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杏花
  風乍起,
  吹皺一池春水。
  閑引鴛鴦香徑裏,
  手挼紅杏蕊。
  
  鬥鴨闌幹獨倚,
  碧玉搔頭斜墜。
  終日望君君不至,
  舉頭聞鵲喜。
  花似匝,
  雨點翠娥愁壓。
  人又不來春且恰,
  誰留春一霎。
  
  消盡水瀋金鴨,
  寫盡杏箋紅蠟。
  可奈薄情如此黠,
  寄書渾不答。
柳梢青·燈花
張林 Zhang Lin
  白玉枝頭,
  忽看蓓蕾,金慄珠垂。
  半顆安榴,一枝穠杏,五色薔薇。
  
  何須羯鼓聲催,
  銀釭裏、春工四時。
  卻笑燈蛾,學他蝴蝶,照影頻飛。
  東城漸覺風光好,
  縠皺波紋迎客棹。
  緑楊煙外曉寒輕,
  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
  肯愛千金輕一笑。
  為君持酒勸斜陽,
  且嚮花間留晚照。

【注釋】 縠皺波紋:如縐紗般的細波紋。縠(hú):有皺紋的紗。

【賞析】 這首詞描繪春景。上闋,“東城”句,總說春光漸好;“縠皺”句專寫春水之輕柔;“緑楊煙”與“紅杏枝”相互映襯,層次疏密有緻;“曉寒輕”與“春意鬧”互為渲染,更顯出春天的生機勃勃!下闋直抒惜春情懷。“浮生”二字,點出珍惜年華之意;“為君”二句,明為悵怨,實是依戀春光,情極濃麗。

蝶戀花
蘇軾 Su Shi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緑水人傢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
  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裏鞦韆墻外道,
  墻外行人、墻裏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杳,
  多情卻被無情惱。

【注釋】 ①花褪殘紅:殘花凋謝。
②天涯:指極遠的地方。
③笑漸不聞聲漸悄:墻外行人已漸漸聽不到墻裏蕩鞦韆的女子的笑語歡聲了。
④多情:指墻外行人。無情:指墻裏的女子。惱:引起煩惱。

【賞析】 這是一首描繪晚春的感懷之作。上闋寫暮春自然風光,春去夏來,自然界發生了許多變化。視角由小到大,由近漸遠地展開,極富色彩感和運動感。“天涯何處無芳草”,是對暮春景色的描述,又點化遊春少年的惆悵。下闋寫春遊途中的見聞和感想:一道短墻將少年與佳人隔開,佳人笑聲牽動少年的芳心,也引起少年之煩惱。“多情卻被無情惱”,寄寓着作者自己的失意。有聲有色而又婉媚綽約。

  一春長費買花錢,
  日日醉湖邊。
  玉驄慣識西湖路,
  驕嘶過、沽酒樓前。
  紅杏香中簫鼓,
  緑楊影裏鞦韆。
  
  暖風十裏麗人天,
  花壓鬢雲偏。
  畫船載取春歸去,
  餘情付、湖水湖煙。
  明日重扶殘醉,
  來尋陌上花鈿。

【注釋】 ①玉驄:白馬。
②髻雲:象烏雲般的發髻。
③花鈿:以金翠珠寶等製成花朵形的首飾。

【賞析】 此詞記述西湖盛景。上片寫遊湖的興致與西湖美景。西湖路上,車馬紛繁。“紅杏香中”,笙歌處處。點染了緑楊紅杏,歌舞連綿的西湖風光。下片寫湖上天氣晴和,春光明媚。
暖風十裏,遊人如織。釵光鬢影,花壓鬢雲。結句“明日重扶殘醉,來尋陌上花鈿”。
運思新巧,情韻無限。通篇旖旎和婉,風雅秀麗。

【集評】

周密《武林舊事》:淳熙間,德壽三殿遊幸湖山。一日禦舟經斷橋旁,有小酒肆頗雅。舟中飾素屏書《風入鬆》一詞於上,光堯駐目稱賞久之,宣問:“何人所作?”乃太學生俞國寶醉筆也。上笑曰:“此詞甚好,但末句‘明日重攜殘酒’未免儒酸。”因為改定雲“明日重扶殘醉”,則迥不同矣,即日命解褐雲。

瀋際飛《草堂詩餘正集》:起處自然馨逸。

況周頤《蕙風詞話》:流美。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金勒馬嘶芳草地,玉樓人醉杏花天”,有此香豔,無此情緻。結二句餘波綺麗,可謂“回頭一笑百媚生”。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記湖上之盛況。起言遊湖之豪興,次言車馬之紛繁。“紅杏”兩句,寫湖上之美景及歌舞行樂之實情。換頭,仍承上,寫遊人之釵光鬢影,綿延十裏之長。“畫船”兩句,寫日暮人歸之情景。“明日”兩句結束,饒有餘韻。

[鑒賞]

據周密《武林舊事》捲三,這首詞是太學生俞國寶題寫在西湖一傢酒肆屏風上的。已作太上皇的宋高宗一次偶然的機會看見了這首詞,“稱賞久之”,認為“甚好 ”,還將其中“明日再攜殘酒”句改為“明日重扶殘醉”,俞國寶也因而得到即日解褐授官的優待。
1164 年(隆興二年),宋金簽訂“隆興和議”,此後的三十年內雙方都挂起了免戰牌。暫時的和平麻痹了人們的意志 ,也為上流社會提供了醉生夢死的可能性。
這首詞寫於淳熙年間(1174-1189),正是這種社會現實和心理狀態的反映。因此,我們一定要用批判的眼光來看待這幅“西湖遊樂圖”。
詞篇由描寫詞人的自我形象開頭。這裏雖然沒有直接描摹西湖的美景 ,可是“一春”“長費”“日日”“醉”等詞語卻傳達了作者對西湖的無比留戀 ;“玉驄”兩句寫馬 ,然而馬的“慣識”是由於人的常來,馬的“驕嘶”是由於人的愜意,所以三、四句是藉馬寫人,再因人寫湖,最後達到了人與境、情與景的高度融合。總之,開頭四句是用作者濃烈的情緒感染讀者,使人對西湖産生“未睹心先醉”式的嚮往,因此下文描寫的遊湖盛況,也就預先被蒙上了一層美的面紗。再說,詞人、玉驄、酒樓都是西湖遊樂圖的組成部分,因之這四句所表現的詞人情緻有以小見大的作用 ,並使詞篇“起處自然馨逸”(明瀋際飛《草堂詩餘正集》評)。
“紅杏”以下四句是遊樂圖的主體。這裏僅僅二十餘字,可是所含的信息量是極豐富的:有繁盛的紅杏,濃密的緑柳,如雲的麗人;有抑揚的簫鼓,晃蕩的鞦韆 ,漂亮的簪花;有氤氳的香氣,和暖的春風。——作者抓住了西湖遊春的熱點,濃墨渲染,為讀者提供了再造想象的最佳契機,詞人旺盛的遊興,也藉此得到了充分的表現。
“畫船”兩句為暮歸圖,是遊樂的尾聲。在這裏,作者把“春”寫成有形有質、可取可載的物事,不僅使詞句貼切生動,也寫出了西湖春天的特色:春在遊舟中。“餘情付湖水湖煙”,在熱鬧濃烈之後補充幽悄淡遠,在載春歸去的滿足之後補充餘情,表現的是西湖的另一面目和作者遊興中高雅的一面 。人去湖空,論理詞篇也該收尾了。不料作者別出心裁,反以明日之事相期,收得別緻而又耐人尋味,也更加突出了今日之盡興歡樂 。陳廷焯說:“結二句餘波綺麗,可謂‘ 回頭一笑百媚生’。”(《白雨齋詞話》)“重扶殘醉”是說前一日醉得很深,隔日餘醉尚不解。不過到底是酒醉呢,還是景醉呢,還是情醉呢,還是三者兼而有之,讀者可以自己判斷。這一句的原文作“明日再攜殘酒”,是一個尚未解褐的太學生清寒瀟灑 、忘情山水的性格的反映,未必不工,衹是沒有高宗那種皇帝派頭就是了。
這首詞受前人喜愛,還有一個原因是詞風香豔綺麗,情緻濃而近雅。在我國文學史上,詞,很長一個階段是作為歌館酒筵間的佐料而存在的。因此舊日的詞人們,對於香麗流美型的詞風就有着特殊的偏愛。這首詞的結構也頗別緻,歸納言之,大約有三個特點:一、完整。從概說醉心西湖敘起,次寫玉驄近湖 ,繼寫全天遊況,再寫畫船歸去,終以來日預期,可謂嚴密得滴水不漏。二、分片。根據填詞的通常規矩,前後兩片總應有個分工 。《古今詞論》引毛稚黃的話說 :“前半泛寫,後半專敘,蓋宋詞人多此法。”但是這首詞上下兩片的意思是成一個整體的,過片的地方不僅沒有大的轉折,反而同前半闋的後兩句結合得更緊。三、照應。比如 :“日日醉湖邊”之與“明日重扶殘醉”,“玉驄”之與“畫船”,“西湖路”之與“陌上”,“花壓鬢雲偏”之與“花鈿”等等。這種結構形式的選用,使得詞中所描繪的西湖遊樂圖更加渾然一體密不可分了。

(竹筠清課)

  錦筵紅,
  羅幕翠。
  侍宴美人姝麗。
  十五六,
  解憐纔。
  勸人深酒杯。
  
  黛眉長,
  檀口小。
  耳畔嚮人輕道。
  柳陰麯,
  是兒傢。
  門前紅杏花。
畫堂春二
張先 Zhang Xian
  外潮蓮子長參差。
  霽山青處鷗飛。
  水天溶漾畫橈遲。
  人影鑒中移。
  
  桃葉淺聲雙唱,
  杏紅深色輕衣。
  小荷障面避斜暉。
  分得翠陰歸。
  燕子呢喃,
  景色乍長春晝。
  睹園林、萬花如綉。
  海棠經雨胭脂透。
  柳展宮眉,
  翠拂行人首。
  
  嚮郊原踏青,
  恣歌攜手。
  醉醺醺、
  尚尋芳酒。
  間牧童、
  遙指孤村道。
  杏花深處,
  那裏人傢有。
  傷高懷遠幾時窮。
  無物似情濃。
  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濛濛。
  嘶騎漸遙,徵塵不斷,何處認郎蹤。
  
  雙鴛池沼水溶溶。
  南北小橈通。
  梯橫畫閣黃昏後,又還是、斜月簾櫳。
  瀋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

【注釋】 ①一叢花:該調首見張先,這首詞又名《一叢花令》、《南呂宮》。
②騎(jì)名詞,指馬。
③橈(ráo):船槳,指船。

【賞析】 這是一首傷別念遠的閨怨詞。全詞用白描手法表現伊人心理活動。上闋直抒胸臆,突出抒情主人公的離恨。“無物似情濃” 這一比喻,將抽象的“濃情”強調到世間無物可比的程度,更將離恨推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也表達出愁思的迷離紛揚,無處不在。突出思婦念遠的真情和執著。下闋集中寫思婦念遠的癡情。“雙鴛”與“斜月”勾出無限的憂思。感情熾烈,情真意切,凄婉深刻,極富感染力。

  杏香消散盡,
  須知自昔,
  都門春早。
  燕子來時,
  綉陌亂鋪芳草。
  蕙圃妖桃過雨,
  弄笑臉、紅篩碧沼。
  深院悄。
  緑楊巷陌,
  鶯聲爭巧。
  
  早是賦得多情,
  更遇酒臨花,
  鎮辜歡笑。
  數麯闌幹,
  故國謾勞凝眺。
  漢外微雲盡處,
  亂峰鎖、一桿修竹。
  間琅玕,
  東風淚零多少。
  山頭桃花、𠔌底杏。
  兩花窈窕、遙相映。
送二季之江東
李白 Li Bai
  初發強中作,題詩與惠連。多慚一日長,不及二竜賢。
  西塞當中路,南風欲進船。雲峰出遠海,帆影挂清川。
  禹穴藏書地,匡山種杏田。此行俱有適,遲爾早歸旋。
姑孰十詠。靈墟山
李白 Li Bai
  丁令辭世人,拂衣嚮仙路。伏煉九丹成,方隨五雲去。
  鬆蘿蔽幽洞,桃杏深隱處。不知曾化鶴,遼海歸幾度。
垂老別
杜甫 Du Fu
  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
  投杖出門去,同行為辛酸。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幹。
  男兒既介胄,長揖別上官。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
  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
  土門壁甚堅,杏園度亦難。勢異鄴城下,縱死時猶寬。
  人生有離合,豈擇衰老端。憶昔少壯日,遲回竟長嘆。
  萬國盡徵戍,烽火被岡巒。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鄉為樂土,安敢尚盤桓。棄絶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八哀詩。故著作郎貶臺州司戶滎陽鄭公虔
杜甫 Du Fu
  鶢鶋至魯門,不識鐘鼓饗。孔翠望赤霄,愁思雕籠養。
  滎陽冠衆儒,早聞名公賞。地崇士大夫,況乃氣精爽。
  天然生知姿,學立遊夏上。神農極闕漏,黃石愧師長。
  藥纂西極名,兵流指諸掌。貫穿無遺恨,薈蕞何技癢。
  圭臬星經奧,蟲篆丹青廣。子云窺未遍,方朔諧太枉。
  神翰顧不一,體變鐘兼兩。文傳天下口,大字猶在榜。
  昔獻書畫圖,新詩亦俱往。滄洲動玉陛,宣鶴誤一響。
  三絶自禦題,四方尤所仰。嗜酒益疏放,彈琴視天壤。
  形骸實土木,親近唯幾杖。未曾寄官曹,突兀倚書幌。
  晚就芸香閣,鬍塵昏坱莽。反覆歸聖朝,點染無滌蕩。
  老蒙臺州掾,泛泛浙江槳。覆穿四明雪,饑拾楢溪橡。
  空聞紫芝歌,不見杏壇丈。天長眺東南,秋色餘魍魎。
  別離慘至今,斑白徒懷曩。春深秦山秀,葉墜清渭朗。
  劇談王侯門,野稅林下鞅。操紙終夕酣,時物集遐想。
  詞場竟疏闊,平昔濫吹奬。百年見存歿,牢落吾安放。
  蕭條阮鹹在,出處同世網。他日訪江樓,含凄述飄蕩。
大覺高僧蘭若(和尚去鼕往湖南)
杜甫 Du Fu
  巫山不見廬山遠,鬆林蘭若秋風晚。一老猶鳴日暮鐘,
  諸僧尚乞齋時飯。香爐峰色隱晴湖,種杏仙傢近白榆。
  飛錫去年啼邑子,獻花何日許門徒。
竪子至
杜甫 Du Fu
  楂梨且綴碧,梅杏半傳黃。小子幽園至,輕籠熟柰香。
  山風猶滿把,野露及新嘗。欲寄江湖客,提攜日月長。
  西京安穩未,不見一人來。臘日巴江麯,山花已自開。
  盈盈當雪杏,豔豔待春梅。直苦風塵暗,誰憂容鬢催。
安德山池宴集
上官儀 Shangguan Yi
  上路抵平津,後堂羅薦陳。締交開狎賞,麗席展芳辰。
  密樹風煙積,回塘荷芰新。雨霽虹橋晚,花落鳳臺春。
  翠釵低舞席,文杏散歌塵。方惜流觴滿,夕鳥已城闉。
八詠應製二首
上官儀 Shangguan Yi
  啓重帷,重帷照文杏。翡翠藻輕花,流蘇媚浮影。
  瑤笙燕始歸,金堂露初晞。風隨少女至,虹共美人歸。
  羅薦已擘鴛鴦被,綺衣復有蒲萄帶。殘紅豔粉映簾中,
  戲蝶流鶯聚窗外。洛濱春雪回,巫峽暮雲來。
  雪花飄玉輦,雲光上璧臺。共待新妝出,清歌送落梅。
  入叢臺,叢臺裛春露。滴瀝間深紅,參差散輕素。
  妝蝶驚復聚,黃鸝飛且顧。攀折殊未已,復值驚飛起。
  送影舞衫前,飄香歌扇裏。望望惜春暉,行行猶未歸。
  暫得佳遊趣,更愁花鳥稀。
  且學鳥聲調鳳管,方移花影入鴛機。
春日(一作元萬頃詩)
上官儀 Shangguan Yi
  花輕蝶亂仙人杏,葉密鶯啼帝女桑。
  飛雲閣上春應至,明月樓中夜未央。
遊梵宇三覺寺
王勃 Wang Bo
  杏閣披青磴,雕臺控紫岑。葉齊山路狹,花積野壇深。
  蘿幌棲禪影,鬆門聽梵音。遽忻陪妙躅,延賞滌煩襟。
  日晦隨蓂莢,春情著杏花。解紳宜就水,張幕會連沙。
  歌管風輕度,池臺日半斜。更看金𠔌騎,爭嚮石崇傢。
首頁>> 文學>>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