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憶少年(十二時、憶少年令、隴首山、桃花麯)
憶少年
曹組 Cao Zu
  年時酒伴,年時去處,年時春色。
  清明又近也,卻天涯為客。
  
  念過眼、光陰難再得。想前歡、盡成陳跡。
  登臨恨無語,把闌幹暗拍。
憶少年(別歷下)
晁補之 Chao Buzhi
  無窮官柳,無情畫舸,無根行客。
  南山尚相送,衹高城人隔。
  
  罨畫園林溪紺碧。
  算重來、盡成陳跡。
  劉郎鬢如此,況桃花顔色。

【注釋】 ①憶少年:晁補之創調。又名《桃花麯》、《隴首山》、《十二時》。歷下:山東歷城縣。
②罨(yǎn)畫:覆蓋。雜彩色之畫。色彩相復,為雜。紺(gàn)碧:稍紅的青碧色。
③劉郎:劉禹錫《戲贈看花諸君子》詩:“玄都觀裏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賞析】 這是一首傷別之作。詞人獨自離開歷城其情依依,開頭三句,以白描方式突出飄泊者的凄涼,“無”字三用,更增濃了漂泊者的悲哀。“南山”“相送”,卻被“高城”隔斷,無限依戀,更增一層哀傷。“罨畫”句寫歷城風光如畫,令人難捨。“算重來”,以下是預想人事變遷,浸透世事無常之嘆。“劉郎”句用劉禹錫受貶、遠謫僻鄉重回長安但青春已去的故事,抒發年華易逝的感喟。

  凄涼天氣。凄涼院宇。凄涼時候。
  孤鴻叫斜月。寒鐙伴殘漏。
  
  落盡梧桐。秋影瘦鑒。古畫難就。
  重陽又近也。對黃花依舊。
首頁>> 文學>>憶少年(十二時、憶少年令、隴首山、桃花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