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青青草。
醉裏吳音相媚好,
白發誰傢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
溪頭臥剝蓮蓬。
【賞析】 在這首詞中作者通過對農村景象的描繪,反映出他的主觀感情,並非衹在純客觀地作素描。
作者這首詞是從農村的一個非勞動環境中看到一些非勞動成員的生活剪影,反映出春日農村有生機、有情趣的一面。上片第一、二兩句是作者望中所見,鏡頭稍遠。“茅檐低小”,鄧《箋》引杜甫《絶句漫興》:“熟知茅齋絶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此正寫南宋當時農村生活條件並不很好。如果不走近這低小的茅檐下,是看不到這戶人傢的活動,也聽不到人們講話的聲音的。第二句點明茅屋距小溪不遠,而溪上草已返青,實暗用謝靈運《登池上樓》“池塘生春草”語意,說明春到農村,生機無限,又是農忙季節了。作者略含醉意,迤邐行來,及至走近村捨茅檐,卻聽到一陣用吳音對話的聲音,使自己感到親切悅耳(即所謂“相媚好”),這纔發現這一傢的成年人都已下田勞動,衹有一對老夫婦留在傢裏,娓娓地敘傢常。所以用了一個反問句:“這是誰傢的老人呢?”然後轉入對這一傢的其他少年人的描繪。這樣講,主客觀層次較為分明,比把“醉”的主語指翁媼似更合情理。
下片寫大兒鋤豆,中兒編織雞籠,都是寫非正式勞動成員在搞一些副業性質的勞動。這說明農村中絶大多數並非坐以待食、不勞而獲的閑人,即使是未成丁的孩子也要幹點力所能及的活兒,則成年人的辛苦勤奮可想而知。衹有老人和尚無勞動力的年齡最小的孩子,纔悠然自得其樂。這實際上是從《莊子·馬蹄篇》“含哺而熙(嬉),鼓腹而遊”的描寫化出,卻比《莊子》寫得更為生動,更為含蓄,也更形象化。特別是作者用了側筆反襯手法,反映農村生活中一個恬靜閑適的側面,卻給讀者留下了大幅度的想象補充餘地。這與作者的一首《鷓鴣天》的結尾,所謂“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正是同一機杼,從藝術效果看,也正有異麯同工之妙。(吳小如)
軍閥重開戰。
灑嚮人間都是怨,
一枕黃粱再現。
紅旗躍過汀江,
直下竜岩上杭。
收拾金甄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一九二九年秋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風景這邊獨好。
會昌城外高峰,
顛連直接東溟。
戰士指看南粵,
更加郁郁葱葱。
一九三四年夏
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
屈指行程兩萬。
六盤山上高峰,
紅旗漫捲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
何時縛住蒼竜?
一九三五年十月
葉葉梧桐墜。
緑酒初嘗人易醉。
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花殘。
斜陽卻照闌幹。
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
【注釋】 ①金風:秋風。
②紫薇朱槿:花名。紫薇:落葉小喬木,花紅紫或白,夏日開,秋天凋,故又名“百日紅”。朱槿:紅色木槿,落葉小灌木,夏秋之交開花,朝開暮落。又名扶桑。
③銀屏:銀飾屏風。
【賞析】 這首詞寫初秋時節的哀愁。全詞生動形象地表現出抒情主體的情緒體驗。結構緊湊,佈局天成。一係列色彩詞的運用,色彩斑斕,透露詞人對其中許多顔色將在秋風中暗淡、消失而表現出內心的傷感。另外,客觀地表現初秋之物象,主觀情感含而不露,讓讀者從字裏行間品味出含蓄的愁緒。
說盡平生意。
鴻雁在雲魚在水。
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
遙山恰對簾鈎。
人面不知何處,緑波依舊東流。
【注釋】 ①清平樂:唐教坊麯名。《清平樂》又名《清平樂令》、《億夢月》、《醉東風》。
②紅箋:有紅綫格的絹紙,多指情書。
【賞析】 這是一首念遠懷人的愛情詞。是晏殊“豔情”詞的代表作之一。上闋修書寄情。“鴻雁在雲魚在水”,表明欲求雁、魚傳信而不可得,是典故的反用。下闋觸景生情“斜陽獨倚西樓”,既寫“倚樓”人的孤獨,又寫夕陽“倚樓”的景色,運思佳妙。“遙山恰對簾鈎”,以遙山的兀立,突出自己以遠山為伴的凄涼,更突出空間之開闊及缺少“那人”的寂寞。最後以景物作結而令人回味。
醉解蘭舟去。
一棹碧濤春水路。
過盡曉鶯啼處。
渡頭楊柳青青。
枝枝葉葉離情。
此後錦書休寄,畫樓雲雨無憑。
【注釋】 ①蘭舟:船的美稱。
②錦書:蘇蕙織回文錦字詩寄與其夫。後稱情書為錦書。
③雲雨:指男女間的歡娛之情。無憑:沒有準信。
【賞析】 此作寫別情離怨。上闋寫送者,“留人不住”,已自念怨,“一棹”而“過盡”,離人匆匆,全無留意,可見其人無情。然而送行的女子依然在渡頭髮呆,楊柳枝枝葉葉,也都含有離情。但很快便似有感悟:今後你也不必寄情書了吧,我所居畫樓,雲雨變幻而沒有定準的。此種結束語,出人意料,表達出主人公獨特的個性。這是怨極生恨,恨極自暴自棄。既然你去得絶情,那也別怨我舉動“無憑”了。表現一位女性的獨立意識。
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卻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注釋】 觸目愁腸斷:一作觸目柔腸斷
夢裏還相送。
枕畔起尋雙玉鳳。
半日纔知是夢。
一從賣翠人還。
又無音信經年。
卻把淚來做水,流也流到伊邊。
【賞析】 辛棄疾一生寫了許多“大聲鏜鞳”的撫時感事的詞章,但“稼軒詞,中調、小令亦間作嫵媚語”(鄒祗謨《遠志齋詞衷》語),其中頗有不失為優秀的篇章,這首《清平樂》,便是其中的一篇。
詞寫一個閨中少婦,與所愛的人,一別經年,音訊全無,生死未卜。是所愛的人變了心,還是發生了什麽意外?上片,“春宵睡重,夢裏還相送。”寫這個閨中婦人,春夜做了一個夢,夢見當年兩人分別相送時的情景。她待要找尋玉釵分一半與所愛的人做紀念時,驚醒過來,“纔知是夢”。寫得情凄意切,感興淋漓。
下片,“一從賣翠人還,又無音信經年。”與心愛的人長久離別,而不能見面,且又無音訊。怎辦呢?“卻把淚來作水,流也流到伊邊。”衹好以眼淚作水,自離別以後,流的淚水,匯流成河。這由淚水匯成的河流,也早可以流到心愛人的身邊了!描寫得多麽形象生動,維妙維肖,細膩感人。由於作傢的筆觸深入到描寫對象的心靈深處,把握住特定環境下的特定情境,捕捉住足以代表情人之間別離苦悶的特定特徵,因而塑造出有個性特徵的動人形象,從而産生了感人的藝術效果。
《宋四傢詞選·序論》說:“稼軒斂雄心,抗高調,變溫婉,成悲涼。”概括了辛詞的基本風貌。辛詞以豪邁雄大見長,這方面的作品是極為豐富的。但是,辛棄疾也同時創作了一批以婉約秀娟而著稱的作品。這些作品,如嬌豔的春蘭,與他的另一大批有如傲霜秋菊的作品,爭奇鬥豔,顯示了作傢生活的廣阔和才華的超絶。正如這首《清平樂》從不同的側面展示了詞人的心扉,讓我們領略了他豐饒多姿的藝術才華。
(賀新輝)
更執纖纖手。
指似歸期庭下柳。
一葉西風前後。
無端不係孤舟。
載將多少離愁。
又是十分明月,照人兩處登樓。
搓得鵝兒黃欲就,天氣清明時候。
去年紫陌青門,今宵雨魄雲魂。
斷送一生憔悴,能消幾個黃昏!
【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京任職期間為感愛妾之逝而作,為悼亡詞。
全詞以感情為紐帶,把舊時與今時的情景綰合一起,對愛妾寄予了深摯的悼念。
起首二句寫春風輕拂垂柳,語言很通俗,意思也很簡單,但卻層折多變,富於婉約特色。句中的隋堤,指汴河一帶的河堤。相傳隋煬帝時開運河,自洛陽至揚州,沿堤廣植楊柳。初春時節,和煦的東風輕拂隋堤上的楊柳,給人以親切溫柔之感。而“著意”二字,更把東風擬人化。言外之意仿佛是說,自然界的東風對楊柳尚如此多情,而現實生活中的詞人卻如此孤單,再也得不到親人的憐愛。詞中寫的是物態,藴含的乃是人情。這裏特別引人註意的是“依舊”二字,也就是說去年今日,正是東風駘蕩、楊柳婀娜的時節,他和愛妾曾一起欣賞這美好的春光。可是今日重來,東風依舊,人事全非,怎不讓人心傷。第三句蟬聯首二句。東風對楊柳的“著意”,主要體現一個“搓”字上。此字以俗為雅,說東風輕拂楊柳,給人以輕輕搓揉、撫摩之感。東風搓揉之下,柳枝上遂呈現出“鵝兒黃”的顔色。鵝兒黃,指柳色的嫩黃。楊柳初綻的嫩葉,宛如雛鵝的羽絨,而這惹人喜愛的顔色,竟是東風搓出來的,真是奇絶之筆。“天氣清明時候”總括前文,寫景中藴含一股淡淡的哀愁。
過片對仗工整,詞意對比鮮明。“去年紫陌青門”,與上片“東風依舊”相映射,是回憶從前郊外與愛姬共同遊賞之樂。紫陌,指京城的道路,如唐人賈至《早朝大明宮》詩云:“銀燭朝天紫陌長,禁城春色曉蒼蒼。”青門,漢時長安灞城門之別名,此處藉指汴京城門。“雨魄雲魂”,語本宋玉《高唐賦》:“妾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以之形容愛妾死亡之後,魂魄飄蕩,有如朝雲暮雨,非常恰切。詞筆至此,悼念愛妾的主題便趨於明朗化。結尾二句,悲哀的抒發,至於極點。
“斷送一生憔悴”,意即逗引得詞人一生憔悴。是春風多情地撫弄楊柳,是清明時候的惱人天氣,是愛妾業已消逝的雨魄雲魂是這許多撩人愁緒的往事,觸目驚心的現實,逗引得他黯然神傷而導致一生憔悴。尤其黃昏時刻,煙靄迷茫,景色慘淡,“能消幾個黃昏”失去愛妾的詞人看來,仿佛來到一個催人淚下的境界。明人瀋際飛評曰:“‘能消幾個黃昏’,恆語之有情者。‘能’字更吃緊。”(《草堂詩餘正集》捲一)確實,著一“能”字,則加強了感情的深度,更富於感染力量。
這首詞雖悼愛妾,非念正室,但其中沉痛哀傷之情,似不下於東坡的悼妻名作《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如近人俞陛雲所評,“撫今追昔,人之常情。此詞結末二句,何沉痛乃爾!”(《宋詞選釋》)。
燕語明如翦。
消息無憑聽又懶。
隔斷畫屏雙扇。
寶杯金縷紅牙。
醉魂幾度兒傢。
何處一春遊蕩,夢中猶恨楊花。
撲蝶花陰裏。
半醉海棠扶不起。
淡日鞦韆閑倚。
寶箏彈嚮誰聽。
一春能幾番晴。
帳底柳綿吹滿,不教好夢分明。
費盡鶯兒語。
滿地殘紅宮錦污。
昨夜南園風雨。
小憐初上琵琶。
曉來思繞天涯。
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梨花。
【注釋】 ①宮錦:宮中錦綉紅地毯,此喻落花。
②小憐:原為北朝馮淑妃之名,此泛指歌女。
【賞析】 這是一首傷春詞。上闋寫晚春景緻,有聲有色。“費盡鶯兒語”,寫暮春風物,貼切入微。下闋抒發傷春之情。賦予春風以高潔品格,自有妙諦。
飛盡羅心燭。
夢繞屏山三十六。
依約水西雲北。
曉奩懶試脂鉛。
一紂鸞髻微偏。
留得宿妝眉在,要教知道孤眠。
鬥鴨闌幹春詰麯,簾額微風綉蹙。
碧雲青翼無憑,睏來小倚雲屏。
楚夢不禁春晚,黃鸝猶自聲聲。
好築避風臺護取,莫遣驚鴻飛去。
一團香玉溫柔,笑顰俱有風流。
貪與蕭郎眉語,不知舞錯伊州。
【注釋】 ①宮腰:女子細腰。
②避風臺:相傳趙飛燕身輕不勝風,漢成帝為築七寶避風臺(見漢伶玄《趙飛燕外傳》)。
③驚鴻:形容女子體態輕盈。
④蕭郎:原指梁武帝蕭衍,以後泛指所親愛或為女子所戀的男子。
眉語:以眉之舒斂示意傳情。
⑤伊州:麯詞名,商調大麯。
【賞析】 這首詞,抒寫對美人的思慕。上片寫人物的輕盈體態。宮腰束素,輕盈靈巧,翩若驚鴻,纖不耐風。下片寫相見時的情景。溫柔香豔,顰笑風流。相互眉語,舞錯伊州。
全詞工麗香豔,嫵媚風流。
【集評】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上闋惜其輕盈,有杜牧詩“嚮春羅袖薄,誰念舞臺風”之意。下闋窺其衷麯,有李端詩“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之意,後村詞大率與辛稼軒相類,人稱其雄力足以排奡,此詞獨標嫵媚,殆以忠簡梨渦、歐陽江柳耶?
張炎《詞源》:潛夫負一代時名,“別調”一捲,太約直緻近俗,效稼軒而不及者。
毛晉《後村別調跋》:“別調”一捲,大率與稼軒相類,楊升庵謂其壯語足以立懦,餘竊謂其雄力足以排奡雲。
馮煦《六十一傢詞選例言》:後村詞與放翁、稼軒猶鼎三足,其生丁南渡,拳拳君國,似放翁;志在有為,不欲以詞人自域,似稼軒。
薛礪若《宋詞通論》:此詞末二語寫得亦極雋美,為不經人道者。
[鑒賞]
作為辛派詞人的代表之一,劉剋莊的詞一嚮以豪放見長。但詞人也並非不會婉約,而是不欲而已。偶為婉約之詞,情意款款,自然又是一首佳作。比如這首《清平樂 》,置於婉約詞中,幾不可辨識,以為又是哪一位多情妙手的快意所為。
南宋時期上流社會有蓄傢姬的風氣。這首詞所描寫的就是一個以歌舞佐酒的傢姬。一開始一束素絹比舞姬的纖腰,抓住了作為舞姬最重要的因素。由此開始,上半闋四句,句句使用誇張。劉勰《文心雕竜·誇飾》說誇張“ 可以發藴而飛滯,披瞽而駭聾”。誇張手法在突出事物的特點方面,刻畫得更有力。此外,這四句中有三處典故:“宮腰束素”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賦》中“腰如束素”,原句是描寫一個據宋玉自己說是天底下最美麗的女子的。“好築避風臺護取”用趙飛燕的故事 ,據說趙飛燕體質輕盈 ,漢成帝恐其飄翥,為製七寶避風臺。“驚鴻飛去”用曹植《洛神賦》裏寫洛神的句子“翩若驚鴻”。這三個成句全是寫最美的女子的,用這些典故來寫舞姬,自然上半闋的真正含義,就不衹是寫其的體態輕盈了。
“一團香玉溫柔,笑顰俱有風流”兩句在繼續作形態方面描繪的同時,開始着力烘托舞姬的精神風韻,上下兩片之間在這裏得到了自然地過渡。同時,這兩句對舞女風韻正面、概括的描寫,也給結尾兩句作了最好的鋪墊。“貪與蕭郎眉語,不知舞錯《伊州》”(蕭郎,泛指為女子所愛戀的男子。《伊州》,舞麯名)兩句,《詞旨》推為“警句”,好在哪裏?首先,“蕭郎”在詞中即指作者自己,亦或他人,彼此眉目傳情,銷魂蕩魄之際,舞姬竟然舞錯了《伊州》麯,其情其景,煥然生動,如在目前。其次,詞的前面部分都是對舞姬的客觀描寫,到此作者纔把自己融入其中。因為作者主觀情感的融註,也就更加曼妙迷人了。
劉剋莊詞多寫人民疾苦和對祖國命運的關註,多有慷慨大江東去的氣概 ,很少剪紅刻翠之辭。因此,不少評論傢以為剋莊詞缺少含蓄微婉的力量。這闋詞寫粉黛,敘歌舞,讀來雖不乏明快之感,但情緒纏綿,措詞輕豔,結尾處尤有無窮餘意,當可代表劉剋莊詞風的另一個側面。
(竹筠清課)
暖雲十丈,醉裏相偎傍。水樣流年花錦樣,絆住東風休放。
羅窗幾日陰晴,悤悤後約消沉。原恨黃金笑靨,當年不識街塵。玉溪詩:“一丈紅薔擁翠筠,羅窗不識繞街塵。”
鬢邊香逗,影疊屏山繡。霜飽花腴人病酒,依約華燈時候。
題糕俊約誰提?遙烽雁字都稀。笑語相逢江海,可能盈袖同歸。
微風開了,牆角花叢小。露淨霜嫣秋正好,庭院幾人曾到?
薄蟬雲鬢瓏玲,水晶雙枕縱橫。臥看天階夜色,何如昨夜星辰。
白門歌舞,曾被青山妒。仗馬京塵天尺五,輸爾冰絃能語。
落花何處相逢?樓臺斜日還烘。怪底瞞人綠暗,近來啼宇都慵。
桃夭杏姹,都遜棠梨雅。幾日江城花欲謝,夢裏寶釵樓下。
陌頭處處流塵,浮雲轉眼成陰。惜取尊前襟袖,等閒莫問新亭。
衾寒燈炧,苦雨添悲詫。多事杏花明日賣,輕薄東風有價。
十年斷後回腸,三春病裏流光。莫問新裁樂府,青袍瘦了垂楊。
雕鞍朱鞚,南陌勞相送。收拾歌離兼弔夢,賓客眼前能共。
逡巡鏡裏腰身,依微鬢畔春痕。消得橫波一注,麻姑東海三塵。
河山沉醉,莫惜朱顏改。金縷衣裳珠百琲,熏了水沉麟帶。
紛紛新曲春燈,沉沉消息青禽。聽到津橋杜宇,怕他歸夢難溫。
紅牙乍歇,鶯語花間滑。絃索悲歡原歷歷,唱過幾番人物。
九衢爭看乘肩,分明擲果翩翩。掃黛要□丘壑,比紅何用詩篇。
明朝五月,愁向江城說。何處關山無玉笛?隨例落梅成雪。
羽衣入破驚誇,繁憂羯鼓能撾。一日須來百遍,此情那為如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