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張默
無調之歌
張默 Zhang Mo

月在樹梢漏下點點煙火
點點煙火漏下細草的兩岸
細草的兩岸漏下浮雕的雲層
浮雕的雲層漏下未被蘇醒的大地
未被蘇醒的大地漏下一幅未完成的潑墨
一幅未完成的潑墨漏下
            急速地漏下
空虛而沒有腳的地平綫
我是千萬遍千萬遍唱不盡的陽關

 

1972年9月《創世紀》第30期

遠遠的
靜悄悄的
閑置在地平綫最陰暗的一角
一把張開的黑雨傘
在臺北動物園的盡處
在被團團圍住的高高的鐵欄桿之內
一頭斑斕奪目的長頸鹿
怡然的昂首,且揚着
長長的
前蹄

有時,它佝僂着自己身軀的
最突出的部份
任前腿盡量下壓,下壓
彷佛以千斤之力
把大地踩成
一座酒泉

然後,它又極欲狂奔
以其輕快的醉步,污染每一寸時間的沃土

它的眼裏是無限的遼闊
它的眼裏是無限的伸長
依稀鬢發,輕輕滑過時間的甬道
張默 Zhang Mo
我用頭顱行走,而你以根須
我用灼熱嬉逐,而你以夢寐
在戚戚然一片未被舒開的
貝葉之上
你我分占了地球的兩個方位
寂靜迤邐嚮東
  那裏是天涯
憂愁款步而西
  何處是日落
我是不願睜目的一朵睡蓮
在這慵慵的夏日
依稀鬢發,輕輕滑過時間的甬道

沒有什麽爭論
沒有絲毫聲響
沒有任何顫動
沒有半點暈眩

你是愉悅的
你把大地當作浩瀚的酒泉
飲我以微醺的眼,高聳的唇
在稀疏的雙眉小小的岔道之間
你栽植某些飲不盡的曙光
凝視,那一泓流轉不息的輪回
握住,那一顆澄明如鏡的捨利
你是不易腐朽的
依稀鬢發,偷偷滑過時間的甬道

請讓我躺在你攬星捉月的懷裏
請讓我傾聽你震撼山嶽的語言
請讓我食於斯、樂於斯、視於斯、駐於斯
請讓我擂動你腹中的鼓鈸
   狂飲你眼中的噴泉
請讓我述說,你是唯一的逍遙者
依稀鬢發,急急滑過時間的甬道
戀愛光
像螻蟻諦視著人類
這是一個小小的問題,在起始
思想被投入陰森森的夜
聲音廻旋於無限的幽冥
即是憂戚,已不知憂戚
即是焦慮,已不知焦慮
啊,戀愛吧,而且應該忘卻最後的時辰
似奇異的插麯般地
一絲絲的風,昇自我心底
它要歸嚮奧尼爾
以至迢迢的未來
所以我已察知
死的冥寂
靈魂的覺醒
古戰場的悲愴
那是一個甚麽樣的時刻
骷髏是旌旗
荒塚是凱撒
夜在做著莊嚴的晚禱
這是一個甚麽樣的時刻
那會完成的,也許永不完成的
不衹是訴說
對其將生命,當作是早現的曇花
我已不畏失去,藝術正是一切
這是一個小小的問題,在起始
雖然世界一片虛幻
而我已獲得
空虛就是充實
梳理著一條條鮮紅的脈絡
我發現我們同是落腳
在地球的某一圈
你的眸子一直朝嚮北方
朝嚮我鄉我傢的老屋
烹飪著我的鮮紅的瞭望
請為我們掌盞燈
張默 Zhang Mo

這裏的世界多幽渺
蔓草萋萋,阻隔我們的來路時
朔風蕭蕭,散發一股難耐的寒氣
請不要為那曠古的荒野祈禱
路是需要我們開採的
走啊,走啊,大踏步地走啊

一掌撈起呼嘯而去的星粒
星粒如念珠,沿着我的十指間的弧度
不斷不斷地韻律
翻過一座 骷髏的小島
翻過一座 原始的森林

翻過一座 煙飛的池沼
翻過翻過
勇猛地,不絶如縷地

請為我們掌盞燈
在那黑暗黑暗的盡處
久為鷹鷲覬覦的
豈衹是那具脫得一絲不挂的靈魂

黃山四詠
張默 Zhang Mo

●晨遊始信峰

恍似跌入曠古無人森然的絶境
巨石如一排排洶涌的波濤
側耳、襢胸、伸腿、舉臂
嚮我的神經末梢急急地圍攏

驀然一轉身,那顆圓溜溜的旭日
唰的一聲,叫我不得不信
輕輕落在那撇拒絶褪色以及招風的眼睫上

●飛來石一瞥

她,無聲無息地,巍顫顫地
把頭一甩
在群鬆前仰後合的訕笑中
在雲海左搓右揉的沐浴中
似乎想抖落些什麽

怕不是遠行胯下的夕陽吧

●排雲亭小立

一山比一山,麯折
一石比一石,高聳
一樹比一樹,蒼鬱
一嶺比一嶺,幽深

啊!那望不盡的,折不斷的,攬不完的
統統扔給青空
啥也不留
要嗎,就是滿座煙雲東倒西歪的影子

●初眺夢筆生花

為何,一根擎天石柱的頂端
卻獨獨矗立着,一尊神采飛揚的奇鬆
莫非,那是李白如椽的巨筆
在睡夢中,被人偷偷倒置
莫非,他還在苦苦尋索,甚至揮毫
而隔岸一峰五岔的筆架
正以最美最流暢的姿勢

把詩人酒後輕飄飄的身子,穩穩接住。

關於海喲
張默 Zhang Mo

圓圓的,那些喜愛沐浴的嬰孩
撥開宇宙的光,連同一些雲霧
連同一些滔滔聲
連同一些彎一些彎

這初生的逸樂的剛剛見過世面的
關於海喲

那裏來,怎樣形成
她的眼中的世界
一粒檐滴,半撮流水
它們緩緩萌芽,茁壯而且匯合
也許在一個山澗裏
赤裸着的少女的足趾上
那裏也是宇宙
她洗濯而且擺動
似風,似舞踴,似踱着方步的雲

這茫茫的飛躍的胸襟充滿無限希望的
關於海喲

從落腳的一天起
漸漸變了樣,這些偉大的藻類
它們刺戟着她的心
廣博如世界的心
而且任其繁榮,任其喧囂
任其嚮上,任其連綿
世界沒有路,這裏有路
一切是指嚮羅馬的
小心它要發威了
小心它要淹沒了
這沉潛如哲人的,我們的
關於海喲

五官初繪
張默 Zhang Mo

肉色平原上聳立一座小小的墓穴
兩旁彌漫着萋萋蔓草,與夫

呼啦呼啦的風聲

二葉扁舟,從人工湖的那端劃過來
輕輕地劃過來

我好想捕捉那些泛着亮晶晶的水紋

是吉普賽人在彈梵啞鈴
發出琮琮錚錚的絶響

而我,寧願它是一口古井
永遠安安靜靜

一具上好的吸音器
把我的客廳洗刷得萬籟俱寂

即使是一根銹花針,偶而墜落地面
她不也不慌不忙,一個箭步
把它抓個正着

密密麻麻的擠在一起
喜歡說長道短,沒完沒了

最怕女人的畫筆輕輕一點
噫嘻,好痛,我的乖乖 

黃昏訪寒山寺
張默 Zhang Mo

莫非,那一列疏疏落落的修竹
正以輕巧的碎步,去占領
寒山拾得墨幅上的
某些禁域

莫非,那一片悠悠忽忽的鐘聲
透過凄泠的召喚
把千年前夜宴賦詩的景象
暗暗地攬入心底

莫非,今夕吾人的情懷
亦如當年的東坡、張繼、韋應物
拎着幾瓶老酒
輕舟步過小小的楓橋
而江村在左
而暮靄在右
還是不要細數勒石上俞樾的題詩吧

莫非,一切俱已熄滅
穿越漏窗上日漸模糊的風景
我突然發現自己
竟是小徑那頭,一尊不言不語的化石

三十三間堂
張默 Zhang Mo

話說
第一間
堆滿了語言的白雲
第二間
蠹魚懶散地在啃發黴的史記
第三間
隱隱約約,撞見杜工部的嘆息聲
第四間
老祖父在打噴嚏
第五間
第六間
第七間
它們面面相覷橫七竪八的
依偎在一起,你猜
怎麽着,實則它們什麽也沒做
第八間
有花香緩緩走過
第九間
一蓬頭垢面的浪人在發無名的脾氣
第十間
米芾、黃庭堅、張瑞圖,相互悠悠地筆舞
第十一間
我的童年荒蕪了
我的書齋不見了
我的田園失蹤了
第十二間
第十三間
第十四間
第十五間
第十六間
你問它,幹啥
它們統統統統“莫宰羊”
第十七間
衆海濤一涌而上
第十八間
撫孤零零的巨鬆而盤桓
第十九間
陶老頭,一個人不言不語,喝悶酒
第二十間
一排彈珠箭簇一般地飛過來飛過來
第二十一間、第二十二間、第二十三間、
第二十四間、第二十五間、第二十六間、
第二十七間、第二十八間、第二十九間、
第三十間、第三十一間
第三十二間
(黃河、長江、青海、八達嶺、塔剋拉馬
 幹、大雁塔、嶽陽樓、滄浪亭、杜甫草
 堂、樂山大佛……它們全然東倒西歪地
 黏在一塊,說長道短,但是都不敢問
 今年是何年,今夕是何夕?)
民國,二十年代,五十年代,八十年代
還有一些糾纏不清的聊齋
它們,俱黯然神傷
永遠,不會再回頭了
話說
第三十三間
直挺挺地站在那裏,一動也不動
像一尊怒目蹙眉的巨獅
對着煙塵滾滾川流不息的
現代
   突然放聲大哭

 

附記:拙詩《三十三間堂》,係作者某一時刻所感受到的十分獨立奇特的風景,它與坐落在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斜對面的“三十三間堂”,毫無關涉也。

你站在時間的缺口,不搖不晃,默默無語
經常展示着一種憨態,仿佛那個空間是為你而冷冷的活着

水晶燈柔和的光,平靜地灑在你的胳膊上
那捲墨緑的《二十四品》,被衆多細緻粗拙的手爬梳着
想把詩意盎然的水分,悄悄自木質的紋理深處彰顯
還是要從一眼看不透的古樸的方塊字的叢林間刺探
繾綣,惆悵,肌理,擦拭……
手牽手,結伴在坦蕩無邪的腹地上野宴

你站在歷史的背後,一派老僧入定,不染微塵
每天,衹是癡癡的望着,守着,睡着,醒着
同樣的某些人,某些事,翻書,選菜單,撥電子計算機,做筆記
嘻嘻哈哈,漫不經心,或者發怒時猛撫捶打幾下老天
這又有什麽不好呢?日子總得像流水,自適自在
何必老是把自我懶懶虛虛的,放逐在一具空空的杯盞裏

康橋,垂柳依稀若緞
張默 Zhang Mo

咱們引頸凝神的,望着
咱們步履踉蹌的,走着
咱們水淨沙明的,想着
咱們南腔北調的,歌着
原來大名鼎鼎的康橋
竟以如此風雅樸拙的面貌
映帶左右的,婉約在這裏

輕輕的搖着欄桿,幾度搔首延伫
兩岸如許若緞的垂柳
一行行,一縷縷,一匹匹
猝不及防,嚮我閃爍不定的思維襲擊
啊!那當口,我還能述說些什麽呢
衹管一個勁地,把千千萬萬的感覺
狠狠往心底摭拾,冷藏
能剝開它真正的秘辛嗎
或者橋墩下三五懵懵懂懂的水鴨會知道

風,還在緩緩靜靜的吹
鳥,還在懶懶散散的飛
草,還在木木訥訥的長
花,還在歡歡喜喜的發
這一道清清淺淺幽渺如帶的康河
也許在拍達的槳聲中
不消一個時辰就會劃得完
然而,它真的會有所謂夢幻的終點
剎那間,一個頭頂新月英年早逝的長者
披一身金色炫目的柳絲
霍地自船舷右側的水中躍起
嗨!那不正是王傢學院的高材生徐志摩嗎

中秋翌日登巴黎鐵塔
張默 Zhang Mo

悠悠乎
我的視覺神經逐漸擴散
而達無限之域外
天地間連續不斷變調的風景
隨着電梯急驟上升的水綫而驚叫
塞納河還在腳下平平靜靜的流着
米拉堡橋墨緑的橋墩
如一具斜斜的肌理分明的大理石雕刻
燦然復寫一段美麗的情話
任人眉批甚至戲謔的搖着

而你依然兀立在曉色初泛的薄霧中
輕輕旋轉修長的肢體
喃喃睜開黑亮的眼睛
而巴黎大地仍在沉睡以及微弱的呼吸
為何,為何,我的贊嘆的話語
卻逕自從那一排排充滿幾何圖案的方格溜走了

啊!你的峭壁般豁達的風采
永恆,蒼褐,參差,無際
令我這個萬裏外陌生的訪客
忽忽被撥弄得七上八下,不知如何是好
那麽就讓它與雁陣與浮雲與大寂寞
一同比翼飛翔吧。

天葬之驚
張默 Zhang Mo

偌大的拉薩花崗岩天葬臺上
一顆顆凹凸不平的圓溜溜的孔洞
豁然彩繪着人體的卑微

每一顆頭顱,都從這裏出發
每一對眼睛,都從這裏眺望
每一根毛發,都從這裏燃燒
每一具軀殼,都從這裏風逝

到底人的脈搏停止後那個臭皮囊該作怎樣的處置
水葬,與大海共枕
火葬,與陶罐永伴
土葬,與青山對奕
抑或把它製成木乃伊送到博物館裏陳列

當我穿越電視頻道驚見藏族發明了天葬
那一群群饑餓的鷹鷲
從四面八方撲撲俯衝而下
爭相暴雨式的鯨吞
不消一盞茶,所有的頭骨、腦髓、心肺
都被它們一掃而光

嚇嚇,這種慘烈凄絶的風景
莫非就是為了完成一次轟轟烈烈的死
嚇嚇,且讓我舉起一己輕飄飄的身子
天空,請你深情的來詛咒我,啄食我吧

首頁>> 文學>>張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