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瑞鹤仙(一捻红)
  环滁皆山也。
  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
  山行六七里,
  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
  翁之乐也。
  得之心、寓之酒也。
  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游也。
  山肴野蔌,酒冽泉香,沸筹觥也。
  太守醉也。
  喧哗众宾欢也。
  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
  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瑞鹤仙(赋梅)
辛弃疾 Xin Qiji
瑞鹤仙(赋梅)
  雁霜寒透幕。
  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
  溪奁照梳掠。
  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
  玉肌瘦弱。
  更重重、龙绡衬著。
  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寂寞。
  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
  瑶池旧约。
  鳞鸿更仗谁托。
  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
  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注释】 被射雕英雄传借用

  郊原初过雨。
  见败叶零乱,风定犹舞。
  斜阳挂深树。
  映浓愁浅黛,遥山眉妩。
  来时旧路。
  尚岩花、娇黄半吐。
  到而今,唯有溪边流水,见人如故。
  
  无语。
  邮亭深静,下马还寻,旧曾题处。
  无聊倦旅。
  伤离恨,最愁苦。
  纵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
  念沈沈、小阁幽窗,有时梦去。

【注释】 ①下马还寻:周邦彦《浣溪沙》:“下马先寻题壁字,出门闲记榜村名。”
②“他年”二句:对改日造访能否与伊人便会抱有怀疑。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出访意中人不遇而引发的感慨。上阕写景为主。开头三句状写郊原雨后三景,接着三句写黄昏日斜山远,隐含萧瑟,烘托离情。“来时”两句在“到而今”后变为眼前景,两相对比,暗寓物是人非之意。下阕抒情,着重生活细节的描写。冠以“无语”,内心创痛可知。真乃大悲无声也。“收香藏镜”,用两例恋爱至诚的故事概说自己美好恋情的失落,佳人何处?只能梦中去寻。全篇缠绵幽怨,文笔雅丽,值得咀嚼。

  脸霞红印枕,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
  屏间麝煤冷,但眉峰压翠,泪珠弹粉。
  堂深昼永,燕交飞、风帘露井。
  恨无人、说与相思,近日带围宽尽!
  
  重省,残灯朱幌,淡月纱窗,那时风景。
  阳台路迥,云雨梦,便无准。
  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却把心期细问。
  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

【注释】 ①麝煤:墨。
②心期:古人有数花瓣以卜行人归期的习俗。
③怎生:怎么能。

【赏析】 这首词写闺怨。上阕写佳人醒来后,见屏风上那人题字墨痕似乎凄冷,于是泪珠滚落。见到双燕交飞,更觉孤苦。下阕转眼云雨如梦,良辰不再。“待归来”再写佳人的期待。全词在思妇的念叨中作结。开头写神态,结尾写心理,相互呼应,增强了艺术魅力。

赏析2.

这是一首写闺中人思念远方情人的情词,属婉约词,其特点是以委婉含蓄的手法抒写哀感顽艳的情怀。

  上片从睡觉写起。“脸霞红印枕”,脸上的脂粉印红了枕头,可知这是一位少妇。首句点明人物身分,接着说“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还是”说明她经常这样,睡起后懒慵慵的,“不整”“冠儿”,无心打扮自己。“屏间”句是环境描写,“冷”字烘托出冷清的氛围,也反衬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主观感受,表现出她生活的孤寂。“但眉峰压翠,泪珠弹粉”两句,具体描写人物愁眉垂泪之状,形象真切。

  “堂深昼永”,既写空间,又写时间。“深”不仅说明住宅屋宇宽大,而且使人感到“空”,缺少人的活动;“永”说明时间过得很慢,主人公有度日如年的感觉。“燕交飞、风簾入井”一句,是她起床后眼中所见,她看到燕子双双飞舞着、嬉闹追逐着穿过“风簾”飞到庭院,更触动了她的心事。“恨无人、说与相思,近日带围宽尽。”上片结尾二句,直诉衷肠,道出她愁苦的缘由和眼前的境况。因为思念“相思”,终日烦恼,便不免体态消瘦,以致“带围宽尽”,再加上无人传递消息,和“相思”之人不通音信,她就更加痛苦了。这里由景及情,移情入景,点明了题旨。

  下片由回忆往昔旧景旧情写起,进一步诉说衷肠,抒写“相思”之苦。

  “重省”,领起下文,以下便是对往事的追叙。“残灯朱幌,淡月纱窗,那时风景”三句,追忆两相欢聚的“风景”,一切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残灯”、“淡月”在这里给人的感受是静谧、和谐,“朱幌”是说红色的灯头轻轻摇幌,主人公和她的情人或者就是她的丈夫,“那时”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度过他们温馨甜蜜的良宵的。“阳台路迥,云雨梦,便无准”。述说别后相隔路远,好梦难成。“阳台”,旧指男女交合之处;迥,远。“云雨梦,便无准”,实际上也就是说他们欢聚的时间没准儿,难以成其好事。“待归来”以下,是设想她的情人回来以后的情景。她想,到时候,“先指花梢教看,欲把心期细问。”“花梢”,借代容颜;“心期”,心思,仍然指的相思之情。先看容颜,后问别情,这一看一问,就把她盼外出人归来的急切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问”字紧承前句的“问”字,问的内容还是上句的“心期”。“因循”,意思是旧的一切不改变。结尾三句说,如果这样下去,把青春耽误了,心里怎么能平静呢?结尾设问灵慧,哀怨欲绝,意境与柳永《定风波》尾句“免失年少阴虚过”相似。

  这篇情词,通篇写相思之苦,由眼前想到过去,又设想未来,叙述波澜起伏,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曲张有致,围绕一个“愁”字,把离别之恨、相思之苦,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全词结构严密,跌宕开合,呼应灵活,用笔曲折,感染力颇强。(王方俊)

首页>> 文学论坛>>瑞鹤仙(一捻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