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李纲
水龙吟(光武战昆阳)
李纲 Li Gang
  汉家炎运中微,坐令闰位余分据。
  南阳自有,真人膺历,龙翔虎步。
  初起昆城,旋驱乌合,块然当路。
  想莽军百万,旌旗千里,应道是、探囊取。
  
  豁达刘郎大度。
  对劲敌、安恬无惧。
  提兵夹击,声喧天坏,雷风借助。
  虎豹哀嗥,戈D23D委地,一时休去。
  早复收旧物,扫清氛CB4A,作中兴主。
  
念奴娇(汉武巡朔方)
李纲 Li Gang
  茂陵仙客,算真是、天与雄才宏略。
  猎取天骄驰卫霍,如使鹰鹯驱雀。
  F7E9战皋兰,犁庭龙碛,饮至行勋爵。
  中华疆盛,坐令夷狄衰弱。
  
  追想当日巡行,勒兵十万骑,横临边朔。
  亲总貔貅谈笑看,黠虏心惊胆落。
  寄语单于,两君相见,何苦逃沙漠。
  英风如在,卓然千古高著。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李纲 Li Gang
  长江千里。
  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
  天险难逾,人谋克庄,索虏岂能吞噬。
  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
  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
  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
  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
  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
  延晋祚,庇烝民,周雅何曾专美。

【赏析】 北宋被金兵灭亡后,高宗赵构南渡,在临安(今杭州市)建立了南宋新政权。他满足于偏安江左,畏惧金兵强大,不敢收复中原,依旧荒淫享乐。有志之士,无不为之扼腕。不少爱国诗人词人都通过自己的作品,以多种手法表现了渡江北伐,恢复中原,驱除金虏,还都汴京的爱国热情。李纲感于时政,曾写了七首咏史词。这七首词的词牌和标题是《水龙吟·光武战昆阳》、《念奴娇·汉武巡朔方》、《喜迁莺·晋师胜淝上》、《雨霖铃·明皇幸西蜀》、《喜迁莺·真宗幸澶渊》、《水龙吟·太宗临渭上》、《念奴娇·宪宗平淮西》。这首《喜迁莺·晋师胜淝上》就是七首咏史词之一。

  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北方的前秦苻坚率领百万大军南下,气焰嚣张,妄图消灭东晋,统一南北。东晋只有八万军队,不到苻坚的十分之一。而淝水一战,晋师大败苻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保住了晋国的安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这对南宋有重大的历史借鉴意义。

  上片首先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长江形势图,眼前只看到长江雪浪,滚滚滔滔,千里奔腾,一泻而下,阻隔南北。据传三国时魏国的曹丕在观望长江时,曾感叹地说:“此天之所以限南北也。”他两次伐吴,都未成功,长江阻隔,是其重要原因。如此天险,北方的金兵是难以逾越的。高宗如果稍有恢复中原之志,就应利用天险,加强设防,固守长江,以遏强虏。当然,天险难逾,并不等于绝对不可逾。三国时东吴孙皓,仅凭天险御敌,终于招致“一片降幡出石头”。所以李纲强调天险难逾,还必须加上“人谋克壮”,天险可凭,而又不可仅凭天险,重在人谋。有天险可凭,又加上人的深谋远略,北方索虏,岂敢吞噬我们的土地?索虏是南北朝时南方人对北方敌人的蔑称。这里既是指前秦,也是指金兵。这段描写兼论述为下文写晋师以少胜多提供了依据。下文很自然地转入到对淝水之战的记述。

  苻坚率百万之众“倏忽长驱吾地”。倏忽,言其神速;长驱,言其势猛。这句极言秦兵强大,乃为后面秦兵失败作反衬。欲抑先扬,以突出晋军胜利其意义重大。

  当苻坚南侵,大敌当前之时,谢安作为东晋宰相,其主要作用有二:一是决定大政方针:坚决抵抗,决不妥协;二是运筹帷幄,用人得当。他以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统率全军。以谢玄为前锋都督。还有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龙骧将军胡彬等,协同作战。谢安深信他们的谋略将才,放手让他们发挥主动作用,自己不插手,不直接干预军事,指挥若定,镇静自如。《通鉴》载:“谢安得驿书,知秦军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可见他胸有成竹,料事如神。故词中称赞:“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颐指”,即指挥如意。

  晋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确为历史奇迹,故换头以“奇伟”领起,对这次战争的胜利作了生动的铺叙。谢玄等以“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戈甲,代指军队;蛇豕,封豕长蛇之简称。《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大)豕长蛇,以荐食上国。”封豕长蛇,比喻强大的贪暴残害者。此借指苻坚。“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弭,弓之末梢,用骨质制成,用以助驾车者解开辔结。谢玄、谢琰、桓伊等指挥数千之众,直渡淝水,击退北军,使北军望风披靡。苻坚等登上寿阳城,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军。在败逃路上,夜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军追杀过来。弃甲曳兵,亡魂丧胆,惊慌失措,狼狈北逃。词以十分快意的笔调赞扬晋军出奇制胜、力挫强敌,保住了东晋的江山和人民,免遭“索虏”吞噬。其功业之伟大,虽“周雅”所歌颂的周宣王中兴也不得专美于前了。《诗·小雅》中的《六月》、《采芑》等诗记述周宣王任周尹吉甫、方叔等率军北伐狁,南惩荆蛮,使西周得以中兴。淝水之捷,其功不亚于此。

  全词从长江天险写起,指出既凭天险,又重人谋,何惧“索虏”!接着以主要篇幅描述了淝水之战晋胜秦败的过程及其值得借鉴的历史意义:强大的敌人并不可怕,是可以被打败的。只要弱小的一方敢于斗争,人谋克壮。词还突出了东晋宰相谢安“从容颐指”的作用。曾担任高宗宰相的李纲多么希望自己能起类似谢安那样的作用,可惜他没会机会。他写这首词,意在讽谕高宗以古为鉴,须知少可以胜多,弱可以胜强,强敌不足畏,全在“人谋克壮”。应痛下决心,北伐中原,收复失地,作者的用心是很明显的。(王俨思)

水龙吟(太宗临渭上)
李纲 Li Gang
  古来夷狄难驯,射飞择肉天骄子。
  唐家建国,北边雄盛,无如颉利。
  万马崩腾,早旗毡帐,远临清渭。
  向郊原驰突,凭陵仓卒,知战守、难为计。
  
  须信君王神武。
  觇虏营、只从七骑。
  长弓大箭,据鞍诘问,单于非义。
  戈甲鲜明,旌麾光彩,六军随至。
  怅敌情震骇,鱼循鼠伏,请坚盟誓。
  
念奴娇(宪宗平淮西)
李纲 Li Gang
  晚唐姑息,有多少方镇,飞扬跋扈。
  淮蔡雄藩联四郡,千里公然旅拒。
  同恶相资,潜伤宰辅,谁敢分明语。
  媕婀群议,共云旄节应付。
  
  于穆天子英明,不疑不贰处,登庸裴度。
  往督全师威令使,擒贼功名归D44D。
  半夜衔枚,满城深雪,忽已亡悬瓠。
  明堂坐治,中兴高映千古。

【赏析】  这首词也是李纲写的七首咏史词之一。是写唐宪宗李纯平定淮西藩镇(方镇)割据的史实的。唐代自安史之乱开始,各地节度使势力逐渐强大,拥有自己的政权、兵权、财权,每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不听朝廷号令,俨然独立王国。这种尾大不掉的局面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统一。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就是这种割据一方的方镇之一。

  上片开始三句概写方镇之祸。一针见血地指出,晚唐各地方镇之所以飞扬跋扈,其原因就在于朝廷姑息养奸,容忍迁就。唐代节度使本是由朝廷任命的,安史之乱后,各地节度使不由朝廷任命,自行决定父死子继,或由节度使的权臣继立,再由朝廷于事后在形式上加以追认。这种追认也是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唐肃宗以后的皇帝大多是这样。

  下面具体讲淮西节度使。“淮蔡雄藩连四郡,千里公然旅拒”。“淮蔡”,指淮西节度使的治所蔡州(今河南汝南附近)。“连四郡”,指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割据作乱,与山南东道梁崇义、淄青(今山东)的李纳、魏博(今山东聊城)的田悦、成德(今河北)的李惟岳四镇联合,抗拒朝廷。“旅拒”,即聚众抗拒。当时吴元济联合四镇,地连千里,气焰嚣张。这些作恶的人互相勾结,狼狈为奸,甚至“潜伤宰辅”。例如宪宗元和十年,平卢节度使李师道竟敢派刺客暗杀力主出兵平定方镇割据的宰相武元衡,并刺伤御史中丞裴度。企图用恐怖手段阻止朝廷及大臣们对方镇的讨伐。“谁敢分明语?”是说在这种情况下,谁敢公开主张讨伐藩镇呢?“媕婀群议,共云旄节应付”。媕(ān安)婀,依违两可,犹豫不决的意思。朝臣们摄于方镇淫威,在朝廷讨论方镇问题时,态度暧昧,犹豫不决,都主张“旄节应付”。自玄宗时起,朝廷任命节度使,要赐给旌旄、符节,作为朝廷承认的标志。朝臣们主张朝廷采取迁就态度,承认各地自任的节度使,授给旄节,承认既成事实,只求息事宁人,敷衍塞责。因此,节度使们更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这就是首句所说的“晚唐姑息”。

  下片赞扬宪宗讨伐淮西节度使吴元济的功迹。“于穆天子英明,不疑不贰处,登庸裴度。”“于穆”,见《诗·周颂·清庙》:“于穆清庙。”于,叹词;穆,美好。天子,指唐宪宗。登庸,重用。这几句是称赞唐宪宗英明果断,重用裴度为相,决定出兵平定淮西,与“旄节应付”的态度截然相反。裴度“往督全师威令使”,使李愬领军,趁雪夜衔枚疾走,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直入蔡州城,生擒吴元济。“衔枚”,古代秘密行军令士兵口衔小棒以止声。悬瓠,地名,今河南汝南县,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借指蔡州。从裴度平定淮西来看,方镇也不是强大得不可战胜,只要朝廷肯下决心,态度果断,是不难平定的。据《宋史·李纲传》载,宋钦宗曾手书《裴度传》赐李纲,意思是希望他作南宋的裴度。李纲深为感概地说:“臣曾不足以望裴度万分之一,然寇攘外患,可以扫除,小人在朝,蠹害难去。”李纲之才,不亚裴度,可惜宋钦宗不是唐宪宗,李纲终无用武之地,只好写下这首《念奴娇》词以自抒怀抱而已。宪宗平定淮西,虽未根本解决唐代的方镇问题,但打击了方镇的气焰,提高了朝廷的威信。所以李纲把这件事看作是天子坐明堂治理天下的表现,而且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是中兴事业,光照千古。明堂是周天子宣扬政教的殿堂,是对唐宪宗的歌颂。李纲是从正面歌颂唐宪宗,从侧面含蓄地批评了宋钦宗,赞扬裴度,也寄托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借古喻今,用意深厚。

  这首词散文化的倾向较重,特别就语言来看,基本是散文句法,叙事、议论较多,而艺术形象性似嫌不够,但在思想内容方面深刻感人。(王俨思)

雨霖铃(明皇幸西蜀)
李纲 Li Gang
  蛾眉修绿。
  正君王恩宠,曼舞丝竹。
  华清赐浴瑶甃,五家会处,花盈山谷。
  百里遗簪堕珥,尽宝钿珠玉。
  听突骑、鼙鼓声喧,寂寞霓裳羽衣曲。
  
  金舆远幸匆匆速。
  奈六军不发人争目。
  明眸皓齿难恋,肠断处、绣囊犹馥。
  剑阁峥嵘,何况铃声,带雨相续。
  谩留与、千古伤神,尽入生绡幅。
  
喜迁莺(真宗幸澶渊)
李纲 Li Gang
  边城寒早。
  恣骄虏、远牧甘泉丰草。
  铁马嘶风,毡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扰。
  庙堂折冲无策,欲幸坤维江表。
  叱群议,赖寇公力挽,亲行天讨。
  
  缥缈。
  銮辂动,霓旌龙旆,遥指澶渊道。
  日照金戈,云随黄伞,径渡大河清晓。
  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
  虏情F274,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

【赏析】 这也是李纲七首咏史词之一。写的是宋真宗景德元年(1104)辽国侵略军深入宋境,京师震动。主和派力主迁都避敌。寇准独排众议,力主真宗亲征澶渊。结果打败了辽军,保住了疆土,宋辽议和,史称澶渊之盟。澶渊在今河南濮阳。

  澶渊之盟距李纲时期已有一百多年了,已成为历史。但历史往往有某些相似之处。钦宗时金对宋的侵略无异于当年辽对宋的侵略,且又过之。李纲在词中叙述史事,目的是以古喻今,对钦宗进行讽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希望钦宗能从真宗幸澶渊的史实得到启示,振作起来,抗金卫国,不要一味怯懦逃跑。

  首句“边城寒早”。从边境自然气候的早寒,烘托战争威胁之严重。骄横恣肆的胡虏,竟敢远来侵占中国甘美的泉水,丰茂的草原,“铁马嘶风,毡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扰”。敌人的铁骑纵横,他们披着毡裘,冒着大雪,使一方国土受到敌人严重的骚扰。在强敌压境的情况下,“庙堂折冲无策,欲幸坤维江表”。庙堂,指朝廷。折冲,指抗击敌人。坤维,地的四角。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景德元年(1004),辽兵大举入侵,“急书一夕凡五至”,真宗惊慌失措,无计抗击辽兵,召群臣商议对策。宰相寇准力主真宗御驾亲征,真宗感到很为难。参知政事江南人王钦若主张驾幸金陵;四川人陈尧叟主张驾幸成都。成都远离汴京,故曰“坤维”,即地角之意。不论南逃或西逃,都是主张放弃中原,包括汴京在内。把辽兵在战场上得不到的土地,拱手送出去。真宗问寇准:到底怎么办?寇准答道:“谁为陛下画此策者,罪可诛也。今陛下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奈何……欲幸楚蜀远地?所在人心崩溃,贼势深入,天下可复保耶?”(《宋史·寇准传》)真宗不得已,勉强同意亲征。真宗到澶渊南城,群臣畏敌,又请求圣驾就此驻扎,不再前进。又是寇准力排众议,据理力争。真宗乃渡澶渊河(即“径渡大河清晓”),直达前军。所以李纲满怀热情地写道:“叱群议,赖寇公力挽,亲行天讨”。“亲行天讨”就是天子代表上天亲自讨伐有罪的人。此指抗击辽军。“銮辂动,霓旌龙旆,遥指澶渊道。日照金戈,云随黄伞,径渡大河清晓。”对真宗亲征澶渊,李纲在词中极力夸张、铺叙,热情地、形象地描绘了天子御驾亲征的仪仗之盛,威仪之大,恰与钦宗的畏缩逃跑构成鲜明对比,一扬一抑,从侧面对钦宗作了委婉的批评。

  “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皇帝亲征,大大鼓舞了宋军的士气,大大振奋了民心,宋辽两军在澶州对峙,当辽国统军挞览出来督战时,被宋军用弩箭射死,挫败辽军。于是,“虏情慑,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宋辽议和,互立誓书,订立“澶渊之盟。”

  本来澶渊之战,形势对宋有利。由于真宗畏敌之心未除,而主和派王继忠、毕士安和曹利用等洞悉真宗隐衷,力主和议。和议的结果是战胜国北宋反而向战败国辽国每岁输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不但胜利果实化为乌有,反把辽军从战场上没有得到的财物拱手送辽,自愿居于屈辱地位。这真是历史上的大笑话。本来,当辽使请和时,寇准不许。辽使坚请,寇准要“邀使者称臣,且献幽州地”(《宋史·寇准传》)。真宗惟恐和议不成,主和派又诬蔑寇准“幸兵以自取重”(同上)。寇准不得已,勉强同意和议。这次和议的结果虽不够理想,条件也不能令人完全满意,但皇帝毕竟亲征了,军事上毕竟取得了一次胜利,阻止了辽军攻势向内地推进,保住了京都,保住了中原,没有丧失土地。寇准应该是有功的,但事后却被投降势力排挤,被贬往陕州。

  处于南北宋之交的李纲,在他浮沉起伏的宦海生涯中,颇有与寇准相似的遭遇。靖康元年(1126),金兵围汴京,钦宗表面上表示要亲征,保卫京城,实则内怀恐惧。投降派宰相白时中和李邦彦等乘机劝钦宗弃城逃跑。当时任尚书右丞的李纲却振臂一呼,登城督战,击败金兵,保住了京城,立了大功。事后却被罢免,削去兵权,远谪扬州。高宗时虽曾一度为相,积极准备抗金。但仅七十五天,措施尚未及见成效,又被罢相贬斥。他虽有寇准之才,但时势不允许他成就类似寇准的业绩,这时南宋的国势已远不及真宗时期,而高宗的怯懦畏敌,却超过了真宗。李纲所受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却甚于寇准。现实使李纲明白:现在要想如澶渊之盟那样用银绢换取和平已经不可能了。但由于李纲对国家对民族的高度热爱,对侵略成性的骄虏无比痛恨,他在主观感情上不愿意接受这个严酷的现实。所以,他对寇准功绩的赞扬,也是希望能有像寇准这样的忠臣力挽狂澜,也寄托着他的自勉和身世之感。他对真宗的歌颂,也是对高宗的激励,因为曾御驾亲征的真宗,比起一味逃跑的高宗毕竟大不相同,结果也不一样。(王俨思)

减字木兰花(读《神仙传》)
李纲 Li Gang
  茫茫云海。
  方丈蓬壶何处在。
  拟泛轻舟。
  一到金鳌背上游。
  
  琼楼珠室。
  千岁蟠桃初结实。
  月冷风清。
  试倩双成吸玉笙。
  
减字木兰花
李纲 Li Gang
  龟台金母。
  绀发芳容超敻古。
  绛节霓旌。
  青鸟传言若可凭。
  
  瑶池罢宴。
  零落碧桃香片片。
  八骏西巡。
  更有何人继后尘。
  
永遇乐(秋夜有感)
李纲 Li Gang
  秋色方浓,好天凉夜,风雨初霁。
  缺月如钩,微云半掩,的烁星河碎。
  爽来轩户,凉生枕簟,夜永悄然无寐。
  起徘徊,凭栏凝伫,片时万情千意。
  
  江湖倦客,年来衰病,坐叹岁华空逝。
  往事成尘,新愁似锁,谁是知心底。
  五陵萧瑟,中原杳杳,但有满襟清泪。
  烛兰缸,呼童取酒,且图径醉。
  
望江南(池阳道中)
李纲 Li Gang
  归去客,迂骑过江乡。
  茅店鸡声寒逗月,板桥人迹晓凝霜。
  
  一望楚天长。
  春信早,山路野梅香。
  映水酒帘斜扬日,隔林渔艇静鸣榔。
  杳杳下残阳。
  
水调歌头(同德久诸季小饮,出示所作,即席答之)
李纲 Li Gang
  律吕自相召,韶F324不难谐。
  致君泽物,古来何世不须才。
  幸可山林高卧,袖手何妨闲处,醇酒醉朋侪。
  千里故人驾,不怕物情猜。
  
  秋夜永,更秉烛,且衔杯。
  五年离索,谁谓谈笑豁幽怀。
  况我早衰多病,屏迹云山深处,俗客不曾来。
  此日扫花径,蓬户为君开。
  
水调歌头(与李致远、似之、张柔直会饮)
李纲 Li Gang
  如意始身退,此事古难谐。
  中年醉饮,多病闲去正当才。
  长爱兰亭公子,弋钓溪山娱适,甘旨及朋侪。
  衰疾卧江海,鸥鸟莫惊猜。
  
  酒初熟,招我友,共一杯。
  碧天云卷,高挂明月照人怀。
  我醉欲眠君去,醉醒君如有意,依旧抱琴来。
  尚有一壶酒,当复为君开。
  
水调歌头(似之、申伯、叔阳皆作,再次前韵)
李纲 Li Gang
  物我本虚幻,世事若俳谐。
  功名富贵,当得须是个般才。
  幸有山林云水,造物端如有意,分付与吾侪。
  寄语旧猿鹤,不用苦相猜。
  
  醉中适,一杯尽,复一杯。
  坐间有客,超诣言笑可忘怀。
  况是清风明月,如会幽人高意,千里自飞来。
  共笑陶彭泽,空对菊花开。
  
念奴娇(中秋独坐)
李纲 Li Gang
  暮云四卷,淡星河、天影茫茫垂碧。
  皓月浮空,人尽道,端的清圆如璧。
  丹桂扶疏,银蟾依约,千古佳今夕。
  寒光委照,有人独坐秋色。
  
  怅念老子平生,粗令婚嫁了,超然闲适。
  误缚簪缨遭世故,空有当时胸臆。
  苒苒流年,春鸿秋燕,来往终何益。
  云山深处,这回真是休息。
  
  九日菊花迟,茱萸却早。
  嫩蕊浓香自妍好。
  一簪华发,只恐西风吹帽。
  细看还遍插,人忘老。
  
  千古此时,清欢多少。
  铁马台空但荒草。
  旅愁如海,须把金尊销了。
  暮天秋影碧,云如扫。
  
渔家傲(九月将尽,菊花始有开者)
李纲 Li Gang
  木落霜清秋色霁。
  菊苞渐吐金英碎。
  佳节不随东去水。
  谁得会。
  黄花开日重阳至。
  
  三径旧栽烟水外。
  故园凝望空流泪。
  香色向人如有意。
  挼落蕊。
  金尊满满从教醉。
  
水调歌头(和李似之横山对月)
李纲 Li Gang
  秋杪暑方退,清若玉壶冰。
  高楼对月,天上宫殿不曾扃。
  散下凄然风露,影照江山如昼,浑觉俗缘轻。
  弋者欲何慕,鸿羽正冥冥。
  
  世间法,唯此事,最堪凭。
  太虚心量,聊假梨枣制颓龄。
  但使心安身健,静看草根泉际,吟蚓与飞萤。
  一坐小千劫,无念契无生。
  
江城子(新酒初熟)
李纲 Li Gang
  老饕嗜酒若鸱夷。
  拣珠玑。
  自蒸炊。
  篘尽云腴,浮蚁在瑶卮。
  有客相过同一醉,无客至,独中之。
  
  麹生风味有谁知。
  豁心脾。
  展愁眉。
  玉颊红潮,还似少年时。
  醉倒不知天地大,浑忘却,是和非。
  
江城子(九日与诸季登高)
李纲 Li Gang
  客中重九共登高。
  逼烟霄。
  见秋毫。
  云涌群山,山外海翻涛。
  回首中原何处是,天似幕,碧周遭。
  
  茱萸蕊绽菊方苞。
  左倾醪。
  右持螯。
  莫把闲愁,空使寸心劳。
  会取八荒皆我室,随节物,且游遨。
  
感皇恩(枕上)
李纲 Li Gang
  西阁夜初寒,炉烟轻袅。
  竹枕C623衾素屏小。
  片时清梦,又被木鱼惊觉。
  半窗残月影,天将晓。
  
  幻境去来,胶胶扰扰。
  追想平生发孤笑。
  壮怀消散,尽付败荷衰草。
  个中还得趣,从他老。
  
  新阁就,向日借清光。
  广厦生风非我志,小窗容膝正相当。
  聊此傲羲皇。
  
  狨尾拂,高挂木绳床。
  老病维摩谁问疾,散花天女为焚香。
  恰好细商量。
  
  新酒熟,云液满香篘。
  溜溜清声归小瓮,温温玉色照瓷瓯。
  饮兴浩难收。
  
  嘉客至,一酌散千忧。
  顾我老方齐物论,与君同作醉乡游。
  万事总休休。
  
  新雨足,一夜满南塘。
  禾更稻向成初吐秀,芰荷虽败尚余香。
  爽气入轩窗。
  
  澄霁后,远岫更青苍。
  两部蛙声鸣鼓吹,一天星月浸光铓。
  秋色陡凄凉。
  
首页>> 文学论坛>>李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