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鬥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綫,為他人作嫁衣裳。
She longs to arrange a marriage, but how could she dare?
Who would know her simple face the loveliest of them all
When we choose for worldliness, not for worth?
Her fingers embroider beyond compare,
But she cannot vie with painted brows;
And year after year she has sewn gold thread
On bridal robes for other girls.
【白話文】 貧苦家庭出身,從未見識綾羅軟香;也想托媒說親,就為貧窮暗自悲傷。
誰能欣賞風流高雅,格調不同凡響;世人都愛追求時髦,盛行異服奇裝。
敢在人前誇口,我有善綉巧手一雙;卻不塗脂畫眉,與人爭豔取勝鬥強。
最恨年復一年,拈針引綫辛勤刺綉,專門為了他人,時時趕製陪嫁衣裳。
【注釋】 1、蓬門:茅屋的門,指貧女之傢。
2、綺羅香:指富貴人傢婦女的服飾。
3、共憐句:意謂共惜時世艱難而妝飾從儉。作者的時代也已至晚唐。按:白居易《新樂府》有《時世妝》,詩中所描寫的實非儉妝,恰恰是另一種形式的"濃妝",所謂"時世妝",即最時髦的打扮之意。故未取。
4、苦恨:甚恨。
5、壓金綫:按捺針綫,指刺綉。
【賞析】 這雖然是一首詠嘆貧女的身世,但也寄托了貧士懷才不遇之感傷。因為語意雙關,含藴豐富,歷來為人們所傳誦。形象鮮明,詩情哀怨。主人公雖然"十指""針巧 ",可是"擬托良媒",也無人賞識,衹得"年年""苦恨"。"為他人作嫁衣裳",高度概括了終年勞心勞形的寒士,卻不為世用,久屈下僚的憤懣不平的心情。
這首詩,以語意雙關、含藴豐富而為人傳誦。全篇都是一個未嫁貧女的獨白,傾訴她抑鬱惆悵的心情,而字裏行間卻流露出詩人懷才不遇、寄人籬下的感恨。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主人公的獨白從姑娘們的傢常──衣着談起,說自己生在蓬門陋戶,自幼粗衣布裳,從未有綾羅綢緞沾身。開口第一句,便令人感到這是一位純潔樸實的女子。因為貧窮,雖然早已是待嫁之年,卻總不見媒人前來問津。拋開女兒傢的羞怯矜持請人去作媒吧,可是每生此念頭,便不由加倍地傷感。這又是為什麽呢?
從客觀上看:“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如今,人們競相追求時髦的奇裝異服,有誰來欣賞我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
就主觀而論:“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鬥畫長。”我所自恃的是,憑一雙巧手針黹出衆,敢在人前誇口;决不迎合流俗,把兩條眉毛畫得長長的去同別人爭妍鬥麗。
這樣的世態人情,這樣的操守格調,調愈高,和愈寡。縱使良媒能托,亦知佳偶難覓啊。
“苦恨年年壓金綫,為他人作嫁衣裳!”個人的親事茫然無望,卻要每天每天壓綫刺綉,不停息地為別人做出嫁的衣裳!月復一月,年復一年,一針針刺痛着自傢傷痕纍纍的心靈!……
獨白到此戛然而止,女主人公憂鬱神傷的形象默然呈現在讀者的面前。
詩人刻畫貧女形象,既沒有憑藉景物氣氛和居室陳設的襯托,也沒有進行相貌衣物和神態舉止的描摹,而是把她放在與社會環境的矛盾衝突中,通過獨白揭示她內心深處的苦痛。語言沒有典故,不用比擬,全是出自貧傢女兒的又細膩又爽利、富有個性的口語,毫無遮掩地傾訴心底的衷麯。從家庭景況談到自己的親事,從社會風氣談到個人的志趣,有自傷自嘆,也有自矜自持,如春蠶吐絲,作繭自縛,一縷縷,一層層,將自己愈纏愈緊,使自己愈陷愈深,最後終於突破抑鬱和窒息的重壓,呼出那“苦恨年年壓金綫,為他人作嫁衣裳”的慨嘆。這最後一呼,以其廣泛深刻的內涵,濃厚的生活哲理,使全詩藴有更大的社會意義。
瀋德潛說這首詩“語語為貧士寫照”(《唐詩別裁》捲十六),近人俞陛雲指出:“此篇語語皆貧女自傷,而實為貧士不遇者寫牢愁抑塞之懷。”(《詩境淺說》)瀋、俞二氏都很重視本詩的比興意義,並且說出了詩的真諦。良媒不問蓬門之女,寄托着寒士出身貧賤、舉薦無人的苦悶哀怨;誇指巧而不鬥眉長,隱喻着寒士內美修能、超凡脫俗的孤高情調;“誰愛風流高格調”,儼然是封建文人獨清獨醒的寂寞口吻;“為他人作嫁衣裳”,則令人想到那些終年為上司捉刀獻策,自己卻久屈下僚的讀書人──或許就是詩人的自嘆吧?詩情哀怨沉痛,反映了封建社會貧寒士人不為世用的憤懣和不平(趙慶培)
力渾欺卻玉銜頭。生獰弄影風隨起,躞蹀衝塵汗滿溝。
若遇丈夫皆調禦,任從騎取覓封侯。
可堪無寐枕蛩聲。嵐收楚岫和空碧,秋染湘江到底清。
早晚身閑著簑去,橘香深處釣船橫。
老皮張展黑竜鱗。唯堆寒色資琴興,不放秋聲染俗塵。
歲月如波事如夢,竟留蒼翠待何人。
舉傢誰念子孫危。後宮得寵人爭附,前殿陳誠帝不疑。
朱紫盈門自稱貴,可嗟區宇盡瘡痍。
力不禁風旋旋銷。惹砌任他香粉妒,縈叢自學小梅嬌。
誰傢醉捲珠簾看,弦管堂深暖易調。
欹枕韻寒宜雨聲。斜對酒缸偏覺好,靜籠棋局最多情。
卻驚九陌輪蹄外,獨有溪煙數十莖。
可堪丹觜強分明。雲漫隴樹魂應斷,歌接秦樓夢不成。
幸自禰衡人未識,賺他作賦被時輕。
人事都來不在忙。要路強幹情本薄,舊山歸去意偏長。
因君指似封侯骨,漸擬回頭別醉鄉。
何處橫釵戴小枝。麗日多情疑麯照,和風得路合偏吹。
嚮人雖道渾無語,笑勸王孫到醉時。
是張愁網絆英雄。蘇公有國皆懸印,楚將無官可賞功。
若使重生太平日,也應回首哭途窮。
捲荷擎雨出盆池。笑吟山色同欹枕,閑背庭陰對覆棋。
不是主人多野興,肯開青眼重漁師。
漸來雲路覺偏清。寒光入水蛟竜起,靜色當天鬼魅驚。
豈獨座中堪仰望,孤高應到鳳凰城。
豈辭南海取花栽。意將畫地成幽沼,勢擬驅山近小臺。
清境漸深官轉重,春時長是別人來。
受降城外虜塵空。旗縫雁翅和竿裊,箭撚雕翎逐隼雄。
自指燕山最高石,不知誰為勒殊功。
青塚沙平月更高。大野幾重開雪嶺,長河無限舊雲濤。
鳳林關外皆唐土,何日陳兵戍不毛。
豈辭纖手遍生胝。合蟬巧間雙盤帶,聯雁斜銜小折枝。
豪貴大堆酬麯徹,可憐辛苦一絲絲。
風高斜颭浪紋開。朝攜輕棹穿雲去,暮背寒塘戴月回。
世上無窮嶮巇事,算應難入釣船來。
他處春應不是春。金榜真仙開樂席,銀鞍公子醉花塵。
明年二月重來看,好共東風作主人。
翠束寒聲千裏秋。西日至今悲兔苑,東波終不反竜舟。
遠山應見繁華事,不語青青對水流。
香車爭碾古今塵。煙光正入南山色,氣勢遙連北闕春。
莫見繁華衹如此,暗中還換往來人。
得路雲從腳下生。深作四溟何浩渺,高為五嶽太崢嶸。
都來總嚮人間看,直到皇天可是平。
簾額侵鈎綉避邪。按徹清歌天未曉,飲回深院漏猶賒。
四鄰池館吞將盡,尚自堆金為買花。
豈知臺榭是身讎。金城暗逐歌聲碎,錢甕潛隨舞勢休。
誰識古宮堪恨處,井桐吟雨不勝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