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智匠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軍書十二捲,捲捲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
  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朝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鬍騎聲啾啾。
  
  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
  願藉明駝千裏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嚮豬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白話文】 嘆息聲一聲連着一聲,木蘭姑娘當門在織布。織機停下來機杼不再作響,衹聽見姑娘在嘆息。問問姑娘你這樣嘆息是在思念什麽呢?(木蘭回答道)姑娘我並沒有思念什麽。昨夜我看見徵兵文書,知道君王在大量徵募兵士,那麽多捲徵兵文書,每一捲上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長大成人的兒子,我木蘭沒有兄長,我願意去買來馬鞍和馬匹,從現在起替代父親去應徵。

在東市上買來駿馬,西市上買來馬鞍和鞍下的墊子,南市上買來馬嚼子和繮繩,北市上買來長馬鞭。早上辭別父母上路,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衹能聽到黃河洶涌奔流的嘩嘩聲。早上辭別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頭,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衹能聽到燕山鬍兵戰馬啾啾的鳴叫聲。

行軍萬裏奔赴戰場作戰,翻越關隘和山嶺就象飛過去那樣迅速。北方的寒風中傳來刁鬥聲,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戰士們的鐵甲戰袍。將士們經過無數次出生入死的戰鬥,十年之後纔得勝而歸。

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論功行賞)。記功授爵木蘭是最高一等,得到的賞賜千百金以上。天子問木蘭有什麽要求,木蘭不願做尚書郎這樣的官,希望騎上一匹好駱駝,藉助它的腳力送我回故鄉。

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着門戶梳妝打扮起來;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打開我閨房東面的門,坐在我閨房西面的床上,脫去我打仗時穿的戰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當着窗子整理象烏雲一樣柔美的鬢發,對着鏡子在額上貼好花黃。出門去見同去出徵的夥伴,夥伴們都很吃驚都說我們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蘭是女孩子。

兔子不跑動時,雄兔的腳喜歡亂騷亂撲騰,雌兔的兩眼老是眯縫着,當它們挨着一起在地上跑的時候,又怎能分辨得出誰雄誰雌呢?

【賞析】 樂府《鼓角橫吹麯》名。北朝樂府民歌。又稱《木蘭辭》。約作於北魏遷都洛陽以後,中經隋唐文人潤色。最初錄於南朝陳僧智匠《古今樂錄》,長300餘字。它是我國古代民間文學中的一篇優秀敘事詩。寫的是女英雄木蘭喬扮男裝替父從軍,最後光榮還鄉的故事。在藝術上突破了漢代雜言體民歌的狹小篇幅,形成了自己的長篇巨製體式,對唐代七言歌行的發展起了示範性的推動作用。佈局嚴謹,繁簡得當,描寫生動,語言豐富,浪漫主義色彩濃厚,對後世文學有較大影響。

首頁>> 文學>>智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