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晏幾道
临江仙
临江仙
临江仙
临江仙
临江仙
临江仙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
  去年春恨卻來時,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
  琵琶弦上說相思,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注釋】 臨江仙:唐玄宗時教坊麯名。又名《謝新恩》、《採蓮回》、《瑞鶴仙令》、《畫屏春》、《庭院深深》。
①“夢後”二句:夢後、酒醒為互文。樓臺高鎖與簾幕低垂,寫居處環境的冷落寥寂,隱喻往昔歡娛的消逝難見。
②卻來:重來,再來。
③落花:此兩句原為五代翁宏《春殘》詩。
④小蘋:歌女名。晏幾道友人瀋十二廉叔、陳十君竜傢歌女。
⑤心字:瀋雄《古今詞話》謂為衣領屈麯如心字。心字羅衣:指衣領綉有心字圖形。兩重心字,重疊的心字圖形。
⑥彩雲:指上蘋。李白《宮中行樂詞》:“衹愁歌舞散,化作彩雲飛。”此句由李白詩化出,喻指小蘋。

【賞析】 此詞寫別後故地重遊,引起對戀人的無限懷念。上闋描寫人去樓空的寂寞景象,以及年年傷別的凄涼。“去年春恨”“來時”,正是與“小初見”的良辰;今年再來時,儘管又是落花時節,然而衹有斯人獨立,佳人已去。微雨中雙飛的燕兒,似在嘲笑此人的孤獨寂寞。下闋追憶初見小蘋溫馨動人的一幕。“記得”以下三句“兩重心字”既寫“羅衣”裝飾,又暗示與戀人的默契。“琵琶弦上說相思”足見其一見如故、互為知音的情誼。

【評解】

這是一首感舊懷人、傷離恨別之作,最能表現作者流連歌酒,無意仕途的心境及麯折深婉的詞風。上片寫今日之相思。先寫景,後言情,即景抒情;下片補敘初見歌女小蘋時的情景。這首詞,通篇用形象抒情,以境界會意,詞人懷念歌女小蘋的難言的相思之情,寓於暮春的景物描繪之中,詞盡而意未盡,藴藉含蓄,輕柔自然。感情深摯,優美動人。

【集評】

譚獻《譚評詞辨》:“落花”兩句,名句千古,不能有二。末二句正以見其柔厚。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小山詞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又“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既閑婉,又沉着,當時更無敵手。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前二句追昔撫今,第三句融合言之,舊情未了,又惹新愁。“落花”二句正春色惱人,紫燕猶解“雙飛”,而愁人翻成“獨立”。論風韻如微風過簫,論詞采如紅蕖照水。下闋回憶相逢,“兩重心字”,欲訴無從,衹能藉鳳尾檀槽,托相思於萬一。結句謂彩雲一散,誰復相憐,惟明月多情,曾照我相送五銖仙佩,此恨綿綿,衹堪獨喻耳。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感舊懷人,精美絶倫。一起即寫樓臺高鎖’簾幕低垂,其凄寂無人可知。而夢後酒醒,驟見此境,尤難為懷。蓋昔日之歌舞豪華,一何歡樂,今則人去樓空,音塵斷絶矣。即此兩句,已似一篇《蕪城賦》。

[鑒賞]

這是一首感舊懷人的名篇,當為作者別後懷思歌女小蘋所作。詞之上片寫“春恨 ”,描繪夢後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下片寫相思,追憶“初見”及“當時”的情況,表現詞人苦戀之情、孤寂之感。全詞在懷人的月時,也抒發了人世無常、歡娛難再的淡淡哀愁。
上片起首兩句,寫午夜夢回,衹見四周的樓臺已閉門深鎖;宿酒方醒,那重重的簾幕正低垂到地。“夢後”、“酒醒”二句互文 ,寫眼前的實景,對偶極工,意境渾融。“樓臺”,當是昔時朋遊歡宴之所,而今已人去樓空。詞人獨處一室,在寂靜的闌夜,更感到格外的孤獨與空虛 。企圖藉醉夢以逃避現實痛苦的人,最怕的是夢殘酒醒 ,那時更是憂從中來 ,不可斷絶了 。這裏的“夢”字,語意相關 ,既可能是真有所夢,重夢到當年聽歌笑樂的情境,也可泛指悲歡離合的感慨。起二句情景,非一時驟見而得之,而是詞人經歷過許多寥寂凄涼之夜 ,或殘燈獨對 ,或釅酒初醒,遇諸目中,忽於此時煉成此十二字,如入佛傢的空寂之境,這種空寂,正是詞人內心世界的反映。
第三句轉入追憶。“春恨”,因春天的逝去而産生的一種莫名的悵惘 。“去年”二字,點明這春恨的由來已非一朝一夕的了。同樣是這春殘時節,同樣惱人的情思又涌上心頭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寫的是孤獨的詞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對着飄零的片片落英;又見雙雙燕子,在霏微的春雨裏輕快地飛去飛來。“落花”、“微雨”,本是極清美的景色,在本詞中,卻象徵着芳春過盡 ,傷逝之情油然而生。燕子雙飛,反襯愁人獨立,因而引起了綿長的春恨,以至在夢後酒醒時回憶起來 ,仍令人惆悵不已。這種韻外之致,蕩氣回腸,令人流連忘返。“落花”二句,妙手天成,構成一個凄豔絶倫的意境。
過片是全詞樞紐。“記得”,那是比“去年”更為遙遠的回憶,是詞人“夢”中所歷,也是“春恨”的原由。小蘋,歌女名,是《小山詞·自跋》中提到的“蓮、鴻、蘋、雲”中的一位。小晏好以屬意者的名字入詞,小就是他筆下的一個天真爛漫、嬌美可人的少女。本詞中特標出“初見”二字,用意尤深。夢後酒醒,首先浮現在腦海中的依然是小蘋初見時的形象,當時她“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 。”她穿着薄羅衫子,上面綉有雙重的“心”字。此處的“兩重心字 ”,還暗示着兩人一見鐘情,日後心心相印。小蘋也由於初見羞澀,愛慕之意欲訴無從,唯有藉助琵琶美妙的樂聲,傳遞胸中的情愫。彈者脈脈含情,聽者知音沉醉,與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同意 。“琵琶”句,既寫出小蘋樂技之高,也寫出兩人感情上的交流已大大深化,也許已經無語心許了。
結拍兩句不再寫兩人的相會、幽歡,轉而寫別後的思憶。詞人衹選擇了這一特定情境:在當時皎潔的明月映照下,小蘋,像一朵冉冉的彩雲飄然歸去。李白《宮中行樂詞》:“衹愁歌舞散,化作彩雲飛。”又,白居易《簡簡吟》:“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彩雲,藉以指美麗而薄命的女子,其取義仍從《高唐賦》“旦為朝雲”來,亦暗示小蘋歌妓的身分。
結兩句因明月興感,與首句“夢後”相應。如今之明月,猶當時之明月,可是,如今的人事情懷,已大異於當時了。夢後酒醒,明月依然,彩雲安在?在空寂之中仍舊是苦戀,執着到了一種“癡”的境地。
這是晏幾道的代表作。在內容上,它寫的是小山詞中最習見的題材--對過去歡樂生活的追憶,並寓有“微痛纖悲”的身世之感;在藝術上,它表現了小山詞特有的深婉沉着的風格。可以說,這首詞代表了作者在詞的藝術上的最高成就,堪稱婉約詞中的絶唱。

归田乐
  試把花期數。
  便早有、
  感春情緒。
  看即梅花吐。
  願花更不謝,
  春且長住。
  衹恐花飛又春去。
  
  花開還不語。
  問此意、
  年年春還會否。
  絳唇青鬢,
  漸少花前語。
  對花又記得、
  舊曾遊處。
  門外垂楊未飄絮。
  採蓮舟上,
  夜來陡覺,
  十分秋意。
  懊惱寒花暫時香,
  與情淺、人相似。
  
  玉蕊歌清招晚醉。
  戀小橋風細。
  水濕紅裙酒初消,
  又記得、南溪事。
緑陰春盡,飛絮繞香閣。
晚來翠眉宮樣,巧把遠山學。
一寸狂心未說,已嚮橫波覺。
畫簾遮匝。新翻麯妙,暗許閑人帶偷掏。

前度書多隱語,意淺愁難答。
昨夜詩有回紋,韻險還慵押。
都待笙歌散了,記取留時霎。
不消紅蠟。閑雲歸後,月在庭花舊闌角。

【注釋】 ①六幺令:唐教坊大麯名,本唐時琵琶麯名。
②遠山學:學將眉畫成遠山模樣。
③橫波:指眼神,目光流轉如水波橫流。
④遮匝:周遭,周圍。
⑤偷掏:一作偷掐,暗暗地依麯調記譜。掐:掐算,此指按着手指計拍節記譜。
⑥回文:詩體的一種,順讀倒讀都可成文。

【賞析】 此詞寫香閨戀情。上闋寫晚春時節,香閨人認真梳妝,巧學“遠山眉”模樣,內心狂喜,嘴沒說,已能從她流盼的眼波看出內心興奮的激情。這天她又譜了一支新麯子,任憑畫簾外聽麯的人偷偷學去。下闋寫此女與情人約會的具體時間、地點,女主人公能文、能詩、又能自製新麯,男主人公寫信用“隱語”,寫詩用“回文”、押“險韻”,可見他們很有文學修養。所以詞中雖寫豔情,但卻不俗,頗富有喜劇性和故事色彩。

  紅葉黃花秋意晚,
  千裏念行客。
  飛雲過盡,
  歸鴻無信,
  何處寄書得。
  
  淚彈不盡臨窗滴。
  就硯旋研墨。
  漸寫到別來,
  此情深處,
  紅箋為無色。

【注釋】 ①思遠人:晏幾道創調。詞中有“千思念行客”句,取其意為調名。
②紅葉:楓葉。黃花:菊花。

【賞析】 此為閨中念遠之詞。上闋寫秋晚而引起思念遠方行客的離愁。“飛雲”、“歸鴻”兩句云來雁去,不見來信。寫企盼之苦。下闋寫愁極和淚研墨寫信的情形。“淚彈不盡”而滴入研中“旋研墨”,細節生動而新穎。最後三句最是傳神之筆。“紅箋”“無色”,則此信紅格因傷心而黯然失色。象徵暗示,將和淚研墨的深情慘痛表達得淋漓盡致。明白如話,似拙實巧。

  鬥草階前初見,穿針樓上曾逢。
  羅裙香露玉釵風。
  靚妝眉沁緑,羞臉粉生紅。
  
  流水便隨春遠,行雲終與誰同。
  酒醒長恨錦屏空。
  相尋夢裏路,飛雨落花中。
  身外閑愁空滿,眼中歡事常稀。
  明年應賦送君詩。
  細從今夜數,相會幾多時。
  
  淺酒欲邀誰勸,深情惟有君知。
  東溪春近好同歸。
  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
  淡水三年歡意,危弦幾夜離情。
  曉霜紅葉舞歸程。
  客情今古道,秋夢短長亭。
  
  淥酒尊前清淚,陽關疊裏離聲。
  少陵詩思舊纔名。
  雲鴻相約處,煙霧九重城。
  淺淺餘寒春半,雪消蕙草初長。
  煙迷柳岸舊池塘。
  風吹梅蕊鬧,雨細杏花香。
  
  月墮枝頭歡意,從前虛夢高唐,覺來何處放思量。
  如今不是夢,真個到伊行。
  長愛碧闌幹影,芙蓉秋水開時。
  臉紅凝露學嬌啼。
  霞觴熏冷豔,雲髻裊纖枝。
  
  煙雨依前時候,霜叢如舊芳菲。
  與誰同醉采香歸。
  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飛。
  旖旎仙花解語,輕盈春柳能眠。
  玉樓深處綺窗前。
  夢回芳草夜,歌罷落梅天。
  
  瀋水濃熏綉被。
  流霞淺酌金船。
  緑嬌紅小正堪憐。
  莫如雲易散,須似月頻圓。
  東野亡來無麗句,於君去後少交親。
  追思往事好沾巾。
  白頭王建在,猶見詠詩人。
  
  學道深山空自老,留名千載不幹身。
  酒筵歌席莫辭頻。
  爭如南陌上,占取一年春。
  捲絮風頭寒欲盡。
  墜粉飄紅,日日香成陣。
  新酒又添殘酒睏。
  今春不減前春恨。
  
  蝶去鶯飛無處問。
  隔水高樓,望斷雙魚信。
  惱亂層波橫一寸。
  斜陽衹與黃昏近。
  初捻霜紈生悵望。
  隔葉鶯聲,似學秦娥唱。
  午睡醒來慵一餉。
  雙紋翠簟鋪寒浪。
  
  雨罷蘋風吹碧漲。
  脈脈荷花,淚臉紅相嚮。
  斜貼緑雲新月上。
  彎環正是愁眉樣。
  庭院碧苔紅葉遍。
  金菊開時,已近重陽宴。
  日日露荷凋緑扇。
  粉塘煙水澄如練。
  
  試倚涼風醒酒面。
  雁字來時,恰嚮層樓見。
  幾點護霜雲影轉。
  誰傢蘆管吹秋怨。
  喜鵲橋成催鳳駕。
  天為歡遲,乞與初涼夜。
  乞巧雙蛾加意畫。
  玉鈎斜傍西南挂。
  
  分鈿擘釵涼葉下。
  香袖憑肩,誰記當時話。
  路隔銀河猶可藉。
  世間離恨何年罷。
  碧草池塘春又晚。
  小葉風嬌,尚學娥妝淺。
  雙燕來時還念遠。
  珠簾綉戶楊花滿。
  
  緑柱頻移弦易斷。
  細看秦箏,正似人情短。
  一麯啼烏心緒亂。
  紅顔暗與流年換。
  碾玉釵頭雙鳳小。
  倒暈工夫,畫得宮眉巧。
  嫩麹羅裙勝碧草。
  鴛鴦綉字春衫好。
  
  三月露桃芳意早。
  細看花枝,人面爭多少。
  水調聲長歌未了。
  掌中杯盡東池曉。
  醉別西樓醒不記。
  春夢秋雲,聚散真容易。
  斜月半窗還少睡。
  畫屏閑展吳山翠。
  
  衣上酒痕詩裏字。
  點點行行,總是凄涼意。
  紅燭自憐無好計。
  夜寒空替人垂淚。

【注釋】 ①春夢秋雲:白居易詩:“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秋雲無覓處。”
②替人垂淚:杜牧詩:“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賞析】 這是一首傷別的戀情之作,寫別後的凄涼情景。沒有事件的具體描述,通過一組意象反復訴說離愁的無處不在和無時不有。上闋寫醉夢醒來,感慨人生如夢如雲,醉別西樓,醒後已不記得當時的情景,即使什麽都忘了,可醒後有一點清醒的:人生聚散,像春夢,像秋雲,容易消失!下闋寫聚時的酒痕詩文,現在睹物生情,無不感到哀傷,最後兩句寫燃燒的紅燭也好像悄悄替人流淚。全詞迷茫的意態和傷感的氛圍平添了含蓄酸楚的氛圍,頗有情調。

  欲減羅衣寒未去,不捲珠簾,人在深深處。
  殘杏枝頭花幾許。
  啼紅正恨清明雨。
  
  盡日瀋香煙一縷。
  宿酒醒遲,惱破春情緒。
  遠信還因歸燕誤。
  小屏風上西江路。
  千葉早梅誇百媚。
  笑面凌寒,內樣妝先試。
  月臉冰肌香細膩。
  風流新稱東君意。
  
  一捻年光春有味。
  江北江南,更有誰相比。
  橫玉聲中吹滿地。
  好枝長恨無人寄。
  金翦刀頭芳意動。
  彩蕊開時,不怕朝寒重。
  晴雪半消花B65FB660。
  曉妝呵盡香酥凍。
  
  十二樓中雙翠鳳。
  縹緲歌聲,記得江南弄。
  醉舞春風誰可共。
  秦雲已有鴛屏夢。
  笑豔秋蓮生緑浦。
  紅臉青腰,舊識凌波女。
  照影弄妝嬌欲語。
  西風豈是繁花主。
  
  可恨良辰天不與。
  纔過斜陽,又是黃昏雨。
  朝落暮開空自許。
  竟無人解知心苦。
  碧落秋風吹玉樹。
  翠節紅旌,晚過銀河路。
  休笑星機停弄杼。
  鳳幃已在雲深處。
  
  樓上金針穿綉縷。
  誰管天邊,隔歲分飛苦。
  試等夜闌尋別緒。
  淚痕千點羅衣露。
首頁>> 文學>>晏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