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彩舫,过莲塘,
棹歌惊起睡鸳鸯。
带香游女偎伴笑,争窈窕,
竞折团荷遮晚照。
棹歌惊起睡鸳鸯。
带香游女偎伴笑,争窈窕,
竞折团荷遮晚照。
【注释】 ①彩舫:结彩小舟。
②窈窕:姿态美好。
③团荷:圆形荷叶。
【赏析】 李珣共有《南乡子》词17首,描绘南国水乡的风土人情,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厚的民歌风味。这是其中的一首,写的是南国水乡少女的一个生活片断。莲塘泛彩舟,棹歌惊睡鸳,游女带香,竞折团荷,笑遮晚照而犹不忘自呈其姿容。词将时令景物、人物动态写得句明字净,绘声绘色,引人入胜。诗人对南国水乡风物人情的热爱,充溢字里行间,读来饶有兴味,颇耐咀嚼。
兰桡举,水文开,
竞携藤笼采莲来。
回塘深处遥相见,邀同宴,
渌酒一卮红上面。
归路近,扣舷歌,
采真珠处水风多。
曲岸小桥山月过,烟深锁,
豆蔻花垂千万朵。
倾绿蚁,泛红螺,
闲邀女伴簇笙歌。
避暑信船轻浪里,闲游戏,
夹岸荔支红蘸水。
云带雨,浪迎风,
钓翁回棹碧湾中。
春酒香熟鲈鱼美,谁同醉?
缆却扁舟篷底睡。
沙月静,水烟轻,
芰荷香里夜船行。
绿鬟红脸谁家女,遥相顾,
缓唱棹歌极浦去。
渔市散,渡船稀,
越南云树望中微。
行客待潮天欲暮,送春浦,
愁听猩猩啼瘴雨。
拢云髻,背犀梳,
焦红衫映绿罗裾。
越王台下春风暖,花盈岸,
游赏每邀邻女伴。
相见处,晚晴天,
刺桐花下越台前。
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
骑象背人先过水。
携笼去,采菱归,
碧波风起雨霏霏。
趁岸小船齐棹急,罗衣湿,
出向桄榔树下立。
云髻重,葛衣轻,
见人微笑亦多情。
拾翠采珠能几许,来还去,
争及村居织机女。
登画舸,泛清波,
采莲时唱采莲歌。
拦棹声齐罗袖敛,池光飐,
惊起沙鸥八九点。
双髻坠,小眉弯,
笑随女伴下春山。
玉纤遥指花深处,争回顾,
孔雀双双迎日舞。
红豆蔻,紫玫瑰,
谢娘家接越王台。
一曲乡歌齐抚掌,堪游赏,
酒酌螺杯流水上。
山果熟,水花香,
家家风景有池塘。
木兰舟上珠帘卷,歌声远,
椰子酒倾鹦鹉盏。
新月上,远烟开,
惯随潮水采珠来。
棹穿花过归溪口,酤春酒,
小艇缆牵垂岸柳。
竞携藤笼采莲来。
回塘深处遥相见,邀同宴,
渌酒一卮红上面。
归路近,扣舷歌,
采真珠处水风多。
曲岸小桥山月过,烟深锁,
豆蔻花垂千万朵。
倾绿蚁,泛红螺,
闲邀女伴簇笙歌。
避暑信船轻浪里,闲游戏,
夹岸荔支红蘸水。
云带雨,浪迎风,
钓翁回棹碧湾中。
春酒香熟鲈鱼美,谁同醉?
缆却扁舟篷底睡。
沙月静,水烟轻,
芰荷香里夜船行。
绿鬟红脸谁家女,遥相顾,
缓唱棹歌极浦去。
渔市散,渡船稀,
越南云树望中微。
行客待潮天欲暮,送春浦,
愁听猩猩啼瘴雨。
拢云髻,背犀梳,
焦红衫映绿罗裾。
越王台下春风暖,花盈岸,
游赏每邀邻女伴。
相见处,晚晴天,
刺桐花下越台前。
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
骑象背人先过水。
携笼去,采菱归,
碧波风起雨霏霏。
趁岸小船齐棹急,罗衣湿,
出向桄榔树下立。
云髻重,葛衣轻,
见人微笑亦多情。
拾翠采珠能几许,来还去,
争及村居织机女。
登画舸,泛清波,
采莲时唱采莲歌。
拦棹声齐罗袖敛,池光飐,
惊起沙鸥八九点。
双髻坠,小眉弯,
笑随女伴下春山。
玉纤遥指花深处,争回顾,
孔雀双双迎日舞。
红豆蔻,紫玫瑰,
谢娘家接越王台。
一曲乡歌齐抚掌,堪游赏,
酒酌螺杯流水上。
山果熟,水花香,
家家风景有池塘。
木兰舟上珠帘卷,歌声远,
椰子酒倾鹦鹉盏。
新月上,远烟开,
惯随潮水采珠来。
棹穿花过归溪口,酤春酒,
小艇缆牵垂岸柳。
烟漠漠,雨凄凄,
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
潮退水平春色暮。
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
潮退水平春色暮。