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水竜吟(竜吟麯)
水竜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蘇軾 Su Shi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拋傢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縈損柔腸,睏酣嬌眼,欲開還閉。
  夢隨風萬裏,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
  恨西園、落紅難綴。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注釋】 ①水竜吟:調名。首見於柳永詠梅之作。又名《竜吟麯》、《莊椿歲》、《小樓連苑》、《鼓笛慢》、《海天闊處》、《豐年瑞》等。
②從教墜:任(楊花)墜落。
③有思(sì):有情思。
④落紅難綴:落花難於再連接上枝頭。綴:連接。
⑤萍碎:作者《再和曾仲錫荔枝》詩自註:“飛絮(即楊花)落水中,經宿即化為萍。”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之作。開頭一句“似花還似非花”抓住了楊花的特點,接着以“無人惜”的意脈貫下,提起“無情有思”一篇精神。由此開始,將楊花喻為美人,她正在夢中“隨風萬裏”,尋找情郎的遊蹤。上闋體物,花與人糅合,飽含情愫。下闋就楊花事議論抒情。“不恨”三句,突出傷春幽恨。花已飄落,斷無重上枝頭之望,最令人傷感。曉雨過後的楊花令人心寒。那流水中化為一池的浮萍,仔佃辨認,不是楊花,分明是離人點點滴滴的眼淚!

水竜吟·登建康賞心亭
辛棄疾 Xin Qiji
  楚天千裏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蠃髻。
  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江南遊子。
  把吳鈎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
  盡西風、季鷹歸未?
  求田問捨,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水竜吟(次韻林聖予惜春)
晁補之 Chao Buzhi
  問春何苦匆匆,帶風伴雨如馳驟。
  幽葩細萼,小園低檻,壅培未就。
  吹盡繁紅,占春長久,不如垂柳。
  算春常不老,人愁春花,愁衹是、人間有。
  
  春恨十常八九。
  忍輕辜、芳醪經口。
  那知自是,桃花結子,不因春瘦。
  世上功名,老來風味,春歸時候。
  縱樽前痛飲,狂歌似舊,情難依舊。

【注釋】 ①壅(yōng)培:把土或肥料培在材料根部。
②芳醪(láo):指濁酒或醇酒。
芳醪經口:一作芳醪紅口

【賞析】 這是首傷春之作。以問發端,峭拔突兀,“帶風”“伴雨”豐富了春色內容,“幽葩”三句,更加渲染惜春之真情。“吹盡繁紅”三句以惜花而寫惜春,接下四句又陡然一轉,說春本不老,春不知愁,衹是人擔心春老而發愁。下闋是說“春恨”。將“功名”和“老來”,與“春恨”比照,點明春恨總是與功名的失落及青春的逝去相關聯,全篇在惜春中註入身世愁緒,融情於理,宛轉麯折,富有哲理。

水竜吟(題三峰閣詠英華女子)
韓元吉 Han Yuanji
水龙吟(题三峰阁咏英华女子)
  雨餘疊巘浮空,望中秀色仙都是。
  洞天未鎖,人間春老,玉妃曾墜。
  錦瑟繁弦,鳳簫清響,九霄歌吹。
  問分香舊事,劉郎去後,知誰伴、風前醉。
  
  回首暝煙千裏。
  但紛紛、落紅如淚。
  多情易老,青鸞何許,詩成誰寄。
  鬥轉參橫,半簾花影,一溪寒水。
  悵飛鳧路杳,行雲夢斷,有三峰翠。
水竜吟·春恨
陳亮 Chen Liang
水龙吟·春恨
  鬧花深處層樓,畫簾半捲東風軟。
  春歸翠陌,平莎茸嫩,垂楊金淺。
  遲日催花,淡雲閣雨,輕寒輕暖。
  恨芳菲世界,遊人未賞,都付與、鶯和燕。
  
  寂寞憑高念遠。
  嚮南樓、一聲歸雁。
  金釵鬥草,青絲勒馬,風流雲散。
  羅綬分香,翠綃封淚,幾多幽怨。
  正銷魂,又是疏煙淡月,子規聲斷。

【注釋】 鬥草:古代以花草相賽的一種民俗遊戲。一名鬥百草。
①鬧紅:一本作“鬧花”。形容百花盛開。
②平莎:平原上的莎草。或說,平整的草。茸嫩:形容初生之草十分柔嫩。
③遲日:春日晝長,故曰“遲日”。
④閣雨:把雨止住。閣,同擱。
⑤羅綬:羅帶。

【賞析】 這首詞初看起來,是一首傷春念遠的詞。上闋寫春光爛漫,又作轉折,說春色如此美妙,卻無人欣賞。下闋開頭既已點明全詞的“念遠”主旨,接下通過回憶,寫昔日邂逅的情境與別後的“幽怨”,後又回到眼前,煙月迷離,子規聲咽,一片凄清景緻,更增幾多離愁。陳亮乃南宋氣節之士,其創作絶少兒女情長。故有人認為此作寄托了恢復之志。

這首春恨詞,上片從寫景引嚮人事。柳媚花嬌,草軟莎平。淡雲微雨,春光宜人。然而這“芳菲世界”卻無人遊賞,都付於流鶯飛燕,實在令人生“恨”。下片寫聞“歸雁”而“念遠”,感今憶昔,“幾多幽怨”。這首詞的可貴之處,是用“幽秀”之筆,寫出了傢國之情。正由於筆麯意深,含蓄而味永,藝術效果往往並不在壯懷激烈的言詞之下。手法之妙,於此可見。

【集評】

徐釚《詞苑叢談》:陳同父開拓萬古之心胸,推倒一世之豪傑,其《水竜吟》詞,乃復幽秀。

劉熙載《藝概》捲四:同甫《水竜吟》雲“恨芳菲世界,遊人未賞,都付與、鶯和燕”。言近旨遠,直有宗(澤)留守大呼渡河之意。

艾治平《宋詞名篇賞析》:此詞寫的不是兒女情的“春恨”,而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那種“春恨”,它寄寓着祖國南北分裂,國恥未雪,傢仇未報的悲憤。這樣,便是以“芳菲世界”來比喻淪陷了的中原錦綉河山,而“鶯和燕”,則是姦邪小人和賣國求榮之類人物了。

唐圭璋《唐宋詞選註》:本詞和辛棄疾的名篇《摸魚兒》是同一風格,若論婉麗含蓄,意境深遠,二詞也可說是相映生輝。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憑高念遠,疏宕有緻。起數句,皆寫景物。“鬧花”兩句,寫樓高風微。“春歸”三句,寫平莎垂楊。“遲日”三司,寫寒暖不定。“恨芳菲”三句,總束上片,好景無人賞,衹與流鶯閑燕賞之,可恨孰甚。換頭,因雁去而念遠。“金釵”三句,言當日之樂事無蹤。“羅綬”三句,言別後之幽怨難消。“正銷魂”三句,以景結,傷感殊甚。

[鑒賞]

本詞抒寫春恨。上片恨今日芳菲世界,遊人未賞,付與鶯燕;下片恨昔年金釵鬥草,青絲勒馬,風流雲散。
一起用“鬧”字烘托花的精神情態,同時總攬春的景象,與宋祁《玉樓春 》“紅杏枝頭春意鬧”句相比 ,毫不遜色,加上東風軟(和煦),更烘托出春光明媚,春色宜人。翠陌,翠緑的田野;平莎茸嫩,平鋪的嫩草,用茸嫩形容初春的草,貼切恰當;垂楊金淺,淺黃色的垂柳。遲日催花,春日漸長,催動百花競放;淡雲閣雨,雲層淡薄,促使微雨暫收;輕寒輕暖,不寒不暖,氣候最佳。這些都是春歸大地後帶來的春景、春色。薈萃如此多樣的美好景色,本可引人入勝,使人目不暇接而留連忘返。可是歇拍四句卻指出:在今朝,遊人未曾賞玩這芳菲世界,衹能被啼鶯語燕所賞玩。鶯燕是“能賞而不知者”(《草堂詩餘正集》瀋際飛語),遊人則為“欲賞而不得者”(同上)。鑒於人情世故都是這樣,尚有何心踏青拾翠!過片兩句,因寂寞而憑高念遠,嚮南樓問一聲歸雁。從上片看,奼紫嫣紅,百花競放,世界是一片喧鬧的,可是這樣喧鬧的芳菲世界而懶得去遊賞,足見主人公的處境是孤立無助的,心情是壓抑的。雁足能傳書信(見《漢書·蘇武傳》),於是鴻雁充當了信使,因為徵人未回,嚮南樓探問歸雁消息。金釵三句,謂昔年賞心樂事,而今已如風消雲散。金釵鬥草,拔金釵作鬥草遊戲。宗懍《荊楚歲時記》:“競采百藥,謂百草以蠲除毒氣,故世有鬥草之戲 。”青絲勒馬,用青絲繩做馬絡頭。古樂府《陌上桑》:“青絲係馬尾,黃金絡馬頭 。”羅綬三句,謂難忘別時的戀情,難禁別後的粉淚,難遣別久的幽怨。羅綬分香,臨別以香羅帶貽贈留念。秦觀《滿庭芳》“羅帶輕分”,亦此意。翠綃封淚,翠巾裹着眼淚寄與對方,典出《麗情集》記灼灼事。幾多幽怨,數不清的牢愁暗恨。正銷魂三句,有兩種斷法,一斷在“魂”字後,另一斷在“又是”後,兩者都可 ,而後者較恰當。因為一結要突出“又是”之意,用“又是”領下面兩句,由於又看到了與昔年離別之時一般的疏煙淡月、子規聲斷,觸發她的愁緒而黯然銷魂。子規,一名杜鵑,相傳古代蜀君望帝之魂所化 。(《華陽國志·蜀志》)子規鳴聲凄厲,最容易勾動人們別恨鄉愁。
這首詞上片,作者幾乎傾全力烘托春景的無比美好,而歇拍三句,卻來一個大轉折,指出人們以不能遊賞美好的春景為憾事,以如此芳菲世界被鶯燕所占有為惋惜,纔領會前面之所以傾全力描繪春景者,是為了給後面的春恨增添氣勢。蓋春景愈美好,愈令人惆悵 ,添人愁緒 ,也就是春恨愈加強烈。杜甫所謂“花近高樓傷客心”(《登樓》),“感時花濺淚 ”(《春望》),即為此種思想感情的反映 。下片似另出機杼,獨立成篇,其實不然,它是全詞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上下片有嶺斷雲連之妙。上片因春景美好反而引起春恨,這是客觀景物與內心世界的矛盾,而所以鑄成此種矛盾的,傷離念遠是一個主要因素,下片就是抒寫離愁別恨的,因而實與上片契合無間。從賞心樂事的一去不返,別後別久的十分懷念,別時景色的觸目銷魂 ,都在刻畫主人公的感情深摯 。可是作者是一位“推倒一世之智勇 ,開拓萬古之心胸”(黃宗羲《宋元學案·竜川學案 》)的鐵錚錚漢子,他寫作態度嚴謹,目的性明確 ,每一首詞寫成後,“輒自嘆曰,平生經濟之懷略已陳矣”(葉適引陳亮語)。所以很難想象他會寫出脂粉氣息濃郁的豔詞。據此,纔知下片的閨怨是假托的,使用這類表現手法在詩詞中並不鮮見,大率以柔婉的筆調,抒憤激或怨悱的感情。此種憤激之情是作者平素鬱積的,而且與反偏安、復故土的抗金思想相表裏,芳菲世界都付鶯燕,實際的意思則是大好河山盡淪於敵手。為此,清季詞論傢劉熙載評這幾句詞 :“言近旨遠,直有宗留守(宗澤)大呼渡河之意。”(《藝概》)以小詞比壯語,不覺突兀,是因其精神貼近之故。
陳亮傳世的詞七十多首,風格大致是豪放的,所以明代毛晉說:“《竜川詞》一捲,讀至捲終,不作一妖語、媚語,殆所稱不受人憐者歟 !”(《竜川詞跋》)後來他看到本篇及其他六首婉麗之詞,修正自己的論點,曰:“偶閱《中興詞選》 ,得《水竜吟》以後七闋,亦未能超然。”(《竜川詞補跋》)其實毛晉本來的論點還是對的,無須修正。作傢的作品,風格、境界可以多樣。陳亮詞的基調是豪放的,但也出現一些婉約的作品,毫不足怪。蘇軾《水竜吟·和章質夫楊花》、辛棄疾《 摸魚兒·暮春》,情調豈不纏綿凄婉,但畢竟與周(邦彥)、秦(觀)不同,蘇、辛和陳亮的詞,和婉中仍含剛勁之氣,所謂骨子裏還是剛的,關於這一點,明眼人一眼就能看的出。

(竹筠清課)

  夜來風雨匆匆,故園定是花無幾。
  愁多愁極,等閑孤負,一年芳意。
  柳睏花慵,杏青梅小,對人容易。
  算好春長在,好花長見,元衹是、人憔悴。
  
  回首池南舊事。
  恨星星、不堪重記。
  如今但有,看花老眼,傷時清淚。
  不怕逢花瘦,衹愁怕、老來風味。
  待繁紅亂處,留雲藉月,也須拚醉。

【注釋】 ①池南:池陽之南,指蜀地。
②星星:鬢發花白的樣子。謝靈運詩:“戚戚感物嘆,星星白發垂。”

【賞析】 這首詞抒寫遊子對故園的哀思。因“夜來風雨”而觸發對“故園”落花無數的哀思與懷念,極其自然。春歸而“柳睏桃慵”,夏初見“杏青梅小”景色如往年而人已非昨日之人。接下來追憶昔日故園舊事,又有三層涵意:一是時間將記憶洗淡;二是傷感記憶也變得模糊;三是痛苦傷感,唯願往事模糊。“如今”三句無限哀痛,“不怕”三句更其頽傷。“待繁紅”三句痛說自己直面現實的信念,老大而不束手坐待死神,這是透徹的人生感悟。此詞選擇全新視角,用老形式表現新內容,獨具一格。

水竜吟
吳琚 Wu Ju
  紫皇高宴蕭臺,雙成戲擊瓊包碎。
  何人為把,銀河水翦,甲兵都洗。
  玉樣乾坤,八荒同色,了無塵翳。
  喜冰銷太液,暖融鳷鵲,端門曉、班初退。
  
  聖主憂民深意。
  轉鴻鈞、滿天和氣。
  太平有象,三宮二聖,萬年千歲。
  雙玉杯深,五雲樓迥,不妨頻醉。
  細看來、不是飛花,片片是、豐年瑞。
篋中得惲七宏廬病榻見懷詞若幹首,泫然賦此,時距其死已六閱月矣

黃壚醉後華年,幾番彈淚斜陽裏。平蕪山掩,墓門草宿,王孫歸未?君去秋避亂死海上指點庭槐,斷腸舊讖,婆娑生意。詞來曾依韻和之,有“指仲文庭樹亦婆娑”之語,疑其不祥,未寄,不謂果爾成讖。判沉吟千萬,隔江杜宇,聲聲喚、騷魂起。

還說烏衣身世,苦嘔心何嘗是計。摩訶池上,慵愁祗有,病梨能記。太息流鶯,朱門怕又,春光滿地。只重來安得、當筵才調,擊珊瑚碎。

允甫出示所繪安石榴大楨,屬為倚聲

晚煙吹散閒庭,輕紅簾薄因人啟。明珠百琲,朱嫣翠裹,十分紈綺。沈醉仙源,靈槎歸路,當年應記。只高樓西北,海波休舞,更不用、鮫人淚。

羨說徐郎才地,染丹青天池清麗。夢中彩筆,分明箋葉,朝雲曾寄。金谷瑤情,幾番淺笑,春風又起。便謝階我亦、題詩慚愧,要羅囊繫。

題曼青畫柳蓼吟蟬直幅,為微波閣主賦

仙雲吹散芳洲,夢痕又逐楊絲起。闌干幾處,斜陽未褪,晚蟬猶沸。舞後眉顰,尊前親見,歸舟何未?只一般疏俊,十分延佇,秋已占、珠簾底。

漫憶水晶雙枕,換憑高遙岑凝睇。隔江聽雨,芙蓉開到,無人尋地。縱有天涯,也應悔不、相思恣意。況淺波一抹,鎮催寒蓼,作離人淚。

首頁>> 文學>>水竜吟(竜吟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