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鹧鸪鸟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娥眉,
  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唐 温庭筠
南游感兴
窦巩 Dou Gong
  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
  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辛弃疾 Xin Qiji
  绿树听鹈鴃。
  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谁共我,醉明月?
踏歌词四首(第二首一作张籍《无题诗》)
刘禹锡 Liu Yuxi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桃蹊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
  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日暮江头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
  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
山鹧鸪词
李白 Li Bai
  苦竹岭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鹧鸪飞。嫁得燕山胡雁婿,
  欲衔我向雁门归。山鸡翟雉来相劝,南禽多被北禽欺。
  紫塞严霜如剑戟,苍梧欲巢难背违。我今誓死不能去,
  哀鸣惊叫泪沾衣。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二首
李白 Li Bai
  秦地见碧草,楚谣对清樽。把酒尔何思,鹧鸪啼南园。
  余欲罗浮隐,犹怀明主恩。踌躇紫宫恋,孤负沧洲言。
  终然无心云,海上同飞翻。相期乃不浅,幽桂有芳根。
  尔家何在潇湘川, 青莎白石长沙边。昨梦江花照江日,
  几枝正发东窗前。觉来欲往心悠然,魂随越鸟飞南天。
  秦云连山海相接,桂水横烟不可涉。送君此去令人愁,
  风帆茫茫隔河洲。春潭琼草绿可折,西寄长安明月楼。
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山鹧鸪者
李白 Li Bai
  披君貂襜褕,对君白玉壶。雪花酒上灭,顿觉夜寒无。
  客有桂阳至,能吟山鹧鸪。清风动窗竹,越鸟起相呼。
  持此足为乐,何烦笙与竽。
越中览古
李白 Li Bai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亦即诗人游览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著名事件而写下的。在春秋时代,吴越两国争霸南方,成为世仇。越王勾践于公元前四九四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回到国内,卧薪尝胆,誓报此仇。公元前四七三年,他果然把吴国灭了。诗写的就是这件事。

  诗歌不是历史小说,绝句又不同于长篇古诗,所以诗人只能选取这一历史事件中他感受得最深的某一部分来写。他选取的不是这场斗争的漫长过程中的某一片断,而是在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国以后的两个镜头。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情况。消灭了敌人,雪了耻,战士都凯旋了;由于战事已经结束,大家都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了出来。越王回国以后,踌躇满志,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般的美人,就占满了宫殿,拥簇着他,侍候着他。“春殿”的“春”字,应上“如花”,并描摹美好的时光和景象,不一定是指春天。只写这一点,就把越王将过去的卧薪尝胆的往事丢得干干净净表达得非常充分了。都城中到处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是多么繁盛、美好、热闹、欢乐,然而结句突然一转,将上面所写的一切一笔勾消。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胜利、威武、富贵、荣华,现在还有什么呢?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慨叹出之。过去的统治者莫不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是子孙万世之业,而诗篇却如实地指出了这种希望的破灭,这就是它的积极意义。

  诗篇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一般地说,直接描写某种环境,是比较难于突出的,而通过对比,则获致的效果往往能够大大地加强。所以,通过热闹的场面来描写凄凉,就更觉凄凉之可叹。如此诗前面所写过去的繁华与后面所写现在的冷落,对照极为强烈,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也就愈有力。为了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诗人对这篇诗的艺术结构也作出了不同于一般七绝的安排。一般的七绝,转折点都安排在第三句里,而它的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的。

  李白另有一首怀古诗《苏台览古》可资比较:“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苏台即姑苏台,是春秋时代吴王夫差游乐的地方,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此诗一上来就写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而人事的变化,兴废的无常,自在其中。后面紧接以杨柳在春天又发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旧,岁岁常新,以“新”与“旧”,不变的景物与变化的人事,作鲜明的对照,更加深了凭吊古迹的感慨。一句之中,以两种不同的事物来对比,写出古今盛衰之感,用意遣词,精炼而又自然。次句接写当前景色。青青新柳之外,还有一些女子在唱着菱歌,无限的春光之中,回荡着歌声的旋律。杨柳又换新叶,船娘闲唱菱歌,旧苑荒台,依然弥漫着无边春色,而昔日的帝王宫殿,美女笙歌,却一切都已化为乌有。所以后两句便点出,只有悬挂在从西方流来的大江上的那轮明月,是亘古不变的;只有她,才照见过吴宫的繁华,看见过象夫差、西施这样的当时人物,可以作历史的见证人罢了。

  此两诗都是览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近似,但越中一首,着重在明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抹杀之,转出主意。苏台一首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见出今昔盛衰之感,所以其表现手段又各自不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人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沈祖棻)

醉题王汉阳厅
李白 Li Bai
  我似鹧鸪鸟,南迁懒北飞。时寻汉阳令,取醉月中归。
从驩州廨宅移住山间水亭赠苏使君
沈佺期 Shen Quanqi
  遇坎即乘流,西南到火洲。鬼门应苦夜,瘴浦不宜秋。
  岁贷胸穿老,朝飞鼻饮头。死生离骨肉,荣辱间朋游。
  弃置一身在,平生万事休。鹰鹯遭误逐,豺虎怯真投。
  忆昨京华子,伤今边地囚。愿陪鹦鹉乐,希并鹧鸪留。
  日月渝乡思,烟花换客愁。幸逢苏伯玉,回借水亭幽。
  山柏张青盖,江蕉卷绿油。乘闲无火宅,因放有渔舟。
  适越心当是,居夷迹可求。古来尧禅舜,何必罪驩兜。
在荆州重赴岭南
宋之问 Song Zhiwen
  梦泽三秋日,苍梧一片云。还将鹓鹭羽,重入鹧鸪群。
奉和袭美病孔雀
陆龟蒙 Lu Guimeng
  懒移金翠傍檐楹,斜倚芳丛旧态生。唯奈瘴烟笼饮啄,
  可堪春雨滞飞鸣。鸳鸯水畔回头羡,豆蔻图前举眼惊。
  争得鹧鸪来伴著,不妨还校有心情。
  石城花暖鹧鸪飞,征客春帆秋不归。
  犹自保郎心似石,绫梭夜夜织寒衣。
  杳杳袅袅(凄凄
  依依)清且切,鹧鸪飞处又斜阳。
  相思岭上相思泪,不到三声合断肠。
送吴悦游韶阳
孟浩然 Meng Haoran
  五色怜凤雏,南飞适鹧鸪。楚人不相识,何处求椅梧。
  去去日千里,茫茫天一隅。安能与斥鷃,决起但枪榆。
北归次秋浦界清溪馆
刘长卿 Liu Changqing
  万里猿啼断,孤村客暂依。雁过彭蠡暮,人向宛陵稀。
  旧路青山在,馀生白首归。渐知行近北,不见鹧鸪飞。
杏花
  居邻北郭古寺空,杏花两株能白红。曲江满园不可到,
  看此宁避雨与风。二年流窜出岭外,所见草木多异同。
  冬寒不严地恒泄,阳气发乱无全功。浮花浪蕊镇长有,
  才开还落瘴雾中。山榴踯躅少意思,照耀黄紫徒为丛。
  鹧鸪钩輈猿叫歇,杳杳深谷攒青枫。岂如此树一来玩,
  若在京国情何穷。今旦胡为忽惆怅,万片飘泊随西东。
  明年更发应更好,道人莫忘邻家翁。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寺在京城南门之东)
韩愈 Han Yu
  秋灰初吹季月管,日出卯南晖景短。友生招我佛寺行,
  正值万株红叶满。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然云烧树火实骈,金乌下啄赪虬卵。魂翻眼倒忘处所,
  赤气冲融无间断。有如流传上古时,九轮照烛乾坤旱。
  二三道士席其间,灵液屡进玻黎碗。忽惊颜色变韶稚,
  却信灵仙非怪诞。桃源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
  前年岭隅乡思发,踯躅成山开不算。去岁羁帆湘水明,
  霜枫千里随归伴。猿呼鼯啸鹧鸪啼,恻耳酸肠难濯浣。
  思君携手安能得,今者相从敢辞懒。由来钝騃寡参寻,
  况是儒官饱闲散。惟君与我同怀抱,锄去陵谷置平坦。
  年少得途未要忙,时清谏疏尤宜罕。何人有酒身无事,
  谁家多竹门可款。须知节候即风寒,幸及亭午犹妍暖。
  南山逼冬转清瘦,刻画圭角出崖窾.当忧复被冰雪埋,
  汲汲来窥戒迟缓。
晚次宣溪,辱韶州张端公使君惠书叙别酬以绝句二章
韩愈 Han Yu
  韶州南去接宣溪,云水苍茫日向西。
  客泪数行先自落,鹧鸪休傍耳边啼。
  兼金那足比清文,百首相随愧使君。
  俱是岭南巡管内,莫欺荒僻断知闻。
  楚越有鸟甘且腴,嘲嘲自名为鹧鸪。徇媒得食不复虑,
  机械潜发罹罝罦.羽毛摧折触笼籞,烟火煽赫惊庖厨。
  鼎前芍药调五味,膳夫攘腕左右视。齐王不忍觳觫牛,
  简子亦放邯郸鸠。二子得意犹念此,况我万里为孤囚。
  破笼展翅当远去,同类相呼莫相顾。
鹧鸪啼(一作李峤诗)
韦应物 Wei Yingwu
  可怜鹧鸪飞,飞向树南枝。南枝日照暖,北枝霜露滋。
  露滋不堪栖,使我夜常啼。愿逢云中鹤,衔我向寥廓。
  愿作城上乌,一年生九雏。何不旧巢住,枝弱不得去。
  何意道苦辛,客子常畏人。
湖中(一作洞庭秋日)
顾况 Gu Kuang
  青草湖边日色低,黄茅嶂里鹧鸪啼。
  丈夫飘荡今如此,一曲长歌楚水西。
山鹧鸪词
李益 Li Yi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八十《近代曲辞》收录《鹧鸪词》三首,有李益的这首和李涉的两首。李涉诗云:“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二女虚垂泪,三闾枉自沉。惟有鹧鸪啼,独伤行客心。”李益与李涉在诗中都用了湘江、斑竹、鹧鸪等形象来烘托气氛,为所要表现的主题服务。可见《鹧鸪词》在内容上均是表现愁苦之情的,而且都须用“鹧鸪”的飞鸣来托物起兴。也就是说,《鹧鸪词》中少不了鹧鸪,此外鹧鸪在诗中还有切题、破题的作用。

  两首诗不同之点是:李涉的《鹧鸪词》由怀古兼及游子行客之情。他充分运用联想:看到湘江水深,想到屈原的沉江自杀;看到斑竹阴阴,想到舜之二妃娥皇、女英的故事;听到鹧鸪的啼叫,触动自己羁旅的愁怀。所抒之情,并非集中于一点,而是泛咏愁情。李益的《鹧鸪词》,写一位女子对远方情郎的思念,抒情较强烈,也更集中。

  李益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生活在湘江一带的女子。诗的开头写她怀远的愁情,不是用直陈其事的方法来正面描写,而是用“兴”的手法烘托和渲染,使愁情表现得更加含蓄而有韵致。

  如前两句都是用兴的手法。首句“湘江斑竹枝”又兼用典。舜之二妃娥皇、女英,为舜南巡而死,泪下沾竹。这种染上斑斑泪痕的竹子,称为“湘妃竹”,又称“斑竹”。诗中人看到湘江两岸的斑竹,自然会想到这个优美而动人的爱情传说,连类而及,勾起自己怀念情郎的愁绪。正在这时,诗中人又看到引动她愁绪的另一景物,那长着锦色羽毛的鹧鸪,振翅而飞,且飞且鸣,其声凄清愁苦,听到鹧鸪的啼叫,更加重了她的愁绪。鹧鸪喜欢相对而啼,俗谓其鸣曰“行不得也哥哥”。大凡游子、思妇,都怕听鹧鸪的啼叫。看到听到鹧鸪的飞鸣,自然会使这位思妇的愁怀,一发而不可收了。

  接着诗句自然地过渡到“处处湘云合”一句,以笼罩在湘江之上的阴云,来比喻女主人公郁闷的心情。以阴云喻愁怀,这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艺术手法。《文镜秘府论·地·六志》引《赠别诗》曰:“离情弦上急,别曲雁边嘶,低云百种郁,垂露千行啼。”释曰:“……上见低云之郁,托愁气以合词。”《鹧鸪词》的“处处湘云合”,既是对实景的描写,又巧妙地比喻女子愁闷的心情。

  诗的前三句,诗人用湘江、湘云、斑竹、鹧鸪这些景物构造出一幅有静有动的图面,把气氛烘托、渲染得相当浓烈,末句突然一转,向苍天发出“郎从何处归”的问语,使诗情显得跌宕多姿而不呆板。它写出了主人公的无可奈何的心情,我们仿佛看到她伫立湘江岸边翘首凝望的身影,感觉到她盼郎归来的急切心情,人物与周围的环境达到和谐一致,绘出了一幅湘江女子怀远图来。

  这首诗清新含蓄,善用比兴,具有民歌风味。抒情手法全靠气氛的渲染与烘托,很有特点。

  (刘文忠)

扬州送客
李益 Li Yi
  南行直入鹧鸪群,万岁桥边一送君。
  闻道望乡闻不得,梅花暗落岭头云。
首页>> 文学论坛>>鹧鸪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