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君: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也有一個創造“美”的文學夢想
2019-09-24 08:28

圖說:與會嘉賓在現場分享創作心得
日前,在海上市民詩歌館舉行的“寫作密語與花香記憶——秦文君臻美花香文集分享會”上,兒童文學作傢秦文君、《東方教育時報》總編輯徐建華以及多位兒童文學評論傢共話兒童閱讀與寫作。
在專傢看來,每個孩子的心裏都有一顆閱讀的種子,“美”是秦文君作品的精神內核。一直以來,秦文君視兒童文學創作為“最美麗的事業”,她的作品一直以溫暖細膩、幽默智慧、貼近兒童心靈見長,也為幾代讀者所喜愛。秦文君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也有一個創造“美”的文學夢想。
“世界上能超越分數、物質、功利的是信念和創造。”秦文君與現場的孩子、傢長分享了個人寫作和閱讀的經歷。她寫作40多年來,每天晚上9時開始,一直寫到凌晨。正是這無數個不眠之夜,讓她成為一名兒童文學作傢,拿了90多次奬。秦文君說:“文學就是茫茫高山,我覺得我是一個登山的人,登到了哪裏,能登到哪裏,我也不知道,就努力登。”
秦文君告訴傢長,一個孩子寫作好,說明他擁有抓住事物本質的能力,擁有豐富的感知感受能力,同時還具備靈敏的思維能力和良好的語言能力。傢長所要做的,就是通過適合孩子的方式去引導、激活他們。這就要求傢長和孩子一起閱讀時,要有文化浸潤地讀,多元且有意思地讀,而不是呆板生銹地讀。兒童文學最好、最有價值的地方,在於它是一個人尋找美、尋找幸福的百科全書,因為裏面藏有人類不應該被遺忘的那些東西。通過閱讀,孩子們能突破自我經驗,去瞭解、探索世界。

圖說:傢長和孩子們熱情參與互動 官方圖
孩子的成長、傢長的成長,是個慢教育、慢成長的過程。小學階段的教育目標,是讓孩子擁有一顆明亮的心。“孩子就像小樹苗,施肥、澆水都是外部條件,想要讓孩子成長為參天大樹,還必須讓他發自內心地去尋找到他所要努力的方向。”在徐建華看來,文學閱讀和寫作就是孩子汲取養分的方式。“因為文學會教會孩子如何去面對人生中的風雨,在他小小的心裏種下明亮、堅韌和溫暖的心,使之受益一生。”
對於如何循序漸進地閱讀,兒童文學評論傢唐池子表示:“衹需翻開書,安靜下來去讀,就能感受到從表及裏的那種貼近,貼近生活,貼近心靈,同時也貼近了時代。”
“好的文學閱讀必須有三個層面:朗讀、理解、閱讀。閱讀要講究方法,以朗讀來培養語感,以理解來把握故事,用持之以恆把閱讀變成習慣。”上海師範大學教授、中國作傢協會會員李學斌說。
跟着作傢、學者們的腳步,現場的8090後傢長們也回憶起自己年少時閱讀“賈裏賈梅”的感動。他們表示這次不僅是以學生傢長的身份參加活動,也是作為秦文君作品的讀者來尋找童年的美好記憶。現場的孩子們展現的是一種全新的閱讀姿態,他們以稚嫩的聲音和激動的心情站到了舞臺上,選取“花香文集”裏的經典片段進行了誦讀。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