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園行盡。
歡喜梅梢上春信。
去年攜手,
暗約芳時還近。
燕來鶯又到,
人無準。
憑誰嚮道,
流光一瞬。
佳景閑無事衣褪。
春歸何處,
又對飛花難問。
舊歡都未遇,
成新恨。
軒前愛日掃雲遮,幾枝斜。
月淡紗窗香暗透,白於紗。
幽人獨酌對芳葩,興無涯。
暗柳螢飛滅。
空庭雨過,西風緊,
飄黃葉。
捲書帷寂靜,
對此傷離別。
重感嘆、
中秋數日又圓月。
沙觜檣桿上,
淮水闊。
有飛鳧客,
詞珠玉,
氣冰雪。
且莫教皓月,
照影驚華發。
問幾時、
清尊夜景共佳節。
白蘋洲渚,詩成春晚,當年此地。
行遍瑤臺,弄英攜手,月嬋娟際。
算多情小杜,風流未睹,空腸斷、枝間子。
一似君恩賜與,賀傢湖、千峰凝翠。
黃粱未熟,紅旌已遠,南柯舊事。
常恐重來,夜闌相對,也疑非是。
嚮鬆陵回首,平蕪盡處,在青山外。
嚮西湖兩處、秋波一種,飛靄澄輝。
又擁竹西歌吹,僧老木蘭非。
一笑千秋事,浮世危機。
應倚平山欄檻,是醉翁飲處。
江雨霏霏。
送孤鴻相接,今古眼中稀。
念平生、相從江海,任飄蓬、不遣此心違。
登臨事,更何須惜,吹帽淋衣。
乍微陽破臘,梅心已省,柳意都還。
雪後南山聳翠,平野欲生煙。
記得相逢日,如上林邊。
莫嘆春光易老,算今年春老,還有明年。
嘆人生難得,常好是朱顔。
有隨軒、金釵十二,為醉嬌、一麯踏珠筵。
功名事,算何如此,花下尊前。
翠灣紅渚,宛似武陵迷。
更晚青山更好,孤雲帶、遠雨絲垂。
清歌裏,金尊未掩,誰使動分攜。
竹林、高晉阮,阿鹹瀟散,猶愧風期。
便棄官終隱,釣叟苔磯。
縱是冥鴻雲外,應念我、垂翼低飛。
新詞好,他年認取,天際片帆歸。
又正是、梅初淡伫,禽未綿蠻。
陌上相逢緩轡,風細細、雲日斑斑。
新晴好,得意未妨,行盡青山。
應攜後房小妓,來為我,盈盈對舞花間。
便拚了、鬆醪翠滿,蜜炬紅殘。
誰信輕鞍射虎,清世裏、曾有人閑。
都休說,簾外夜久春寒。
記往歲、蓮塘送我,遠赴荊蠻。
莫道風情似舊,青鏡裏、緑鬢新斑。
佳人怪,把盞為我,微斂眉山。
從來嗣宗高韻,獨見賞,青雲敻絶塵間。
謾回首、平生醉語,一夢驚殘。
莫笑移花種柳,應備辦、投老同閑。
從枯槁,鬆檜耐得霜寒。
東臯嘉雨新痕漲,沙觜鷺來鷗聚。
堪愛處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
無人獨舞。
任翠幄張天,柔茵藉地,酒盡未能去。
青綾被,莫憶金閨故步。
儒冠曾把身誤。
弓刀千騎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
君試覷。
滿青鏡、星星鬢影今如許。
功名浪語。
便似得班超,封侯萬裏,歸計恐遲暮。
【賞析】 這首《摸魚兒》,是他的代表作,又題作《東臯寓居》。東臯,即東山,作者在貶謫後退居故鄉時,曾修葺了東山的“歸去來園”。本詞不僅寫出園中景色,還嘆恨自己為功名而耽誤了隱居生涯。詞中的“儒冠誤身”、“功名浪語”,都是經過宦海風波以後的憤激之詞。
本篇的主旨,是表示對官場生活的厭棄,對美好的田園生活的嚮往。
上片寫景。開頭,“買陂塘、旋栽楊柳,依稀淮岸江浦。”買到池塘,在岸邊栽上楊柳,看上去好似淮岸江邊,風光極為秀美。“沙觜”,沙嘴,即突出在水中的沙洲。“翠幄”,緑色的帳幕,指池岸邊的垂柳。“柔茵”,軟草。“東臯”句以下九句是說,剛下過雨,鷺、鷗在池塘中間的沙洲上聚集,很是好看;池岸邊的垂柳,遮住了天空;池塘四周,緑草如茵。作者一個人,坐在池塘邊上,自斟自飲。描寫了田園優美恬靜、爽朗明快的風光。字裏行間,透露出作者對此美景由衷的喜愛,從而,襯托出他潔身自好的情懷。“東臯嘉雨新痕漲”、“一川夜月光流渚”,均係作者從心底深處有感而發的佳句。
下片抒情。“青綾被,莫憶金閨故步。儒冠曾把身誤。”青綾被,漢代制度規定,尚書郎值夜班,官供新青縑白綾被或錦被。這裏用來代表做官時的物質享受。金閨,金馬門的別稱。江淹《別賦》:“金閨之諸彥。”李善註:“金閨,金馬門也。”這裏泛指朝廷。儒冠,指讀書人。杜甫《奉贈韋左丈二十二韻》:“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這三句是說不要留戀過去的仕宦生涯,讀書做官是耽誤了自己。“弓刀千騎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弓刀千騎,指地方官手下佩帶武器的衛隊。邵平:秦時人,曾被封為東陵侯。秦亡,在長安城東種瓜,瓜有五色,味很甜美。世稱東陵瓜。這三句是說自己曾做過地方官,但仍一事無成,反而因做官而使田園荒蕪。“君試覷,滿青鏡、星星鬢影今如許。”覷,細觀。青鏡,青銅鏡。細看鏡中鬢發,已經是兩鬢花白了。
“功名浪語。便似得班超,封侯萬裏,歸計恐遲暮。”這幾句是說,所謂“功名”,不過是一句空話。連班超那樣立功於萬裏之外,被封為定遠侯,但回來不久便死去了。班超,東漢名將,在西域三十餘年,七十餘歲纔回到京都洛陽,不久即去世。
作者對於“功名浪語”、“儒冠曾把身誤”,有着切身的感受,並非一般的激憤之詞。所以,是不能把這首詞簡單地歸結為“有強烈的消極退隱思想”之列的。(賀新輝)
燕引雛還,鳩呼婦往,人靜郊原趣。
麥天已過,薄衣輕扇,試起繞園徐步。
聽衡宇、欣欣童稚,共說夜來初雨。
蒼菅徑裏,紫葳枝上,數點幽花垂露。
東裏催鋤,西鄰助餉,相戒清晨去。
斜川歸興,翛然滿目,回首帝鄉何處。
衹愁恐、輕鞭犯夜,灞陵舊路。
奈故人、尚作青眼相期,未許明時歸去。
放懷處。
買得東臯數畝,靜愛園林趣。
任過客、剝啄相呼晝扃戶。
堪笑兒童事業,華顛嚮誰語。
草堂人悄,圓荷過微雨。
都付邯鄲,一枕清風,好夢初覺,砌下槐影方停午。
兩兩三三修篁,新篁新出初齊,猗猗過檐侵戶。
聽亂颭芰荷風,細灑梧桐雨。
午餘簾影參差,遠林蟬聲,幽夢殘處。
凝伫。
既往盡成空,暫遇何曾住。
算人間事、豈是追思,依依夢中情緒。
觀數點茗浮花,一縷香縈炷。
怪來人道陶潛,做得羲皇侶。
杯展荷金,簪抽筍玉,幽事還數。
緑窗纖手,朱奩輕縷。
爭鬥彩絲艾虎。
想瀋江怨魄歸來,空惆悵、對菰黍。
朱顔老去,清風好在,未減佳辰歡聚。
趣蠟酒深斟,菖D173細糝,圍坐從兒女。
還同子美,江村長夏,閑對燕飛鷗舞。
算何須、楚王雄風,方消畏暑。
睡起初驚曉燕。
樵青走挂小簾鈎,南園昨夜,細雨紅芳遍。
平蕪一帶煙光淺。
過盡南歸雁。
俱遠。
憑欄送目空腸斷。
好景難常占。
過眼韶華如箭。
莫教鶗鴂送韶華,多情楊柳,為把長條絆。
清樽滿酌誰為伴。
花下提壺勸。
何妨醉臥花底,愁容不上春風面。
滿樓風。
池蓮翻倒小蓮紅。
看掃鑒、天清似水,一輪明月卻當空。
畫欄中。
閑庭院,翠陰滿,添晝寂。
一枝梅最好,至今憶。
正夢斷,爐煙裊,參差疏簾隔。
為何事、年年春恨,問花應會得。
芳草遍藏遮。
黃鸝自是來晚,莫恨海棠花。
驚雪絮,滿天涯。
送春賒。
問春莫是,憶著東君,自去還傢。
怪草草、夜來風雨。
一簪華發,少歡饒恨,無計殢春且住。
春回常恨尋無路。
試嚮我、小園徐步。
一闌紅藥,倚風含露。
春自未曾歸去。
【賞析】 這首詞抒寫春恨。上片着力描寫留春無計的遺憾,下片寫尋春而覓得的欣慰之情。
“春辭我,嚮何處?”這二句起首便設問,這一方面為下面的感嘆找到一個適當的噴射口,另一方面又為下片尋覓春的歸路設下伏筆。
“怪草草、夜來風雨”與“春辭我”相呼應,春啊!你為什麽要辭我而去呢?你為何去得又是那樣草草匆忙呢?既不打招呼,又毫無留戀,便這樣匆匆走了。“夜來風雨”似乎是在回答一二句的詰問,實際上衹是點明了春歸的緣由和去嚮:春啊!你是被夜來的橫雨狂風挾持而去了吧!這橫風狂雨既指自然界的“夜來風雨”,也可指政治的雷雨風暴。詞人在仕途中並不得意,他曾有過幾度宦海浮沉顛沛的經歷,因而不管是實寫還是虛寫,這“夜來風雨”送春歸的意象,總包含着詩人自己命運的影子,是宦海中的風風雨雨,草草地送走了詩人的青春年華。這表達了詞人對“春去也,太匆匆”的留戀、怨懟與惋惜之情。
“一簪華發”幾句,由物及人,由景入情,正由於青春草草而逝纔落得今朝“一簪華發”。這“一簪華發”不僅意味着年齡的衰老,青絲成雪,而且還包含着飽經滄桑、遍嘗憂患的內涵。由此,下句的“少歡饒恨”則是自然而然的了。春光是留不住的,從而青春也是難以輓回的。這含蓄麯折地表達了詞人對青春易逝的憾恨。
下片,詞人的情緒心態卻來了一個巨大的轉折,“春回常恨尋無路”是情緒上的過渡,對上片抒寫的情景是一個形象的總括,而“常”“路”二字卻為下文的詞句進行了鋪墊:“常恨”意味着往昔,而今將有一種新的心境産生,往昔的“無路”即暗示着今朝的有路,這樣詞作便極為自然地過渡到下句。
“試嚮我、小園徐步,”這裏“試”與“無路”緊密相連,正因為“無路”而企求“有路”,纔“試”着前去探索。“試嚮我”中的“我”字,強調了衹有在“我”自己慘淡經營的園地裏纔有永恆的春色,這正是一種象徵性的暗示。
“一欄紅藥,倚風含露”緊承上句,十分形象傳神地顯現了“我”我的小園中,春光永駐的景象。一欄鮮豔嬌嫩的芍藥花倚風而立,含露而開,儀態萬方,豔麗異常。這裏“倚風”,寫出了芍藥綽約飄灑的風姿,“含露”畫出了它鮮潤欲滴的嫵媚。那臨風搖曳含露而開的芍藥花,不正是春天的極富情趣的象徵嗎?不也正是詞人理想、希望、事業、追求的寫照嗎?不也正是一個純潔無瑕的美的縮影嗎?
“春自未曾歸去”緊承前兩句,詞人以芍藥花作為不凋的春光的標志,由“倚風含露”的“一欄紅藥”聯想到“春自未曾歸去”便顯得十分自然,毫無矯飾之處了。
(池萬興)
試屈指、早春將半。
櫻桃枝上最先到,卻恨小梅芳淺。
忽驚拂水雙來燕。
暗自憶、故人猶遠。
一分風雨占春愁,一來又對花腸斷。
午枕夢初回,遠柳蟬聲杳。
蘚井出冰泉,洗淪煩襟了。
卻挂小簾鈎,一縷爐煙裊。
更黃鸝、久住相知。
微行清露,細履斜暉。
對林中侶,閑中我,醉中誰。
何妨到老,常閑常醉,任功名、生事俱非。
衰顔難強,拙語多遲。
但酒同行,月同坐,影同嬉。
戎葵閑出墻紅,萱草靜依徑緑。
還是去年,浮瓜瀋李,追涼故繞池邊竹。
小筵促。
忽憶楊梅正熟。
下山南畔,畫舸笙歌逐。
愁凝目。
使君彩筆,佳人錦字,斷弦怎續。
盡日欄幹麯。
一帶寒山都入眼。
人間應未覺春歸,樓上已先變柳眼。
風威自與微陽戰。
雪意不遮殘臘換。
少須文棟燕雙回,來看東城花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