨”这个词,把诗人内心的痛苦如此清醒地传达出来。第三段诗很有意思,留一片空白。这个空白太好了,这种不完全的残缺的美潜藏着巨大的无法言说的思想情感和精神深度。因为语言都是苍白的,诗人干脆就来一段空白。语言这时候确实是很无力的,不足以表达诗人那种丰富的刻骨铭心的感受,他只好用空白来表达。高明的中国文人艺术家,常常在中国画里留空白,在诗里也留空白。最后,当情感的惊涛骇浪从心头褪去,这段空白达到一种高潮,诗人心里只剩下空旷、凄凉。结尾是一个非常震撼人心的场景,尽管很普通,但是很让人震撼。“怕别人看见噙泪的双眼”,怕别人看到“我”的悲伤,所以“我”低头踱步,假装没事。内心剧烈的情感波动与外表的故作镇静形成巨大的反差,也给这首诗造成了很大的艺术张力。
我觉得这首诗非常真切地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清醒的精神病患者”,一个看似“疯狂”的诗人真实的精神状态和生存状态。我觉得它有丰富的价值,既有思想的精神上的价值,也有社会历史学、美学的价值。但是时间还是公正的,到了新世纪,随着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宽松,食指这种“疯狂的诗人”被鉴定为“正常人”。20世纪九十年代末,他就被视为“正常人”了。到了21世纪初的时候,食指的生存环境也更加宽松了。这时候他遇到了一段爱情,一段中晚年的爱情:一位女护士对他的人品很敬重,决定照料他的晚年。食指大概在2002年出院,过上了属于正常人的生活,现在住在北京郊外。他从非正常的人群里脱离出来又回到了正常人的行列之中,这实际上是社会语境的转换,他本来就是清醒的正常人,是不正常的社会环境与社会舆论把他压迫成了一个“精神病人”。当诗人的个人境遇回归正常,食指就又显现了他的常态。他的三次情感经历和患病后到处流浪所遭遇的各种事件形成了他人生的丰富性。我觉得他的传奇色彩根源于他的少年早慧,不经意地成了一代人的诗歌代言人,他的诗歌影响在当下变得如此不可替代。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几乎没人知道食指,我们本来以为食指将要被淹没掉了;到了九十年代,还是没太多人知道食指;进入21世纪,提起食指如果你说不知道,大概只能证明你是个“当代诗盲”。食指作为诗人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原来是深埋在地下,现在重见天光以后又得到了人们的尊重和热爱。他的传奇性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人生本身的传奇;另一方面,是作为一个诗人的传奇。
在此,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食指诗歌的创作特色。
食指的创作在思想和主题、题材上,可用几个关键词来加以概括,其中一个是“苦难主题”。他们那一代人的“苦难”从青年时代开始,由动荡不安的社会和政治环境造成;然后是“信仰主题”,食指在苦难中坚守信仰,理想主义情结浓厚;还有一个就是“命运主题”。他在接受一位知名女学者采访时曾说过:“我要疯了就好了,我要是疯了就可以真正面对我的命运”,由此看出他是一个命运感很自觉的诗人,坦然地面对一切。苦难主题、信仰主题、命运主题是食指诗歌创作最重要的三大母题。当然也有些其他的主题,比如他也写过一些主旋律的诗歌。但作为突显诗人形象、诗人创作特色、诗人文学史价值的还是这三大主题。食指的诗歌很纯正,也很沉重,绝不像徐志摩的诗歌那般潇洒、轻灵。另外,食指诗歌的艺术特色也很鲜明。在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每一首诗的形式感都很强,通常一节四行,大致押韵,叫做新格律体;在美学风格上整体上给人的感觉是崇高,以崇高为主体,也有风格质朴的。比如21世纪初他写给妻子的诗作《冬日的阳光——给寒乐》,写得很温馨,显得有点小资情调,没那么沉重,也没那么崇高。这种风格的变化与转型,跟诗人自身的生存状态、思想状态、人生的遭际变化密不可分。
食指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一个阶段,其诗歌主题纠结于苦难、抗争、信仰之中;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是第二阶段,诗歌中的命运主题频频出现。这个创作阶段的划分,我与食指私下交流过,他本人也是比较认同这个概括与划分的。接下来,我们通过解读他的代表性诗歌文本来体会、把握其创作特色,同时对他的文学史地位做一个定位。
谭五昌:首先,我要给大家提及一下食指的早期诗歌代表作之一《鱼儿三部曲》,写这首诗时,诗人才19岁,作品表达了理想的幻灭过程,艺术表现方面显示了过人的才华。因为作品篇幅很长,就不再这里讲解了。好了,我们还是赶紧来解读一下食指的成名作《相信未来》,我来读读这首诗。
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大家对这首诗应该十分熟悉,我在此简单分析一下:这首诗帮助食指树立了一代人的诗歌文化代言人的形象。当时许多与食指同命运的知青,对现实充满迷茫,如“鱼儿”般经历了精神的死亡,但从这首诗里又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把信仰投注在未来。有一个概念叫做“历史信仰”,是一种现代性思想,主要体现为对时间的信仰,即相信未来永远比现在好。举个例子,以前人们说在2000年中国将实现四个现代化,所以我在小时候一直非常期待2000年的到来,认为2000年到来的时候,中国的面貌一定会发生令人惊喜的变化。结果2000年到来了,当时中国的变化也没比想象中的好多少。这就是一种乌托邦的话语承诺。
全诗共六节。诗的第一节揭示贫困的现实:“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美丽的雪花”暗指冬天,然而正如雪莱所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从中透露出一种理想主义情结。第二节诗的主导情绪是失落:“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第三节诗的情绪发生转折,何其芳的女儿何京颉认为这是这首诗中写得最好的一段:“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情绪由灰暗变为明亮。其情绪关键词是“希望”。“相信未来”的主旋律越来越清晰了。第四节,诗人直接地回答了为什么相信未来:“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相信未来”是一种时间信仰。而诗人相信,时间总是公正,历史总是公正的,现实欺骗了很多人,这一代人只能从信仰中得到生存的力量。“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这是诗人对未来的想象,对历史的想象,他认为未来能够辨明是非曲折,完全是一种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的想象。食指这一代人认为他们所受的委屈,历史终会给他们一个公正的评判,这一代人离不开对时间和历史的信仰。第五节书写了诗人的死亡想象:“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疯狂的举动,未来的人是做何反应的?诗人他自己的回答是:“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诗人一厢情愿地想象历史会给他们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这是对自己及一代人的认可主观的投射到历史之上。“焦急”一词显示了诗人迫不及待地想得到公正评定的心态,再次表明了诗人浓郁的历史信仰和时间信仰。最后一节是结尾,诗人直接表白自己的思想:“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食指以一个先知先觉的青年思想者的姿态替一代人发表思想宣言,告诉人们对于他们这一代人为了理想而做出的、可能显得疯狂的举动和悲剧性的结局,一定要给予正面的评价。然而时间和历史是否能公正,这其实是未知的。但在食指的想象中,他相信时间,相信未来。很多中国的当代诗人,已经不再相信时间和历史了,比如“第三代诗人”、“口语诗人”等,在他们的诗歌中已出现了大面积的精神危机。在这首诗里,食指自我塑造了一个理想主义情怀浓郁、甘愿为理想殉道的诗人形象。这首诗的艺术价值不容否认,但是我个人认为它的思想与历史价值要远远大于它的艺术价值。
周飞亚同学:这首诗靠直接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来打动读者,不像《鱼儿三部曲》那样长篇叙事的寓言式的,把所有的景象和事物呈现在读者面前,以事件本身打动人。《鱼儿三部曲》比《相信未来》这样直接抒发、把作者的想法强加给读者的诗要来得高明,所以我不大喜欢这首诗,有些过于直白。诗歌这种文体,可以以个人的喜好来解读;忽略写作背景,可以产生更多的解读方式。但是《相信未来》这样的诗,即使忽略这些,它的解读也是单一性的。
谭五昌:看来要同学们都像食指同时代人那样去喜欢和认可这首诗显然不大可能。但不管如何,《相信未来》的文学史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下面,我们来解读一下食指的另一首代表作《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李瑶同学来朗读一下。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谭五昌:这是食指根据去插队时的真实经历而写的一首诗。当时北京火车站有一列火车每天是在四点零八分开,每天下午载着成千上万的北京知青到全国各地。他们被迫发配到贫困偏远的山村,接受另外一种命运的安排。这首诗真实地记录了一代人的历史情绪,同代人读这首诗的话,往往声情并茂,甚至会泪光闪闪。它的解读空间比较大,可以作为一首离别诗来解读。该诗最初的标题是“我的最后的北京”,后来把标题改为“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我认为改得很好,它突出了历史现场感。这首诗写出了北京车站的一个真实历史场景,在告别北京的一个瞬间,诗人内心对北京的恋恋不舍。诗人这种恋恋不舍的心态与对前途的迷惘与恐慌构成对比关系,那些城市青年对农村并不是像当时广播里所播报的那般强烈向往。这首诗可以作一个社会历史学的解读,有着思想、政治、文化方面的含义。这首诗的重要性在于,很多北京知青读到这首诗会产生强烈共鸣,情绪是集体性的,他们对北京的留恋、对前途的担忧是共同的。
这首诗写得非常感性,鲜活生动,唤起了人们真实的生命体验。“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片手的海洋翻动”,说明车站人山人海。“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重复”手法的运用加强了诗歌的庄严感,让我们知道“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定会有重要的事情发生。第一节描述了北京车站壮观的送别场面。再来看诗的第二节,“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这是一个具有现代感的幻觉意象。这个句子非常漂亮,利用错觉巧妙的暗示与表现作者内心的颤动。第三节重点刻画诗人的感受,“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这是一种本能的情感反应,因为要离开北京,离开妈妈了。然后诗人联想到:“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那一代人的衣服破了通常是由妈妈缝补的,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经验,母爱场景的描写非常鲜活。你们这一代现在可能没有这样的经验了。“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这里通过“妈妈”的隐喻,表现了“我”对北京的深厚感情。“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说明其感情已达到高潮。“直到这时候,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原先作者是稀里糊涂地走进了离别北京的队伍,直到这时,他才明白自己将要离开北京,一瞬间的清醒暗示了诗人的精神成长。“一阵阵告别的声浪,就要卷走车站”,形象的暗示出送别场面之浩大。“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这句诗具有深远的意味,德国汉学家顾彬曾说过当食指写出“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时,说明一个旧的时代已经结束,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这首诗通过细节取胜,再次是抒情的力量,比如这个诗句:“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在此,“北京”即是“妈妈”,“北京”被女性化,“北京”即是“妈妈”的形象合而为一了,“北京”就是给诗人以柔情与安慰的母亲。诗人即将成为一个远走他乡的游子,而食指一行人的目的地山西杏花村也并不是一个如其名字般浪漫的地方。“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因为这是我的北京,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在此,“我的北京”这一称呼表明诗人对北京的依恋达到高潮,而“最后”两字则突出了诗人悲情的感受。因为诗人对前途、对命运的预感是不确定的,在对其北京的眷恋情感高潮的抒写当中展示了一代人时代的命运。这首诗以一种个人化体验的情感真实性取胜,这种离别之情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政治与社会内容。假如一个北京人在政治和平的环境离开北京,就不会有这样的情感;可能是有点难过,但不会这样撕心裂肺、痛不欲生、悲悲切切、惶恐不安。但在1968年这样的环境下离开北京,让食指们体会到了命运的残酷。虽然是“离别”主题,却投射出强烈的时代命运感。这首诗是一代人心灵史的缩影,告别的瞬间场景最具典型性,它书写了对历史情境的记忆。简言之,食指通过这两首诗,捕捉了一代人的思想情感,成为了最有力的诗意代言人。因此,他在当代文学史乃至思想史上的地位才显得如此不可替代。食指成了“朦胧诗”的先驱,虽然与后起的“朦胧”诗人年龄相差不大,但是他的写作对后来“朦胧诗”的创作在思想、艺术和精神上都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例如“朦胧诗”的代表诗人北岛,曾在公开场合承认食指的诗歌创作对他产生的实质性影响。
我们在分析一位诗人时要注意他的多面性。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食指作为一个敏感的青年诗人,通过诗歌抒发了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相信未来》是一代人的思想宣言,而《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以个人的敏感性抒写了一代人的历史记忆和历史情绪。个人化的思想情感大面积地进入了食指的诗歌创作当中,给他的文本带来了独特的价值。然而一个诗人再优秀、再杰出、再出类拔萃,也有历史对他的强大影响。比如,食指的政治抒情诗写作就是历史对他的强力影响的表现。一个诗人是无法脱离其生存的具体历史文化环境的,当《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给我们带来一种清新的印象之后,我们再来看看食指诗歌的另外一面。他还是融入了当时的主流写作,这里我们选其中一首诗《南京长江大桥》为例。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之后,食指很激动,为此写了这首颂歌,歌颂工人阶级伟大的创造力量。这些描写运用了大量的宏大修辞。比如,不少当代文学史著作客观性的引用了食指的革命浪漫主义诗句:“天上没有玉皇/水底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这个宏大的“我”带着不可遏制的政治激情出现了。诗中这个“我”与《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的“我”是完全不同的。从充满革命浪漫主义激情的叙述中,可以看到这与诗人的其他诗作有了巨大的差别。假如食指写出的都是这类主旋律诗歌,他在当代诗歌史上的地位可能是政治抒情诗代表诗人之一,可能很难成为“朦胧诗”的先驱。客观来看,这些主旋律诗歌只是食指诗歌创作的一小部分,是时代洪流在诗人心中激起的反响。这类诗歌能让我们更加全面而完整地认识食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创作风貌。我们评价一个诗人,是需要尽可能的全面而客观。要全面的评价食指的诗歌创作,我们也不能否认这类政治抒情诗的存在及其给食指带来的影响。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一个诗人不能脱离历史环境对他所构成的影响。而对食指诗歌的评价,也是存在一些争议的。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在食指早期的诗歌创作中,个人化的写作与政治化的写作形成了一种互相补充、互相渗透的复杂局面,而个人化的、为一代人的写作则占了较大的比重,所以食指才能在被政治抒情诗淹没的诗人群体中脱颖而出,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地下诗歌”或“潜在写作”的杰出代表。食指之所以值得我们尊重,也在于他不断有意识地进行自我突破。
谭五昌:食指的第二个创作阶段,即20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基本可名之为“生命写作”时期。张清华老师曾在不同场合指出,食指的写作是本色写作、生命写作,不可复制。20世纪八十年代,食指的命运发生了变化,他被人们视为“疯子”,一度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前面我们曾分析过他的《在精神病院》,在精神病院的这段经历,恰恰恢复了食指作为一个诗人的纯粹性,恢复了他真正的诗人身份;而20世纪六七十年代,食指代言人的意识过于强烈,这对于他的写作,从某种方面来讲也是一种伤害。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食指的写作进入了一个非常纯粹的阶段,他自觉承受命运,面对命运而写作;但另一方面他也是通过诗歌写作反抗命运。我个人最推崇的一首诗是《归宿》,1991年写于北京第三福利院,曾引起比较广泛的关注。在所有的诗歌作品里面,食指的这首诗最感动我。这首诗的主题是命运,关于一个诗人的命运。对于一个真正的诗人来说,他的命运是春风得意、阳光灿烂、前程远大,或是贫穷饥饿、孤独寂寞、痛苦悲凉?通常是后者。因为真正的诗人往往被视为“疯子”,不合时宜的人,为人群所疏远乃至所唾弃。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命运,往往是贫穷、悲惨、凄凉,活着时异常艰辛,连死后也是极为凄凉,也许只有一抔黄土,一卷破席。古今中外,似乎那些伟大诗人与艺术家的命运多半都是凄凉、孤独、苦难的。“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园/坟头仅仅是几抔黄土/这就是我祖祖辈辈的陵园/长年也无人看管守护”,这就是“我”即诗人的归宿。假如你把自己想象成诗人,你大概也会为自己的悲剧命运而落泪的。在接下来的死亡想象中,诗人听到了死去的奶奶的叮嘱。奶奶的叮嘱是对人生命运的概述:“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语言简单朴素,却极有震撼力。“孩子,这是你最后的归宿”,其潜台词是:“孩子,你就认命吧。”一个人活着时艰辛坎坷,死后依然凄凉苦楚;到头来,你的归属只是杂草丛生的陵园,一抔黄土将你掩埋,仿佛就从来没有来到过这个世界。
这首诗真的让人非常感动。第一层感动是因为诗人日常生活的命运非常苦难。作为一个艺术家,命运也是吉凶未卜的。一个诗人,创作上有高峰,也有低谷。一个诗人如果写不出好的诗歌,无法实现自己的艺术抱负,这是非常痛苦的事情。诗人灵感枯竭的时候,真的有些痛不欲生。艾青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时,曾有段时间面临创作危机,他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我写不了诗,不如死去”。对于一个诗人而言,如果无法在创作上取得突破,确实是非常痛苦的。诗人的命运,用食指的话说就是“吉凶未卜”,时刻面临灵感危机。作为一个艺术家的身份,与日常生活的命运形成对称。而此时,诗人对两重不幸的抗争显得极为感人。“为迎接灵感危机的挑战/我不怕有任何更高的代价付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诗人强大的灵魂和坚强的意志。联想一下,海子最后选择自杀,原因之一是陷入了创作困境,即灵感危机。海子写不出自己心目中伟大的史诗,最后就以血淋淋的肉体为伟大的诗歌理想献祭(这应该是其死亡动机之一)。“优雅的举止和贫寒的窘迫/曾给了我不少难言的痛楚/但终于我的诗行方阵的大军/跨越了精神死亡的峡谷”,这一诗节画龙点睛,意味深长:诗人要承受双重的苦难,但是他的精神强大。诗人的理想是以诗歌超越死亡,战胜死亡的焦虑。因为肉体是易朽的,而艺术是不朽的。通过创造不朽的诗歌来战胜死亡,是所有诗人的梦想。“我”写下的那些带着“我”的理想、“我”的血肉和“我”的体温的诗行一定能够战胜死亡。这是食指作为一个诗人的信念!于是他傲然宣称:“埋葬弱者灵魂的坟墓/绝对不是我的归宿”,在此,一个有着崇高信仰和强大意志力的诗人形象便高高地矗立在我们眼前。虽然他在日常生活中落魄凄凉,作为诗人也“吉凶难卜”,但是他有伟大的信仰和坚强的意志,凭着这些足以战胜死亡,在精神上求得永生。一个人,最大的可悲在于意志的弱化和精神的死亡,“哀莫大于心死”。这是食指这首诗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食指出席《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
新书发布会
何明敏同学:这是属于食指个人的一首诗,他是写给自己的,也是写给其他诗人的。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诗人对于内心的坚守和创作的执着,穿越一切去坚守内心的信念。这首诗是很难感同身受的,我们一般的读者就无法体味其中包含的苦楚。而我相信这种苦楚中也伴随着创作带来的满足感。最受感触的是,诗人那种以诗行“跨越了精神死亡的峡谷”的决心,去坚守自己的诗歌园地。
赵甜同学:我觉得这首诗像是内心的自白,剖析自己的创作历程。另外,还有一种诉苦的意味,好像是在告诉世人自己的创作和生活的艰辛。虽然是很压抑的,但是对自己的命运还是持认可态度的,实现了一个诗人的价值。
谭五昌:做一个诗人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诗人生而是命运的弃儿,但是食指认命了。生前的富贵,死后的荣华,是远离诗人的。诗人的凄凉和苦难深深打动了我们,令人感慨万千,而诗人所发出的信仰的声音更是足以震撼着我们。
赵晓虎(北师大文学院访问学者):我感觉读这首诗,还是跟年龄有关。一般来说,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人生的地位基本已经确定。食指写的是自己的命运,但有着更多的关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这些形而上的思考。中国人往往缺乏这类思考,对于形而下的思考关注的较多。这首诗在探讨一个“到底为什么活着”和“怎么活着”的问题。很多同学可能来自城市,我的老家在农村,逢年过节常会去祖坟看看,所以经常也会考虑“人生的价值究竟是什么”这类问题。这首诗有食指作为一个诗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怎么实现个人的价值、怎么去超越原有的成就和取得更高的价值的思考在里面。而能够打动普通人的,我觉得是诗里包含的对生命价值、生存本真状态的思考。
谭五昌:他认可了自己日常生命状态的归宿,但是在精神上他仍是强者。作为一个诗人,食指举起了信仰的旗帜,战胜了精神死亡,所以他自豪地说出“埋葬弱者灵魂的坟墓,绝对不是我的归宿”。命运的悲苦与信仰的强大对比,构成这首诗内在的张力。
李瑶同学:为什么他会用“黄土”的意象?我感觉它很苦涩,跟风沙、荒芜等意象很接近。我想可能他的精神状态已经“榨干”了,他没有想象死后葬在名川大山这样与世隔绝的高高状态,而是觉得自己可能风化掉?
谭五昌:“杂草重生”、“黄土”是他凄凉生存状态的最后归宿的一个形象描述。他的归宿之所是贫穷凄凉的。他的祖祖辈辈也没有高大的陵墓,他的归宿也将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园”。他生前和死后都是一位命运凄凉的诗人。景象越是荒凉,越是打动人心,在荒凉中以精神力量去反抗,突出一位灵魂高大、信仰坚定的诗人形象。他坚信他的诗歌能战胜死亡,赢得精神上的胜利。人的肉体是非常脆弱的,但是人的精神能以诗歌的形式存活。而我们将如何战胜死亡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赵晓虎:谭老师,这首诗是不是可以分成两部分,前三段一部分、后三段一部分?前一部分是讲作为一个诗人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后一部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感受。如果把后一部分放到前面去,效果是不是会和现在的不一样?
谭五昌:这首诗的确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思想的宣告,表白“我”的灵魂状态,后一部分是死亡想象的展开。后面对其凄凉归宿的认可,对比前面的宣言,突出诗人信仰之强大。这就是我刚才分析的艺术张力。这种结构的设置,恰到好处,将情感体验和思想水乳交融。在死亡的想象面前,诗人情感丰盈,内心情绪波动。前面思想的宣告,较为庄重严肃,后面读来显得比较伤感。这是一则关于诗人命运的寓言,所有的诗人都能从中得到启示。
周翔华(北师大文学博士):我觉得这首诗最打动我的是最后两句“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孩子,这是你最后的归宿”,有佛家的禅味在里面。奶奶的叮嘱是农村的老妇人最后的叮嘱,语言质朴,但是有丰富的人生哲理在里面。食指取名郭路生,是因为他母亲在路边分娩,他进过精神病院,又与结婚四年的妻子离异,可以说是历经沧桑和坎坷,但是他的性格里却有不屈不挠的精神。他的生活是贫困的,但灵魂是富有的。
谭五昌:《当你老了》这首诗倍受张清华老师的推崇,让我们看看食指是怎么看待老之将至的。这首诗作于1996年,他将步入“知天命”的年龄阶段。诗人是敏感的,提前体味老年的心境。或许是食指这一生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经历丰富,所以比一般的人更能体味老年的心境。我们先来看诗的第一段:“当你老了,已经步履蹒跚/身后是你走过的万里山川/有你失足的令人心寒的山谷/也有你爬起又登上的艺术峰巅”,诗人想象自己老后,回顾自己的经历,曾经有过日常人在生活中遭受过的挫折和磨难,也取得了作为诗人的艺术成就,两重命运组合在一起,是对自己的人生总结。接着再来看第二段:“当你老了,梦中常见大海/你是船长又驶出平静的港湾/继续在人生苦海中乘风破浪/你比年轻时更加沉着勇敢”,把老之将至的心境更进一步地呈现出来。“船长”身份表明了诗人驾驭苦难的自信,在人生的苦海中已超越苦难;诗人虽然老了,但是更加沉着勇敢,令人钦佩。前面两段,已经暗示了他的心境,第三段则直接交代心境,让我们感受到他的精神品质。前面一句是:“当你老了,心境十分坦然”,怎么才能坦然呢?我觉得只有勇敢的、大智大慧的人才能提前看破人生。在知天命的年龄,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清醒的认识、深刻的把握。诗人接下来写道:“昏花的老眼时常傲视着蓝天/仿佛在问:有谁像你一样历尽磨难,写那些苦难的诗篇”,诗人直白地自己问自己,虽然老眼昏花,但仍旧“傲视蓝天”,不屑苦难,心境坦然,在经历苦难之后并没有怨天尤人。这首诗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思想,却给人以人生领悟。一个历经苦难的诗人,在艺术创作的支撑之下,包容苦难,超越苦难,将之看成人生的财富,当成品之不尽的诗篇。因为磨难和坎坷,生命才能如此绚丽多彩,如此惊心动魄,如此值得回味。这样的一生令我们充满敬意,是一种高端的人生体验。张清华老师说这首诗比叶芝的《当你老了》写得还要出色,我们当然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前提是要你慢慢品味。我觉得在经受一定的人生磨练之后阅读这首诗,才能品出其中的味道。所以大家如果要读透这首诗,可能还需要时间和阅历。
徐梦华同学:我确实是感受不深,这是食指经过许多人生磨难之后的体会。这首诗虽然很有深意,但是我认为不如上一首。上一首深入挖掘,内涵更丰富一些,但是这首更多的是直白的抒情,感慨岁月流逝,不如上一首有深意。
李瑶同学:我觉得应该把诗人的诗歌当做一个整体来看。这首诗是人生阶段的一个总结,他的诗跟他的人生经历是紧密相连的。据我所知,食指也挺喜欢波德莱尔的,但是他的诗歌之中并没有引入那些现代主义的灰暗意象,他有能力表达更深刻更曲折的东西,但是他选择更为传统的语言。读他的诗,朗朗上口,不用深入思考意义,只是人生经历的写照。
谭五昌与食指在北师大合影
谭五昌:进入21世纪以来,食指仍在坚持认真地创作,但是随着生活状况的改变,其风格发生了变化。《冬日的阳光》是为感谢妻子翟寒乐女士而作的。现在请李瑶同学来朗诵食指的这首近作。
冬日的阳光
你可感觉到了冬日的阳光
我可嗅到了它的芬芳
在经烘晒变暧的新鲜空气里
在吸足了阳光后
略带狐香的衣被上
你可注意到冬天阳光的颜色
浅浅的略微带点鹅黄
哈气成冰的季节里
就这点暧色调
透着严寒中人们心中的期望
可得好好珍惜这暧暧的冬阳
外出走走享受难得的时光
让阳光芬芳的好心情
随着歌曲放飞
歌铃声中牵出心中笑声朗朗
淡淡的冬日的阳光
不燥动 不张狂
静坐在家中品杯茶
是乐事一桩
悠闲清静中不妨读上几页书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品味着诗句
微微睁开双眼
才发觉
暧暧的 淡淡的
冬日的阳光
已经悄悄地退出了
朝南的门窗
谭五昌:在生活好转之后,食指感恩现在的生活,所以这首诗显得富有小资情调,充满温馨。读了这首诗,你可以知道食指的近况,诗人心态平和,生活稳定,但诗作本身似乎还是缺少一些艺术冲击力。这种在冬日的阳光之下享受生活的场景,对以前的食指来说是十分奢侈的。食指本人对这首诗歌比较偏爱,我认为是他加入了个人的情感因素。从我个人的情感角度而言,我也很认可这首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知食指诗歌风格的某种转型,或者说风格的另一侧面。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个诗人若失去愤怒和抗争,可能也会对他诗歌文本的力量构成某种损失。所以有人认为进入21世纪以后,食指写出的诗歌力作不多,个中原因值得分析与探讨。这些说法也供我们参考吧。
最后我们再来简单讲讲《啊,尼采》这首近作,它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食指的孤独和愤怒。请张鑫同学来朗读一下。
啊,尼采
十九世纪最后的圣诞夜很冷
狂暴的风雪从门窗的隙缝挤进了
哲学教授们聚会的金色大厅——
知识界的废话、空话正赢得掌声
略感寒意的教授们皱了皱眉头
夫人们不觉下意识地整了整衣领
谁也没予以理睬,没有反应
可窗外这呼啸的声音
正横扫欧洲上空
门窗外是尼采徘徊踯躅于荒郊
是他的思想在伴随着风雪和狼嚎
冰天雪地里他思想一次次地蜕皮
象一次次血淋淋地挣脱精神的镣铐
他在一生中从未停止过追求
没人能理解他性情的孤僻和骄傲
也没人回答他对世俗的嘲讽
陪伴他的只有雪片般的手稿
疾病的折磨使他十分苍老
尼采苦苦地在孤独的冥想中煎熬
不安分的思想象狂风裹挟着大雪
席卷天地,狂暴而又肆虐——
一个多么纯洁又残酷的世界
这时敲响了新世纪到来的钟声
尼采所召唤的一代“超人”英雄
从杰克·伦敦笔下的“马丁·伊登”
到和海明威一起打鱼的老人
如今已使全世界为之震惊
多少不眠夜中忍受着疾病的折磨
在孤独冷漠中怀着诗意的憧憬
思想的婴儿经受了分娩的苦痛
终于喊出了惊天动地的哭声
尼采,当改变世界的太阳到来前
满天繁星是你思想的火花
快熄灭的烛火燃烧着你最后的激情
醒来呵尼采,让我们一路同行
谭五昌:这首诗思想性很强,对于尼采这种孤独哲学家的思想痛苦作了形象的描述。但是,这首诗在一些读者看来写得可能有些概念化,想象和情调还没有达到温润的状态。诗人一方面以漫画式的手法刻画教授和夫人,充满讽刺;另一方面赞颂尼采,对尼采充满同情和崇敬。一次次鲜明的对照,反衬尼采这样一个横空出世的孤独的思想者形象,诗人对尼采的激情,创世纪的理想,给予了高度认同。在潜意识中,食指认为自己与尼采是同道中人。这首诗让我倍感亲切,仿佛看到了一个孤独而愤怒的中国当代诗人形象,看到了以前的食指的身影,具有一定的思想冲击力。食指在大众浑浑噩噩的年代里勇敢地发出一个诗人的真诚呐喊,以觉悟者的形象捍卫思想的尊严与艺术的尊严。这就是他作为一个“朦胧诗”的先驱者的形象,食指好像再次回到了一个孤独的思想者的队伍中。我读了以后,个人感到比《冬日的阳光》更具有文学史的价值。但是我不认为这首诗能够代表食指在新世纪的创作中所达到的高度。日常生活中,我把食指当成我尊重的兄长,但在对他的诗歌创作进行学术评论时,就应该真诚的发表自己的诗学见解了。这是一个学者与评论者应该持有的学术态度。目前,食指还在痛苦的酝酿中,我本人对他的创作充满期待,相信他的诗歌创作会达到新的高度,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
在解读了食指的部分代表性作品后,让我们来做一下总结。一般来说,确立食指作为一个先驱者在当代诗歌史上地位的,首先是他青年时代的写作。他早期的诗歌创作有效地让中国当代诗歌摆脱了僵化的政治概念的束缚,有效地恢复了个人化写作的艺术尊严与思想尊严,启蒙了同时代及晚生代的写作,对北岛等“朦胧”诗人有着直接的影响。他成了当代诗歌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的一环。另外,食指之所以得到那么多人的尊重,得到文学史的认可,是因为食指纯粹的诗人形象。食指对诗歌精神的坚守是始终如一的,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诗歌创作中,都表现出一位纯粹的诗人形象。他没有任何世俗的、功利的想法,对诗歌抱着极为虔诚的姿态,为了诗歌创作可以付出所有的代价。而当下一些年轻诗人,过于聪明,抱着“玩诗”的心态,把诗歌当成出名的工具,这是不可取的。读食指的诗歌,虽然形式上较为传统,但是能给我们深刻的精神安慰。他在通过诗歌维护一种纯粹的理想主义精神,让我们感受到诗歌的纯粹,那种古老而长青的艺术魅力。这是食指全部诗歌创作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当然,食指也有他的一些局限性,他早期代言人的情结过于强烈,历史情结过浓,没有达到理想的个人化写作的境界,可能妨碍其诗歌创作取得更高的成就。到了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食指个人化的抒写成分在增加,为集体代言的意识逐渐消退,这是可喜的现象。我和许多诗歌同行认为,食指的诗歌创作一直在强化他的诗人人格形象,如果诗人能够大量增加其诗歌经验的“当下性”就更好了。这可能也是我本人的一种苛求,其实一个诗人的诗歌写作可以选择与时俱进,也可以选择坚持自己的原点,不断强化与完善自己的艺术风格与精神境界。
Ad
在北师大课堂讲诗(共5辑)
作者:谭五昌 著
当当
谭五昌
江西永新人。著名评论家。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兼任贵州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客座教授。已出版《20世纪中国新诗中的死亡想象》、《诗意的放逐与重建——论第三代诗歌》、《中国新诗排行榜》、《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海子诗歌精品》、《在北师大课堂讲诗》(5卷本)等学术著作及诗歌类编著三四十余种。2012年,主编10卷本的“中国新锐批评家文丛”(昆仑出版社出版)。自2011年起至今,发起并主持年度“中国新锐批评家高端论坛”。近十余年来,先后担任徐志摩诗歌奖、闻一多诗歌奖、海子诗歌奖、杨万里诗歌奖、昌耀诗歌奖等国内重要诗歌奖项的评委与负责人。曾应邀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鲁迅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馆、广西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贵州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澳门大学等国内四五十所高校与研究机构做过中国当代诗歌、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现象等专题学术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