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裏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鬆岡。
【注釋】 ①茫茫:形容全無音信。
②思量(liáng):想念。
③“縱使”句:指作者生活不安定,到處奔走,人已衰老。
④鬆岡:種鬆之墳地。
【賞析】 這是一首悼亡詞,是為悼念妻子王弗去世十周年而作。生死闊別,本詞的時間跨度達二十年。上闋寫死別十年,一直對亡妻銘記在心,但亡妻若能見到自己,也會認不出來,因我過於衰老。於是由悼亡到自傷,哀婉凄涼。“塵滿面”道盡十年輾轉塵世,歷盡坎坷和創傷。下闋記夢,兼寫生前死後。“小軒窗,正梳妝”,既是十年夫妻生活的回憶,又是夢境。“相顧無言”二句,狀寫今日失意、哀苦無處訴的情懷。具體真實, 生動傳神。全篇采用白描手法,樸素自素,字字句句流露出深沉的感情。
錦帽貂裘,千騎捲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會輓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
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念情。遣誰聽。
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
欲待麯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動離憂。淚難收。
猶記多情,曾為係歸舟。
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不為少年留。
恨悠悠。幾時休?
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
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注釋】 韶華:青春年華,又指美好的春光,即韶光。
【賞析】 這首愁情詞虛化了具體時空背景,由春愁、離恨寫起,再寫失戀之愁和嘆老嗟卑之愁,仿佛將詞人一生所經歷之愁都濃縮在一首詞中了,很富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將愁恨之淚化作春江,尤末句,其卻仍“流不盡,許多愁”!極盡誇張之能事。此喻在李後主“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的比喻基礎上,又翻出一層新意,表達出想排遣憂愁而不可能的無限煩惱。
手把江梅,冰雪鬥清新。
不嚮鴉兒飛處著,留乞與,眼中人。
水精船裏酒粼粼。皺香茵。駐行雲。
舞罷歌餘,花睏不勝春。
問著些兒心底事,纔靨笑,又眉顰。
記得皇州,燈火虹成橋。
異俗西南開萬裏,冠帶盡,百蠻徭。
盧溪太守未還朝。起朱樓。接叢霄。
翠幕紅妝,歌管玉為簫。
民樂豐登無一事,看下詔,採風謠。
昨夜波聲。洗岸骨如霜。
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謾悲涼。
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掃沙場。
擊楫中流,曾記淚沾裳。
欲上治安雙闕遠,空悵望,過維揚。
【賞析】 南宋時,金人多次攻入揚州,破壞之慘重,令人目不忍睹。所以,南宋詞人過其地時多有感懷之作。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薑白石的《揚州慢》,其中有“鬍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這樣的句子,但李好古過維揚時寫的這首《江城子》,不着力渲染敵人去後的殘破,而將重點放在自己保衛傢國的責任上,所以其立意就先高出衆人一籌。此外,詞人把自己不能“馘名王,掃沙場”(馘,殺敵後割取左耳以計功)的原因,歸結為“欲上治安雙闕遠”(治安,賈誼曾作《治安策》評議的時政。雙闕,指代朝廷),等於說興亡的關鍵、維揚屢遭破壞的根子,都因為統治者不納忠言。這種尖銳態度和批判精神,在同代詞人中也是少見的。
這首詞在寫法上註意了兩個結合。一個是寫景與抒情結合。詞中寫景的地方衹有四句:“平沙淺草接天長,路茫茫”、“昨夜波聲,洗岸骨如霜。”即僅僅是沙、草、天、路。這些單調的景物,為我們展現了維揚劫後的荒涼。再說,作者又逐次為它們加上“平”“淺”“長”“茫茫”等修飾語,從而共同組成一幅遼遠、凄迷的圖畫,正好象徵着作者惆悵的心情。“昨夜波聲”一句表面寫波濤,背後卻有一個在揚州的某一間屋子裏聽着波聲久久不能入睡,想起無限往事的人兒。把這一句同“洗岸骨如霜”放在一起,夏承燾說:“兩句寫夜間聽到波聲拍岸,使人激奮而氣節凜然。”(《唐宋詞選註》)則景中之情就更為顯著了。
還有一個傷今與懷舊的結合。這首詞目睹揚州破敗景象,痛悼國傢不幸,這是“今”;可是詞篇中又有“幾興亡”一句,接下去還有“千古英雄成底事”,這是 “舊”。有了歷史舊事的陪襯,眼前的感慨變得越發深沉幽遠;相反,由於當前維揚的變故,千年的興亡也變得越發真切。同時這一句也奠定了下片的基調,暗示自己也像歷史上的無數英雄一樣,壯志難酬,衹能“徒感慨,漫悲涼”。下半闋開頭五句寫自己少年時的志嚮。詞人年輕時就有降服中行說(漢文帝時宦者,後投匈奴,成為漢朝的大患)和“馘名王,掃沙場”的雄心壯志,甚至象祖逖的樣子,在中流擊楫,立下報國誓言。這樣,有千古、少年時、目前三個時間層次的結合,詞篇抒情的背景就非常開闊,作者因國事而生的憂慮也就特別深廣。
這首詞直接寫到維揚的是前面五句和最末兩句。前五句寫見聞,結尾處點維揚,全詞自然構成一個整體,中間的感慨部分則正好處在包孕之中,這樣能使結構緊湊,抒情集中,應該是作者精心安排之作。
吹落燈花,移在杏梢紅。
玉靨翠鈿無半點,空濕透,綉羅弓。
燕魂鶯夢漸惺鬆。月簾櫳。影迷蒙。
催趁年華,都在豔歌中。
明日柳邊春意思,便不與,夜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