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李冶
湖上臥病喜陸鴻漸至
李冶 Li Ye
  昔去繁霜月,今來苦霧時。相逢仍臥病,欲語淚先垂。
  強勸陶傢酒,還吟謝客詩。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寄校書七兄(一作送韓校書)
李冶 Li Ye
  無事烏程縣,蹉跎歲月餘。
  不知蕓閣吏,寂寞竟何如?
  遠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車。
  因過大雷岸,莫忘八行書。

【賞析】 李冶字季蘭,烏程(今浙江吳興)人,是唐時頗負詩名的女冠(女道士),高仲武《中興間氣集》稱“自鮑昭以下,罕有其倫”。這首詩是寫寄給一位作校書郎(官名,職務是在中央政府做整理圖書工作)的“七兄”的,從其內容可知此人其時當在自烏程赴任所、沿江而上的途中。在五言律體中,此詩算是寫得很別緻的。

  律詩起句尤難,“或對景興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題起。要突兀高遠,如狂風捲浪,勢欲滔天。”(楊載《詩法傢數·律詩要法》)但作者卻衹從眼前心境說起,淡到幾乎漫不經意:“無事烏程縣,蹉跎歲月餘。”既非興比,又非引事,甚至未點題,更談不上“突兀高遠”,發唱驚挺了。但“無事”加之“蹉跎”,自能寫出百無聊賴的心境,“歲月餘”三字除寫時令(歲晚),還兼帶些遲暮之感。兩句直逼出“寂寞”二字,對開啓後文相思之意,也算得是很好的導入。

  頷聯點出“寂寞”,卻又不是在說自傢了。“蕓閣”係政府藏書館,“蕓閣吏”即校書郎。“不知蕓閣吏,寂寞竟何如?”不道自傢寂寞清苦,反從七兄方面作想,為他的寂寞而耽憂,是何等體貼,何等多情呢。其實,自己的寂寞是不言而喻的。所以這裏寫法又是推己及人,情味雋永。對於前一聯,承接自然,同時仍是漫不經意,連對仗都不講求,可謂不事雕琢,“不求深遠”。詩寫至此,很象一篇五古的開頭,其徐緩的節奏,固然有助於渲染寂寞無聊的氣氛,以傳相思深情。但對律詩來說,畢竟篇幅及半,進一步發展詩情的餘地不多,詩人將如何措手呢?

  頸聯一出,上述擔心似乎是完全不必要的。高仲武贊雲:“如‘遠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車’,蓋五言之佳境也。”這兩句想象七兄行程,上句寫水程,水“遠”舟“浮”,亦即“孤帆遠影碧空盡”也,當是作者回憶或想象中目送七兄徵帆的情景。漢代曾以“蓬萊”(神山,傳說仙府秘籍多藏於此)譬“蕓閣”,故此稱七兄所乘舟為“仙棹”,這樣寫來,景中又含一層嚮往之情。下句寫陸程,寫“星”曰“寒”,則兼有披星戴月、旅途苦辛等意;“使車”惟“寒星”相伴,更形其寂寞,惹人思念。旅途風光以“寒星”、“遠水”概之,寫景簡淡而意象高遠。由於前四句皆情語,不免有空疏之感,此聯則入景,恰好補救。其對仗天然工緻,既能與前文協調,又能以格律相約製,使全篇給人散而不散的感覺。故二句之妙,又不止境佳而已。

  從烏程出發,沿江溯行,須經過雷池(在今安徽望江縣)。雷池一稱大雷。劉宋文帝元嘉十六年秋,詩人鮑照受臨川王徵召,由建業赴江州途經此地,寫下了著名的《登大雷岸與妹書》。照妹鮑令暉是女詩人,兄妹有共同的文學愛好,所以他特將旅途所經所見山川風物精心描繪給她,兼有告慰遠思之意。

  此詩結尾幾乎是信手拈來這個典故,而使詩意大大豐富。“因過大雷岸,莫忘幾行書”,由於這樣的“提示”,便使讀者從蹉跎歲餘、遠水仙棹、寒星使車的吟詠聯想到那名篇中關於歲暮旅途的描寫:“渡泝無邊,險徑遊歷,棧石星飯,結荷水宿,旅客貧辛,波路壯闊,始以今日食時,僅及大雷。塗登千裏,日逾十晨。嚴霜慘節,悲風斷肌。去親為客,如何如何!”(《登大雷岸與妹書》)從而,更能具體深切地體會到“不知蕓閣吏,寂寞竟何如”的淡語中,原來包含深厚的骨肉關切之情。女詩人以令暉自況,藉大雷岸作書事,寄兄妹相思之情,用典既精切又自然。“莫忘寄書”的告語,形出己之不能忘情;盼寄書言“幾行”,意重而言輕。凡此種種,都使這個結尾既富於含藴,又保持開篇就有的不刻意求深、“於有意無意得之”的風韻。

  這首詩作法不同於五律通常之例。它自不經意寫來,初似散緩,中幅以後,忽入佳境,有愁思之意,而無危苦之詞;至麯終奏雅,韻味無窮,正是“不求深遠,自足雅音”(《唐詩別裁》),堪稱律詩中別具風格的妙品。

  (周嘯天)

寄朱放(一作昉)
李冶 Li Ye
  望水試登山,山高湖又闊。相思無曉夕,相望經年月。
  鬱鬱山木榮,綿綿野花發。別後無限情,相逢一時說。
送韓揆之江西(一作送閻伯鈞往江州)
李冶 Li Ye
  相看指楊柳,別恨轉依依。萬裏江西水,孤舟何處歸。
  湓城潮不到,夏口信應稀。唯有衡陽雁,年年來去飛。
道意寄崔侍郎
李冶 Li Ye
  莫漫戀浮名,應須薄宦情。百年齊旦暮,前事盡虛盈。
  愁鬢行看白,童顔學未成。無過天竺國,依止古先生。
從蕭叔子聽彈琴,賦得三峽流泉歌
李冶 Li Ye
  妾傢本住巫山雲,巫山流泉常自聞。玉琴彈出轉寥夐,
  直是當時夢裏聽。三峽迢迢幾千裏,一時流入幽閨裏。
  巨石崩崖指下生,飛泉走浪弦中起。初疑憤怒含雷風,
  又似嗚咽流不通。回湍麯瀨勢將盡,時復滴瀝平沙中。
  憶昔阮公為此麯,能令仲容聽不足。一彈既罷復一彈,
  願作流泉鎮相續。
相思怨
李冶 Li Ye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
  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彈著相思麯,弦腸一時斷。
  朝雲暮雨鎮相隨,去雁來人有返期。玉枕衹知長下淚,
  銀燈空照不眠時。仰看明月翻含意,俯眄流波欲寄詞。
  卻憶初聞鳳樓麯,教人寂寞復相思。
恩命追入,留別廣陵故人
李冶 Li Ye
  無纔多病分竜鐘,不料虛名達九重。仰愧彈冠上華發,
  多慚拂鏡理衰容。馳心北闕隨芳草,極目南山望舊峰。
  桂樹不能留野客,沙鷗出浦謾相逢。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送閻二十六赴剡縣
李冶 Li Ye
  流水閶門外,孤舟日復西。離情遍芳草,無處不萋萋。
  妾夢經吳苑,君行到剡溪。歸來重相訪,莫學阮郎迷。
得閻伯鈞書
李冶 Li Ye
  情來對鏡懶梳頭,暮雨蕭蕭庭樹秋。
  莫怪闌幹垂玉箸,衹緣惆悵對銀鈎。
結素魚貽友人
李冶 Li Ye
  尺素如殘雪,結為雙鯉魚。欲知心裏事,看取腹中書。
  心遠浮雲知不還,心雲並在有無間。
  狂風何事相搖蕩,吹嚮南山復北山。
明月夜留別
李冶 Li Ye
  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
  別後相思人似月,雲間水上到層城。
春閨怨
李冶 Li Ye
  百尺井欄上,數株桃已紅。念君遼海北,拋妾宋傢東。
  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季蘭五六歲時,其父抱於庭,
  令詠薔薇雲雲。父恚曰:“必失行婦也。”後竟如其言)
  
  已看雲鬟散,更念木枯榮。(《臥病》)
  
  鞞鼓喧行選,旌旗拂座隅。(《陷賊寄故人》)
  
  不睹河陽一縣花,空見青山三兩點。(《寄房明府》,
  以上俱見《吟窗雜錄》)
薔薇花
李冶 Li Ye
  翠融紅綻渾無力,斜倚欄幹似詫人。深處最宜香惹蝶,
  摘時兼恐焰燒春。當空巧結玲瓏帳,著地能鋪錦綉裀。
  最好凌晨和露看,碧紗窗外一枝新。
  最愛纖纖麯水濱,夕陽移影過青蘋。東風又染一年緑,
  楚客更傷千裏春。低葉已藏依岸棹,高枝應閉上樓人。
  舞腰漸重煙光老,散作飛綿惹翠裀。
首頁>> 文學>>李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