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琳说曾晓文:漂泊的寻梦者
Original 陈瑞琳 瑞琳读书 Yesterday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oMlX8Lll9JgqMVy0icaicmkPIicGh1kKicUJ4lztgzav2eEp1ibopuez43v4wMW2IPeE2kXrXXJq9Oibic3J0icpxsaCBg/640?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公众号
喜马拉雅“瑞琳读书”频道编者按
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当下,亿万同胞肯定都希望有几本好书可以静静地宅在家里阅读,享受阅读的快感。但在资讯爆炸的当代,有太多的好书,不仅常与我们擦肩而过、失之交背,而且即使一卷在手,也抽不出时间去阅读。
在微信阅读、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的眼睛早已不堪重负,如果能用耳朵享受读书的乐趣,岂不快哉!正是应和这样一个新时代的读书浪潮,我们华人广播影视的全体同仁,近日在喜马拉雅特别推出了“瑞琳读书”这个崭新的节目。在受到海内外读者听众们的热烈欢迎后,“瑞琳读书”节目也同时入驻蜻蜓FM版和微信公众号。部分内容增加图片和视频后,我们将陆续入驻海内外各大视频网站。
瑞琳说曾晓雯.mp3
From 瑞琳读书
00:0023:58
曾晓文,加拿大华语作家。南开大学文学硕士、美国雪城大学理学硕士。旅居美国9年,2003年定居多伦多至今,现职IT总监。著有长篇小说《梦断德克萨斯》《夜还年轻》《移民岁月》,小说集《重瓣女人花》《苏格兰短裙和三叶草》《爱不动了》,散文集《背灵魂回家》《属树叶的女子》《背对月亮》,电影剧本《浪琴岛》,电视连续剧《错放你的手》的编剧等。曾任加拿大中国笔会会长,北美作协会员。
“从漂泊流浪到落地生根”,这是曾晓文常说的一句话。“漂泊流浪需要勇气,落地生根需要境界。”在她看来,华人更像是一粒种子,到哪里都可以生根发芽。这不仅反映了她在海外的生活历程,也显示了她的创作轨迹。
在美国纽约州雪城大学求学期间,为了支付高昂的学费,曾晓文经常在课余时间打工,在中餐馆做侍应生,也当过家庭清洁工。在经济压力之外,语言的挑战也在等着她。从中学到大学,曾晓文学的基本都是俄语,到了美国,就要从头学习英语。
1998年,曾晓文从雪城大学毕业后,先后在雪城的一家保险公司和波士顿的一家软件开发公司工作。然而好景不长,美国遭遇经济低迷,许多企业受到冲击,曾晓文所服务的软件开发公司也就此倒闭。她不得不另谋出路。她在得克萨斯州开了一家中餐馆,试图继续留在美国,但却经历了一场意外的灾难。正是这场灾难,让她创作了第一部半自传体的长篇小说《梦断得克萨斯》,重新审视生活,并自我疗愈。
小说《梦断德克萨斯》,后来再版为《白日飘行》,讲述的是女主人公舒嘉雯在美国9年打工、求学、做生意,以及无辜被监禁的经历。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年轻的中国女子舒嘉雯,经过了9年的奋斗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开始在商界初露头角。就在她与人合开的大型自助餐馆“华美”开业典礼那天,却被移民局以“有意雇用、窝藏非法移民”的罪名逮捕。此后的98天里,舒嘉雯经历了监禁的炼狱,最后得以“清清白白地走出监狱”,但她却因这无妄之灾失去了生意和家产,最终选择远离伤心地,梦断得克萨斯。作者借助舒嘉雯在狱中和法庭上的所见、所闻、所历,描写了美国社会与移民族群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舒嘉雯虽然梦断德克萨斯,但她的寻梦不会中止。
在《白日飘行》里,曾晓文为读者塑造了一系列的“寻梦者”。对于来自中国的精英和准精英阶层,“美国梦”意味着高学历、高收入、名车大房。而平民版本的“美国梦”,其内容要卑微得多,色调也冷峻得多。例如书中的阿瑞辗转流落到美国是为了打工谋生;莹妹偷渡到美国是为了还清父亲欠下的债务;安娜嫁到美国只是因为在她服务的宾馆里的女孩子人人都想嫁一个美国公民,以期少奋斗20年而过上舒适的生活。
《白日飘行》里有一段关于舒嘉雯梦境的描述:
“一辆火车远远地驶过来。小嘉雯经常站在家乡冰城的小火车站里看火车。火车可以把她和外面的世界联系起来,而她是多么渴望看到外面的世界。站在铁轨旁的小嘉雯突然惊悚不安了起来,因为她看到了一朵白色的雏菊在铁轨中间伸出稚嫩的脸来,在太阳下安心地微笑着……”
白雏菊是顽强求生存的象征,呼啸而过的车轮并没有把它碾碎,舒嘉雯也没有因人生的磨难消沉,而是在磨难的炼狱中找到自己的新身份:“为什么要把生命理解为一次目的地明确的旅行,而不把它看做是一场漫游呢?”舒嘉雯是“天生的漫游者”,也是永远的寻梦者。
小说《夜还年轻》是《白日飘行》的后续故事。讲述了舒嘉雯(此时改名为海伦娜)从美国到加拿大多伦多后的生活,以及几位中西女性的爱情故事。在中西文化对比与交融的背景下,小说铺展悬念迭生的情节,反映了不同族裔人物,包括海外贪官的爱情生活和人生追求,以及他们在得失、爱恨、崇高与卑微之间的挣扎与选择,可谓海外都市生活的“浮世绘”。
曾晓文说:因为爱过,所以懂爱。
陈瑞琳,当代北美著名作家,海外文学评论家。她13岁发表小说,15岁考入西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出国前任教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1992年赴美,自己办报纸,开书店,办杂志,做电台节目,曾任美国休士顿《新华人报》社长,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笔会会长,现任美国休斯敦王朝文化传播公司负责人,北美中文作家协会副会长,并兼任世界华人周刊执行总编辑和国内多所大学特聘教授。著有《走天涯》《“蜜月”巴黎》《家住墨西哥湾》《他乡望月》《去意大利》以及《横看成岭侧成峰--北美新移民文学散论》《海外星星数不清--陈瑞琳文学评论选》等多部散文集及评论专著,编著有《一代飞鸿—北美中国大陆新移民作家短篇小说精选述评》及《当代海外作家精品选读》等。其散文作品入选《20世纪名家经典海外游记》、《百年中国经典散文》等书。多次荣获海内外文学创作及评论界大奖,被誉为当代海外新移民华文文学研究的开拓者。
近30年来,陈瑞琳一直在文学海洋畅游,她把好书当作人类灵魂的家园。如今,她把自己看到的好书,包括畅销书、获奖书、励志书,以及海内外好的作家作品,推介给渴望精神滋养的听众朋友们。在“瑞琳读书”节目中,她会跟随时代的脚步,为听众朋友提供最有价值的高端精神营养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