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释】 从军行: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 
西京,指长安。 
牙璋:调兵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别掌握在朝廷与和主将手中,调兵时以此为凭。
凤阙:指长安宫阙。 
龙城:匈奴的名城,借指敌方要地。 
百夫长:指下级军官。

【赏析】 这首诗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出塞的过程,表现知识分子立功边陲的壮志豪情,慷慨雄壮,令人感动,对盛唐边塞诗的高度繁荣和成熟,有一定的影响。
  《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 (681),突厥入侵固原、庆阳一带,裴行俭奉命出征。杨炯此诗当作于此时。发端警竦。“烽火照西京”一句,化用《汉书·匈奴传》“烽火通于甘泉、长安数月”语意,用夸张手法指出外患严重、情势危急,自然引出下句。目睹外患严重而“心中自不平”,其“从军”愿望与卫国决心,已和盘托出。第二联写从军。“牙璋”才“辞凤阙”,“铁骑”已“绕龙城”,词采壮丽,对偶精整,而一气直贯,将反侵略的军事行动写得迅猛凌历,声势逼人。三联以战地风雪烘托战斗之激烈,反跌尾联。出句从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图都显得黯然失色;对句从听觉出发:狂风呼啸,和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尽管风雪苦寒,战斗激烈,仍然“宁为百夫长”,为保卫祖国效力。首尾呼应,完美地表现了“从军”的主题。
这首诗采用了跳跃性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表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鉴赏]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初唐四杰很不满当时纤丽绮靡的诗风,他们曾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作过颇有成效的开拓和创新,杨炯此诗的风格就很雄浑刚健,慷慨激昂。尤其是这样一首描写金鼓杀伐之事的诗篇,却用具有严格规矩的律诗形式来写,很不简单。律诗一般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除第一联外,三联皆对。不仅句与句对,而且同一句中也对,如“牙璋”对“凤阙”,“铁骑”对“龙城”。整齐的对仗,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这在诗风绮靡的初唐诗坛上是很难能可贵的。

  (张燕瑾)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
杨炯 Yang Jiong
  甲乙遇灾年,周隋送上弦。妖星六丈出,沴气七重悬。
  赤县空无主,苍生欲问天。龟龙开宝命,云火昭灵庆。
  万物睹真人,千秋逢圣政。祖宗玄泽远,文武休光盛。
  大号域中平,皇威天下惊。参辰昭文物,宇宙浃声名。
  汉后三章令,周王五伐兵。匈奴穷地角,本自远正朔。
  骄子起天街,由来亏礼乐。一衣扫风雨,再战夷屯剥。
  清明日月旦,萧索烟云涣。寒暑既平分,阴阳复贞观。
  惟神谐妙物,乃圣符幽赞。下武发祯祥,平阶属会昌。
  金泥封日观,璧水匝明堂。业盛勋华德,兴包天地皇。
  孝思义罔极,易礼光前式。天焕三辰辉,灵书五云色。
  敬时穷发敛,卜代盈千亿。五纬聚华轩,重光入望园。
  公卿论至道,天子拜昌言。雷解初开出,星空即便元。
  瑶台凉景荐,银阙秋阴遍。百戏骋鱼龙,千门壮宫殿。
  深仁洽蛮徼,恺乐周寰县。宣室召群臣,明庭礼百神。
  仰德还符日,沾恩更似春。襄城非牧竖,楚国有巴人。
  广溪三峡首,旷望兼川陆。山路绕羊肠,江城镇鱼腹。
  乔林百丈偃,飞水千寻瀑。惊浪回高天,盘涡转深谷。
  汉氏昔云季,中原争逐鹿。天下有英雄,襄阳有龙伏。
  常山集军旅,永安兴版筑。池台忽已倾,邦家遽沦覆。
  庸才若刘禅,忠佐为心腹。设险犹可存,当无贾生哭。
  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有芳。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绝壁耸万仞,长波射千里。盘薄荆之门,滔滔南国纪。
  楚都昔全盛,高丘烜望祀。秦兵一旦侵,夷陵火潜起。
  四维不复设,关塞良难恃。洞庭且忽焉,孟门终已矣。
  自古天地辟,流为峡中水。行旅相赠言,风涛无极已。
  及余践斯地,瑰奇信为美。江山若有灵,千载伸知己。
  卿家本六郡,年长入三秦。
  白璧酬知己,黄金谢主人。
  剑锋生赤电,马足起红尘。
  日暮歌钟发,喧喧动四邻。
  骢马铁连钱,长安侠少年。帝畿平若水,官路直如弦。
  夜玉妆车轴,秋金铸马鞭。风霜但自保,穷达任皇天。
  塞外欲纷纭,雌雄犹未分。明堂占气色,华盖辨星文。
  二月河魁将,三千太乙军。丈夫皆有志,会见立功勋。
  贱妾留南楚,征夫向北燕。三秋方一日,少别比千年。
  不掩嚬红缕,无论数绿钱。相思明月夜,迢递白云天。
  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开。影随朝日远,香逐便风来。
  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台。行人断消息,春恨几裴回。
  边地遥无极,征人去不还。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
  望断流星驿,心驰明月关。藁砧何处在,杨柳自堪攀。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送临津房少府
杨炯 Yang Jiong
  岐路三秋别,江津万里长。烟霞驻征盖,弦奏促飞觞。
  阶树含斜日,池风泛早凉。赠言未终竟,流涕忽沾裳。
送丰城王少府
杨炯 Yang Jiong
  愁结乱如麻,长天照落霞。离亭隐乔树,沟水浸平沙。
  左尉才何屈,东关望渐赊。行看转牛斗,持此报张华。
送郑州周司空
杨炯 Yang Jiong
  汉国临清渭,京城枕浊河。居人下珠泪,宾御促骊歌。
  望极关山远,秋深烟雾多。唯馀三五夕,明月暂经过。
送梓州周司功
杨炯 Yang Jiong
  御沟一相送,征马屡盘桓。言笑方无日,离忧独未宽。
  举杯聊劝酒,破涕暂为欢。别后风清夜,思君蜀路难。
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
杨炯 Yang Jiong
  雁门归去远,垂老脱袈裟。萧寺休为客,曹溪便寄家。
  绿琪千岁树,黄槿四时花。别怨应无限,门前桂水斜。
  悠悠辞鼎邑,去去指金墉。途路盈千里,山川亘百重。
  风行常有地,云出本多峰。郁郁园中柳,亭亭山上松。
  客心殊不乐,乡泪独无从。
送刘校书从军
杨炯 Yang Jiong
  天将下三宫,星门召五戎。坐谋资庙略,飞檄伫文雄。
  赤土流星剑,乌号明月弓。秋阴生蜀道,杀气绕湟中。
  风雨何年别,琴尊此日同。离亭不可望,沟水自西东。
  青幛倚丹田,荒凉数百年。独知小山桂,尚识大罗天。
  药败金炉火,苔昏玉女泉。岁时无壁画,朝夕有阶烟。
  花柳三春节,江山四望悬。悠然出尘网,从此狎神仙。
和石侍御山庄
杨炯 Yang Jiong
  烟霞非俗宇,岩壑只幽居。水浸何曾畎,荒郊不复锄。
  影浓山树密,香浅泽花疏。阔堑防斜径,平堤夹小渠。
  莲房若个实,竹节几重虚。萧然隔城市,酌醴焚枯鱼。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
杨炯 Yang Jiong
  此地倾城日,由来供帐华。亭逢李广骑,门接邵平瓜。
  原野烟氛匝,关河游望赊。白云断岩岫,绿草覆江沙。
  诏赐扶阳宅,人荣御史车。灞池一相送,流涕向烟霞。
  敞朗东方彻,阑干北斗斜。
  地气俄成雾,天云渐作霞。
  河流才辨马,岩路不容车。
  阡陌经三岁,闾阎对五家。
  露文沾细草,风影转高花。
  日月从来惜,关山犹自赊。
和崔司空伤姬人
杨炯 Yang Jiong
  昔时南浦别,鹤怨宝琴弦。今日东方至,鸾销珠镜前。
  水流衔砌咽,月影向窗悬。妆匣凄馀粉,熏炉灭旧烟。
  晚庭摧玉树,寒帐委金莲。佳人不再得,云日几千年。
首页>> 文学论坛>>杨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