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女兒惜顔色,行逢落花長嘆息。
今年落花顔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已見鬆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顔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顔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臺文錦綉,將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發亂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惟有黃昏鳥雀悲。
【賞析】 這是一首擬古樂府詩,題又作《代白頭吟》。《白頭吟》是漢樂府相和歌楚調舊題,古辭寫女子毅然與負心男子决裂。劉希夷這首詩則從女子寫到老翁,詠嘆青春易逝,富貴無常。
詩的前半部分(十二句),寫洛陽女兒見花落而感傷,抒發青春易逝之悲;後半(十句)寫白頭翁由青春到年老的經歷,傾吐人生短暫、富貴無常的感慨。詩中歡樂與悲哀交織,一昂一低,大起大落,構思極其獨特,情思宛轉,音韻和諧、流暢、優美。詩中告誡人們:青春和富貴都不是永恆的,誰都有衰老之時。詩中藴含一個生命哲理:宇宙萬物時刻在變化,人生短暫,紅顔易逝,富貴難久,世事無常。
詩的前半首化自東漢宋子侯的樂府歌辭《董嬌嬈》,但經過劉希夷的再創作,更為典型概括。作為前半的結語,“年年歲歲”二句是精警的名句,它比喻精當,語言精粹,令人警省。“年年歲歲”、“歲歲年年”的顛倒重複,不僅排沓回蕩,音韻優美,更在於強調了時光流逝的無情事實和聽天由命的無奈情緒,真實動情。“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時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對比,耐人尋味。
此詩融會漢魏歌行、南朝近體及梁、陳宮體的藝術經驗,而自成一種清麗婉轉的風格。它還汲取樂府詩的敘事間發議論,古詩的以敘事方式抒情的手法,又能巧妙交織運用各種對比,發揮對偶、用典的長處,是這詩藝術上的突出成就。
[鑒賞]
這是一首擬古樂府,題又作《代白頭吟》。《白頭吟》是漢樂府相和歌楚調麯舊題,古辭寫女子毅然與負心男子决裂。劉希夷這首詩則從女子寫到老翁,詠嘆青春易逝、富貴無常。構思獨創,抒情宛轉,語言優美,音韻和諧,藝術性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歷來傳為名篇。
詩的前半寫洛陽女子感傷落花,抒發人生短促、紅顔易老的感慨;後半寫白頭老翁遭遇淪落,抒發世事變遷、富貴無常的感慨,以“但看古來歌舞地,惟有黃昏鳥雀悲”總結全篇意旨。在前後的過渡,以“寄言全盛紅顔子,應憐半死白頭翁”二句,點出紅顔女子的未來不免是白頭老翁的今日,白頭老翁的往昔實即是紅顔女子的今日。詩人把紅顔女子和白頭老翁的具體命運加以典型化,表現出這是一大群處於封建社會下層的男女老少的共同命運,因而提出應該同病相憐,具有“醒世”的作用。
詩的前半首化自東漢宋子侯的樂府歌辭《董嬌嬈》,但經過劉希夷的再創作,更為概括典型。作為前半的結語,“年年歲歲”二句是精警的名句,它比喻精當,語言精粹,令人警省。“年年歲歲”“歲歲年年”的顛倒重複,不僅排沓回蕩,音韻優美,更在於強調了時光流逝的無情事實和聽天由命的無奈情緒,真實動情。“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時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對比,耐人尋味。結合後半寫白頭老翁的遭遇,可以體會到,詩人不用“女子”和“春花”對比,而用泛指名詞“人”和“花”對比,不僅是由於七言詩字數的限製,更由於要包括所有不能掌握自己命運的可憐人,其中也包括了詩人自己。也許,因此産生了不少關於這詩的附會傳說。如《大唐新語》、《本事詩》所云:詩人自己也覺得這兩句詩是一種不祥的預兆,即所謂“詩讖”,一年後,詩人果然被害。這類無稽之談的産生與流傳,既反映人們愛惜詩人的才華,同情他的不幸,也表明這詩情調也過於傷感了。
此詩融會漢魏歌行、南朝近體及梁、陳宮體的藝術經驗,而自成一種清麗婉轉的風格。它還汲取樂府詩的敘事間發議論、古詩的以敘事方式抒情的手法,又能巧妙交織運用各種對比,發揮對偶、用典的長處,是這詩藝術上的突出成就。劉希夷生前似未成名,而在死後,孫季良編選《正聲集》,“以劉希夷詩為集中之最,由是大為時人所稱”(《大唐新語》)。可見他一生遭遇壓抑,是他産生消極感傷情緒的思想根源。這詩濃厚的感傷情緒,反映了封建制度束縛戕害人才的事實。
(倪其心)
曉光隨馬度,春色伴人歸。課績朝明主,臨軒拜武威。
煙景無留意,風波有異潯。歲遊難極目,春戲易為心。
朝夕無榮遇,芳菲已滿襟。
豔唱潮初落,江花露未晞。春洲驚翡翠,朱服弄芳菲。
畫舫煙中淺,青陽日際微。錦帆衝浪濕,羅袖拂行衣。
含情罷所采,相嘆惜流暉。
君為隴西客,妾遇江南春。朝遊含靈果,夕采弄風蘋。
果氣時不歇,蘋花日自新。以此江南物,持贈隴西人。
空盈萬裏懷,欲贈竟無因。
皓如楚江月,靄若吳岫雲。波中自皎鏡,山上亦氛氳。
明月留照妾,輕雲持贈君。山川各離散,光氣乃殊分。
天涯一為別,江北自相聞。
艤舟乘潮去,風帆振草涼。潮平見楚甸,天際望維揚。
洄溯經千裏,煙波接兩鄉。雲明江嶼出,日照海流長。
此中逢歲晏,浦樹落花芳。
暮春三月晴,維揚吳楚城。城臨大江汜,回映洞浦清。
晴雲麯金閣,珠樓碧煙裏。月明芳樹群鳥飛,
風過長林雜花起。可憐離別誰傢子,於此一至情何已。
北堂紅草盛豐茸,南湖碧水照芙蓉。朝遊暮起金花盡,
漸覺羅裳珠露濃。自惜妍華三五歲,已嘆關山千萬重。
人情一去無還日,欲贈懷芳怨不逢。
憶昔江南年盛時,平生怨在長洲麯。冠蓋星繁湘水上,
衝風摽落洞庭淥,落花舞袖紅紛紛,朝霞高閣洗晴雲。
誰言此處嬋娟子,珠玉為心以奉君。
盈盈灞水麯,步步春芳緑。紅臉耀明珠,絳唇含白玉。
回首渭橋東,遙憐樹色同。青絲嬌落日,緗綺弄春風。
攜籠長嘆息,逶迤戀春色。看花若有情,倚樹疑無力。
薄暮思悠悠,使君南陌頭。相逢不相識,歸去夢青樓。
天子廟堂拜,將軍玉門出。紛紛伊洛間,戎馬數千匹。
軍門壓黃河,兵氣衝白日。平生懷伏劍,慷慨既投筆。
南登漢月孤,北走燕雲密。近取韓彭計,早知孫吳術。
丈夫清萬裏,誰能掃一室。
劍氣射雲天,鼓聲振原隰。黃塵塞路起,走馬追兵急。
彎弓從此去,飛箭如雨集。截圍一百裏,斬首五千級。
代馬流血死,鬍人抱鞍泣。古來養甲兵,有事常討襲。
乘我廟堂運,坐使幹戈戢。獻凱歸京師,軍容何翕習。
天子廟堂拜,將軍兇門出。紛紛伊洛道,戎馬幾萬匹。
軍門壓黃河,兵氣衝白日。平生懷仗劍,慷慨即投筆。
南登漢月孤,北走代雲密。近取韓彭計,早知孫吳術。
丈夫清萬裏,誰能掃一室。
自憐妖豔姿,妝成獨見時。愁心伴楊柳,春盡亂如絲。
目極千餘裏,悠悠春江水。頻想玉關人,愁臥金閨裏。
尚言春花落,不知秋風起。嬌愛猶未終,悲涼從此始。
憶昔楚王宮,玉樓妝粉紅。纖腰弄明月,長袖舞春風。
容華委西山,光陰不可還。桑林變東海,富貴今何在。
寄言桃李容,鬍為閨閣重。但看楚王墓,唯有數株鬆。
如何秋風起,零落從此始。獨有南澗鬆,不嘆東流水。
玄陰天地冥,皓雪朝夜零。豈不罹寒暑,為君留青青。
青青好顔色,落落任孤直。群樹遙相望,衆草不敢逼。
靈龜卜真隱,仙鳥宜棲息。恥受秦帝封,願言唐侯食。
寒山夜月明,山冷氣清清。凄兮歸鳳集,吹之作琴聲。
鬆子臥仙岑,寂聽疑野心。清泠有真麯,樵采無知音。
美人何時來,幽徑委緑苔。籲嗟深澗底,棄捐廣廈材。
風止夜何清,獨夜草蟲鳴。仙人不可見,乘月近吹笙。
絳唇吸靈氣,玉指調真聲。真聲是何麯,三山鸞鶴情。
昔去落塵俗,願言聞此麯。今來臥嵩岑,何幸承幽音。
神仙樂吾事,笙歌銘夙心。
懸瓢木葉上,風吹何歷歷。幽人不耐煩,振衣步閑寂。
回流清見底,金沙覆銀礫。錯落非一文,空朧幾千尺。
魚鱗可憐紫,鴨毛自然碧。吟詠秋水篇,渺然忘損益。
秋水隨形影,清濁混心跡。歲暮歸去來,東山餘宿昔。
運開朱旗後,道合赤符先。宛城劍鳴匣,昆陽鏑應弦。
獷獸血塗地,巨人聲沸天。長驅過北趙,短兵出南燕。
太守迎門外,王郎死道邊。升壇九城陌,端拱千秋年。
朝廷方雀躍,劍珮幾聯翩。至德刑四海,神儀翳九泉。
宗子行舊邑,恭聞清廟篇。君容穆而聖,臣像儼猶賢。
攢木承危柱,疏蘿挂朽椽。祠庭巢鳥啄,祭器網蟲緣。
懷古江山在,惟新歷數遷。空餘今夜月,長似舊時懸。
歸來高唐夜,金釭焰青煙。頽想臥瑤席,夢魂何翩翩。
搖落殊未已,榮華倏徂遷。愁思瀟湘浦,悲涼雲夢田。
猿啼秋風夜,雁飛明月天。巴歌不可聽,聽此益潺湲。
日暮鬆聲合,空歌思殺人。
花鳥惜芳菲,鳥鳴花亂飛。人今伴花鳥,日暮不能歸。
池月憐歌扇,山雲愛舞衣。佳期楊柳陌,攜手莫相違。
舊國有年代,青樓思豔妝。古人無歲月,白骨冥丘荒。
寂歷彈琴地,幽流讀書堂。玄龜埋卜室,彩鳳滅詞場。
陣圖一一在,柏樹雙雙行。鬼神清漢廟,鳥雀參秦倉。
嘆世已多感,懷心益自傷。賴蒙靈丘境,時當明月光。
感嘆前問之,贈予辛苦詞。歲月移今古,山河更盛衰。
晉傢都洛濱,朝廷多近臣。詞賦歸潘嶽,繁華稱季倫。
梓澤春草菲,河陽亂華飛。緑珠不可奪,白首同所歸。
高樓倏冥滅,茂林久摧折。昔時歌舞臺,今成狐兔穴。
人事互消亡,世路多悲傷。北邙是吾宅,東嶽為吾鄉。
君看北邙道,髑髏縈蔓草。芳□□□□,□□□□□。
碑塋或半存,荊棘斂幽魂。揮涕棄之去,不忍聞此言。
攜酒上春臺,行歌伴落梅。醉罷臥明月,乘夢遊天台。
秦地佳人閨閣寒。欲嚮樓中縈楚練,還來機上裂齊紈。
攬紅袖兮愁徙倚,盼青砧兮悵盤桓。盤桓徙倚夜已久,
螢火雙飛入簾牖。西北風來吹細腰,東南月上浮纖手。
此時秋月可憐明,此時秋風別有情。君看月下參差影,
為聽莎間斷續聲。絳河轉兮青雲曉,飛鳥鳴兮行人少。
攢眉緝縷思紛紛,對影穿針魂悄悄。聞道還傢未有期,
誰憐登隴不勝悲。夢見形容亦舊日,為許裁縫改昔時。
緘書遠寄交河麯,須及明年春草緑。莫言衣上有斑斑,
衹為思君淚相續。
人影動搖緑波裏。緑波蕩漾玉為砂,青雲離披錦作霞。
可憐楊柳傷心樹,可憐桃李斷腸花。此日遨遊邀美女,
此時歌舞入娼傢。娼傢美女鬱金香,飛來飛去公子傍。
的的珠簾白日映,娥娥玉顔紅粉妝。花際裴回雙蛺蝶,
池邊顧步兩鴛鴦。傾國傾城漢武帝,為雲為雨楚襄王。
古來容光人所羨,況復今日遙相見。願作輕羅著細腰,
願為明鏡分嬌面。與君相嚮轉相親,與君雙棲共一身。
願作貞鬆千歲古,誰論芳槿一朝新。百年同謝西山日,
千秋萬古北邙塵。
春還洛陽道,為憶春階草。楊葉未能攀,梅花待君掃。
今朝喜鵲傍人飛,應是狂夫走馬歸。遙想行歌共遊樂,
迎前含笑著春衣。
曉入寒潭浸不流。微雲一點曙煙起,南陌憧憧遍行子。
欲將此意與君論,復道秦關尚千裏。
秋風下山路,明月上春期。嘆息君恩盡,容顔不可思。
庭陰幕青靄,簾影散紅芳。寄語同心伴,迎春且薄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