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簾幕中間,
去年塵冷。
差池欲住,
試入舊巢相並。
還相雕梁藻井,
又軟語商量不定。
飄然快拂花梢,
翠尾分開紅影。
芳徑,
芹泥雨潤。
愛貼地爭飛,
競誇輕俊。
紅樓歸晚,
看足柳昏花暝。
應自棲香正穩,
便忘了天涯芳信。
愁損翠黛雙娥,
日日畫欄獨憑。
正愁橫斷塢,
夢繞溪橋。
倚風融漢粉,
坐月怨秦簫。
相思因甚到纖腰。
定知我今,
無魂可銷。
佳期晚,
謾幾度、
淚痕相照。
人悄。
天眇眇。
花外語香,
時透郎懷抱。
暗握荑苗,
乍嘗櫻顆,
猶恨侵階芳草。
天念王昌忒多情,
換巢鸞鳳教偕老。
溫柔鄉,
醉芙蓉、
一帳春曉。
盡日冥迷,愁裏欲飛還住。
驚粉重、蝶宿西園,喜泥潤、燕歸南浦。
最妨它、佳約風流,鈿車不到杜陵路。
瀋瀋江上望極,還被春潮晚急,難尋官渡。
隱約遙峰,和淚謝娘眉嫵。
臨斷岸、新緑生時,是落紅、帶愁流處。
記當日、門掩梨花,翦燈深夜語。
【注釋】 通篇字字都是寫《春雨》。
①做冷欺花:春寒多雨,妨礙了花開。
②將煙睏柳:春雨迷濛,如煙霧環繞柳樹。
③盡日冥迷:整日春雨綿綿。
④鈿車:華美的車子。杜陵:漢宣帝陵墓所在地。當時附近一帶住的多是富貴之傢,故用來藉指繁華的街道。
⑤官渡:用公傢渡船運送旅客。
⑥謝娘:唐代歌妓,後世泛指歌女。這兩句是寫煙雨籠罩遠處的山峰,象謝娘被淚沾濕的眉毛那樣嫵媚好看。
⑦剪燈深夜語: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賞析】 這首詠物詞,以多種藝術手法摹寫春雨纏綿的景象。上片寫近處春雨。蝶驚粉重,燕喜泥潤。佳期被阻,鈿車不行。
下片寫遠處春雨。春潮晚急,群山迷濛,新緑落紅,帶愁流去。通篇不着“雨”字,卻處處貼切題意。用語工麗,意境清幽。
【集評】
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梅溪甚有心思,而用筆多涉尖巧,非大方傢數,所謂“一鈎勒即薄者”。
黃昇《花庵詞選》:“臨斷岸”以下數語,最為薑堯章稱贊。
李攀竜《草堂詩餘雋》;語語淋漓,在在潤澤,讀此將詩聲徹夜雨聲寒,非筆能興雲乎!
黃蓼園《蓼園詞選》:愁雨耶?怨雨耶?多少淑偶佳期,盡為所誤,而伊仍浸淫漸漬,聯綿不已,小人情態如是,句句清雋可思,好在結二語寫得幽閑貞靜,自有身分,怨而不怒。
許昂霄《詞綜偶評》:綺合綉聯,波屬雲委。“盡日冥迷”二句,摹寫入神。“記當日”二句,如此運用,實處皆虛。
先著、程洪《詞潔》:無一字不與題相依,而結尾始出雨字,中邊皆有。前後兩段七字句,於正面尤著到。如意寶珠,玩弄難於釋手。
孫麟趾《詞徑》:詞中四字對句,最要凝煉。如史梅溪雲:“做冷欺花,將煙睏柳”衹八個字已將春雨畫出。
周爾墉《周批絶妙好詞》:法度井然,其聲最和。
繼昌《左庵詞話》:史達祖春雨詞,煞句“記當日門掩梨花,剪燈深夜語。”就題烘襯推開去,亦是一法。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此調體物殊工,與碧山之詠蟬,玉田之詠春水,白石之詠蟋蟀,皆能融情景於一篇者。虞山毛晉心醉其《雙雙燕》詞,但“柳昏花螟”自是名句,而全篇多詠燕,僅於結處見意,不若此調之情文並茂也。起三句吸春雨之神。四、五句關合聽雨之情。“蝶”、“燕”二句從側面寫題,“驚”、“喜”二字為蝶燕設想,殊妙。“佳期”句承愁雨之意,寫到懷人,以領起後幅。轉頭處言臨江望遠,意境開拓。以山喻眉,以雨喻淚,常語也,眉黛與淚痕合寫,便成雋語。上闋言近處庭院之雨,後言遠處江湖之雨。“新緑”二句非特江幹風景,而送春念遠,皆在其中。“落紅”句造語尤工。結句聽雨西窗,雖意所易到,而回首當年,以“梨花門掩”,點染生姿,覺餘音繞梁也。
[鑒賞]
詠物詞之成熟在這首詞中有充分體現,將情思寄於對自然景物的感情化描寫之中,混化無跡。但這種“寄托 ”,僅為作者一種情思,而這種情思乃作者所處之時代、社會所形成的個人思想,若實指某人某事,必不免穿鑿附會。
詞中之濛濛細雨為正當其時,而闇闇情懷則鬱積已久,以此適時之雨 ,遇此凄迷之情 ,“情動於中,乃形於言”,乃作成此滿紙春愁。
春雨欺花睏柳,所謂風流罪過,明是怨春,實是惜春情懷。體物而不在形骸上落筆,而確認非人之景有其思想感情,為南宋詠物詞中大量采用的寫作手法,這就是所謂傳神 ,這是詠物詞最見工力的地方之一。
說“冷”,說“煙 ”,說“偷催”,都使人感到這是春天特有的那種毛毛細雨,也即“沾衣欲濕”的“杏花春雨”。還是“傳神寫照,全在阿堵物中 ”也。這種細雨,似暖似冷,如煙如夢,情思杳渺難求,正如秦觀《浣溪沙》:“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雖各說各的春雨,各具各的神態,卻同藉春雨,表現出同樣的惜春情懷。對仗工而精,用字隱而切。細雨春愁,愁密如雨,甚亂如絲,紛亂如麻的情懷藉細雨如茫寫出,融合天間,見出其愁如海,斬剪不斷。但即使人的神思立遠幽深,而究其實卻“句句不離所詠之物 ”。春雨之冥迷,實同於人之惆悵,輕到欲飛之細雨,竟至欲飛不能而如此依戀纏綿者,都因為這是一片春愁。體物傳神,可謂細緻入微,窮形盡相了。
彩蝶眷日來歸,春燕踏春而來本為平常,而蝶驚粉重,燕喜泥潤,卻把春雨這一不知讓人是喜是愁的“細微”的特徵,從側面表現出來了。
上片的最後一韻,仍是圍繞春雨來寫。佳約成空,鈿車不出,是說春雨對人事的影響,所阻不能過河而又急於過河者,為“我”耶,為他耶?這種手法,正如姚鉉所說:賦水不當僅言水,而言水之前後左右也。杜陵在長安城南,是唐代郊遊勝地,這裏是藉用。
上片寫作者在庭院中所見。下片第一韻三句,轉為寫春雨中的郊野景色。寫郊原春雨,唐人韋應物的《滁州西澗》最為知名,這裏翻用了他的詩意。詠物詩詞的用典,除了為自己詩情詞情敷彩之外,還要標示這一事物曾經為前人所重,在文學史上早有很高的聲價。這雙重的作用更表明梅溪作詞技巧的縝密,心思細緻,詠物詩詞如果忽略了這一點,那就是美中不足。韋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江頭野渡,暮色凄清,微雨欲垂未垂,遠水似盡不盡。一片蒼茫寂寥,雖非行人,亦難免魂銷。看似描寫江天景色,實際上卻是為春雨畫韻。
“眉嫵”兩句,寫雨中春山,煙雨迷濛,遠望處,隱約如佳人眉黛。這裏是用卓文君事。《西京雜記》:“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 ”,是以山比眉,這裏卻又反過來用佳人愁眉比喻遠山,且又加“ 和淚 ”兩字,以關合雨中遠山。“ 嫵”字韻腳極佳,押韻應這樣纔好。所謂“ 我見青山多嫵媚 ”(辛棄疾《賀新郎》),不僅新穎,亦使青山含情。“ 謝娘”一辭,唐宋詩詞傢常用語,是對婦女的泛稱,這是南朝留下來的用語上的講究。這裏的謝娘,不應理解為實指某人。衹是因為把雨中遠山比做婦女愁眉,為使文理連貫纔引出“和淚謝娘”一語,詞意衹在用雨中春山表現春雨的多種風神,重點仍在春雨。句句刻畫,不離所詠之事物。這兩句寫青山似謝娘之含嚬帶愁而愈覺嫵媚,都是春雨“做將”出來的。春雨能夠做到“山也含情,蝶也凄怨”。
詠物詩詞之用典,貴在融化無跡,這就需要作者的刻意錘煉,但用典即使渾化無跡,因是被動,難免與原典頏頡,不如自鑄新詞,使之淋漓盡致,兩者在詠物詞中更是缺一不可。下面兩句即作者自己熔鑄的新語,既流暢,又獨特“ 臨斷岸 、新緑生時,是落紅、帶愁流處 。”這是兩句極新穎的對偶句,構成極美的意境,極為當時人及後世讀者激賞。是春雨中景色 ,亦是春雨中情懷;是作者寄托,亦是作者情懷。詞人使用的方法是在文字上句句不離春雨,在結構上以春愁作為情感主綫。寫春雨則窮形盡相,寫情感則隨處點染,這種春雨和愁情又互相點染,使雨為情雨,愁為雨愁,令人徘徊其間 ,無可名狀 。下片的“沉沉”、“和淚 ”、“落紅”、“帶愁”,以及下句的“門掩梨花”,都是織成這一片凄清景色和闇闇春愁的因素。
下句“門掩梨花 ”,語出李重元《憶王孫》:“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開 ”。以想象之辭,緬懷前代風流,遙想詩人於“當日”門掩黃昏,聽梨花夜雨時之惆悵況味。春日夜雨不僅使詞人改寫名句,也以春雨感染詞人的心作結 。至於剪燈事,出於李商隱詩:“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詩雖是寫秋雨,但衹剪取其“夜雨剪燭”一層意思,以關合故人之思,使結句漸入渾茫,所以言已盡而意不盡。許昂霄評這兩句說:“ 如此運用,實處皆虛。”《詞潔》對全詞的評價是 :“無一字不與題相依,而結尾始出雨字,中邊皆有。前後兩段七字句 ,於正面尤到。”在詠物詞中,這一首屬於意重在雕繪之一類,不僅窮形盡相,而且頗為傳神。以工麗見長,見出作者才思,梅溪日片可見出,其在婉約詞發展史上集大成者的地位。
差池欲住,試入舊巢相並。
還相雕梁藻井。
又軟語、商量不定。
飄然快拂花梢,翠尾分開紅影。
芳徑。
芹泥雨潤。
愛貼地爭飛,競誇輕俊。
紅樓歸晚,看足柳昏花暝。
應自棲香正穩。
便忘了、天涯芳信。
愁損翠黛雙蛾,日日畫闌獨憑。
【注釋】 ①春社:春分前後祭社神的日子叫春社。
②度:飛過。
③塵冷:指舊巢冷落,布滿塵灰。
④差(cī)池:指燕子羽毛長短不齊。
⑤相:細看。 藻井:天花板。
⑥紅影:指花影。
⑦芳徑:花草芳芬的小徑。
⑧芹泥:燕子所銜之泥。
⑨“應自”句:該當睡得香甜安穩。
自:一作“是”。
天涯芳信:指出外的人給傢中妻子的信。
翠黛:畫眉所用的青緑之色。
雙蛾:雙眉。
【賞析】 這首詞作者飽和着感情,描繪了春燕重歸舊巢,軟語多情,花間競飛,輕盈俊俏的神態。也抒寫了“日日畫欄獨憑”者所希冀和追求的那種自由、愉快、美滿的生活。上片寫雙燕重歸舊巢。下片寫雙燕飛遊的適意和樓中婦女的幽思。
全詞構思精巧,刻畫細膩。形象優美,委婉多姿。清新柔麗,不落俗套。洋溢着生活情趣,使人獲得美的享受。
【集評】
黃昇《花庵詞選》:形容盡矣。……薑堯章最賞其“柳昏花暝”之句。
王士禛《花草蒙拾》:僕每讀史邦卿詠燕詞,以為詠物至此,人巧極天工錯矣。
瀋際飛《草堂詩餘正集》:“欲”字、“試”字、“還”字、“又”字入妙,“還相”字是星相之相。
卓人月《詞統》:不寫形而寫神,不取事而取意,白描高手。
賀裳《皺水軒詞筌》:常觀薑論史詞,不稱其“軟語商量”,而賞其“柳昏花暝”,固知不免項羽學兵法之恨。
許昂霄《詞綜偶評》:清新俊逸。
戈載《七傢詞選》:美則美矣,而其韻庚青,雜入真文,究為玉瑕珠纇。
譚獻《譚評詞辨》:起處藏過一番感嘆,為“還”字、“又”字張本。“還相”二句,挑按見指法,再搏弄便薄。“紅樓”句換筆,“應自”句換意,“愁損”二句收足,然無餘味。
王國維《人間詞話》:賀黃公謂薑論史詞,不稱其“軟語商量”,而稱其“柳昏花暝”,固知不免項羽學兵法之恨;然“柳昏花暝”,自是歐、秦輩句法,前後有畫工、化工之殊,吾從白石,不能附合黃公矣。
黃蓼園《蓼園詞選》:“棲香”下至末,似指朋友間有不能踐言者。
鄭文焯《絶妙好詞校錄》:史梅溪《雙雙燕》“還相雕梁藻井”,按《表異錄》,綺井亦名藻井,又名鬥八。今俗曰天花板也。
周爾墉《周評絶妙好詞》:史生穎妙非常,此詞可謂能盡物性。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歸來社燕,回憶去年,題前着筆,便戀旋轉之地。巢痕重拂,猶徵人之返故居,詠燕亦隱含人事。歐陽永叔愛誦詠燕詩“曉窗驚夢語匆匆”句,此詞雲“商量不定”,為燕語傳神尤妙。“芳徑”四句賦題正面。“柳昏花暝”傳為名句,多少朱門興廢,皆在“看足”兩字之中。毛晉雲“餘幼讀《雙雙燕》詞,便心醉梅溪”。於刻《梅溪詞》後,特標出之。結句因燕書未達,念及倚闌人,餘韻悠然。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詠燕,神態逼真,靈妙非常。“過春社了”三句,記燕來之時。“差池”兩句,言燕飛入巢。“還相”兩句,摹寫燕語。“欲”字、“試”字、“還”字、“又”字皆寫足雙燕之神。
“飄然”兩句,寫燕飛去,儼然畫境。換頭承上,寫燕之路。“愛貼地”兩句,寫燕飛之勢。“紅樓”兩句,換筆寫燕歸。“看足柳昏花暝”一句,說盡雙燕遊樂之情。
“應自”兩句,換意寫燕雙棲,意義完畢。末結兩句,推開,特點人事,蓋用燕歸人未歸之意。“獨憑”與雙棲映射,最為俊巧。
[鑒賞]
燕子是古詩詞中常用的意象,詩如杜甫,詞如晏殊等,然古典詩詞中全篇詠燕的妙詞,則要首推史達祖的《雙雙燕》了。
這首詞對燕子的描寫是極為精彩的 。通篇不出“燕”字,而句句寫燕,極妍盡態,神形畢肖。而又不覺繁復。“過春社了”,“ 春社”在春分前後,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相傳燕子這時候由南方北歸,詞人衹點明節候,讓讀者自然聯想到燕子歸來了。此處妙在暗示,有未雨綢繆的朦朧,既節省了文字,又使詩意含蓄藴藉,調動讀者的想象力。“度簾幕中間”,進一步暗示燕子的回歸。“ 去年塵冷”暗示出是舊燕重歸及新變化。在大自然一派美好春光裏,北歸的燕子飛入舊傢簾幕,紅樓華屋、雕梁藻井依舊,所不同的,空屋無人,滿目塵封,不免使燕子感到有些冷落凄情。怎麽會有這種變化呢?
“差池欲住”四句,寫雙燕欲住而又猶豫的情景。
由於燕子離開舊巢有些日子了,“去年塵冷”,好象有些變化,所以要先在簾幕之間“穿”來“度”去,仔細看一看似曾相識的環境 。燕子畢竟戀舊巢 ,於是“差池欲住,試入舊巢相並”。因“欲住”而“試入”,猶豫未决,所以還把“雕梁藻井”仔細相視一番,又“軟語商量不定 ”。小小情事,寫得細膩而麯折,象一對小兩口居傢度日,頗有情趣。瀋際飛評這幾句詞說:“‘欲’字、‘試’字、‘還’字、‘又’字入妙。”(《草堂詩餘正集》)妙就妙在這四個虛字一層又一層地把雙燕的心理感情變化栩栩如生地傳達出來。“軟語商量不定 ”,形容燕語呢喃 ,傳神入妙。
“商量不定 ”,寫出了雙燕你一句、我一句,親昵商量的情狀。“軟語”,其聲音之輕細柔和、溫情脈脈形象生動,把雙燕描繪得就像一對充滿柔情密意的情侶。人們常用燕子雙棲,比喻夫妻,這種描寫是很切合燕侶的特點的。恐正是從詩詞的妙寫中得到的啓發吧!果然,“商量 ”的結果,這對燕侶决定在這裏定居下來了。於是,它們“飄然快拂花銷,翠尾分開紅影”,在美好的春光中開始了繁忙緊張快活的新生活。“芳徑,芹泥雨潤 ”,紫燕常用芹泥來築巢,正因為這裏風調雨順,芹泥也特別潤濕,真是安傢立業的好地方啊,燕子得其所哉,雙雙從天空中直衝下來,貼近地面飛着,你追我趕,好像比賽着誰飛得更輕盈漂亮。廣阔豐饒的北方又遠不止芹泥好,這裏花啊柳啊,樣樣都好,風景是觀賞不完的。燕子陶醉了,到處飛遊觀光,一直玩到天黑了纔飛回來。
“紅樓歸晚,看足柳昏花暝 ”,春光多美,而它們的生活又多麽快樂、自由、美滿。傍晚歸來,雙棲雙息,其樂無窮。可是,這一高興啊,“ 便忘了、天涯芳信 ”。在雙燕回歸前,一位天涯遊子曾托它倆給傢人捎一封書信回來,它們全給忘記了!這天外飛來的一筆,出人意料。隨着這一轉折,便出現了紅樓思婦倚欄眺望的畫面:“愁損翠黛雙蛾,日日畫欄獨憑”。由於雙燕的玩忽害得受書人愁損盼望。
這結尾兩句,似乎離開了通篇所詠的燕子,轉而去寫紅樓思婦了。看似離題,其實不然,這正是詞人匠心獨到之處 。試想詞人為什麽花了那麽多的筆墨,描寫燕子徘徊舊巢,欲住還休?對燕子來說,是有感於“去年塵冷”的新變化,實際上這是暗示人去境清,深閨寂寥的人事變化,衹是一直沒有道破。到了最後,將意思推開一層,融入閨情更有餘韻。
原來詞人描寫這雙雙燕,是意在言先地放在紅樓清冷、思婦傷春的環境中來寫的,他是用雙雙燕子形影不離的美滿生活,暗暗與思婦“畫欄獨憑”的寂寞生活相對照;接着他又極寫雙雙燕子盡情遊賞大自然的美好風光,暗暗與思婦“愁損翠黛雙蛾”的命運相對照。顯然,作者對燕子那種自由、愉快、美滿的生活的描寫,是隱含着某種人生的感慨與寄托的。這種寫法,打破宋詞題材結構以寫人為主體的常規,而以寫燕為主,寫人為賓;寫紅樓思婦的愁苦,衹是為了反襯雙燕的美滿生活,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讀者自會從燕的幸福想到人的悲劇,不過作者有意留給讀者自己去體會罷了。這種寫法,因多一層麯折而饒有韻味,因而能更含蓄更深沉地反映人生,煞是別出心裁。
但寫燕子與人的對照互喻又粘連相接,不即不離,確是詠燕詞的絶境。
作為一首詠物詞,《雙雙燕 》獲得了前人最高的評價 。王士禎說 :“ 詠物至此 ,人巧極天工錯矣!(《花草蒙拾》)這首詞成功地刻畫了燕子雙棲雙宿恩愛羨人的優美形象,把燕子擬人化的同時,描寫它們的動態與神情,又處處力求符合燕子的特徵,達到了形神俱似的地步,真的把燕子寫活了。例如同是寫燕子飛翔,就有幾種不同姿態。“ 飄然快拂花梢,翠尾分開紅影 ”,是寫燕子在飛行中捕捉昆蟲、從花木枝頭一掠而過的情狀。“飄然”,既寫出燕子的輕,但又不是在空中漫無目的地悠然飛翔,而是在捕食,所以又說“快拂花銷”。正因為燕子飛行輕捷,體形又小,飛起來那翠尾像一把張開的剪刀掠過“ 花梢”,就好似“分開紅影”了。“愛貼地爭飛”,是燕子又一種特有的飛翔姿態,天陰欲雨時,燕子飛得很低。由此可見詞人對燕子觀察異常細膩,用詞非常精刻。詞中寫燕子銜泥築巢的習性,寫軟語呢喃的聲音,也無一不肖。“簾幕 ”、“雕梁藻井”、“芳徑”、“芹泥雨潤”等等,也都是詩詞中常見的描寫燕子的常典 。“差池欲住”,“差池”二字本出《詩經·邶風·燕燕》:“燕燕於飛,差池其羽。”“芹泥雨潤”,“芹泥”出杜甫《徐步》詩 :“芹泥隨燕嘴”。“便忘了天涯芳信”則是化用南朝梁代江淹《 雜體詩·擬李都尉從軍》“而我在萬裏,結發不相見;袖中有短願寄雙飛燕”詩意,反從雙燕忘了寄書一面來寫。
這首詞刻劃雙燕,有環奇警邁之長,不愧為詠物詞之上品。至於求更深的托喻,則是沒有的,有的論者認為,“紅樓歸晚 ”四句,有弦外之音隱喻韓侂胄之事,雖可備一說,但總不免穿鑿太深,反而損害了這首詞深廣細緻的韻緻。
坊巷曉__,東風斷、舊火銷處近寒食。
少年蹤跡。
愁暗隔、水南山北。
還是寶絡雕鞍,被鶯聲、喚來香陌。
記飛蓋西園,寒猶凝結驚醉耳、誰傢夜笛。
燈前重簾不挂,_華裾、粉淚曾拭。
如今故裏信息。
賴海燕、年時相識。
奈芳草、正鎖江南,夢春衫怨碧。
錦宮外、煙輕雨細。
燕子不知愁,驚墮黃昏淚。
燭花偏在紅簾底。
想人怕、春寒正睡。
夢著玉環嬌,又被東風醉。
過收燈、有些寒在。
小雨空簾,無人深巷,已早杏花先賣。
白發潘郎寬瀋帶。
怕看山、憶它眉黛。
草色拖裙,煙光惹鬢,常記故園挑菜。
謾凝碧瓦難留,信知暮寒輕淺。
行天入鏡,做弄出、輕鬆纖軟。
料故園、不捲重簾,誤了乍來雙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
紅欲斷、杏開素面。
舊遊憶著山陰,厚盟遂妨上苑。
寒爐重暖,便放慢春衫針綫。
恐鳳靴,挑菜歸來,萬一灞橋相見。
舊歌空憶珠簾,彩筆倦題綉戶。
黏雞貼燕,想立斷、東風來處。
暗惹起、一掬相思,亂若翠盤紅樓。
今夜覓、夢池秀句。
明日動、探花芳緒。
寄聲沽酒人傢,預約俊遊伴侶。
憐它梅柳,乍忍俊天街酥雨。
待過了一月燈期,日日醉扶歸去。
太平京國多歡,大酺綺羅幾處。
東風不動,照花影、一天春聚。
耀翠光、金縷相交,苒苒細吹香霧。
羞醉玉、少年豐度。
懷豔雪、舊傢伴侶。
閉門明月關心,倚窗小梅索句。
吟情欲斷,念嬌俊、知人無據。
想袖寒、珠絡藏香,夜久帶愁歸去。
【注釋】 一題元夕
處處旗亭堪係馬。
雨前穠杏尚娉婷,風後殘梅無顧藉。
忌拈針綫還逢社。
鬥草贏多裙欲卸。
明朝雙燕定歸來,叮囑重簾休放下。
寒食心情愁幾許。
前身清澹似梅妝,遙夜依微留月佳。
香迷鬍蝶飛時路。
雪在鞦韆來往處。
黃昏著了素衣裳,深閉重門聽夜雨。
望玉壺天近,了無塵隔。
翠眼圈花,冰絲織練,黃道寶光相直。
自憐詩酒瘦,難應接、許多春色。
最無賴,是隨香趁燭,曾伴狂客。
蹤跡。
謾記憶。
老了杜郎,忍聽東風笛。
柳院燈疏,梅廳雪在,誰與細傾春碧。
舊情拘未定,猶自學、當年遊歷。
怕萬一,誤玉人、夜寒簾隙。
過了匆匆燈市,草根青發。
燕子春愁未醒,誤幾處、芳音遼絶。
煙_上、采緑人歸,定應愁沁花骨。
非幹厚情易歇。
奈燕臺句老,難道離別。
小徑吹衣,曾記故裏風物。
多少驚心舊事,第一是、侵階羅襪。
如今但、柳發_春,夜來和露梳月。
帽檐衝柳煙。
一春幾度畫橋邊。
東風聽管弦。
花活計,酒因緣。
從人嘲少年。
真須吟就緑楊篇。
灣頭寄小憐。
舊時梅萼新。
舊時月底似梅人。
梅春人不春。
香入夢,粉成塵。
情多多斷魂。
芙蓉孔雀夜溫溫。
愁痕即淚痕。
風味隔花塵。
簾波浸筍,窗紗分柳,還過天津。
近時無覓湘雲處,不記是行人。
樓高望遠,應將秦鏡,多照施顰。
珠佩鎖瑤箱。
期花等月,秦臺吹玉,賈袖傳香。
十年白玉堂前見,直是翦柔腸。
將愁去也,不成今世,終誤王昌。
花房漸密時,弄杏箋初會,歌裏殷勤。
瀋瀋夜久西窗,屢隔蘭燈幔影昏。
自彩鸞、飛入芳巢,綉屏羅薦粉光新。
十年未始輕分。
念此飛花,可憐柔脆銷春。
空餘雙淚眼,到舊傢時郎謾染愁巾。
袖止說道凌虛,一夜相思玉樣人。
但起來、梅發窗前,哽咽疑是君。
關南桃樹幾番紅。
昨夜詩情頻在、雨聲中。
花徑無雲隔,苔垣衹夢通。
舊歡一餉可過從。
試覓鴛鴦新杏、簡春風。
記窗眼遞香,玉臺妝罷,馬蹄敲月,沙路人歸。
如今但,_鶯通信息,雙燕說相思。
入耳上歌,怕聽琴縷,斷腸新句,羞染烏絲。
相逢南溪上,桃花嫩、嬌樣淺淡羅衣。
恰是怨深腮赤,愁重聲遲。
悵東風巷陌,草迷春恨,軟塵庭戶,花誤幽期。
多少寄來芳字,都待還伊。
藉吟箋賦筆,試融春恨,舞裙歌扇,聊應塵緣。
遣人怨,亂雲天一角,弱水路三千。
還因秀句,意流江外,便隨輕夢,身墮愁邊。
風流休相誤,尋芳縱來晚,尚有它年。
衹為賦情不淺,彈淚風前。
想霧帳吹香,獨憐奇俊,露杯分酒,誰伴嬋娟。
好在夜軒涼月,空自團圓。
月軒,其號也。
未踏畫橋煙,江南岸、應是草穠花密。
尚憶濺裙蘋溪,覺詩愁相覓。
光風外,除是倩鶯煩燕,謾通消息。
梨花夜來白。
相思夢、空蘭一林。
月深深柳枝巷陌,難重遇、弓彎兩袖雲碧。
見說倦理秦箏,怯春蔥無力。
空遣恨,當時留字。
秀句,蒼苔蠹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