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步層霄,俯人間如許。
算蝸戰、多少功名,問蟻聚、幾回今古。
度銀潢、展盡參旗,桂花淡,月飛去。
天風緊,玉樓斜,舞萬女霓袖,光搖金縷。
明廷宴闋,倚青冥回顧。
過瑤池、重藉雙成,就楚岫、更邀巫女。
轉雲車、指點虛無,引蓬萊路。
花冷街榆,悄中天風露。
並真官、蕊佩芬芳,望帝所、紫雲容與。
享鈞天、九奏傳觴,聽竜嘯,看鸞舞。
驚塵世,悔平生,嘆萬感千恨,誰憐深素。
群仙念我,好人問難住。
勸阿母、偏與金桃,教酒星、剩斟瓊醑。
醉歸時、手授丹經,指長生路。
對蔥蔥佳氣,赤縣神州。
好景何曾虛過,勝友是處相留。
嚮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斷狂遊。
鬍塵捲地,南走炎荒,曳裾強學應劉。
空漫說、螭蟠竜臥,誰取封侯。
塞雁年年北去,蠻江日日西流。
此生老矣,除非春夢,重到東周。
紅纓翠帶,談笑跋馬水西頭。
落日經過桃葉,不管插花歸去,小袖輓人留。
換酒春壺碧,脫帽醉青樓。
楚雲驚,隴水散,兩漂流。
如今憔悴,天涯何處可銷憂。
長揖飛鴻舊月。
不知今夕煙水,都照幾人愁。
有淚看芳草,無路認西州。
問君何苦,長抱冰炭利名心。
冀望封侯一品,僥亻幸升仙三島,不死解燒金。
聽取百年麯,三嘆有遺音。
會良朋,逢美景,酒頻斟。
昔人已矣,鬆下泉底不如今。
幸遇重陽佳節,高處紅萸黃菊,好把醉鄉尋。
淡淡飛鴻沒,千古共銷魂。
金風玉露相間,別做一般清。
是處簾櫳爭捲,誰傢管弦不動,樂世足歡情。
莫指關山路,空使翠蛾顰。
水精盤,鱸魚膾,點新橙。
鵝黃酒暖,纖手傳杯任頻斟。
須惜曉參橫後,直到來年今夕,十二數虧盈。
未必來年看,得似此回明。
如今羈旅,常嘆茅屋暗悲秋。
聞說吳淞江上,有個垂虹亭好,結友漾輕舟。
記得蓬萊路,端是舊曾遊。
趁黃鵠,湖影亂,海光浮。
絶塵勝處,合是不數白萍洲。
何物陶朱張翰,勸汝橙薤鱸膾,交錯獻還酬。
寄語梅仙道,來歲肯同不。
因何明月,偏被指點古來傳。
浪語修成七寶,漫說霓裳九奏,阿姊最嬋娟。
憤激書青奏,伏願聽臣言。
詔六丁,驅狡兔,屏癡蟾。
移根老桂,種在歷歷白榆邊。
深鎖廣寒宮殿,不許姮娥歌舞,按次守星躔。
永使無虧缺,長對日團圓。
都緣人意,須道今夕別般明。
是處登臨開宴,爭看吳歌楚舞,瀋醉倒金尊。
各自心中事,悲樂幾般情。
燭摧花,鶴驚露,忽三更。
舞茵未捲,玉繩低轉便西傾。
認取眼前流景,試看月歸何處,因甚有虧盈。
我自闔門睡,高枕笑浮生。
是欲近清明,雨斜風橫。
深閉朱門,盡日柳搖金井。
年光自趁飛花緊。
奈幽人、雪添雙鬢。
謝山攜妓,黃垆貰酒,舊愁慵整。
念壯節、漂零未穩。
負九江風笛,五湖煙艇。
起舞悲歌,淚眼自看清影。
新鶯又嚮愁時聽。
把人間、如夢深省。
舊溪鶴在,尋雲弄水,是事休問。
略為吳山留顧。
雲屯水府,濤隨神女,九江東註。
北客翩然,壯心偏感,年華將暮。
念伊嵩舊隱,巢由故友,南柯夢、遽如許。
回首妖氛未掃,問人間、英雄何處。
奇謀報國,可憐無用,塵昏白羽。
鐵鎖橫江,錦帆衝浪,孫郎良苦。
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淚流如雨。
【注釋】 靖康之難,汴京淪陷,二帝被俘。朱敦儒倉猝南逃金陵,總算暫時獲得了喘息機會。這首詞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金陵城西門城樓所寫的。
古人登樓、登高,每多感慨。王粲登樓,懷念故土。杜甫登樓,感慨“萬方多難”。許渾登鹹陽城西樓有“一上高城萬裏愁”之嘆。李商隱登安定城樓,有“欲回天地入扁舟”之感。儘管各個時代的詩人遭際不同,所感各異,然而登樓抒感則是一致的。
這首詞一開始即寫登樓所見。在詞人眼前展開的是無邊秋色,萬裏夕陽。秋天是冷落蕭條的季節。宋玉在《九辯》中寫道:“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杜甫在《登高》中也說:“萬裏悲秋常作客。”所以古人說“秋士多悲”。當離鄉背井,作客金陵的朱敦儒獨自一人登上金陵城樓,縱目遠眺,看到這一片蕭條零落的秋景,悲秋之感自不免油然而生。又值黃昏日暮之時,萬裏大地都籠罩在懨懨的夕陽中。“垂地”,說明正值日薄西山,餘暉黯淡,大地很快就要被淹沒在蒼茫的暮色中了。這種景物描寫帶有很濃厚的主觀色彩。王國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朱敦儒就是帶着濃厚的國亡傢破的傷感情緒來看眼前景色的。他用象徵手法使人很自然地聯想到南宋的國事亦如詞人眼前的暮景,也將無可輓回地走嚮沒落、衰亡。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
下片忽由寫景轉到直言國事,似太突然。其實不然。上片既已用象徵手法暗喻國事,則上下兩片暗綫關連,意脈不露,不是突然轉折,而是自然銜接。“簪纓”,是指貴族官僚們的帽飾。簪用來連結頭髮和帽子;纓是帽帶。此處代指貴族和士大夫。中原淪陷,北宋的世傢貴族紛紛逃散。這是又一次的“衣冠南渡”。“幾時收?”這是作者提出的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這種“中原亂,簪纓散”的局面何時才能結束呢?表現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復中原,還於舊都的強烈願望,同時也是對朝廷苟安旦夕,不圖恢復的憤慨和抗議。
結句“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悲風,當然也是作者的主觀感受。風,本身無所謂悲,而是詞人主觀心情上悲,感到風也是悲的了。風悲、景悲、人悲,不禁潸然淚下。這不衹是悲秋之淚,更重要的是憂國之淚。作者要倩悲風吹淚到揚州去,揚州是抗金的前綫重鎮,國防要地,這表現了詞人對前綫戰事的關切。
全詞由登樓入題,從寫景到抒情,表現了詞人強烈的亡國之痛和深厚的愛國精神,感人至深。(王儼思)
平生塵想,老來俗狀,都齊驚散。
玉鳳凌霄,素虯橫海,一杯相勸。
任霓裳學舞,梅妝作面,終不似、天裁翦。
正是年華美滿。
鬥迎春、巧飛釵燕。
衝寒醉眼,倚空長揖,群仙笑粲。
說道瑤池,有人來報,西真開宴。
便爭回蕊佩,高馳羽駕,捲東風轉。
似語如愁,卻問我、何苦紅塵久客。
觀裏栽桃,仙傢種杏,到處成疏隔。
千林無伴,淡然獨傲霜雪。
且與管領春回,孤標爭肯接、雄蜂雌蝶。
豈是無情,知受了、多少凄涼風月。
寄驛人遙,和羹心在,忍使芳塵歇。
東風寂寞,可憐誰為攀折。
照我藤床涼似水,飛入瑤臺瓊闕。
霧冷笙簫,風輕環佩,玉鎖無人掣。
閑雲收盡,海光天影相接。
誰信有藥長生,素娥新鏈就、飛霜凝雪。
打碎珊瑚,爭似看、仙桂扶疏橫絶。
洗盡凡心,滿身清露,冷浸蕭蕭發。
明朝塵世,記取休嚮人說。
誰做秋聲穿細柳,初聽寒蟬凄切。
旋采芙蓉,重熏瀋水,暗裏香交徹。
拂開冰簟,小床獨臥明月。
老來應免多情,還因風景好,愁腸重結。
可惜良宵人不見,角枕蘭衾虛設。
宛轉無眠,起來閑步,露草時明滅。
銀河西去,畫樓殘角嗚咽。
我遇清時無個事,好約鶯遷鴻翥。
旋整蘭舟,多攜芳醖,笑裏輕帆舉。
鬆江纜月,望雲飛棹延伫。
別乘文雅風流,新詞光萬丈,珠連錦聚。
恨不同遊,指浩渺、玉宇瓊樓相付。
桂子收香,蟾輝采露,暫輟尊前舞。
絲囊封寄,倩他雙翠銜去。
玉律冰壺此際顯,天與奇才英識。
貫日孤忠,凌雲獨志,曾展回天力。
功名由命,等閑卻鎩鸞翮。
誰信夫子如今,眠雲情意穩,風塵機息。
邂逅初心得計處,伊水鷗閑波碧。
但恐天教,經綸緣在,未遂紫煙客。
君王圖舊,看公歸覲京國。
帆捲垂虹波面冷,初落蕭蕭楓葉。
萬頃琉璃,一輪金鑒,與我成三客。
碧空寥廓,瑞星銀漢爭白。
深夜悄悄魚竜,靈旗收暮靄,天光相接。
瑩澈乾坤,全放出、疊玉層冰宮闕。
洗盡凡心,相忘塵世,夢想都銷歇。
胸中雲海,浩然猶浸明月。
閑尋桂子,試聽菱歌,湖上晚來涼好。
幾處蘭舟,採蓮遊女,歸去隔花相惱。
奈長安不見,劉郎已老,暗傷懷抱。
誰信得、舊日風流,如今憔悴,換卻五陵年少。
逢花倒D261,遇酒堅辭,常是懶歌慵笑。
除奉天威,掃平狂虜,整頓乾坤都了。
共赤鬆攜手,重騎明月,再遊蓬島。
正柳外閑雲,溪頭淡月,映帶疏鐘。
人間厭謫墮久,恨霓旌未返碧樓空。
且與時人度日,自憐懷抱誰同。
當時種玉五雲東。
露冷夜耕竜。
念瑞草成畦,瓊蔬未采,塵染衰容。
誰知素心未已,望清都絳闕有無中。
寂寞歸來隱幾,夢聽帝樂衝融。
嘆故苑花空,春遊夢冷,萬斛堆愁。
簪纓散、關塞阻,恨難尋杏館覓瓜疇。
凄慘年來歲往,斷鴻去燕悠悠。
拘幽。
化碧海西頭。
劍履問誰收。
但易水歌傳,子山賦在,青史名留。
吾曹鏡中看取,且狂歌載酒古揚州。
休把霜髯老眼,等閑清淚空流。
喜趁燒燈作歡會。
問先生有甚,陰德神丹,霜雪裏、鶴在青鬆相似。
總無奇異處,衹是天然,冷淡尋常舊傢計。
探袖弄明珠,滿眼兒孫,一壺酒、□嚮花間長醉。
且落魄、裝個老人星,共野叟行歌,太平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