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於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歡迎關註→→ 羅曼讀書會 2019-08-21

羅曼讀書會 為 閱 讀 而 生

雅 俗 共 賞 ,醉 美 讀 書 。

林語堂
林語堂,1895.10.10-1976.3.26,如果沒有林語堂,可能也不會有人首先想到將“Humor”翻譯成中文的“幽默”。老爺子曾說:人有可為而有不為。不缺歌功頌德的人,但卻威武不屈的人。總以為考了更多的證就是有為,做了更多的事就是有為。而這輩子讓他林語堂快樂的恰巧是那些不為的事。今年恰逢這位大師誕辰120周年讓來重讀他作品中那些樸素卻意藴深長的人生哲理。

人生能有幾個朋友在“後臺”
作者丨林語堂
莎士比亞說:“人生如舞臺。”
人的一生有前臺,也有後臺。前臺是粉墨登場的所在,費盡心思化好了妝,穿好了戲服,準備好了臺詞,端起了架勢,調勻了呼吸,一步步踱出去,使出渾身解數:該唱的,唱得五音不亂;該說的,說得字正腔圓;該演的,演得淋漓盡致,於是博得滿堂彩,名利雙收,躊躇滿志而歸。
然而,當他回到後臺,脫下戲服,卸下妝彩,露出疲憊發黃的臉部時,後臺有沒有一個朋友在等他,和他說一句真心話,道一聲辛苦了,或默默交換一個眼神,這眼神也許比前臺的滿堂彩都要受用,而且必要!
後臺的朋友,是心靈的休息地,在他面前,不必化妝,不必穿戲服,不必做事情,不必端架子,可以說真話,可以說泄氣話,可以說沒出息的話,可以讓他知道你很脆弱、很懦弱、很害怕,每次要走入前臺時都很緊張、很厭惡。因為你確知後臺朋友衹會安慰你,不會恥笑你,不會奚落你。
況且,在他面前你早已沒有形象可言了,也樂得繼續沒形象下去。人生有一個地方,有一個人,在這人面前,可以不必有出息,可以不必有形象,可以暴露弱點,可以是全身弱點,這是很大的解放。
有此解放,人可以在解放一陣子之後,重拾勇氣,重披戲服,再次化妝,再次端架子,走到前臺去扮演好需扮演的角色,做一個人模人樣的人物,博得世俗的贊美。
【林語堂經典語錄】

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裏充當着配角。
——林語堂 《人生不過如此》

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衹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纔是萬古不朽的。
——林語堂 《蘇東坡傳》

爸爸常常告訴我,他曾親眼看見多少貧窮之傢興起來,多少富貴之傢衰下去,他告訴我說,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賴着金錢,人應當享受財富,也要隨時準備失去了財富時應當怎麽過日子。
——林語堂 《京華煙雲》

讀書使人得到一種優雅和風味,這就是讀書的整個目的,而衹有抱着這種目的的讀書纔可以叫做藝術。一人讀書的目的並不是要“改進心智”,因為當他開始想要改進心智的時候,一切讀書的樂趣便喪失淨盡了。
——林語堂 《生活的藝術》

我們最重要的不是去計較真與偽,得與失,名與利,貴與賤,富與貧,而是如何好好地快樂度日,並從中發現生活的詩意。
——林語堂 《人生不過如此》

做人也是如此:總是看別人眼色行事會淪為庸俗,為了彰顯個性而特立獨行也好不到哪去。
——林語堂 《林語堂散文》

世界上的強盜,再沒有比劫奪我們思想自由的罪惡更大的了。如果我們失掉了思想自由,那還不如匍匐而行,承認兩足走路是一個錯誤,而回返到三萬多年前的原來姿勢。
——林語堂 《論近人情》

發揚過去而繪畫未來是容易的,檢閱現在而冀獲未來之光明與瞭解是睏難的。因為在光榮的過去與可能的未來,二者之間,橫亙着一個山𠔌,你要跨過它,必先下降然後上升。
——林語堂 《吾國與吾民》

人生在世,幼時認為什麽都不懂,大學時以為什麽都懂,畢業後纔知道什麽都不懂,中年又以為什麽都懂,到晚年纔覺悟一切都不懂。
——林語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