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
孤燈寒照雨,深竹暗浮煙。
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傳。
For years we two have failed to meet –
And suddenly to find you seems like a dream....
With a catch in the throat, we ask how old we are.
...Our single lamp shines, through cold and wet,
On a bamboo- thicket sheathed in rain;
But forgetting the sadness that will come with tomorrow,
Let us share the comfort of this farewell wine.
【白話文】 老朋友自從江海闊別之後,
幾道道隔山隔水難得見面。
忽然相逢卻疑心是在夢中,
相憐別後生活互問了庚年。
孤燈冷冷地在雨夜中閃爍,
窗外濕竹籠罩昏暗的輕煙。
最可恨的是明朝又將分別,
這惜別懷盞怎不相對頻傳?
【注釋】 1. 江海:指上次的分別地,也可理解為泛指江海天涯,相隔遙遠。
2. 幾度:幾次,此處猶言幾年
3. 乍:驟,突然。
4. 翻:反而。
5. 年:年時光景。
6. 離杯:餞別的酒。
7. 共傳:互相舉杯。
【賞析】 雲陽,縣名,縣治在今陝西涇陽縣西北。韓紳,《全唐詩》註:“一作韓升卿。”韓愈四叔名紳卿,與司空曙同時,曾在涇陽任縣令,可能即為其人。
這是首惜別詩,但一開始卻從上次的別離說起,接寫此次相會,然後纔寫到敘談和惜別,描寫麯折,富有情緻。
上次別後,已歷數年,山川阻隔,相會不易,其間的相思,自在言外。正因為相會不易,相思心切,所以纔生發出此次相見時的“疑夢”和惜別的感傷心情來,首聯和頷聯,恰成因果關係。江海,指上次的分別地,也可理解為泛指江海天涯,相隔遙遠。幾度,幾次,此處猶言幾年,下文的“問年”,正與此呼應。
“乍見”二句是傳誦的名句,人到情極處,往往以假為真,以真作假。久別相逢,乍見以後,反疑為夢境,正說明了上次別後的相思心切和此次相會不易。假如別後沒有牽情,相逢以後便會平平淡淡,不會有“翻疑夢”的情景出現了。“翻疑夢”,不僅情真意切,而且把詩人欣喜、驚奇的神態表現得維妙維肖,十分傳神。即使說久別初見時悲喜交集的心情神態,盡見於三字之中,也是不為過的。杜甫《羌村三首》雲:“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是寫亂離中回傢後和妻子兒女相見時的心情。“乍見”二句,和杜詩的用意相仿。“乍見”,不僅是說剛剛相見,而且還含有出乎意料、突然相見的意思。由於別後相會不易,所以見後纔喜極生悲;由於別後時間隔得太長,所以相見以後纔互問年齡。“各問年”,不僅在感嘆年長容衰,也在以實證虛,說明“翻疑夢”的境真情真。
頸聯和尾聯接寫深夜在館中敘談的情景。相逢已難,又要離別,其間千言萬語,不是片時所能說完的,所以詩人避實就虛,衹以景象渲染映襯,以景寓情了。寒夜裏,一束暗淡的燈火映照着蒙蒙的夜雨,竹林深處,似飄浮着片片煙雲。孤燈、寒雨、浮煙、濕竹,景象是多麽凄涼。詩人寫此景正是藉以渲染傷別的氣氛。其中的孤、寒、濕、暗、浮諸字,都是得力的字眼,不僅渲染映襯出詩人悲涼暗淡的心情,也象徵着人事的浮遊不定。二句既是描寫實景,又是虛寫人的心情。
結處表面上是勸飲離懷,實際上卻是總寫傷別。用一“更”字,就點明了即將再次離別的傷痛。“離懷惜共傳”,在慘淡的燈光下,兩位友人舉杯勸飲,表現出彼此珍惜情誼和戀戀不捨的離情。惜,珍惜。詩人用在此處,自有不盡的情意。綜觀全詩,中四句語極工整,寫悲喜感傷,籠罩寒夜,幾乎不可收拾。但於末二句,卻能輕輕收結,略略衝淡。這說明詩人能運筆自如,具有重抹輕輓的筆力。
(孫其芳)
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以我獨沉久,愧君相見頻。
平生自有分,況是霍傢親。
Here I live in the same old cottage;
And as raindrops brighten yellow leaves,
The lamp illumines my white head....
Out of the world these many years,
I am ashamed to receive you here.
But you cannot come too often,
More than brother, lifelong friend.
【白話文】 寧靜的夜晚四周沒有近鄰,
我荒居舊屋傢道早就赤貧。
枯黃的老樹在風雨中落葉,
昏暗的燈光映照白發老人。
因為我長期以來孤寂沉淪,
你頻來探望令我自愧難忍。
平生情誼可見是自有緣分,
更何況本身就是姑表親門。
【注釋】 四:四方。
舊業:指傢中的産業。
以:因為。
分:誼分。
霍傢親:晉羊祜為蔡邕外孫,這裏衹是說明兩傢是表親。一作蔡傢親
【賞析】 寂靜的夜晚四周沒有鄰居,因為傢貧,居住在荒野中。夜雨中樹上的黃葉飄落下來,燈下是白發老人。我這樣孤獨沉淪很久了,愧對你屢次來慰問我。我們本來就有情分,何況又是表親。
司空曙和盧綸都在“大歷十才子”之列,詩歌工力相匹,又是表兄弟,關係十分親密。詩人“磊落有奇才”,但因為“性耿介,不幹權要”,所以落得宦途坎坷,傢境清寒。這首詩正是作者這種境遇的寫照。詩人孤單地居住在荒野,表弟去看他,他表面上說“喜”,心中卻是充滿了悲涼與凄苦,正是“喜中有悲”。全詩悲喜交加,比喻貼切,意味深長。
[鑒賞]
司空曙和盧綸都在“大歷十才子”之列,詩歌工力相匹,又是表兄弟。從這首詩,尤其是末聯“平生自有分(情誼),況是蔡傢親(羊祜為蔡邕外孫,因稱表親為蔡傢親)”,可以看見他倆的親密關係和真摯情誼;而且可以感受到作者生活境遇的悲涼。據《唐才子傳》捲四載,司空曙“磊落有奇才”,但因為“性耿介,不幹權要”,所以落得宦途坎坷,傢境清寒。這首詩正是作者這種境遇的寫照。
前四句描寫靜夜裏的荒村,陋室內的貧士,寒雨中的黃葉,昏燈下的白發,通過這些,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活畫面。這畫面充滿着辛酸和悲哀。後四句直揭詩題,寫表弟盧綸來訪見宿,在悲涼之中見到知心親友,因而喜出望外。近人俞陛雲《詩境淺說》說,這首詩“前半首寫獨處之悲,後言相逢之喜,反正相生,為律詩一格”。從章法上看,確是如此。前半首和後半首,一悲一喜,悲喜交感,總的傾嚮是統一於悲。後四句雖然寫“喜”,卻隱約透露出“悲”;“愧君相見頻”中的一個“愧”字,就表現了悲涼的心情。因之,題中雖着“喜”字,背後卻有“悲”的滋味。一正一反,互相生發,互相映襯,使所要表現的主旨更深化了,更突出了。這就是“反正相生”手法的藝術效果。
比興兼用,也是這首詩重要的藝術手法。“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不是單純的比喻,而是進一步利用作比的形象來烘托氣氛,特別富有詩味,成了著名的警句。用樹之落葉來比喻人之衰老,是頗為貼切的。樹葉在秋風中飄落,和人的風燭殘年正相類似,相似點在衰颯。這裏,樹作為環境中的景物,起了氣氛烘托的作用,類似起興。自從宋玉《九辯》提出“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秋風落葉,常常被用以塑造悲的氣氛,“黃葉樹”自然也烘托了悲的情緒。比興兼用,所以特別富有藝術感染力。明謝榛《四溟詩話》捲一云:“韋蘇州曰:‘窗裏人將老,門前樹已秋。’白樂天曰:‘樹初黃葉日,人欲白頭時。’司空曙曰:‘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三詩同一機杼,司空為優:善狀目前之景,無限凄感,見乎言表。”其實,三詩之妙,不衹是善於狀景物,而且還善於設喻。司空曙此詩頷聯之所以“為優”,在於比韋應物、白居易詩多了雨景和昏燈這兩層意思,雖然這兩層並無“比”的作用,卻大大加強了悲涼的氣氛。高步瀛《唐宋詩舉要》說:“‘雨中’‘燈下’雖與王摩詰相犯,而意境各自不同,正不為病。”王維《秋夜獨坐》:“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這兩句純屬白描,是賦體,並不兼比;不僅意境不同,手法亦自有別。馬戴《灞上秋居》:“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語雖近似司空曙,但手法也並不一樣,這裏衹寫灞上秋居漂泊異鄉孤獨寂寞的情景,不曾以樹喻人,沒有比的意思。司空曙“雨中”、“燈下”兩句之妙,就在於運用了興而兼比的藝術手法。
(林東海)
他鄉生白發,舊國見青山。
曉月過殘壘,繁星宿故關。
寒禽與衰草,處處伴愁顔。
Now you go north in safety, without me.
But remember my head growing white among strangers,
When you look on the blue of the mountains of home.
...The moon goes down behind a ruined fort,
Leaving star-clusters above an old gate....
There are shivering birds and withering grasses,
Whichever way I turn my face.
【白話文】 安史作亂你我一同流落江南;
時局安定之後你卻獨自北返。
八年光陰漂泊他鄉已生白發;
你回故鄉所見依舊當年青山。
你踏曉月早行所過盡是殘壘;
繁星密佈之夜該是宿於故關?
一路上衹有寒禽和萋萋衰草;
處處跟着你的愁顔相依相伴!
【注釋】 賊平:指平定安史之亂。
時清:指時局已安定。
舊國句:意謂你到故鄉,所見者也惟有青山如故。舊國,指故鄉。
殘壘:殘餘的軍壘。
【賞析】 安史之亂持續八年,致使百姓流離失所。這首詩是安史之亂剛結束不久的作品。戰亂剛平,詩人送友人北歸。詩人回憶安史之亂爆發時他與友人一起逃往南方,戰亂平定後友人一人北歸。在這長長的歲月裏,大傢都在輾轉他鄉的過程中頭生白發,戰後故鄉當殘破不堪,也衹有青山依舊了。詩的後半部分想像友人一路上早行晚停,回歸故裏,見到的衹能是寒禽衰草。詩人寫出了惜別友人之情,並麯折地表達了故國殘破的悲痛。
晝景委紅葉,月華鋪緑苔。沉思更何有,結坐玉琴哀。
石自蓬山得,泉經太液來。柳絲遮緑浪,花粉落青苔。
鏡掩鸞空在,霞消鳳不回。唯餘古桃樹,傳是上仙栽。
沙館行帆息,楓洲候吏還。乘籃若有暇,精捨在林間。
窮水雲同穴,過僧虎共林。殷勤如念我,遺爾挂冠心。
棧霜朝似雪,江霧晚成雲。想出褒中望,巴庸方路分。
雲白當山雨,風清滿峽波。夷陵舊人吏,猶誦兩岐歌。
林多宛地古,雲盡漢山稀。莫愛潯陽隱,嫌官計亦非。
餌藥將齋折,唯詩與道親。凡經幾回別,麈尾不離身。
嚮風涼稍動,近日暑猶殘。九陌浮埃減,千峰爽氣攢。
換衣防竹暮,瀋果訝泉寒。宮響傳花杵,天清出露盤。
高禽當側弁,遊鮪對憑欄。一奏招商麯,空令繼唱難。
暗妒翻階藥,遙連直署香。遊枝蜂繞易,礙刺鳥銜妨。
露濕凝衣粉,風吹散蕊黃。蒙蘢珠樹合,煥爛錦屏張。
留客勝看竹,思人比愛棠。如傳采蘋詠,遠思滿瀟湘。
竹煙凝澗壑,林雪似芳菲。多謝勞車馬,應憐獨掩扉。
新柳絲猶短,輕蘋葉未成。還如虎溪上,日暮伴僧行。
燈外初行電,城隅偶隱雷。因知謝文學,曉望比塵埃。
花宮紛共邃,水府皓相空。遙想高樓上,唯君對庾公。
捲簾霜靄靄,滿目水悠悠。若有詩相贈,期君憶惠休。
緑草前侵水,黃花半上城。虛消此塵景,不見十年兄。
仙方當見重,消疾本應便。全勝甘蕉贈,空投謝氏篇。
古井碑橫草,陰廊畫雜苔。禪宮亦銷歇,塵世轉堪哀。
座右寒飆爽,談餘暮角微。蒼生須太傅,山在豈容歸。
赤燒兼山遠,青蕪與浪連。青春明月夜,知上鄂君船。
蹇步徒相望,先鞭不可親。知從江僕射,登榻更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