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花發對離筵。
孤村啼鴂日,深院落花天。
文采弟兄真疊玉,赤霄去路誰先。
明朝便恐各風煙。
江山如有恨,桃李自無言。
洞天雲暖。
一片笙歌遠。
水展竜舟,憶侍瑤池宴。
閑庭院。
夢回春半。
雪鬢無人見。
寒江煙浪靜,月隨舟。
西風偏解送離愁。
聲聲南去雁,下汀洲。
無奈多情去復留。
驪歌齊唱罷,淚爭流。
悠悠別恨幾時休。
不堪殘酒醒,憑危樓。
玉纖纖親試。
香雪透金瓶,無限仙風,月下人微醉。
相如消渴無佳思。
了知君此意。
不信老盧郎,花底春寒,贏得空無睡。
正千山雪盡。
冷對酒尊傍,無語含情,別是江南信。
壽陽妝罷人微睏。
更玉釵斜襯。
擬插一枝歸,衹恐風流,羞上潘郎鬢。
日暮滄波起。
背飛雙燕貼雲寒。
獨嚮小樓東畔、倚闌看。
浮生衹合尊前老。
雪滿長安道。
故人早晚上高臺。
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釋】 ①芙蓉落盡:表明已屬秋季,花殘香消。芙蓉:即荷花。天涵水:指水天相接,蒼茫無際,更顯空曠寂落。
②背飛:朝另一個方向飛去。
③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陸凱與范晔是好友,凱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長安給范晔,並贈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
【賞析】 此詞為詞人寄贈友人黃公度之作。詞的上片寫主人公傍晚在小樓上欣賞秋景,下片寫作者在鼕日的長安,盼望老友送梅來到,字裏行間隱晦地傳達出作者因觸犯當政者王安石而被撤職後既苦悶孤獨又渴望得到幫助的心情。
上片寫日暮登樓所見。“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芙蓉,即荷花。荷花落盡,時當夏末秋初。
秋風江上,日暮遠望,水天相接,煙波無際;客愁離思,亦隨煙波蕩漾而起。這兩句視野開闊,而所見秋風殘荷、落日滄波等外景,則透示出一派蒼茫蕭索的情調。“背飛雙燕貼雲寒”,視角由平遠而移嚮高遠;正當獨立蒼茫、黯然凝望之際,卻又見一對燕子,相背嚮雲邊飛去。“背飛雙燕”尤言“勞燕分飛”。《玉臺新詠》捲九《東飛伯勞歌》雲:“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牽牛 )織女時相見 。”後即用來稱朋友離別。
“貼雲寒 ”,狀飛行之高 ;高處生寒,由聯想而得。
着一“寒”字,又從視感而轉化為一種心理感受,暗示着離別的悲涼況味 。“獨嚮小樓東畔倚欄看”是補敘之筆,交代前面所寫,都是小樓東畔倚欄所見。把宏闊高遠的視綫收聚到一點,對準樓中倚欄悵望之人。
“獨”字輕輕點出,既寫倚欄眺景者為獨自一人,又透露出觸景而生的孤獨惆悵之感。
“浮生衹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 。”是說光陰荏苒,轉眼又是歲暮,雪滿京城,寂寥寡歡,唯有藉酒遣日而已。長安,藉指京城 。“雪滿長安 ”,既點時地,又渲染出一派冷寂的氣氛,雪夜把盞,卻少對酌之人,歲暮懷人的孤凄心境可想而知 。“故人早晚上高臺,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順勢而出故人,老朋友,指公度。早晚,多義詞,這裏為隨時、每日之意。
這兩句從對方着筆,心有同感,用情頗深。想象老朋友也天天登高望遠,思念着我;即使道遠雪阻,他也一定會給我寄贈一枝江南報春的早梅。這是用南朝宋陸凱折梅題詩以寄范晔的故事。《荊州記》:“陸凱與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贈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這裏用典,卻又切合作者當年與友人置酒相別的一段情事。如此,更見其情深而意切。
【賞析2】
這是一首寄贈友人的作品,詞以悲秋為契機,抒寫被廢黜後的凄涼心境以及對朋友的真摯感情,並且隱含着政治希冀。開頭兩句寫秋景:天涵水,滄波起,燕貼雲飛,景象凄清,境界高遠。“雙燕”、“背飛”句以燕的飛離和雲的寒冷烘托“獨嚮小樓”的孤獨及“倚欄看”的悲哀。“雪滿”句景中寓情,並暗示政治時局之冷酷,這也正是“浮生衹合尊前老”的原因。秋日而盼“故人”,“雪”中寄來“春訊”,希望友人政治上東山再起。語言自然淡雅,情景交融,麯折委婉,情婉意深。
獨倚黃昏看。
寒鴉兩兩下樓東。
著處暗雲垂地、一重重。
紅爐歡坐誰能醉。
多少看花意。
謝娘也擬殢春風。
便道無端柳絮、逼簾櫳。
黛拂梳妝淺。
玉簫一麯杜韋娘。
誰是蘇州刺史、斷人腸。
醉歸旋撥紅爐火。
卻倚屏山坐。
銀缸明滅月橫斜。
還是畫樓角送、小梅花。
滿坐風花。
紅燭紛紛透絳紗。
江湖散誕扁舟裏,到處如傢。
且盡流霞。
莫管年來兩鬢華。
為春一醉。
醉來卻不帶花歸,誚不解、看花意。
試問此花明媚。
將花誰比。
衹應花好似年年,花不似、人憔悴。
【賞析】 這首詞緊扣賞花來寫,句句有花,實則句句寫人,惜花亦即惜人。作者既不雕章琢句,也不刻畫景物,衹以自然質樸的語言抒寫自己從賞花中悟出的生活哲理,立意既新,理趣尤富。全詞以議論為主,但由於手法的麯折委婉,語氣的跌宕起伏,讀來絲毫不覺板滯。“正是看花天氣。”開門見山,點出題意。這句略無修飾,純用白描,看似樸拙,其實巧妙,因為看花經驗,人皆有之,讀者完全可以根據它所規定的情景,輔以自己的生活體驗 ,在眼前描繪出一幅繁花似錦、春光宜人的美麗圖畫。次句由景及人:“為春一醉。”
對此良辰美景,陶然一醉,誠為賞心樂事。這一句既是寫看花人的感受,也從側面進一步烘托出春景的迷人。接下去便宕開筆鋒,道“ 醉來卻不帶花歸。”一個“卻”字,頓起波瀾。“為春一醉”,即為花一醉,足見對花愛之深,迷之切;但在留連花叢興猶未盡之時,偏又“不帶花歸 ”。對此,作者也不禁自己笑自己:“誚不解看花意。”“誚”,渾也,直也。前人有雲:“好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而今賞花卻不折花而歸,作者高於俗人的愛花、惜花的一片深情,便委婉麯折地表達了出來。
下片先設一問:“此花明媚,將花誰比?”言外之意是無人可比 。再進一層說 :“衹應花好似年年,花不似,人憔悴。”就是說花之好,是年年如此,便該讓它留在枝頭,年年保持如此的明媚之姿,因為花不似人之隨着年光過往會漸趨憔悴。至此,因惜年華而惜春、因惜春而惜花的主意便麯折透出,上下片渾成一體,詞的意味頓生。
此詞藉鑒了以花喻人這一傳統手法而能翻出新意,先是反問:“將花誰比?”後又指出:“花不似,人憔悴。”這就是說,自然界的花朵固然有時凋謝,但年年重開;人的盛年一去,卻再也不會回來。這幾句句意頗類唐代詩人劉希夷《代悲白頭翁》之“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包含着對花開盛衰有時而人生青春難駐的感慨和愁怨。
天然竊窕。
後園桃李謾成蹊,問占得、春多少。
不管雪消霜曉。
朱顔長好。
年年若許醉花間,待拚了、花間老。
蓼汀蘆岸,黃葉襯孤花。
天外徵帆隱隱,殘雲共、流水無涯。
登臨處,瓊枝瀲灧,風帽醉欹斜。
豐年,時節好,玉香田捨,酒滿漁傢。
算浮世勞生,事事輸他。
便恁從今酩酊,休更問、白雪籠紗。
還須仗,神仙妙手,傳嚮畫圖誇。
望中風景,圖畫也應難。
又是重陽過了,東籬下、黃菊闌珊。
陶潛病,風流載酒,秋意與人閑。
霞冠。
欹倒處,瑤臺唱罷,如夢中還。
但醉裏贏得,滿眼青山。
花發看看滿也,留不住、當日朱顔。
平生事,從頭話了,獨自卻憑闌。
短蓬秋鬢,端幸倚瓊瑤。
南圃花邊小院,西湖畔、雲底雙橋。
歸時節,紅香露冷,月影上芭蕉。
明朝。
那可望,旗亭煙草,柳渡寒潮。
但萬戶千門,恨客歌樵。
戲彩光浮袞綉,聽鳴珂、響逼雲霄。
應回首,綺裘醉客,還是獨吹簫。
誰把青錢襯落紅,滿地無人掃。
何時鬥草歸,幾度尋花了。
留得佳人蓮步痕,宮樣鞋兒小。
夭桃豔杏無春意。
今日欲開眉。
那堪更別離。
莫折長亭柳。
折盡愁依舊。
衹有醉如狂。
人生空斷腸。
朱顔緑發長安客。
雨後小池臺。
尋常載酒來。
馬頭今日路。
卻望城西去。
斜日下汀洲。
斷雲和淚流。
高樓把酒留君住。
去住若為情。
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
衹是人南北。
今日此樽空。
知君何日同。
【注釋】 搥: 又作捶;
【賞析】 這是一首惜別詞。作者在詞中以一推一輓之情勸住對方的眼淚 ,這種抒寫傷離恨別心緒的表現手法,與宋詞中寫離別時常見的纏綿悱惻、肝腸痛斷、難捨難分的情狀有所不同。
這首詞從送別寫起。捶鼓,猶言敲鼓,是開船的信號。船傢已擊鼓催行,而這一邊卻在樓上把盞勸酒。“催 ”,見時間之難以再延。“留”,見送行人之殷勤留戀。一“催”一“留 ”,就把去和住的矛盾突出出來了,並且帶動全篇。“去住若為情,即由首二句直接逼出,欲去不忍,欲住不能,何以為情?這一問見別離之極度苦人。“西江潮欲平”的好處在於沒有直接回答問題,而是由前面擊鼓催客、高樓把酒的場面推出一個江潮漲平的遼闊場景。句中的“欲”字包含了一個時間推進過程,說明話別時間頗長,而江潮已漸漸漲滿,到了船傢趁潮水開航的時候了。
換頭就江潮生發,潮水有信,定時起落,所以說“容易得 ”,然而它能送人去卻未必會送人來。一旦南北分離,相見即無定期故云“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結穴處一筆宕開,頗值得玩味。“此樽空”,遙承上片次句“把酒留君”,“樽空”見情不忍別,共拚一醉。但即使飲至樽空,故人終不可留,所以結尾則由嘆見面之難,轉思它日再會,發出“知君何日同”的感慨。
宋代曾季貍《艇齋詩話》評這首詞“甚有思緻”概因此詞藉江潮抒別情,不僅情景交融,同時還顯出情景與意念活動相結合的特點。詞在“去住若為情”這樣的思忖後,接以“江頭潮欲平”,看上去是寫景,實際上卻把思索和情感活動帶進了景物描寫,那茫茫的江潮似乎融匯着詞人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浩渺的情思。
下片“江潮容易得,衹是人南北 ”仍不離眼前景象,而更側重寫意念,以傳達人物的心境。結尾二句雖然表現為感慨 ,卻又是循上文章活動繼續發展的結果。
所循的思路應該是:今日樽空而潮載君去,但未知潮水何日能復送君歸來。依然是情景和思忖結合。詞中以回環往復的語言節奏,來表現依依不捨、綿長深厚的“思緻”。
疏星冷落排寒玉。
賭得碧雲篇。
金波更涉船。
樽前當日客。
行色垂楊陌。
天闊水悠悠。
含情獨倚樓。
香風撲吹紅雪。
賦就縷金箋。
黃昏醉上船。
年華雙短鬢。
事往情可盡。
明日各天涯。
來春空好花。
露華深淺初疑洗。
睏倚玉闌風。
綺羅知幾重。
嚮人如有意。
不醉何時醉。
便得一枝紅。
猶勝兩鬢空。
緑紅香裏眠鸂鶒。
波面翠雲開。
仙槎天上來。
吹將紅日落。
懊惱嚴城角。
風月此時情。
知君華發生。
別離易得相逢少。
莫問故園花。
長安君是傢。
短亭秋日晚。
草色隨人遠。
欲醉又還醒。
江樓暮角聲。
人生衹合樽前醉。
金盞大如船。
江城風雪天。
綺窗燈自語。
一夜芭蕉雨。
玉漏為誰長。
枕衾殘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