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兴华:米芾是一位让我能够变成书法家的人 | 大米艺术
Original 用艺术定义未来 大米艺术 2019-06-05
[ 本文共计2470字 · 建议阅读4分钟 ]
文 / 沃兴华
艺术家与普通人的区别,在于他们面对无法理解的事物时的表达方式,是抵触、排斥?还是思考、突破?
从喜欢、疑惑到研究,沃兴华以他不同时期对米芾书法的接触感受,叙述了自己生命历程中的艺术觉醒。
——施晗
◩
我学习书法自颜真卿始,先楷书,后行书,有了大致模样,然后学习米芾。
米芾书法的用笔强调提按顿挫,点画锋势劲利,结体左右摇曳,与颜真卿不同,临摹时感觉特别痛快,契心处若受电然。
我喜欢米芾书法,但是从先生那里得知,米芾行为不经,言词怪诞,将欧阳询、柳公权、张旭和怀素等唐代名家骂得一钱不值,甚至说颜真卿是丑怪恶札之祖,这让我感到惊骇!
沃兴华老师《米芾书法研究》
当时我没有能力去思考这是为什么,集中精力临摹,神不旁骛,只是当看到作品中某些别致的点画和结体时,会联想起米芾的言行,觉得他真是一个怪人。
1986年,我在随老师编写完多卷本《金文大字典》以后,从文史研究领域重新回到书法,继续临摹历代名家法书。
随着眼界的提高和功夫的加深,开始想表达内心感受,走自己的路,探索新的风格,没有想到引起一片非议。
沃兴华临米芾《致伯充台坐》与《夏英公帖》
而我觉得没有错,依然“独持己见,一意孤行”,结果招致更加激烈的批评。大家都认为我的字退步了,并且以古代大师和当代名家的作品来指责我背离传统,这也不是,那也不对。
我很委屈,愤激的时候心里会反击:某某的字算什么!有一次,当这样的话在心里响起的时候,忽然想到米芾,刹那间理解了他对唐代名家的恶评。
我开始研究米芾,不仅临他的字,看他的书论,而且广泛阅读古往今来人们对他的种种评论,结果发现了一个伟大的灵魂。
施晗老师在书中扉页的即兴之作
面对种种侮辱与损害,他以“颠”傲世,以狂抗俗,在创作上自谓“一扫二王恶札,照耀皇宋万古”,在理论上开“卑唐”先声,振聋发聩,立懦砭顽。
这个灵魂让我着迷,使我更加认真地学习他的书论和书法,并且以他为榜样。
无论在学习名家书法还是民间书法的时候,我常常会想到他,受到方法上的启示,尤其在因为创新而受到各种各样的批评和谩骂时,更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受到精神上的激励。
沃兴华临米芾《李太师帖》
我一直想将对米芾的认识写成文字,2006年初接到上海博物馆“中日书法名品展”理论研讨会的约稿,写了一篇《论米颠》,完稿后意犹未尽,一章接着一章,一口气写成了《米芾书法研究》一书,交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2010年湖南美术出版社为《名家解密书法经典》丛书前来约稿,我又挑选了米芾,写成《蜀素帖解密》一书。
这两本著作图文结合,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践临摹,比较充分地表达了我对米芾其人和其书的认识,出版后受到大家关注,不断重印,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了6次,每次重印前都会打电话来征求意见,问要不要修订。
《米芾书法研究》书中目录
我很想把这两本书汇总起来,但是手上的事情实在太多,没有时间,只好率由旧章,任它去了。
今年十月,胡抗美、曾翔两位先生和我决定办一个展览,名为“向米芾致敬”,以米芾为对象,通过各种临摹作品来表达我们对创新与继承、创作与临摹等问题的思考和实践。
为此,我又一次专心致志地研究和临摹米芾,获得不少新的认识,写出不少新的作品,于是趁热打铁,把两本书拿出来,合并为一,或笔或削,完成了一直想做而没有做的修订工作。
沃兴华临米芾《同官帖》
新书沿用旧名,为《米芾书法研究》(修订本),而在2006年版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的改动。
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概述米芾其人其书;第二至四章分别为米芾书论、书风以及具体作品的专题研究;第五章讲述了我对如何临摹米芾书法的思考与体会,更重于实践;第六章则选录了我的一些临摹作品。
每一章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题,同时各章之间又有潜在的横向联系。
《米芾书法研究》内页
米芾书论的阐述从义疏开始,米芾书风的研究从取法源头开始,米芾作品的临摹从刻意开始,通过严格的实证,了解米芾其人,他的书论和书法,建立起一个比较全面而且真实的米芾形象,这是全部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接下来的重点是系统整理他的书论,刮垢磨光,清除许多表面上的不一致性,抉微烛幽,彰显蕴含其中的主要精神,同时研究他的书风、点画、结体、章法,通过具体入微的个别分析和相互比较,总结出最主要的创作特点和风格面貌。
沃兴华临米芾《竹前槐后诗卷》
在临摹时强调写意,像做实验一样,利用一切手段,去探索这种书论的精神和书风的特点。
总之,努力在表层结构下找出本质的深层结构,替米芾说出他最想说的话,发现其鲜明的个性特征。
最终把米芾放到历史中去考察,看它的本质特征是从哪里继承过来的,又是怎样被后人发扬光大的,从而认识到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学习和发展米芾的书法。
《米芾书法研究》内页
比如一个很切实的问题,米芾书论主张字不作正局,“须有体势乃佳”,米芾书法的结体左右摇曳,这在当时普遍比较平正的书风环境中,是惊世骇俗的。
但是发展到今天,一千年过去了,书法结体造形经过徐渭、王铎等人的进一步探索与创新,发展出不少摇曳欹侧的作品。现在的人们反观米芾书法,反而觉得相当平正了,如此一来,米芾的理论与实践似乎产生了矛盾。
怎样消除这种矛盾?我们只能从现实出发,设想米芾生在今日会怎样把握体势变化的度,然后“借题发挥”,学习米芾书法的基础之上,作出与时俱进的创造性发展,让米芾书法在今天获得与当时同样的先锋性与震撼力。
沃兴华临米芾《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
从初版《米芾书法研究》到《蜀素帖解密》,每一次著述我都想尽最大努力,通过理论阐述和作品临摹,将我对米芾的认识全部表达出来,但是结果都不很满意,好不容易解决了一些问题,却又引发出更多的问题,逼迫我不断地去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现在,当我写完这一本《米芾书法研究》(修订本)时,感觉仍然如此。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一书中转述英国湖畔诗人柯勒律治的观点说:“我们知道某人是诗人,是基于他把我们变成了诗人这一事实。我们知道他在表现他的情感,这是基于他在使我们能够表现我们自己的情感这一事实。”
沃兴华临米芾《 致彦和国士帖》
我发觉米芾就是这样一位让我能够表现自己的情感,让我能够变成书法家的人。我在研究米芾的过程中,理论更深入了,作品更精彩了,自己在书法上到底想要追求什么这一问题也更加清晰了,米芾在不断地帮助我发现自己、实现自己。
这个过程没有止境,原因在于自我实现没有止境。
认识到这一点,我想今后还会继续研究米芾,在把他作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他作为生命体认的对象,超越客观的分析与评估,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米芾的心灵,在谋求抵达米芾心灵的同时,实现自己心灵的不断提升。
本文为沃兴华先生新著《米芾书法研究》(修订本)前言
标题为编者所加
————
沃兴华,上海人,现为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院研究员,“流行书风”主持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