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垂杨、笼池罩阁,万丝千缕。
池上晓光分宿雾,日近群芳易吐。
寻并蒂、阑干凝伫。
不信钗头飞凤去,但宝刀、被妾还留住。
天一笑,万花妒。
阿娇正好金屋贮。
甚西风、易得萧疏,扇鸾尘土。
一自昭阳扃玉户,墙角土花无数。
况多病、情伤幽素。
别殿时闻箫鼓奏,望红云、冉冉知何处。
天尺五,去无路。
草草杯柈话别离,风雨催人去。
泪眼不曾晴,眉黛愁还聚。
明日相思莫上楼,楼上多风雨。
【赏析】 这是一首写男女相聚又相别的词。作者巧妙地将风雨贯穿全篇,并让它起着联系人、事、情的枢纽作用。人来,是风雨送来的;人住,也是风雨留下的。来,固高兴;来而能住,更令人高兴。中藏曲折,切勿看作直笔。前二句对风雨的感谢之情,可于言外得之。原以为风雨不停,人便不会走,可是万没想到:“草草杯柈(盘)话别离,风雨催人去”。“杯盘”,以简驭繁,借指饮食。“草草杯盘”,既有饮食简单意,也有准备此饮食是急匆匆意。看来这是在一次特殊情况下的相聚,她很快就知道了马上还须分别。由“来”而“住”而“话别离”,都是在极短时间发生的,而这未停的风雨也从有情变为无情了。这里用了一个“催”字,暗示她心态的变化,由爱风雨而恨风雨,这是她此刻独特的感受。沈祥龙云:“小令须突然而来,悠然而去,数语曲折含蓄,有言外不尽之致”(《论词随笔》)。词看浅白直露,表现女主人的初则喜风雨(“来”),继更喜风雨(“住”),终至恨风雨(“去”),很有层次,跌宕多姿,曲折含蓄,细加寻绎,韵味无穷。
下片正面写别离。喜极生悲,事出意外,现在他真的被“催”着要走了!“泪眼不曾晴,眉黛愁还聚”。前句“泪眼”与室外大自然界的雨巧妙相联,天未放晴,雨声淅沥,犹如人的眼一直在滴泪。古人以黛描眉,故称眉为“眉黛”。喜眉俊眼,那是当人“来”还“住”的时候。如今人去,眉黛紧蹙,愁又(“还”)聚到了一起(潜台词是:犹如未来时)。古人写人的愁情,多用笔在眉黛上。如梁元帝《代旧姬有怨》:“怨黛舒还敛,啼红拭复垂。”万楚《题情人药栏》:“敛眉语芳草,何许太无情。”史达祖《双双燕·咏燕》:“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栏独凭”等。一结宕开一层,别出新意:“明日相思莫上楼,楼上多风雨。”一般常情是送行者嘱咐行人,从汉乐府以来便如此:“念与君离别,气结不能言。各各重自爱,远道归还难。妾当守空房,闭门下重关”。范云《送别》:“望怀白首约,江上早归航。”谢氏《送外》:“此去唯宜早早还,休教重起望夫山”。韦庄《菩萨蛮》:“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等。今则反其道而行之:“明日相思莫上楼,楼上多风雨。”这是行者嘱咐送行者。“明日”,指明天。意为你想我,希望你不要上楼,明天会仍有风雨,会更引起你的惦念。深一层说,“明日”指分别以后,即日后。因为你会记得我们是在风雨中相逢,风雨中杯盘饮食,又在风雨中分别的情景,“往事浮心头”,你会更难过,因此以后莫到“多风雨”的楼上。殷殷致意,一往情深。词四处写到风雨,并以风雨起,风雨结。首尾呼应,主体的情与客体的风雨如鱼得水,融溶谐和,意境浑然,不知何者为景何者为情了。“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此词可以证之。
(艾治平)
江水涨、洞庭相近,渐惊空阔。
江燕飘飘身似梦,江花草草春如客。
望渔村、樵市隔平林,寒烟色。
方寸乱,成丝结。
离别近,先愁绝。
便满篷风雨,橹声孤急。
白发论心湖海暮,清樽照影沧浪窄。
看明年、天际下归舟,应先识。
素蟾飞、冰霜万里,满川金碧。
得月偏多何处是,惟有桥南第一。
正野迥、西风寒寂。
丹桂婆娑疏影在,想微瑕、未累千金璧。
河汉远,澹无迹。
知君有句酬佳夕。
尽高歌、胡床自倚,露漙珠溢。
坐到参横星欲暗,隐隐天低似笠。
但络纬、悲啼催织。
吟咏凄凉翻有恨,谅知音、人远空追忆。
谁为置,郑庄驿。
谩欢息、凄凉往事,尽成陈迹。
山迫暮烟浮紫翠,溪摇寒浪翻金碧。
看长虹、渴饮下青冥,危栏湿。
谁可住,烟萝侧。
俗士驾,当回勒。
伴岩扃,须是碧云仙客。
风月已供无尽藏,溪山更衍清凉国。
恨谪仙、苏二不曾来,无人说。
手捻白羽旁无人,注虎使虎不敢奔。
须臾丛薄烂斑出,人马不知俱辟易。
矢知蓬蒿弓减力,将军得归几败绩。
徐行爪牙元不露,眈眈垂头若微顾。
尾翦霜风林叶飞,倏忽山头日光暮。
包家画出真于菟,我尚不敢编其须。
昔人作诗矶画图,吁嗟画图今亦无。
更著秋风吹两鬓,不消几日尽成丝。
天机发天籁,托彼恐与螀。
凄然起秋声,感我彻肺肠。
幽思不自识,远兴来何方。
至音有如此,始晤韶与章。
风霜入凄断,月露皆悲凉。
天地有声乐,呻吟委寒荒。
尔非丝竹奏,那得登君堂。
想应日日来垂钓,石上蓑衣不带归。
宿雨未乾池馆静,凉蝉犹在栋梁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